第四節 商救
她心中想著,不覺間就拿眼望向孟明義。恰在這時孟明義也向她望來。二人目光一觸,忙各自低下了頭。李書環隻覺得心中如有隻小鹿在蹦蹦的撞著,那種心慌慌的感覺,可是過去從來沒有體驗過的。不禁粉麵微紅,再不敢抬眼來看孟明義。
孟明義也是心中一動,心道:“李姑娘看我眼神令人好生的舒服,我對她怎麽會有一種想親近的感覺呢?她像我的親人麽?”心中胡思亂想著,馮國用舉酒過來,道:“孟兄弟,來,我們幹了這一杯。”孟明義舉杯道:“幹,馮莊主。”馮國用道:“什麽莊主不莊主的,一點兒都不親熱?你若不介意,就叫我一聲馮大哥。日後有用得著哥哥的地方,但請開口。”孟明義本來就是個喜歡結交朋友的人,也不推辭,叫了聲馮大哥,仰頭一口而盡。
說來今日這事,終究還是因為郭子興引起的。那張濟生過去與郭子興識得,他雖然對這事隻字未提,但二人麵對而坐,難免有些尷尬。張濟生哈哈一笑,端了酒道:“郭兄,來,咱們倆也來幹一杯。”郭子興端了酒,道:“張兄,今夜之事,實在是抱歉??????”張濟生打斷道:“過去之事,還提它作甚。你是看不起我張濟生麽?”郭子興忙道:“哪裏,哪裏。”張濟生道:“好,那就幹了這杯酒,咱們日後就是好朋友了。”
各人相飲甚歡。馮國勝身上有傷,但心中高興,也忍不住喝了兩杯。孟明義好意提醒:“馮二哥,你身子沒有好,還是少飲酒的好。”馮國勝謝過道:“孟兄弟說的是,那我今日就不飲了。改日等我傷好,再與大夥兒喝個痛快。”
馮國用想起一事,道:“對了,孟兄弟,我見你輕功高明,療傷的手法甚是熟練,不知道師承何處?”孟明義心中思忖:“這些人都是血性漢子,不過相較未深,卻也不便直言相告。(.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且這張濟世也在一旁,這人可是有些靠不住。”就道:“馮大哥過譽了,這隻是些家傳的微末功夫,何足掛齒?”馮國用見他難言之隱,哈哈一笑,舉杯道:“說得是,來,喝酒,喝酒。”也不再問。
眾人邊飲酒吃菜,邊撿些江湖奇聞軼事來談,孟明義與李氏姐妹初入江湖,不禁聽得津津有味,同時也增長了不少江湖見聞。時間在不覺間流過,外麵天色漸亮。張濟生忽然一拍腦袋,立起身來,叫道:“糟糕,今日一時高興,倒險些把正事給忘了。”就讓李書環把張士誠被元廷誘捕之事詳盡的說了,他道:“我一聽大表哥被韃子捉了,就忙從驢牌寨趕迴來商議營救之事。到了堡中不見人影,沒有半分逗留,一路尋來。也虧得趕急了連身上帶的包裹都未來得及放下,不想它竟成了救人的寶貝兒。”
孟明義聽得原來囚車中那人是鹽幫幫主張士誠,心中道:“難怪那人氣勢不凡,原來他是江浙第一大幫的幫主。我曾經聽義父說起韃子朝廷壟斷官鹽,肆意抬高鹽價,可苦了這天下的百姓。張士誠的鹽幫專門販賣私鹽,不用繳納鹽稅,是故比之官鹽便宜了許多。這私鹽的活路於韃子朝廷雖然不利,於百姓可是大大有好處。既然讓我碰著了,可不能坐視不理。”便道:“張幫主乃是個鐵錚錚的漢子,張大哥,你們要去救人,可得算上我一份。我雖然武功低微,說不定有時也能幫些小忙。”
郭子興也大聲道:“可不要忘了還有我郭子興。”張、李幾人心中感激,張濟生和李書環忙起身謝過他二人。李書環姊妹經這一提,想著自己舅舅還在韃子手中受苦受難,再難下咽。二人心急救出張士誠來,就要起身告辭。
馮國用道:“要急也不用急在一時。這營救之事是件大事,須得從長計議才是。”張濟生聽他口氣,也是有出手相助之意。心中一想,明白過來。孟明義剛才救了馮國勝,現在孟明義站出來開口相幫,他自然沒有不支持的道理。看著桌上數人,細細一算,幾乎全是二流以上品級的高手,心中救人的底氣也足了許多。
他身為地主,又是李書環姐妹的長輩,加之李氏姐妹沒有什麽江湖經驗,既然找到他,那這組織救人的事就暫時落在了他頭上。聽馮國用這麽說,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就喚了李氏姊妹重新坐下,大夥兒共商如何營救張士誠。張濟世卻是借口肚子痛,悄悄的溜了。
李書環道:“昨日我與妹妹打探到韃子會押著人朝滁陽去,昨夜元狗是在定遠城留宿,不如我們便在半路設伏怎麽樣?”郭子興道:“姑娘說得有理。想我郭子興要打劫別人,多是在路上設伏的。對方若是沒有得到消息,往往會被攻個措手不及,比之硬碰可是要輕鬆了許多。”
張濟生低頭想一想,也是這個道理,就道:“據二位侄女和孟兄弟所說,那押送的韃子兵有二百來眾,咱們人手不多,看來隻有打埋伏這一條路了。不過在何處設伏卻是個大問題。”馮國用皺眉思得片刻,道:“在出定遠城十裏外有座小丫山,乃是去滁陽的必經之路。這山上林木茂密,利於隱藏。若是救得了人,離去也容易,要打伏擊,我看在那處最為合適。”馮國勝也道:“對,我莊上家丁馮十八家就住在那小丫山附近,對那處最是熟悉不過。我前年曾同他去過那山上打獵。那大路繞山而過,路邊草深林茂,確實是一個埋伏的好地方。”
馮國用於是吩咐人喚來馮十八,張濟世細細的詢問了小丫山的情景,就定了下來。再商議一陣救人的具體事項,看看天光已經大亮了,隻怕再耽擱敵人就先走過了那山頭,忙去安排快馬和人手,準備出發。
因為眾人打算搶了人就走,是故也不需要太多的人手,馮國用從自己莊上選出二十名好手,張濟生也迴張家堡挑了十名武功不弱的莊丁。大夥兒暗藏了兵刃,出了定遠城後一陣策馬疾馳,過不多時,就到了小丫山。昨夜席間八人中有二人沒有來。馮國勝大傷未愈,自是不能去的了。但他也不肯閑著,自己領命帶了幾名莊丁在城中監視了押人的隊伍,隻要一動身,他就會立即派人知會埋伏的眾人。那張濟世果然是個自私自利的小人,借故屎遁,一去就再不見蹤影。大夥兒心知肚明,也不用去等他。
這小丫山不大,方圓不過十裏。官道盤繞而上,宛若一條灰白的巨蛇。眾人騎馬走上山道,行得有約莫二裏許,就到了山頂。這上山的道路甚是傾斜,而下山就平緩了許多。馮十八在前帶路,把利於伏擊之處紛紛指了,最後眾人選在山頂路邊埋伏。
這將要到頂的一段距離甚是陡峭,坐騎走著都是十分的吃力。孟明義立在馬上,舉目一望,見大路一邊緊臨山林,而另一邊是深深的溝壑,怕不下數百米之深。心中感歎:“果然是一個伏擊的好處所。這深坑溝一旦失足跌落,就是僥幸不死,少也得折胳膊斷腿。隻是這林中樹木太過茂密,馬兒卻不好藏。”抬眼見到山頂路邊有一塊平地,建有一間歇腳打尖的店子,心說:“這小山頂上地勢倒也算開闊,不過這許多的馬兒就這麽栓在路旁可不大好。
眾人來到店中,這店子也不算小,有七八張桌子。這刻時候尚早,店中並沒有客人。李書環打量這店子,見屋子是用四根大木柱支了,頂子上蓋的是茅草樹枝,有些簡陋。不過麻雀雖小,倒也五髒俱全。什麽廚房,馬廄,臥室一應俱全。隻是那馬廄太小,栓不下幾匹馬。大夥兒隻得先把馬在路邊栓了。
店中隻有店主和一名幫忙的夥計二人,店主眼見一下子來了這許多客人,有些疑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這可是建店許久都沒有遇著一迴的事情,忙熱情的招唿眾人。張濟生怕待會兒殺將起來傷及無辜,待上齊了茶,就叫了店主過來,道:“店家,你說你這店子能值多少銀子?”店主有些莫名其妙,但也懂得顧客就是玉皇大帝的道理,忙陪了笑臉道:“我這破店子隻是混口飯吃,值不到幾個錢的,加上全部行頭,大約就二???近十兩銀子吧。”他本來想誇張一些,海吹個幾倍,但一瞧張濟生一副精明行商的模樣,又怕牛皮吹得破了就不好了。就把二十改成了十字,但仍是多說了二三兩。
隻聽張濟生道:“那好,我現下多給你十倍的價錢,讓你把這店子賣給我,你賣是不賣?”說時打開包裹,從中取出二錠五十兩的大銀放在他麵前。店家盯這那白花花的銀子,立時傻了眼,忍不住大吞二口口水,心中大抽自己嘴巴,巴不得打爛自己這死豬頭。平日裏自己能吹會侃,今日自己怎麽偏生說出個二字都要收迴來?若是說的二十兩,這刻眼前放的豈不是二百兩紋銀?瞧著張濟生那鼓脹脹一包裹,少也有幾百上千吧?應該不會在乎這一二百兩銀子。
未完待續??????
她心中想著,不覺間就拿眼望向孟明義。恰在這時孟明義也向她望來。二人目光一觸,忙各自低下了頭。李書環隻覺得心中如有隻小鹿在蹦蹦的撞著,那種心慌慌的感覺,可是過去從來沒有體驗過的。不禁粉麵微紅,再不敢抬眼來看孟明義。
孟明義也是心中一動,心道:“李姑娘看我眼神令人好生的舒服,我對她怎麽會有一種想親近的感覺呢?她像我的親人麽?”心中胡思亂想著,馮國用舉酒過來,道:“孟兄弟,來,我們幹了這一杯。”孟明義舉杯道:“幹,馮莊主。”馮國用道:“什麽莊主不莊主的,一點兒都不親熱?你若不介意,就叫我一聲馮大哥。日後有用得著哥哥的地方,但請開口。”孟明義本來就是個喜歡結交朋友的人,也不推辭,叫了聲馮大哥,仰頭一口而盡。
說來今日這事,終究還是因為郭子興引起的。那張濟生過去與郭子興識得,他雖然對這事隻字未提,但二人麵對而坐,難免有些尷尬。張濟生哈哈一笑,端了酒道:“郭兄,來,咱們倆也來幹一杯。”郭子興端了酒,道:“張兄,今夜之事,實在是抱歉??????”張濟生打斷道:“過去之事,還提它作甚。你是看不起我張濟生麽?”郭子興忙道:“哪裏,哪裏。”張濟生道:“好,那就幹了這杯酒,咱們日後就是好朋友了。”
各人相飲甚歡。馮國勝身上有傷,但心中高興,也忍不住喝了兩杯。孟明義好意提醒:“馮二哥,你身子沒有好,還是少飲酒的好。”馮國勝謝過道:“孟兄弟說的是,那我今日就不飲了。改日等我傷好,再與大夥兒喝個痛快。”
馮國用想起一事,道:“對了,孟兄弟,我見你輕功高明,療傷的手法甚是熟練,不知道師承何處?”孟明義心中思忖:“這些人都是血性漢子,不過相較未深,卻也不便直言相告。(.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且這張濟世也在一旁,這人可是有些靠不住。”就道:“馮大哥過譽了,這隻是些家傳的微末功夫,何足掛齒?”馮國用見他難言之隱,哈哈一笑,舉杯道:“說得是,來,喝酒,喝酒。”也不再問。
眾人邊飲酒吃菜,邊撿些江湖奇聞軼事來談,孟明義與李氏姐妹初入江湖,不禁聽得津津有味,同時也增長了不少江湖見聞。時間在不覺間流過,外麵天色漸亮。張濟生忽然一拍腦袋,立起身來,叫道:“糟糕,今日一時高興,倒險些把正事給忘了。”就讓李書環把張士誠被元廷誘捕之事詳盡的說了,他道:“我一聽大表哥被韃子捉了,就忙從驢牌寨趕迴來商議營救之事。到了堡中不見人影,沒有半分逗留,一路尋來。也虧得趕急了連身上帶的包裹都未來得及放下,不想它竟成了救人的寶貝兒。”
孟明義聽得原來囚車中那人是鹽幫幫主張士誠,心中道:“難怪那人氣勢不凡,原來他是江浙第一大幫的幫主。我曾經聽義父說起韃子朝廷壟斷官鹽,肆意抬高鹽價,可苦了這天下的百姓。張士誠的鹽幫專門販賣私鹽,不用繳納鹽稅,是故比之官鹽便宜了許多。這私鹽的活路於韃子朝廷雖然不利,於百姓可是大大有好處。既然讓我碰著了,可不能坐視不理。”便道:“張幫主乃是個鐵錚錚的漢子,張大哥,你們要去救人,可得算上我一份。我雖然武功低微,說不定有時也能幫些小忙。”
郭子興也大聲道:“可不要忘了還有我郭子興。”張、李幾人心中感激,張濟生和李書環忙起身謝過他二人。李書環姊妹經這一提,想著自己舅舅還在韃子手中受苦受難,再難下咽。二人心急救出張士誠來,就要起身告辭。
馮國用道:“要急也不用急在一時。這營救之事是件大事,須得從長計議才是。”張濟生聽他口氣,也是有出手相助之意。心中一想,明白過來。孟明義剛才救了馮國勝,現在孟明義站出來開口相幫,他自然沒有不支持的道理。看著桌上數人,細細一算,幾乎全是二流以上品級的高手,心中救人的底氣也足了許多。
他身為地主,又是李書環姐妹的長輩,加之李氏姐妹沒有什麽江湖經驗,既然找到他,那這組織救人的事就暫時落在了他頭上。聽馮國用這麽說,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就喚了李氏姊妹重新坐下,大夥兒共商如何營救張士誠。張濟世卻是借口肚子痛,悄悄的溜了。
李書環道:“昨日我與妹妹打探到韃子會押著人朝滁陽去,昨夜元狗是在定遠城留宿,不如我們便在半路設伏怎麽樣?”郭子興道:“姑娘說得有理。想我郭子興要打劫別人,多是在路上設伏的。對方若是沒有得到消息,往往會被攻個措手不及,比之硬碰可是要輕鬆了許多。”
張濟生低頭想一想,也是這個道理,就道:“據二位侄女和孟兄弟所說,那押送的韃子兵有二百來眾,咱們人手不多,看來隻有打埋伏這一條路了。不過在何處設伏卻是個大問題。”馮國用皺眉思得片刻,道:“在出定遠城十裏外有座小丫山,乃是去滁陽的必經之路。這山上林木茂密,利於隱藏。若是救得了人,離去也容易,要打伏擊,我看在那處最為合適。”馮國勝也道:“對,我莊上家丁馮十八家就住在那小丫山附近,對那處最是熟悉不過。我前年曾同他去過那山上打獵。那大路繞山而過,路邊草深林茂,確實是一個埋伏的好地方。”
馮國用於是吩咐人喚來馮十八,張濟世細細的詢問了小丫山的情景,就定了下來。再商議一陣救人的具體事項,看看天光已經大亮了,隻怕再耽擱敵人就先走過了那山頭,忙去安排快馬和人手,準備出發。
因為眾人打算搶了人就走,是故也不需要太多的人手,馮國用從自己莊上選出二十名好手,張濟生也迴張家堡挑了十名武功不弱的莊丁。大夥兒暗藏了兵刃,出了定遠城後一陣策馬疾馳,過不多時,就到了小丫山。昨夜席間八人中有二人沒有來。馮國勝大傷未愈,自是不能去的了。但他也不肯閑著,自己領命帶了幾名莊丁在城中監視了押人的隊伍,隻要一動身,他就會立即派人知會埋伏的眾人。那張濟世果然是個自私自利的小人,借故屎遁,一去就再不見蹤影。大夥兒心知肚明,也不用去等他。
這小丫山不大,方圓不過十裏。官道盤繞而上,宛若一條灰白的巨蛇。眾人騎馬走上山道,行得有約莫二裏許,就到了山頂。這上山的道路甚是傾斜,而下山就平緩了許多。馮十八在前帶路,把利於伏擊之處紛紛指了,最後眾人選在山頂路邊埋伏。
這將要到頂的一段距離甚是陡峭,坐騎走著都是十分的吃力。孟明義立在馬上,舉目一望,見大路一邊緊臨山林,而另一邊是深深的溝壑,怕不下數百米之深。心中感歎:“果然是一個伏擊的好處所。這深坑溝一旦失足跌落,就是僥幸不死,少也得折胳膊斷腿。隻是這林中樹木太過茂密,馬兒卻不好藏。”抬眼見到山頂路邊有一塊平地,建有一間歇腳打尖的店子,心說:“這小山頂上地勢倒也算開闊,不過這許多的馬兒就這麽栓在路旁可不大好。
眾人來到店中,這店子也不算小,有七八張桌子。這刻時候尚早,店中並沒有客人。李書環打量這店子,見屋子是用四根大木柱支了,頂子上蓋的是茅草樹枝,有些簡陋。不過麻雀雖小,倒也五髒俱全。什麽廚房,馬廄,臥室一應俱全。隻是那馬廄太小,栓不下幾匹馬。大夥兒隻得先把馬在路邊栓了。
店中隻有店主和一名幫忙的夥計二人,店主眼見一下子來了這許多客人,有些疑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這可是建店許久都沒有遇著一迴的事情,忙熱情的招唿眾人。張濟生怕待會兒殺將起來傷及無辜,待上齊了茶,就叫了店主過來,道:“店家,你說你這店子能值多少銀子?”店主有些莫名其妙,但也懂得顧客就是玉皇大帝的道理,忙陪了笑臉道:“我這破店子隻是混口飯吃,值不到幾個錢的,加上全部行頭,大約就二???近十兩銀子吧。”他本來想誇張一些,海吹個幾倍,但一瞧張濟生一副精明行商的模樣,又怕牛皮吹得破了就不好了。就把二十改成了十字,但仍是多說了二三兩。
隻聽張濟生道:“那好,我現下多給你十倍的價錢,讓你把這店子賣給我,你賣是不賣?”說時打開包裹,從中取出二錠五十兩的大銀放在他麵前。店家盯這那白花花的銀子,立時傻了眼,忍不住大吞二口口水,心中大抽自己嘴巴,巴不得打爛自己這死豬頭。平日裏自己能吹會侃,今日自己怎麽偏生說出個二字都要收迴來?若是說的二十兩,這刻眼前放的豈不是二百兩紋銀?瞧著張濟生那鼓脹脹一包裹,少也有幾百上千吧?應該不會在乎這一二百兩銀子。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