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義舍
他心中想時,拾了一條細樹枝在地上畫起來。他寫出那個“拱”字,心說:“這是個拱橋的拱麽?怎麽有些不像?說到拱橋,在孤村倒是有一座,但那諸葛神扇明明藏在了皇覺寺中,又怎麽會跑到孤村去了?嗯,這拱字下麵我記得好像還有筆畫,義父畫了個點兒,就寫不下去了,這字定然是沒有寫完的。”
孟明義在那“拱”字下麵加了筆畫,但中國漢字變化萬千,若是一一寫起來,不知道會寫出多少個字來。他隻得作罷,心中道:“眼下卻也不用著急,待日後迴皇覺寺,興許一看見了某物事,就會知的了。”
不大的功夫,一陣陣烤地瓜的香味就飄出來,孟明義食指大動,忍不住“咕嚕嚕”的吞了二口口水。便在這時,大路上傳來人聲。孟明義舉目望去,見是一對夫婦攜了一雙兒女打這邊過來。這幾人皆是衣衫襤褸,麵有菜色。隻是那男子背上背了一個黃色的包裹,卻是有些顯眼。孟明義對滁陽受瘟疫之事略有耳聞,濠州離滁陽不遠,瞧這對夫婦的樣子,應該是從那邊逃難過來的。
大路上又有馬蹄聲響起,數人騎馬朝這邊過來,是一小隊元廷騎兵。孟明義心中微覺奇怪:“瞧這韃子兵是朝濠州城去的,難道滁州那邊發生了民變,是來濠州這邊搬兵鎮壓去了?”
那夫婦見有官兵過來,忙拉了小孩避在路旁。眾元兵打他們身旁而過,忽然一人伸手出來,奪了那男子背上的包裹。那男子一怔一下,就欲追趕。他才走出二步,卻被那奪包裹的騎兵反手一鞭,圈了腳踝把他扯倒在地。不等他爬起身,隨後而來的騎兵鞭子落在他身上。眾人一抽即走,不過轉眼功夫,五六條鞭子便抽在他身上,那男子被打得在地上嗷嗷痛叫,滾到了路邊草叢中。落在後麵幾人見打他不到,就揮鞭抽向呆立一旁的女子和小孩兒。女子愛子情深,忙用身體死命護住孩子。馬鞭落下,盡數抽在她頭背處。她雖然吃痛,卻咬牙苦撐了,沒有讓開。
孟明義往日曾經聽聞韃子如何殘暴,這刻終是親眼識見了。隻覺得胸腔一股怒氣升騰,就要奔出林子仗義出手,卻見遠處大路上又過來一大隊人馬,均是全副武裝的兵士。他壓住心中怒火,看著那隊騎兵哈哈大笑著揚長而去,心道:“原來這隊騎兵是開路的先鋒,元兵大隊人馬還在後麵,不知道這許多人一路走來所為何事?”
那對夫婦剛才已經吃夠了苦頭,再不敢在路旁,忙離了大路,躲在樹後遠遠瞧著官兵通過,嚇得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後麵過來的這隊元兵約莫有二百人眾,待得漸漸近了,孟明義才看清原來是一隊押解犯人的車隊。走在隊伍前頭的是一名渾身甲胄的青年軍官,瞧他模樣,應該是這隊人馬的領頭之人。這隊伍中大約有四五十名騎兵,其餘皆是步兵。但這些兵士無一不是甲胄鮮明,精神抖擻,一看就知全是精兵。
大隊元兵的中間是一輛二匹健馬拖著的囚車。咋一看去,那些兵士走得並不整齊,隻是密密的把那囚車圈在中間。孟明義跟隨義父劉陛學過一些兵法陣勢,一見這一行人走成個“山”字形狀,心中暗唿厲害,這押解一名犯人也暗排了陣型,瞧來領頭那軍官並不簡單。他心中倒是好奇起來:“韃子弄這麽大的陣仗出來,隻為了押送一名人犯,想來這人甚不簡單。”
孟明義細細打量那犯人,見他被鎖在囚籠之中,隻有頭手露與籠外。他頭頸腳臂都縛了粗粗的鐵鏈,雖然披頭散發,但仍是神態桀驁,顧盼生威。孟明義心中暗讚:“好一條漢子!”有心打聽那人是誰,但眼見元兵勢眾,可不敢輕易現身出去。
看著官兵走得遠了,後麵路上也再沒有人來,躲在樹後的夫婦四人這才顫顫瑟瑟的站身出來,準備繼續趕路。但如今唯一的財產被奪,又被打得遍體鱗傷,那女子想著今後前途未卜,加之身上傷痛,不禁低泣起來。
丈夫好言勸慰一番,深歎今日能揀得一條性命就已經是不錯了,還能奢求什麽?二人牽了小孩上路,還沒有走出幾步,這時孟明義的烤地瓜卻是熟了。香味慢慢飄過去,那二名小孩大約是餓得狠了,一聞這味道,竟是舍不得挪腳,隻是忙扭了小腦袋四下裏張望,尋那香味的出處,終是看見了掏了地瓜在手的孟明義,二人目光直直,喉頭抖動,露出一副垂涎欲滴之態。
孟明義見二人兩顆腦袋架在幹枯的身子上,顯得有些碩大。心道:“瞧這二個小孩兒那麵黃肌瘦之態,定然是常常未能有飽飯吃。”心中大是惻然,但環顧自己,除了一身衣衫,能夠算得上“長物”的大概就隻餘手中捧的這三四隻烤地瓜了,不禁有些想念起“孔方”兄的好來。許是得自父親遺傳,他自小就樂善好施,有一顆扶貧濟困的俠義心腸。這刻自是不能袖手,心說:“這幾人太也可憐,可惜我不能幫助他們什麽,就把這幾個地瓜給這二個小孩子吧,總也比沒有強一些。”
心中思定,就捧了地瓜過去,笑問道:“想要麽?”二個小孩兒羞怯怯的點點頭,目中露出豔慕之色,但又不敢伸手去拿。孟明義把地瓜塞到二人手中,那對夫婦連聲教二個小孩子道謝。
看著夫婦帶了小孩離去的背影,他想起適才那二個小孩兒手中拿到地瓜時臉上那歡喜雀躍的表情,心中有說不出的暢意。高興過後,這才記得自己如今肚子還在拚命的抗議,再樂不起來,無精打采坐迴火堆旁。但那烤地瓜的香味卻如陰魂一般,經久不散,他更是心中鬱悶。鼻翼聳動,自問道:“這香味怎麽像是從火堆處傳來的?莫非我適才記得錯了,共是五隻地瓜才對?”忙用樹棍拔開火灰,正是還有一隻“漏網之魚”。他剛才想那諸葛神扇之事想得出神,一時倒沒有注意自己到底是埋了幾隻地瓜下去。
孟明義怕胡懷義一幹人在路上攔截,是故走的不是濠州,是朝著滁州方向而去。眼見天色不早,他欲在天黑趕到定遠城再做打算。雖然肚子餓得如打雷一般的響,但是手中拿了地瓜,卻舍不得吃。心說這可是自己唯一的晚餐呀!他在路上走得一陣,實在經受不住那動人的誘惑,就拿出來,剝了沾泥的一層地瓜皮,露出裏麵金黃的地瓜肉,不禁大咽了一口口水。伸舌頭舔一舔,隻覺香甜無比,世間美味再好也不過如此。他正欲一口咬下之時,身後一陣急驟的馬蹄聲響起,有人打馬朝這邊過來。
孟明義微微詫異,迴頭望去,見林間大道上二騎正並排著飛馳而至。馬上座的是二名年輕的女孩兒,正是白衣勝雪,人美若仙,就如天邊飄過的二朵白雲一般。二人不一刻就到了眼前,這才看清二人是一般的麵容,一般的打扮,一般的坐騎,竟是一時難分彼此來。
孟明義看得有些呆住了,心道:“這世間竟有這般絕世美貌的人兒,且一來就是二人,還生了一模一樣兒,真是絕了。”
馬上的孿生姐妹二人進林子不久,也見著了孟明義。孟明義這時正半側了身子,立在大路中間。他手中舉了一隻地瓜到嘴邊,張了嘴將咬未咬,目光呆呆的看著來人。走在左手旁的姐姐見他那副滑稽像,雖然還在策馬急奔,也忍不住靨生雙頤,掩嘴偷偷而笑。走在右手邊的妹妹見有人癡傻的立在路中擋了去路,心中來氣,馬鞭在空中打個響頭,嬌喝道:“喂,你尋死麽?還不閃開?”
孟明義迴神過來,急讓向一旁。但那馬奔得甚急,幾乎與他擦身而過,帶得他止不住轉了一個圈兒。他腳下一個趔趄,若不是身有武功,必然摔倒無疑。這一轉不打緊,但他手中地瓜可就遭了殃,被帶落地上不說,且馬蹄一過,就做成一個“地瓜泥”。這還不是最遭,更氣人之事是那所落之處無巧不巧,恰掉在了一坨馬糞之上。那“地瓜泥”餓得急了大約還可以容忍,但再加上點這馬糞做作料,這世上應該是沒有幾個喜好這口味的傑出人士。
孟明義心痛不已,看著二人打馬而去,隻有自己自認倒黴。心中正自扼腕歎息之時,先前出聲喝叫那女孩兒又掉轉了馬頭迴轉來,對了孟明義道:“喂,你適才見過韃子官兵押人經過沒有?”
未完待續??????
他心中想時,拾了一條細樹枝在地上畫起來。他寫出那個“拱”字,心說:“這是個拱橋的拱麽?怎麽有些不像?說到拱橋,在孤村倒是有一座,但那諸葛神扇明明藏在了皇覺寺中,又怎麽會跑到孤村去了?嗯,這拱字下麵我記得好像還有筆畫,義父畫了個點兒,就寫不下去了,這字定然是沒有寫完的。”
孟明義在那“拱”字下麵加了筆畫,但中國漢字變化萬千,若是一一寫起來,不知道會寫出多少個字來。他隻得作罷,心中道:“眼下卻也不用著急,待日後迴皇覺寺,興許一看見了某物事,就會知的了。”
不大的功夫,一陣陣烤地瓜的香味就飄出來,孟明義食指大動,忍不住“咕嚕嚕”的吞了二口口水。便在這時,大路上傳來人聲。孟明義舉目望去,見是一對夫婦攜了一雙兒女打這邊過來。這幾人皆是衣衫襤褸,麵有菜色。隻是那男子背上背了一個黃色的包裹,卻是有些顯眼。孟明義對滁陽受瘟疫之事略有耳聞,濠州離滁陽不遠,瞧這對夫婦的樣子,應該是從那邊逃難過來的。
大路上又有馬蹄聲響起,數人騎馬朝這邊過來,是一小隊元廷騎兵。孟明義心中微覺奇怪:“瞧這韃子兵是朝濠州城去的,難道滁州那邊發生了民變,是來濠州這邊搬兵鎮壓去了?”
那夫婦見有官兵過來,忙拉了小孩避在路旁。眾元兵打他們身旁而過,忽然一人伸手出來,奪了那男子背上的包裹。那男子一怔一下,就欲追趕。他才走出二步,卻被那奪包裹的騎兵反手一鞭,圈了腳踝把他扯倒在地。不等他爬起身,隨後而來的騎兵鞭子落在他身上。眾人一抽即走,不過轉眼功夫,五六條鞭子便抽在他身上,那男子被打得在地上嗷嗷痛叫,滾到了路邊草叢中。落在後麵幾人見打他不到,就揮鞭抽向呆立一旁的女子和小孩兒。女子愛子情深,忙用身體死命護住孩子。馬鞭落下,盡數抽在她頭背處。她雖然吃痛,卻咬牙苦撐了,沒有讓開。
孟明義往日曾經聽聞韃子如何殘暴,這刻終是親眼識見了。隻覺得胸腔一股怒氣升騰,就要奔出林子仗義出手,卻見遠處大路上又過來一大隊人馬,均是全副武裝的兵士。他壓住心中怒火,看著那隊騎兵哈哈大笑著揚長而去,心道:“原來這隊騎兵是開路的先鋒,元兵大隊人馬還在後麵,不知道這許多人一路走來所為何事?”
那對夫婦剛才已經吃夠了苦頭,再不敢在路旁,忙離了大路,躲在樹後遠遠瞧著官兵通過,嚇得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後麵過來的這隊元兵約莫有二百人眾,待得漸漸近了,孟明義才看清原來是一隊押解犯人的車隊。走在隊伍前頭的是一名渾身甲胄的青年軍官,瞧他模樣,應該是這隊人馬的領頭之人。這隊伍中大約有四五十名騎兵,其餘皆是步兵。但這些兵士無一不是甲胄鮮明,精神抖擻,一看就知全是精兵。
大隊元兵的中間是一輛二匹健馬拖著的囚車。咋一看去,那些兵士走得並不整齊,隻是密密的把那囚車圈在中間。孟明義跟隨義父劉陛學過一些兵法陣勢,一見這一行人走成個“山”字形狀,心中暗唿厲害,這押解一名犯人也暗排了陣型,瞧來領頭那軍官並不簡單。他心中倒是好奇起來:“韃子弄這麽大的陣仗出來,隻為了押送一名人犯,想來這人甚不簡單。”
孟明義細細打量那犯人,見他被鎖在囚籠之中,隻有頭手露與籠外。他頭頸腳臂都縛了粗粗的鐵鏈,雖然披頭散發,但仍是神態桀驁,顧盼生威。孟明義心中暗讚:“好一條漢子!”有心打聽那人是誰,但眼見元兵勢眾,可不敢輕易現身出去。
看著官兵走得遠了,後麵路上也再沒有人來,躲在樹後的夫婦四人這才顫顫瑟瑟的站身出來,準備繼續趕路。但如今唯一的財產被奪,又被打得遍體鱗傷,那女子想著今後前途未卜,加之身上傷痛,不禁低泣起來。
丈夫好言勸慰一番,深歎今日能揀得一條性命就已經是不錯了,還能奢求什麽?二人牽了小孩上路,還沒有走出幾步,這時孟明義的烤地瓜卻是熟了。香味慢慢飄過去,那二名小孩大約是餓得狠了,一聞這味道,竟是舍不得挪腳,隻是忙扭了小腦袋四下裏張望,尋那香味的出處,終是看見了掏了地瓜在手的孟明義,二人目光直直,喉頭抖動,露出一副垂涎欲滴之態。
孟明義見二人兩顆腦袋架在幹枯的身子上,顯得有些碩大。心道:“瞧這二個小孩兒那麵黃肌瘦之態,定然是常常未能有飽飯吃。”心中大是惻然,但環顧自己,除了一身衣衫,能夠算得上“長物”的大概就隻餘手中捧的這三四隻烤地瓜了,不禁有些想念起“孔方”兄的好來。許是得自父親遺傳,他自小就樂善好施,有一顆扶貧濟困的俠義心腸。這刻自是不能袖手,心說:“這幾人太也可憐,可惜我不能幫助他們什麽,就把這幾個地瓜給這二個小孩子吧,總也比沒有強一些。”
心中思定,就捧了地瓜過去,笑問道:“想要麽?”二個小孩兒羞怯怯的點點頭,目中露出豔慕之色,但又不敢伸手去拿。孟明義把地瓜塞到二人手中,那對夫婦連聲教二個小孩子道謝。
看著夫婦帶了小孩離去的背影,他想起適才那二個小孩兒手中拿到地瓜時臉上那歡喜雀躍的表情,心中有說不出的暢意。高興過後,這才記得自己如今肚子還在拚命的抗議,再樂不起來,無精打采坐迴火堆旁。但那烤地瓜的香味卻如陰魂一般,經久不散,他更是心中鬱悶。鼻翼聳動,自問道:“這香味怎麽像是從火堆處傳來的?莫非我適才記得錯了,共是五隻地瓜才對?”忙用樹棍拔開火灰,正是還有一隻“漏網之魚”。他剛才想那諸葛神扇之事想得出神,一時倒沒有注意自己到底是埋了幾隻地瓜下去。
孟明義怕胡懷義一幹人在路上攔截,是故走的不是濠州,是朝著滁州方向而去。眼見天色不早,他欲在天黑趕到定遠城再做打算。雖然肚子餓得如打雷一般的響,但是手中拿了地瓜,卻舍不得吃。心說這可是自己唯一的晚餐呀!他在路上走得一陣,實在經受不住那動人的誘惑,就拿出來,剝了沾泥的一層地瓜皮,露出裏麵金黃的地瓜肉,不禁大咽了一口口水。伸舌頭舔一舔,隻覺香甜無比,世間美味再好也不過如此。他正欲一口咬下之時,身後一陣急驟的馬蹄聲響起,有人打馬朝這邊過來。
孟明義微微詫異,迴頭望去,見林間大道上二騎正並排著飛馳而至。馬上座的是二名年輕的女孩兒,正是白衣勝雪,人美若仙,就如天邊飄過的二朵白雲一般。二人不一刻就到了眼前,這才看清二人是一般的麵容,一般的打扮,一般的坐騎,竟是一時難分彼此來。
孟明義看得有些呆住了,心道:“這世間竟有這般絕世美貌的人兒,且一來就是二人,還生了一模一樣兒,真是絕了。”
馬上的孿生姐妹二人進林子不久,也見著了孟明義。孟明義這時正半側了身子,立在大路中間。他手中舉了一隻地瓜到嘴邊,張了嘴將咬未咬,目光呆呆的看著來人。走在左手旁的姐姐見他那副滑稽像,雖然還在策馬急奔,也忍不住靨生雙頤,掩嘴偷偷而笑。走在右手邊的妹妹見有人癡傻的立在路中擋了去路,心中來氣,馬鞭在空中打個響頭,嬌喝道:“喂,你尋死麽?還不閃開?”
孟明義迴神過來,急讓向一旁。但那馬奔得甚急,幾乎與他擦身而過,帶得他止不住轉了一個圈兒。他腳下一個趔趄,若不是身有武功,必然摔倒無疑。這一轉不打緊,但他手中地瓜可就遭了殃,被帶落地上不說,且馬蹄一過,就做成一個“地瓜泥”。這還不是最遭,更氣人之事是那所落之處無巧不巧,恰掉在了一坨馬糞之上。那“地瓜泥”餓得急了大約還可以容忍,但再加上點這馬糞做作料,這世上應該是沒有幾個喜好這口味的傑出人士。
孟明義心痛不已,看著二人打馬而去,隻有自己自認倒黴。心中正自扼腕歎息之時,先前出聲喝叫那女孩兒又掉轉了馬頭迴轉來,對了孟明義道:“喂,你適才見過韃子官兵押人經過沒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