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變故


    迴過頭來再說孟長風三人。兄弟三人在亭子中把酒暢談,大述心中抱負,相談甚歡。不覺時間飛快,轉眼已過了半日,日頭偏西,已近傍晚時分。


    便在這時,遠處人聲響起,一隊人馬出現在亭旁大路之上。這隊人馬約有三五十眾,走在前麵那人騎一匹高頭大馬,一身戎裝,身後是一群兵卒,押了二名年輕女子。一見來人,便知是正角兒圖察台到了。孟長風一使眼色,三人人影晃動,搶到路旁林中隱好身形。


    胡懷英先前沒有出去,一直隱身石後聽幾人言語,越聽越起惺惺相惜之意,也不離去,靜待一旁欲瞧個究竟。心說自己待會兒說不定還能助三人一臂之力,幫上個小忙。這時見圖察台一幹人趕馬過來,他躲在路旁大石後微挪了挪身子,以免被發覺。趁隙他透過石縫打量這一眾人。見圖察台揚武耀威走在最前頭,身軀甚是魁梧。左右二人一人挎刀,一人佩劍,應是圖一劍二人不錯。隊伍中間二女子被縛了雙手固在馬鞍上,一彪人馬全是清一色的騎兵。


    大路穿林而過。圖察台一群人毫不停留,沿路入到林中。行不多遠,路邊樹後突然閃出二個人來,持了兵刃立在路中擋住眾人去路。正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圖察台一見來人,心中也止不住一驚,暗道:“青天白日的,莫不成遇上了強盜?”本來官兵捉賊,天經地義。但圖察台這衙門“行得穩,走得正”,一般幹的均是些欺欺百姓、敲敲商賈、搶搶美女的光輝事務,向來不與強盜賊人等一幹黑道人士打交道,是故這大白天的遇賊,心中倒有些虛了,開口喝道:“哪裏來的盜賊,竟敢攔本官去路,找死麽?”


    他心知對方既然敢來,必有所恃,要麽仗著人多,要麽武藝高強。(.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這時,林未開從後出來,斷了圖察台一幹人退路。圖察台眼見隻要三人,心中稍定。思忖道:“瞧來隻有這三名賊人了,那倒不懼了。一劍跟一刀功力與我相仿,足可應對得下來。隻是手下兒郎們卻幫不上什麽忙。”


    孟長風緩緩拔出長劍,目露寒光,逼視圖察台,一字一句道:“狗官,你在鎮江城殘害黎民,搶奪民女,不知有多少人家被你害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我孟長風今日替天行道,來取你狗命!”他一身殺氣澎湃而出,圖察台隻覺寒氣逼身,**坐騎經受不住,“唏籲籲”一聲長鳴,向後直退幾步。圖察台忙用力約束,竟然沒拉得住。


    圖一劍兄弟二人一聽孟長風大名,嚇得不輕,隻覺腳下發軟,若不是騎在馬上,隻怕要一跤摔在地上。二人心中大求菩薩保佑,可千萬別讓他認出自己來。同時眼珠子亂轉,心中暗打著主意逃之夭夭。這刻小命要緊,那還會管你圖察台死活。


    圖察台不是江湖中人,不識得孟長風之厲害。一聽這話,心下大怒,雖覺對方氣勢驚人,也不畏懼,向手下兵丁大喝的:“小的們,給我上,殺了賊人,我重重有賞!”自己一馬當先,揮起大刀,朝孟長風殺去。他手下一眾兵丁自然不敢怠慢,大喊著隨他衝殺過來。


    眼見機會難得,圖一劍與圖一刀對望一眼,趁著人群稍亂,二人發一聲喊,卻是打馬向旁衝去,欲奪路而逃。圖一刀與圖一劍在圖察台身旁,一左一右,幾與圖察台同時衝到麵前。文滿山早有防備,圖一劍一衝過來,便被他逼了會去。隻是那邊孟長風剛與圖察台接上,圖一刀就借機打馬從他身邊掠過,眼看著就要逃了。


    孟長風也是了得。隻見他一劍快速蕩開圖察台的兵刃,猿臂輕伸,長劍向旁遞出,硬是把圖一刀逼退一步。經此一阻,林未開已從後趕來,與圖一刀纏鬥在一處。


    圖察台不是孟長風敵手,隻幾招,就從馬背上被逼下了。他手下兵丁在他後退的間隙補上前來,孟長風下手不留情,一劍一人,劍光閃處,數人倒在地下。每人均是一招致命,喉下一點血線。其餘之人哪個還嫌自己命長?各自把兵刃舞成一片銀光,看似拚命賣力,實則離他越來越遠,連衣角兒也沾不到一個。


    圖察台看得心驚肉跳,見他劍光閃到,仿覺喉下生涼,忙向後猛退。邊退邊拉過幾個手下兵丁,以阻孟長風去路。可憐這些兵丁,還未來得及罵娘,就去了閻王殿報到。圖不三與圖不四稍慢一步,就成了墊背的。隻怕二人走在黃泉路上也要罵圖察台做人台不厚道,居然拿自己這平日裏最肯出力,最肯善解人意,且最肯想主意(當然包括塞棉等餿主意)滿足他嗜好的得力幹將做替死鬼,真是無天理、無人性啊!圖察台借這一阻之機,轉身便逃。


    這一逃起命來,他撒開大腳丫子,速度還真是夠快,尋常的馬兒絕對比不過他。


    孟長風被幾名兵丁拖延了半刻,隻見圖察台已竄向林中去。這片林子樹木茂密,若讓他逃到深處,隻怕有些麻煩。孟長風望向他背影,展開輕身功法,急追過去。


    這時,忽聽卻聽圖察台一聲慘唿,捂了左臉退迴來。他身前一道白影,一白衣女子嫋嫋婷婷的從一樹後現出身來。這女子不是別人,正是那日投江的李若雲。


    原來那日李若雲投江之後,便被湍急的江水卷走。她怕圖察台一幹人沿江追趕,是故一入江中,就把頭埋進水下,不敢露出頭來。她略識水性,自己閉住氣息,在水底好片刻,隨著江水遊了老遠,方敢露出頭來。見圖察台沒有追趕,這才放心。這江水甚急,李若雲想遊到岸邊,但她試得幾次,均未能成,反耗了許多力氣。無奈之下,隻得漂在江麵,隨波逐流。期望能有過路船隻發現自己,救自己一命。


    但凡墜江墜海之主角,多半能遇到浮木殘船之類的東西。李若雲倒好,漂了半天,既然連稻草枯枝兒也沒碰上一根半截的。此時正值六月天氣,呆在水中雖然解暑,但泡得久了,也不是個好事兒。


    已是傍晚時分,忽然刮起一陣風,太陽就羞羞答答的躲進了雲層。接著便是烏雲蓋頂,電閃雷鳴,頃刻間下起了瓢潑大雨。


    這雨下得好不狂暴,狂風中夾著暴雨,電閃中裹著雷鳴。不多時,竟是江麵水漲,掀起浪頭足有人高。李若雲被雨水一陣猛打,再卷在浪子中,欲沉不浮,不一刻,整個人就渾渾噩噩,意識模糊起來。


    她被水流衝著向前漂去,前方有河流匯入江中,兩股水流相合,流速更急了。李如雲眼角掃處,模糊中見那河中一節黑乎乎的東西朝江中流來,仿是一截木頭。這刻正近自己身旁,她趁自己靈台還有一絲清明,忙奮起全身力氣,一把抱住那“木頭”,翻身俯騎在上麵,死也不肯鬆手。


    李若雲得這“木頭”相助,稍緩過一口氣來。她神誌一清,卻立覺不對。樹木入手雖是粗糙,但那會像雙手所觸這般,怎地仿佛捉了條大魚一般,又冷又滑,全是鱗甲?心中大驚,忙低頭一看。不看還好,這一看三魂七魄全掉了,雙手一鬆,人“咚”一聲複有落進水裏。


    你道她看見了什麽?原來她剛才所抱的哪裏是一截樹木,原來是一條頭上長冠的巨蟒。古老相傳,山中老蛇修煉千年成精,必會天降暴雨,數日不停。雨水匯成巨流,這蛇精就隨流而下,沿河遊入大海。當然,在這途中它會遇到莫大的阻撓,就是所謂的天劫。一旦入海,蛇就變蛟龍,算是修成正果。是故在這一途之中它是遇橋過橋,遇物毀物,巴不能早日入海,凡擋阻者,均是它死敵。據說在數年前,一雷鳴交加的傍晚,就有人曾經在一深山中親眼目睹過一條頭上長冠的巨蟒,在河中過橋受阻被雷電劈死當場。這蛇大約想變成蛟龍想得狠了,特意選了個離地兒近的地方住下。雨下不多時,它就急不可耐的隨著河水遊往江中來。


    李若雲也是,什麽不好做的,卻偏偏要去把一老蛇精當木頭來抱。這下可好,老蛇精認定了她是來阻自己去路的,一準兒把她當成了死敵。隻見這蛇向前遊時,蛇頭一挑,李若雲就被它從水中高高拋起,斜飛向空中。李若雲複落入水中,它又衝過去,再把她挑起來。這蛇邊遊邊挑,李若雲毫無抵抗之力。往複幾次,她已是遍體鱗傷,奄奄一息。


    老蛇精見把她也戲弄的差不多了,再次挑飛之時,蛇尾一擺,蛇身射出水麵足有數米,張開巨口,就欲把李若雲一口吞下肚中。


    李若雲人已半昏迷,眼看著就要葬身蛇腹。除非有奇跡發生,不然她這條小命算是交待在這裏了。


    說奇跡,奇跡還真就發生了。


    便在這千鈞一發之時,卻見江水之中突然蹦出一龐然大物來,照準蛇身便砸過去。


    (輕輕的叫一聲,又要小**了)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照心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憂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憂之並收藏照心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