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迴,放豪言姬發逆天,欲求賢文王出巡
西岐這邊姬發隻得一麵叫人安撫群臣,不宜妄動,一麵叫人往朝歌結交費仲、尤渾。不數日,紂王旨意下達西岐,姬發看罷大驚,自己剛剛脫了虎穴。紂王再度召見自然是十分危機,二來紂王剛剛殺了兄長伯邑考,姬發如何還敢再去。然如果不去,紂王又如何能放姬昌,姬發左右為難。
話說這姬發正值為難之際,卻聽得一聲冷笑。姬發迴頭一看,那人卻不是別人,正是那伏瑛公主。姬發自從知了伏瑛來曆,素來敬重,今日見她這般,也不發怒,隻迴道:“看來公主勢必有奇謀相助。”伏瑛道:“我倒沒什麽計謀,倒是飛雪姐姐有辦法。”姬發歎道:“紂王再次召見,還能有何方法?”飛雪仙子笑道:“辦法自有,請屏退左右。”姬發喝退群臣及眾位侍衛、宮女。
飛雪仙子笑道:“吾有一妹,與吾同源。皆在太清道人身旁學藝,吾那妹子與吾所修之法不同。”姬發道:“如何不同?”飛雪仙子道:“吾妹名喚霰仙子,乃得吾師傳授,道法精深,除此之外,更善修行身外化身之法。今何不求她幫你煉製個身外化身去迷惑昏君,則可保留自家性命。”
姬發大喜,乃道:“不知如何能請到那位神仙姐姐?”飛雪仙子笑道:“不急,不急。吾那妹子雖愛雲遊,但卻也和我心靈相通,吾今夜招她來便是。”姬發自然一番拜謝。
隻說次日清早,姬發穿戴整齊,來見那霰仙子。姬發隻見那宮門打開,飛雪現在和伏瑛走在前麵,後麵那仙子,卻又和她們兩位不同。麵目清秀,卻又表情嚴肅,不似伏瑛這般放鬆。姬發拜道:“在下西伯侯二公子姬發,見過仙子。”霰仙子笑道:“伏瑛妹子眼力果然非凡,這姬發公子儀表堂堂,又有天子之相。果然不一般。”姬發苦笑道:“眼看要成帝辛之階下囚,何來天子之說?”霰仙子嫣然一笑,道:“這有何難?那身外化身,乃是把自身一部分元靈基於其他肉身之中,好似第二個本身,有本身氣息相連。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若非那些大法力之人,其餘便是當今玉虛門人也看不透。”姬發大喜。
姬發再度屏退左右,自入了霰仙子所布之屋,二鬼王把守大門。姬發剛入門來,卻見到一假人,隻是沒有麵目。伏瑛笑道:“此乃我等昨晚一夜未睡,為你塑造化身,如何不謝我等。”飛雪仙子笑道:“妹子不要玩耍了。速速助你霰姐姐做法。”伏瑛點點頭,與飛雪仙子分坐在霰仙子兩旁。
隻聽得霰仙子道:“道生一,一生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而後陰陽分化,血脈相承,急急如律令!”隻見三道真氣入了那假人之體內。霰仙子忙道:“公子,快快把自己血液融入其中,我等好做法。”
姬發忙咬破的手指,隻見上立即噴一道血,姬發手一抖,豆大的血珠沒入了假人的體內,不一時隻見那假人麵目漸漸清晰,競合姬發一般無二。霰仙子道:“吾聞公子有把天子劍,今日為保命也需棄他,不然恐被紂王發覺。”姬發心中雖有不忍,但也知此時保命要緊,隻得將天子劍放出,與那身外化身融為一體。霰仙子喜道:“吾道成矣。”
霰仙子剛剛言罷,隻見那天色突變。帝星明朗,姬發卻冷冷發笑道:“饒是天命該大商中興,吾亦可改寫天命。哈哈哈。”
姬發自靠此化身得以換迴姬昌,那姬昌稱跨官時逃迴西岐,半路所幸有姬昌當年收下的養子雷震子護送迴西岐去了。
話說姬昌到了西岐地界,雷震子奉師命自迴了終南山。姬昌一人尋思自家七年之苦,及食下親子之痛,又思姬發為己留在朝歌為人質,如何不哭,乃道:
“盡臣節兮奉旨朝商,直諫君兮欲正綱常。讒臣陷兮囚於?裏,不敢怨兮天降其殃。邑考孝兮為父贖罪,鼓琴音兮屈害忠良。啖子肉兮痛傷骨髓感聖恩兮位至文王,誇官逃難兮路逢雷震,命不絕兮幸濟吾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今歸西土兮團圓母子,獨不見邑考兮碎裂肝腸!”
姬昌作罷歌,大叫一聲:“痛殺我也!”跌下馬來,麵如白紙。隻見文王漸漸重樓中一聲響,吐出一?肉羹。那肉餅就地上一滾,生出四足,長上兩耳,望西跑去了。連吐三次,三個兔兒走了。
且說姬昌吐出伯邑考化身三個白兔,那三個白兔漸漸離的姬昌遠了,化作三道光芒匯聚一處,自往東方天上飛去。不巧被那烈火道人收去,你道烈火道人何許人也?烈火道人也非凡夫,乃是自軒轅黃帝時成道之人,專修火類法術,極為高深。而後得聽通天教主講經,得以結識多寶道人,與多寶交厚。今日碰巧得了伯邑考元神,卻不知所以。乃道:“倘若不死,此人日後必然是一方諸侯,好生輔佐帝辛成湯中興卻亦可名垂青史。”
正歎息時,忽聽一人笑道:“道兄,此人乃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此番死了,有甚可惜?”烈火道人迴頭一看,不是別人,正是多寶道人。烈火道人自修行以來,向來是獨來獨往,唯獨和多寶道人有些交情。見是多寶道人,大喜道:“道兄何來?”多寶一把拉過烈火道人,又將那伯邑考元神放出,笑道:“此人隻消三日,魂飛魄散。道兄快來,師尊有請。”烈火道人不好違了多寶道人,隻得隨他去了。兩人剛剛離開,卻見一人高聲念佛,將伯邑考元神收去了。
再說姬昌自迴歸西岐,那建造一座靈台,不日又夜夢見東南一隻白額猛虎。次日,姬昌乃請散宜生緣夢。散宜生自然誇耀一番,君臣自散。話說這薑子牙自從來到西岐,整日倒也清閑。初自西岐,又得了一番姻緣,與此地一修行女子申薑成婚。自此,薑子牙每日隻是垂釣,生活倒也平常。
有一日,卻因一樵夫武吉入城,正逢那姬昌車架,薑子牙再空中暗自看了,乃拔劍做法,頓時狂風不止。樵夫一不留神,那扁擔塌了一頭,番轉尖擔,誤殺了門軍王相。那樵夫無奈,隻得求情說自己還有老母沒有送終。散宜生聽罷,乃叫他先迴去準備母親後事,再來領罪。
那樵夫迴家與母親商議,隻得再去求薑子牙。薑子牙乃道:“你若拜我為師,我便救你。”武吉自拜了薑子牙為師。薑子牙道:“你既為吾弟子,我不得不救你。如今你速迴到家,在你床前,隨你多長,挖一坑塹,深四尺。你至黃昏時候,睡在坑內;叫你母親於你頭前點一盞燈,腳頭點一盞燈。或米也可,或飯也可,抓兩把撒在你身上,放上些亂草。睡過一夜起來,隻管去做生意,再無事了。”武吉自然領命去做。而後,散宜生想起,報於姬昌。姬昌推算也道武吉死於萬丈深潭。
話說此事過去近半年,一日姬昌率群臣出遊。君臣正走,忽聽那邊一夥樵夫歌曰:“憶昔成湯掃桀時,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應天人,義旗一舉民安止。今經六百有餘年,祝綱恩波將歇息。懸肉為林酒作池,鹿台積血高千尺。內荒於色外荒禽,嘈嘈四海沸呻吟。我曹本是滄海客,洗耳不聽亡國音。日逐洪濤歌浩浩,夜觀星鬥垂孤釣。孤釣不如天地寬,白頭俯仰天地老。”
姬昌聽罷大喜,乃叫來問道。那夥樵夫皆道是那垂釣之叟。姬昌大喜,令往那老叟處趕去。正行之間,隻見一人挑著一擔柴唱歌而來:“春水悠悠春草過,金魚未遇隱?溪。世人不識高賢誌,隻作溪邊老釣磯。”
姬昌大喜,卻不想那散宜生愣道:“有些像那打死王相的武吉。”姬昌即令拿下,武吉隻得照實說了自家師父。姬昌聽罷,便叫武吉帶路。怎奈去時早不見了薑子牙,姬昌等隻好離去。散宜生見姬昌心中不喜,乃勸姬昌重用武吉。一麵再齋戒三人,然後去拜見賢士,姬昌善其言。
姬昌從散宜生之言,齋宿三日。至第四日,沐浴整衣,極其精誠。文王端坐鸞輿,扛抬聘禮。文王擺列軍馬成行,前往?溪,來迎子牙。封武吉為武德將軍。笙簧滿道,竟出西岐。文王帶領眾文武出郭,徑往?溪而來。行至三十五裏,早至林下。文王傳旨:“士卒暫在林外紮住,不必聲揚,恐驚動賢士。”文王下馬,同散宜生步行,入得林來,隻見子牙背坐溪邊。文王悄悄的行至跟前,立於子牙之後。子牙明知駕臨,故作歌曰:“西風起兮白雲飛,歲已暮兮將焉為?五鳳鳴兮真主現,垂竿釣兮知我稀。”
話說姬昌、薑子牙相見。子牙作歌畢。文王曰:“賢士快樂否?”子牙迴頭,看見文王,忙棄竿一旁,俯伏叩地曰:“子民不知駕臨,有失迎候,望賢王恕尚之罪。”姬昌忙扶住,拜言曰:“久慕先生,前顧不虔,昌知不恭,今特齋戒,專誠拜謁,得睹先生尊顏,實昌之幸也。”王曰:“久仰高明,未得相見。今幸接豐標,祗聆教誨,昌實三生之幸矣。”子牙拜而言曰:“尚乃老朽非才,不堪顧問,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國,荷蒙賢王枉顧,實辱鸞輿,有辜聖德。”宜生在旁曰:“先生不必過謙。吾君臣沐浴虔誠,特申微忱,專心聘請。今天下紛紛,定而又亂。當今天子,遠賢近佞,荒淫酒色,殘虐生民,諸侯變亂,民不聊生。吾主晝夜思維,不安枕席。久慕先生大德,側隱溪岩,特具小聘,先生不棄,供佐明時,吾王幸甚,生民幸甚。先生何苦隱胸中之奇謀,忍生民之塗炭;何不一展緒餘,哀此煢獨,出水火而置之升平。此先生覆載之德,不世之仁也。”宜生將聘禮擺開。子牙看了,速命童?收訖。宜生將鸞輿推過,請子牙登輿。子牙跪而告曰:“老臣荷蒙洪恩,以禮相聘,尚已感激非淺,怎敢乘坐鸞輿,越名僭分。這個斷然不敢!”文王曰:“孤預先相設,特迓先生,必然乘坐,不負素心。”子牙再三不敢,推阻數次,決不敢坐。宜生見子牙堅意不從,乃對文王曰:“賢人既不乘輿,望主公從賢者之請。可將大王逍遙馬請乘。主公乘輿。”王曰:“若是如此,有失孤數日之虔敬也。”彼此又推讓數番,文王方乘輿,子牙乘馬。歡聲載道,士馬軒昂。時值喜吉之辰,子牙時來,年近八十。不知薑子牙日後如何輔佐姬昌,且看下迴分解。
西岐這邊姬發隻得一麵叫人安撫群臣,不宜妄動,一麵叫人往朝歌結交費仲、尤渾。不數日,紂王旨意下達西岐,姬發看罷大驚,自己剛剛脫了虎穴。紂王再度召見自然是十分危機,二來紂王剛剛殺了兄長伯邑考,姬發如何還敢再去。然如果不去,紂王又如何能放姬昌,姬發左右為難。
話說這姬發正值為難之際,卻聽得一聲冷笑。姬發迴頭一看,那人卻不是別人,正是那伏瑛公主。姬發自從知了伏瑛來曆,素來敬重,今日見她這般,也不發怒,隻迴道:“看來公主勢必有奇謀相助。”伏瑛道:“我倒沒什麽計謀,倒是飛雪姐姐有辦法。”姬發歎道:“紂王再次召見,還能有何方法?”飛雪仙子笑道:“辦法自有,請屏退左右。”姬發喝退群臣及眾位侍衛、宮女。
飛雪仙子笑道:“吾有一妹,與吾同源。皆在太清道人身旁學藝,吾那妹子與吾所修之法不同。”姬發道:“如何不同?”飛雪仙子道:“吾妹名喚霰仙子,乃得吾師傳授,道法精深,除此之外,更善修行身外化身之法。今何不求她幫你煉製個身外化身去迷惑昏君,則可保留自家性命。”
姬發大喜,乃道:“不知如何能請到那位神仙姐姐?”飛雪仙子笑道:“不急,不急。吾那妹子雖愛雲遊,但卻也和我心靈相通,吾今夜招她來便是。”姬發自然一番拜謝。
隻說次日清早,姬發穿戴整齊,來見那霰仙子。姬發隻見那宮門打開,飛雪現在和伏瑛走在前麵,後麵那仙子,卻又和她們兩位不同。麵目清秀,卻又表情嚴肅,不似伏瑛這般放鬆。姬發拜道:“在下西伯侯二公子姬發,見過仙子。”霰仙子笑道:“伏瑛妹子眼力果然非凡,這姬發公子儀表堂堂,又有天子之相。果然不一般。”姬發苦笑道:“眼看要成帝辛之階下囚,何來天子之說?”霰仙子嫣然一笑,道:“這有何難?那身外化身,乃是把自身一部分元靈基於其他肉身之中,好似第二個本身,有本身氣息相連。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若非那些大法力之人,其餘便是當今玉虛門人也看不透。”姬發大喜。
姬發再度屏退左右,自入了霰仙子所布之屋,二鬼王把守大門。姬發剛入門來,卻見到一假人,隻是沒有麵目。伏瑛笑道:“此乃我等昨晚一夜未睡,為你塑造化身,如何不謝我等。”飛雪仙子笑道:“妹子不要玩耍了。速速助你霰姐姐做法。”伏瑛點點頭,與飛雪仙子分坐在霰仙子兩旁。
隻聽得霰仙子道:“道生一,一生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而後陰陽分化,血脈相承,急急如律令!”隻見三道真氣入了那假人之體內。霰仙子忙道:“公子,快快把自己血液融入其中,我等好做法。”
姬發忙咬破的手指,隻見上立即噴一道血,姬發手一抖,豆大的血珠沒入了假人的體內,不一時隻見那假人麵目漸漸清晰,競合姬發一般無二。霰仙子道:“吾聞公子有把天子劍,今日為保命也需棄他,不然恐被紂王發覺。”姬發心中雖有不忍,但也知此時保命要緊,隻得將天子劍放出,與那身外化身融為一體。霰仙子喜道:“吾道成矣。”
霰仙子剛剛言罷,隻見那天色突變。帝星明朗,姬發卻冷冷發笑道:“饒是天命該大商中興,吾亦可改寫天命。哈哈哈。”
姬發自靠此化身得以換迴姬昌,那姬昌稱跨官時逃迴西岐,半路所幸有姬昌當年收下的養子雷震子護送迴西岐去了。
話說姬昌到了西岐地界,雷震子奉師命自迴了終南山。姬昌一人尋思自家七年之苦,及食下親子之痛,又思姬發為己留在朝歌為人質,如何不哭,乃道:
“盡臣節兮奉旨朝商,直諫君兮欲正綱常。讒臣陷兮囚於?裏,不敢怨兮天降其殃。邑考孝兮為父贖罪,鼓琴音兮屈害忠良。啖子肉兮痛傷骨髓感聖恩兮位至文王,誇官逃難兮路逢雷震,命不絕兮幸濟吾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今歸西土兮團圓母子,獨不見邑考兮碎裂肝腸!”
姬昌作罷歌,大叫一聲:“痛殺我也!”跌下馬來,麵如白紙。隻見文王漸漸重樓中一聲響,吐出一?肉羹。那肉餅就地上一滾,生出四足,長上兩耳,望西跑去了。連吐三次,三個兔兒走了。
且說姬昌吐出伯邑考化身三個白兔,那三個白兔漸漸離的姬昌遠了,化作三道光芒匯聚一處,自往東方天上飛去。不巧被那烈火道人收去,你道烈火道人何許人也?烈火道人也非凡夫,乃是自軒轅黃帝時成道之人,專修火類法術,極為高深。而後得聽通天教主講經,得以結識多寶道人,與多寶交厚。今日碰巧得了伯邑考元神,卻不知所以。乃道:“倘若不死,此人日後必然是一方諸侯,好生輔佐帝辛成湯中興卻亦可名垂青史。”
正歎息時,忽聽一人笑道:“道兄,此人乃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此番死了,有甚可惜?”烈火道人迴頭一看,不是別人,正是多寶道人。烈火道人自修行以來,向來是獨來獨往,唯獨和多寶道人有些交情。見是多寶道人,大喜道:“道兄何來?”多寶一把拉過烈火道人,又將那伯邑考元神放出,笑道:“此人隻消三日,魂飛魄散。道兄快來,師尊有請。”烈火道人不好違了多寶道人,隻得隨他去了。兩人剛剛離開,卻見一人高聲念佛,將伯邑考元神收去了。
再說姬昌自迴歸西岐,那建造一座靈台,不日又夜夢見東南一隻白額猛虎。次日,姬昌乃請散宜生緣夢。散宜生自然誇耀一番,君臣自散。話說這薑子牙自從來到西岐,整日倒也清閑。初自西岐,又得了一番姻緣,與此地一修行女子申薑成婚。自此,薑子牙每日隻是垂釣,生活倒也平常。
有一日,卻因一樵夫武吉入城,正逢那姬昌車架,薑子牙再空中暗自看了,乃拔劍做法,頓時狂風不止。樵夫一不留神,那扁擔塌了一頭,番轉尖擔,誤殺了門軍王相。那樵夫無奈,隻得求情說自己還有老母沒有送終。散宜生聽罷,乃叫他先迴去準備母親後事,再來領罪。
那樵夫迴家與母親商議,隻得再去求薑子牙。薑子牙乃道:“你若拜我為師,我便救你。”武吉自拜了薑子牙為師。薑子牙道:“你既為吾弟子,我不得不救你。如今你速迴到家,在你床前,隨你多長,挖一坑塹,深四尺。你至黃昏時候,睡在坑內;叫你母親於你頭前點一盞燈,腳頭點一盞燈。或米也可,或飯也可,抓兩把撒在你身上,放上些亂草。睡過一夜起來,隻管去做生意,再無事了。”武吉自然領命去做。而後,散宜生想起,報於姬昌。姬昌推算也道武吉死於萬丈深潭。
話說此事過去近半年,一日姬昌率群臣出遊。君臣正走,忽聽那邊一夥樵夫歌曰:“憶昔成湯掃桀時,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應天人,義旗一舉民安止。今經六百有餘年,祝綱恩波將歇息。懸肉為林酒作池,鹿台積血高千尺。內荒於色外荒禽,嘈嘈四海沸呻吟。我曹本是滄海客,洗耳不聽亡國音。日逐洪濤歌浩浩,夜觀星鬥垂孤釣。孤釣不如天地寬,白頭俯仰天地老。”
姬昌聽罷大喜,乃叫來問道。那夥樵夫皆道是那垂釣之叟。姬昌大喜,令往那老叟處趕去。正行之間,隻見一人挑著一擔柴唱歌而來:“春水悠悠春草過,金魚未遇隱?溪。世人不識高賢誌,隻作溪邊老釣磯。”
姬昌大喜,卻不想那散宜生愣道:“有些像那打死王相的武吉。”姬昌即令拿下,武吉隻得照實說了自家師父。姬昌聽罷,便叫武吉帶路。怎奈去時早不見了薑子牙,姬昌等隻好離去。散宜生見姬昌心中不喜,乃勸姬昌重用武吉。一麵再齋戒三人,然後去拜見賢士,姬昌善其言。
姬昌從散宜生之言,齋宿三日。至第四日,沐浴整衣,極其精誠。文王端坐鸞輿,扛抬聘禮。文王擺列軍馬成行,前往?溪,來迎子牙。封武吉為武德將軍。笙簧滿道,竟出西岐。文王帶領眾文武出郭,徑往?溪而來。行至三十五裏,早至林下。文王傳旨:“士卒暫在林外紮住,不必聲揚,恐驚動賢士。”文王下馬,同散宜生步行,入得林來,隻見子牙背坐溪邊。文王悄悄的行至跟前,立於子牙之後。子牙明知駕臨,故作歌曰:“西風起兮白雲飛,歲已暮兮將焉為?五鳳鳴兮真主現,垂竿釣兮知我稀。”
話說姬昌、薑子牙相見。子牙作歌畢。文王曰:“賢士快樂否?”子牙迴頭,看見文王,忙棄竿一旁,俯伏叩地曰:“子民不知駕臨,有失迎候,望賢王恕尚之罪。”姬昌忙扶住,拜言曰:“久慕先生,前顧不虔,昌知不恭,今特齋戒,專誠拜謁,得睹先生尊顏,實昌之幸也。”王曰:“久仰高明,未得相見。今幸接豐標,祗聆教誨,昌實三生之幸矣。”子牙拜而言曰:“尚乃老朽非才,不堪顧問,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國,荷蒙賢王枉顧,實辱鸞輿,有辜聖德。”宜生在旁曰:“先生不必過謙。吾君臣沐浴虔誠,特申微忱,專心聘請。今天下紛紛,定而又亂。當今天子,遠賢近佞,荒淫酒色,殘虐生民,諸侯變亂,民不聊生。吾主晝夜思維,不安枕席。久慕先生大德,側隱溪岩,特具小聘,先生不棄,供佐明時,吾王幸甚,生民幸甚。先生何苦隱胸中之奇謀,忍生民之塗炭;何不一展緒餘,哀此煢獨,出水火而置之升平。此先生覆載之德,不世之仁也。”宜生將聘禮擺開。子牙看了,速命童?收訖。宜生將鸞輿推過,請子牙登輿。子牙跪而告曰:“老臣荷蒙洪恩,以禮相聘,尚已感激非淺,怎敢乘坐鸞輿,越名僭分。這個斷然不敢!”文王曰:“孤預先相設,特迓先生,必然乘坐,不負素心。”子牙再三不敢,推阻數次,決不敢坐。宜生見子牙堅意不從,乃對文王曰:“賢人既不乘輿,望主公從賢者之請。可將大王逍遙馬請乘。主公乘輿。”王曰:“若是如此,有失孤數日之虔敬也。”彼此又推讓數番,文王方乘輿,子牙乘馬。歡聲載道,士馬軒昂。時值喜吉之辰,子牙時來,年近八十。不知薑子牙日後如何輔佐姬昌,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