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迴,哪吒大鬧東海岸,帝辛驚見真天子


    且言李靖自得了燃燈傳授寶塔,重新收得哪吒。自迴陳塘關,家人團聚又迴到從前一般。這日東海龍王敖廣暗自得知哪吒不死反生,得了蓮花化身,如何不怒。乃欲起東海之水再度水灌陳塘,百姓驚慌。李靖聞言,歎道:“眼下天下打亂,東南二路造反,今又得罪龍王,如何敢連累百姓。不若吾親往龍王處謝罪。”哪吒聽罷,怒道:“父親休慌,孩兒自去便是。”李靖道:“不可。”哪吒頓首道:“孩兒不敢亂來,自有師父傳授法力,此番必然成功。”李靖點頭道:“也罷,今日若能勝了龍王,便是個真男兒。”哪吒點頭,自提火尖槍去了。


    再說龍王統領各處水兵,紛紛朝陳塘關湧去。百姓又見龍王水族來犯,一個個急忙紛紛跑出家門,不敢迴首,生怕被海水卷去。


    哪吒見罷,大怒道:“敖廣,你如此殘害百姓,枉為龍王。”敖廣怒道:“李哪吒,你害死我子,又如此羞辱與我,我豈能饒你?”哪吒怒道:“敖廣,前番之事,我已自盡償還。為何還有苦苦向逼?”敖廣不再多言,隻叫部下蝦兵蟹將紛紛上前,欲殺哪吒。


    四麵之兵,紛紛上湧。哪吒見他人多勢眾,急忙現出三頭六臂之身。隻見海麵上一尊三頭六臂法相,直奔那敖廣而去。敖廣見哪吒趕來,忙揮手中寶劍抵擋。四周水兵,這是方才反應過來,各持兵器,隻見那刀槍棍棒、斧鉞鉤叉各式兵器紛紛朝哪吒刺來。哪吒三頭六臂法身,絲毫不懼。隻把金磚一拋,混天綾疾起,各式法寶變作千千萬萬,隻打得東海水軍十分狼狽。岸上李靖見到哪吒這般驍勇,也不多言,隻叫部下擊鼓助戰。陳塘關百姓亦知哪吒英雄,紛紛來呐喊助威。哪吒得各位父老助威,好似又得了幾分氣力。


    哪吒這裏廝殺正酣,不想此時天庭之內,玉帝亦暗自關注,見兩邊相持不下。微微點頭道:“是時候了。”隻見身旁太白金星笑道:“陛下已有伏李靖父子之計?”玉帝乃道:“此番需朕親往方可。(.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金星道:“陛下不可。下界異常兇險,更兼倘若被通天發現,危害不淺。”玉帝道:“愛卿不需驚慌,朕今得封神榜。自有妙用,豈怕他些許假神。”言罷,自化做一道金光而去。太白金星大驚,忙道:“聶流雲何在?”隻見一道白光掃過,匯聚成一人。隻見此人,身高八尺,威風凜凜。一身銀甲,手提長槍。乃道:“大人叫我何事?”太白金星附耳低聲幾句,那聶流雲聽了,亦急忙化作一道白光追隨玉帝而去了。


    話說玉帝和聶流雲下得來凡間,卻看那陳塘關之軍民齊聲呐喊,隻為哪吒助威。敖廣這邊不肯退讓,隻是苦苦相鬥。玉帝笑道:“眼下隻得先教敖廣退兵,方才能夠使之和解。”乃叫聶雲峰先去東海傳旨,叫敖廣退兵。


    話說敖廣這邊正親自指揮各路水軍,死死圍住哪吒。哪知哪吒法力高強,各方水軍一時難以拿下,反而被哪吒死死拖住。正慌亂之時,忽然聽得背後有人道:“大王,有天使來了。”敖廣道:“那裏有天使?”隻見那聶流雲道:“東海龍王敖廣接旨。”敖廣身邊一員水族將軍笑道:“你是那裏的小仙,安敢假傳聖旨?”言未畢,隻見聶流雲勃然大怒,手中龍膽槍好似一道強勁的風,隻一擊那將軍當即斃命。水族各部大驚,聶流雲冷笑道:“天帝降臨,你等如何還不速速迎接。”敖廣見聶流雲這般驍勇,對麵還有哪吒如何還敢大意,隻得道:“撤。”各路水軍得了將令,急忙撤退。哪吒見東海軍後撤,本欲追趕,卻聽得對麵李靖叫他迴來,隻得迴返岸邊。這陳塘關百姓見哪吒勝了東海水軍,一個個歡唿不已。


    隻說敖廣退迴東海,又恐這邊得罪玉帝。隻得率領各部水族,紛紛來朝見玉帝。敖廣望見玉帝,隻得低頭下拜道:“臣東海龍王敖廣,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玉帝冷冷笑道:“愛卿平身。”龍王起身,乃道:“陛下即為三界天帝,如何能夠輕易離開天庭?倘若有失,三界豈不大亂?”玉帝笑道:“多蒙愛卿掛念,怎奈愛卿私自起兵,想那陳塘關百姓亦是朕之子民。朕如何能不來勸阻愛卿。”敖廣聽罷,笑道:“陛下,臣之子縱然犯罪,也不致死罪。陛下關愛自家子民,臣亦愛惜自己骨肉。”玉帝笑道:“愛卿休急。愛卿可知封神榜之事?”敖廣道:“略知一二。”玉帝笑道:“愛卿之龍子死於非命,雖是天意。然愛卿多年忠於天庭,故此,朕隻得破例,加令郎為神,日後於天庭效命,如何不好。還望愛卿莫要再難為李靖父子。”


    敖廣眼珠一轉,又偷看玉帝一眼,卻見身旁的聶流雲怒目而視,忙低頭道:“臣謝恩。”便不再言語,玉帝久經官場,自然明白其中道理,笑道:“如此,朕也不枉此行。”言罷自和聶流雲化作兩道光芒而去。


    自此,此事也算終了,李靖辭官,哪吒也自和太乙真人修行去了。


    哪吒之事剛剛完結,這邊玉帝暗中策劃借封神之事,趁機加強自家在天庭的統治。隻得暗自和老子、元始天尊等人商議。老子笑道:“眼下申公豹已經放出,依靠他足可成功調動各處截教人士,我等在必要時不可手軟,正好可將其勢力鏟除。隻是還缺少一個真正掌管封神榜之人?”


    元始天尊笑道:“這卻不是件好事,我日前於凡間收了一弟子,姓薑,名尚字子牙,今日卻不是有用之時?”眾人哈哈大笑。


    話說這薑子牙何許人也?話說薑子牙之先祖四嶽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於呂地,因此得呂氏。薑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然敗落,然薑子牙人窮誌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得以施展才華。


    這日,元始天尊坐八寶雲光座上,命白鶴童子:“請你師叔薑尚來。”白鶴童子往桃園中來請子牙,口稱:“師叔,老爺有請。”子牙忙至寶殿座前行禮曰:“弟子薑尚拜見。”天尊曰:“你上昆侖幾載了?”子牙曰:“弟子三十二歲上山,如今虛度七十二歲了。”天尊曰:“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隻可受人間之福。成湯數盡,周室將興。你與我代勞,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子牙哀告曰:“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歲月,今亦有年。修行雖是滾芥投針,望老爺大發慈悲,指迷歸覺,弟子情願在山苦行,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望尊師收錄。”天尊曰:“你命緣如此,必聽於天,豈得違拗?”子牙戀戀難舍。有南極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自難逃躲。你雖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子牙隻得下山。子牙收拾琴劍衣囊,起身拜別師尊。


    話說薑子牙就此下山,因無處投奔,忽想起昔日結義仁兄宋異人。隻得往朝歌去投奔他。這宋異人到底是薑子牙真心兄弟,頻頻資助薑子牙生計。又與薑子牙說門親事,正是馬洪之女。


    話說這一天,馬氏便問子牙曰:“宋伯伯是你姑表弟兄?”子牙曰:“宋兄是我結義兄弟。”馬氏曰:“原來如此。便是親生弟兄,也無有不散的筵席。今宋伯伯在,我夫妻可以安閑自在;倘異日不在,我和你如何處?常言道:‘人生天地間,以營運為主。’我勸你做些生意,以防我夫妻後事。”子牙曰:“賢妻說得是。”怎奈薑子牙到底不是做生意的料,仿佛老天有心和他開玩笑。一直一事無成,後來終於靠算命得了個買賣。卻因琵琶精之事,得以授予下大夫之職。


    話說自從四大諸侯一起進京,帝辛便按費仲之言,要殺四大諸侯。所幸比幹、黃飛虎等人力諫,帝辛便斬薑桓楚、鄂崇禹。又下令囚禁姬昌,隻將崇侯虎釋放。而今姬昌在朝歌已近七年,西岐無不擔心。不想這日突然收到聖旨,叫姬發進京。長子伯邑考乃問道:“不知天子何事召我兄弟。”使者道:“這在下不知,還望西岐二公子早日啟程。”


    伯邑考恐怕傷及兄弟,隻得著急散宜生等人商議。群臣觀點不一,有說當去的,有說莫要中了人家陷阱。姬發冷笑道:“隻要換得父王平安,吾去一趟朝歌又何妨?”言罷自收拾行李去了。


    次日伯邑考千般囑咐護衛趙翼冠,好生保護姬發。隻見姬發就此往朝歌去了,哪知此番居然如此險阻。你道為何天子降旨召姬發?原來申屠上次刺殺姬昌不成,後來申公豹下山,本欲進入朝廷,卻無引見。後不想遇到申屠,乃言申屠同族叔父,借申屠方才得入朝廷。紂王多次恐西方天子之氣,不料申公豹反道:“天子之氣非在姬昌身上,反應在其子姬發之身。”如此方才有了這段紂王降旨請姬發進京。


    姬發離開西岐來到首都朝歌,不免一路辛勞。話說這姬發到底不是省油的燈,早恐紂王有加害之意,早派人往朝歌城安插內線。然卻無甚重要消息,姬發甚為不解,然君命不可為,隻得如此。次日,姬發上朝堂上覲見君王。姬發偷眼觀看紂王帝辛,隻見紂王頭戴平天冠,身穿袞龍袍,威風八麵,姬發心裏暗自佩服。


    忽聽紂王道:“哪個是西伯侯二公子啊?”隻見姬發上前道:“微臣姬發參見大王。”紂王仔細看罷,不想身旁天子之玉仿佛遇到強敵,光芒四射。紂王暗自吃驚,忙用自家紫薇真氣方才護住,一麵收了天子之玉。乃笑道:“愛卿休慌,此乃朕護國之寶,不知為何今日如此。”


    姬發亦笑道:“大王之物果然與眾不同,今日微臣方才見識。”紂王道:“孤昨日得一夢,卻是先王托夢言有人妄圖篡位,這該如何是好?”姬發道:“此人當斬。”紂王聽罷,哈哈大笑道:“好。然孤現在不想要他性命。”姬發笑道:“大王有好生之德,隻怕那反賊未必會放過大王。”紂王笑道:“姬發,你果然與眾不同。”言罷轉身去了。群臣見紂王離去,紛紛還欲上奏,紂王哪裏肯理,自迴後宮去了,群臣無不歎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群英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天鬥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天鬥戰並收藏封神群英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