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迴姬發妄言稱天子申屠行刺遇敵手
女媧乃喚彩雲童子把後宮中金葫蘆取來,放在丹墀之下;揭去蘆蓋,用手一指。葫蘆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線,高四五丈有餘。白光之上,懸出一道幡來,光分五彩,瑞映千條,名曰“招妖幡”。不一時,悲風颯颯,慘霧迷漫,陰雲四合,風過數陣,天下群妖俱到行宮聽候法旨。娘娘吩咐彩雲:“著各處妖魔且退;隻留軒轅墳中三妖伺侯。”三妖進宮參謁,口稱:“娘娘聖壽無疆!”這三妖一個是千年狐狸精,一個是九頭雉雞精,一個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三妖聽吾密旨:成湯望氣黯然,當失天下;鳳鳴岐山,西周已生聖主。天意已定,氣數使然。你三妖可隱其妖形,托身宮院,惑亂君心;俟武王伐紂,以助成功,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吩咐已畢,三妖叩頭謝恩,化清風而去。正是:狐狸聽旨施妖術,斷送成湯六百年。有詩為證:詩曰:
三月中旬駕進香,吟詩一首起飛殃。
隻知把筆施才學,不曉今番社稷亡。
按下女媧娘娘吩咐三妖,不題。
且言紂王隻因進香之後,看見女媧美貌,朝暮思想,寒暑盡忘,寢食俱廢,每見六院三宮,真如塵飯土羹,不堪諦視;終朝將此事不放心懷,鬱鬱不樂。一日駕升顯慶殿,時有常隨在側。紂王忽然猛省,著奉禦宣中諫大夫費仲。――乃紂王之幸臣;近因聞太師仲,奉敕平北海,大兵遠征,戍外立功,因此上就寵費仲、尤渾二人。此二人朝朝蠹惑聖聰,讒言獻媚,紂王無有不從。大抵天下將危,佞臣當道。――不一時,費仲朝見。王曰:“朕因女媧宮進香,偶見其顏豔麗,絕世無雙,三宮六院,無當朕意,將如之何?卿有何策,以慰朕懷?”費仲奏曰:“陛下乃萬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堯、舜,天下之所有,皆陛下之所有,何思不得,這有何難。陛下明日傳一旨,頒行四路諸侯:每一鎮選美女百名以充王庭。何憂天下絕色不入王選乎。”紂王大悅,“卿所奏甚合朕意。明日早朝發旨。卿且暫迴。”隨即命駕還宮。
話說紂王聽奏大喜,即時還宮。話說紂王剛剛迴宮,即召申屠來見駕。你道申屠何人也。原本紂王年少之時,卻也統兵掛帥,征戰四方。申屠卻是當年追隨身侍衛,與紂王名為君臣,實為兄弟也。申屠道:“參見大王。”紂王道:“申弟,今日隻有你我二人,何必拘禮?”申屠道:“大王說的是,隻是臣近日聞得西方似有罡星,恐將來西方將有戰事。”紂王道:“賢弟可為朕分憂乎?”申屠道:“萬死不辭。”紂王大喜,乃送與之一物,道:“此乃天子神玉,但凡有造反者,見此物必有反應,賢弟可拿此物去西方,若能殺得此人,功勞不小。”申屠領命而去。
原來,當年西伯侯姬昌次子姬發。每日與眾孩童遊樂,這日,卻見一山洞,眾人那裏敢入,唯有姬發單獨入的洞中。卻見這洞中深處卻與外部不同,再往前走居然有了亮光。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姬發向著亮光狂奔而去,亮光的源頭是一個兩人高的半月形洞口。隻見這邊另有洞天,惟有一劍。姬發上前視之,上寫“天劍。”姬發歡喜,乃道:“我為天子,當持此劍。”此言一出,不想卻震天動地。卻被上天上玉帝聽到,玉帝若有所思。時帝乙尚在,也恐西方有事,故將紂王托故與眾臣,而私謂紂王曰:“西方不除,成湯難興。”顧紂王也對這邊心存忌憚。
再說次日早朝,聚兩班文武朝賀畢。紂王便問當駕官:“即傳朕旨意,頒行四鎮諸侯,與朕每一鎮地方揀選良家美女百名,不論富貴貧賤,隻以容貌端莊,情性和婉,禮度閑淑,舉止大方,以充後宮役使。”天子傳旨未畢,隻見左班中一人應聲出奏,俯伏言曰:“老臣商容啟奏陛下:君有道則萬民樂業,不令而從。況陛下後宮美女,不啻千人,嬪禦而上,又有妃後。今劈空欲選美女,恐失民望。臣聞‘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此時水旱頻仍,乃事女色,實為陛下不取也。故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幹戈,不行殺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鳳凰止於庭,芝草生於野;民豐物阜,行人讓路,犬無吠聲,夜雨晝晴,稻生雙穗;此乃有道興隆之象也。今陛下若取近時之樂,則目眩多色,耳聽**,沉湎酒色,遊於苑圃,獵於山林,此乃無道敗亡之象也。老臣待罪首相,位列朝綱,侍君三世,不得不啟陛下。臣願陛下:進賢,退不肖,修行仁義,通達道德,則和氣貫於天下,自然民富財豐,天下太平,四海雍熙,與百姓共享無窮之福。況今北海幹戈未息,正宜修其德,愛其民,惜其財費,重其使令,雖堯、舜不過如是;又何必區區選侍,然後為樂哉?臣愚不識忌諱,望祈容納。”紂王沉思良久,“卿言甚善,朕即免行。”言罷,群臣退朝,聖駕還宮。
紂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諸侯率領八百鎮朝覲於商。那四鎮諸侯乃東伯侯薑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話說此四人率領天下諸侯俱進朝歌。此時太師聞仲不在都城,紂王寵用費仲、尤渾。各諸侯俱知二人把持朝政,擅權作威,少不得先以禮賄之以結其心,正所謂“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內中有位諸侯,乃冀州侯,姓蘇名護,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剛方正直,哪裏知道奔競夤緣;平昔見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執法處分,不少假借,故此二人俱未曾送有禮物。也是合當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諸侯俱送有禮物,獨蘇護並無禮單,心中大怒,懷恨於心。
此二人便商議出一條毒計來,且說此番紂王本意要再選美女,怎奈丞相商容死死攔住。二人便獻計道:“選拔美女,必然驚動百姓,不如之宣一人之女入宮。”紂王問是誰家女兒,二人乃推舉蘇護之女蘇妲己納入宮中,紂王大喜而從。不料蘇護性情剛直,竟一怒之下反出朝歌。後為姬昌勸說,終將女兒獻出。
話說蘇護被姬昌說服,叫人收拾行囊,蘇妲己聞令,淚下如雨,拜別母親、長兄,婉轉悲啼,百千嬌媚,真如籠煙芍藥,帶雨梨花。子母怎生割舍。隻見左右侍?苦勸,夫人方哭進府中,小姐也含淚上車。哪知半路妲己不想卻被那千年妖狐附體。此乃借體成形,迷惑紂王,斷送他錦繡江山。
不講蘇護如何將女兒獻入宮中,卻說申屠來到西歧,隻見那西歧之地果然與他處不同。民豐物阜,市井安閑,做買做賣,和容悅色,來往行人,謙讓尊卑。申屠往前行走,忽然聽得那邊有人喊道:“西伯候大人車駕到了,還不趕快讓開。”卻看見姬昌率那九十九子往這邊到來。
申屠正看得出神,卻突然感到身邊的天子之玉,隱約有些震動。申屠心思:大王叫我來此尋找,謀逆之人,今番見了姬昌怎得就這般震動,莫非正應在此人身上。今晚再去看上一番。申屠尋思明白,也不多想,竟自去了。
且說到了夜晚,申屠自來西伯府前。自翻身過了圍牆,緩緩走將過去。自在西伯府內轉了一圈,然後將各處府邸,熟悉一遍,然後徑自離開,以備來日行刺。
姬昌次日,依舊和往常以前一樣,隻往各處體察民情。申屠看得明白,心思:若要殺他,現在豈不正是機會?
不料,他望姬昌傍邊卻有一將,申屠恐這將在磅誤事。隻得退了下去。
當晚,申屠再度來行刺。姬昌正欲休息,忽報有大將軍南宮適求見。姬昌道:“有請。”南宮適道:“大王,近日有人來報,我等駐守西方,終究難以得勢,天子如此對我,不如,自立一方,也好圖個發展。”姬昌默然無語道:“好了,南宮將軍且退。”南宮適隻得退下。
姬昌出了臥室,見姬發秉燭看書,道:“吾兒尚且未安寢耶?”姬發笑道:“近日聽聞西歧多有人死於非命,我恐有妖魔危害父王,豈能自顧睡覺?”姬昌道:“時辰不早,便請安歇。”姬發應了一聲,站起來,悄聲謂姬昌道:“父王,方才士卒來報,府邸附近,有人鬼鬼祟祟打探。父王今夜多加警醒。”姬昌一怔,微微點頭。
姬發這頭,總歸放心不下,到了二更時分,也迴房中,全副帶甲,蜷坐於床前打盹。卻安排了兩名士卒輪番看守。沉沉睡到三更,忽然警醒。耳聽四周,並無異動。總是不安,於是起身仗劍,到姬昌門口看探。忽見窗外人影一閃。姬發大喝一聲:“何人在此!”疾步衝出門去,到了院中,一派月色,並無人影。姬發正自詫異,忽然大叫:“中計了!”話音剛落,花叢中弦聲不絕。姬發一個鯉魚打挺,破窗而入,聽得身後噗哧噗哧,弩箭都釘在窗戶之上。進得房中,隻見有位蒙麵人闖入房內,守夜衛士也為格殺。姬昌已起身,手握短劍退到牆角。姬發一言不發,揮劍上前,好個姬發,猱身殺入戰團,天子劍如白龍鬧海,劍到處血光四射,不料那刺客仍舍身奮戰,姬發與他交手,一時之間竟也殺他不得,便欲生擒。戰了數個迴合,姬發大喝一聲,一劍將那刺客手中刀削為兩截。忽然窗戶口人影閃現,姬發驚唿:“父王小心!”舍了刺客,將姬昌推到一旁。但聽弩箭破空之聲,轉眼之間,那刺客已不見蹤影。
且言申屠行刺不成,心中怨恨。又思:大王叫我來尋這謀逆之人。今日既然已經發現,我又何必在此,且去叫大王多叫些人來。申屠尋思定了,自迴朝歌去了。
先不說申屠迴朝歌,隻說自申屠走後。姬昌乃召集眾人商議,姬昌道:“想孤自即位以來,雖不感說堪比堯舜,然自己思之,亦不曾有過大過,為何有人要行刺姬昌?”散宜生道:“大王賢明,縱然三皇重生,五帝降世,也難以和大王比肩。”姬昌道:“想來也是我姬昌氣數到了?”南宮適道:“大王,來日末將帶領兵士,挨家搜查,何愁不能將刺客拿下。”姬昌不語。
姬發道:“父王,以孩兒之見,此刺客莫不是,中原的帝辛所派?”此言一出,眾臣都略有所思。
姬昌道:“大膽,我們終究是臣子,怎可這樣對君王不敬?”姬發道:“帝辛無道,天下人盡知,前番強納妲己為妃,害的冀州百姓有多少人無家可歸。”姬昌無語,乃令群臣且退,乃道:“吾兒切記,我等為臣子者,處事定要小心,不可亂言。”姬發領命而退。
再說朝歌這邊,紂王那裏還顧國政,每日隻和妲己歡娛。
且先說昆侖山上,元始天尊道:“去找你申師叔來。”白鶴童子領命去了,不一時,隻見白鶴童子將申公豹帶來。元始天尊道:“徒兒,你來此修行終究不是個辦法,今日,為師欲派你往朝歌幹一件大事。”申公豹道:“老爺有何聖諭?”元始天尊道:“眼下,正直成湯中興之時,亦有可能是大周將興之機。眼下,吾師弟通天教主守護大商,我等自當相助。”申公豹大喜道:“弟子謹記。”不知這申公豹能否受用,且看下迴。
女媧乃喚彩雲童子把後宮中金葫蘆取來,放在丹墀之下;揭去蘆蓋,用手一指。葫蘆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線,高四五丈有餘。白光之上,懸出一道幡來,光分五彩,瑞映千條,名曰“招妖幡”。不一時,悲風颯颯,慘霧迷漫,陰雲四合,風過數陣,天下群妖俱到行宮聽候法旨。娘娘吩咐彩雲:“著各處妖魔且退;隻留軒轅墳中三妖伺侯。”三妖進宮參謁,口稱:“娘娘聖壽無疆!”這三妖一個是千年狐狸精,一個是九頭雉雞精,一個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三妖聽吾密旨:成湯望氣黯然,當失天下;鳳鳴岐山,西周已生聖主。天意已定,氣數使然。你三妖可隱其妖形,托身宮院,惑亂君心;俟武王伐紂,以助成功,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吩咐已畢,三妖叩頭謝恩,化清風而去。正是:狐狸聽旨施妖術,斷送成湯六百年。有詩為證:詩曰:
三月中旬駕進香,吟詩一首起飛殃。
隻知把筆施才學,不曉今番社稷亡。
按下女媧娘娘吩咐三妖,不題。
且言紂王隻因進香之後,看見女媧美貌,朝暮思想,寒暑盡忘,寢食俱廢,每見六院三宮,真如塵飯土羹,不堪諦視;終朝將此事不放心懷,鬱鬱不樂。一日駕升顯慶殿,時有常隨在側。紂王忽然猛省,著奉禦宣中諫大夫費仲。――乃紂王之幸臣;近因聞太師仲,奉敕平北海,大兵遠征,戍外立功,因此上就寵費仲、尤渾二人。此二人朝朝蠹惑聖聰,讒言獻媚,紂王無有不從。大抵天下將危,佞臣當道。――不一時,費仲朝見。王曰:“朕因女媧宮進香,偶見其顏豔麗,絕世無雙,三宮六院,無當朕意,將如之何?卿有何策,以慰朕懷?”費仲奏曰:“陛下乃萬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堯、舜,天下之所有,皆陛下之所有,何思不得,這有何難。陛下明日傳一旨,頒行四路諸侯:每一鎮選美女百名以充王庭。何憂天下絕色不入王選乎。”紂王大悅,“卿所奏甚合朕意。明日早朝發旨。卿且暫迴。”隨即命駕還宮。
話說紂王聽奏大喜,即時還宮。話說紂王剛剛迴宮,即召申屠來見駕。你道申屠何人也。原本紂王年少之時,卻也統兵掛帥,征戰四方。申屠卻是當年追隨身侍衛,與紂王名為君臣,實為兄弟也。申屠道:“參見大王。”紂王道:“申弟,今日隻有你我二人,何必拘禮?”申屠道:“大王說的是,隻是臣近日聞得西方似有罡星,恐將來西方將有戰事。”紂王道:“賢弟可為朕分憂乎?”申屠道:“萬死不辭。”紂王大喜,乃送與之一物,道:“此乃天子神玉,但凡有造反者,見此物必有反應,賢弟可拿此物去西方,若能殺得此人,功勞不小。”申屠領命而去。
原來,當年西伯侯姬昌次子姬發。每日與眾孩童遊樂,這日,卻見一山洞,眾人那裏敢入,唯有姬發單獨入的洞中。卻見這洞中深處卻與外部不同,再往前走居然有了亮光。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姬發向著亮光狂奔而去,亮光的源頭是一個兩人高的半月形洞口。隻見這邊另有洞天,惟有一劍。姬發上前視之,上寫“天劍。”姬發歡喜,乃道:“我為天子,當持此劍。”此言一出,不想卻震天動地。卻被上天上玉帝聽到,玉帝若有所思。時帝乙尚在,也恐西方有事,故將紂王托故與眾臣,而私謂紂王曰:“西方不除,成湯難興。”顧紂王也對這邊心存忌憚。
再說次日早朝,聚兩班文武朝賀畢。紂王便問當駕官:“即傳朕旨意,頒行四鎮諸侯,與朕每一鎮地方揀選良家美女百名,不論富貴貧賤,隻以容貌端莊,情性和婉,禮度閑淑,舉止大方,以充後宮役使。”天子傳旨未畢,隻見左班中一人應聲出奏,俯伏言曰:“老臣商容啟奏陛下:君有道則萬民樂業,不令而從。況陛下後宮美女,不啻千人,嬪禦而上,又有妃後。今劈空欲選美女,恐失民望。臣聞‘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此時水旱頻仍,乃事女色,實為陛下不取也。故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幹戈,不行殺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鳳凰止於庭,芝草生於野;民豐物阜,行人讓路,犬無吠聲,夜雨晝晴,稻生雙穗;此乃有道興隆之象也。今陛下若取近時之樂,則目眩多色,耳聽**,沉湎酒色,遊於苑圃,獵於山林,此乃無道敗亡之象也。老臣待罪首相,位列朝綱,侍君三世,不得不啟陛下。臣願陛下:進賢,退不肖,修行仁義,通達道德,則和氣貫於天下,自然民富財豐,天下太平,四海雍熙,與百姓共享無窮之福。況今北海幹戈未息,正宜修其德,愛其民,惜其財費,重其使令,雖堯、舜不過如是;又何必區區選侍,然後為樂哉?臣愚不識忌諱,望祈容納。”紂王沉思良久,“卿言甚善,朕即免行。”言罷,群臣退朝,聖駕還宮。
紂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諸侯率領八百鎮朝覲於商。那四鎮諸侯乃東伯侯薑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話說此四人率領天下諸侯俱進朝歌。此時太師聞仲不在都城,紂王寵用費仲、尤渾。各諸侯俱知二人把持朝政,擅權作威,少不得先以禮賄之以結其心,正所謂“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內中有位諸侯,乃冀州侯,姓蘇名護,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剛方正直,哪裏知道奔競夤緣;平昔見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執法處分,不少假借,故此二人俱未曾送有禮物。也是合當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諸侯俱送有禮物,獨蘇護並無禮單,心中大怒,懷恨於心。
此二人便商議出一條毒計來,且說此番紂王本意要再選美女,怎奈丞相商容死死攔住。二人便獻計道:“選拔美女,必然驚動百姓,不如之宣一人之女入宮。”紂王問是誰家女兒,二人乃推舉蘇護之女蘇妲己納入宮中,紂王大喜而從。不料蘇護性情剛直,竟一怒之下反出朝歌。後為姬昌勸說,終將女兒獻出。
話說蘇護被姬昌說服,叫人收拾行囊,蘇妲己聞令,淚下如雨,拜別母親、長兄,婉轉悲啼,百千嬌媚,真如籠煙芍藥,帶雨梨花。子母怎生割舍。隻見左右侍?苦勸,夫人方哭進府中,小姐也含淚上車。哪知半路妲己不想卻被那千年妖狐附體。此乃借體成形,迷惑紂王,斷送他錦繡江山。
不講蘇護如何將女兒獻入宮中,卻說申屠來到西歧,隻見那西歧之地果然與他處不同。民豐物阜,市井安閑,做買做賣,和容悅色,來往行人,謙讓尊卑。申屠往前行走,忽然聽得那邊有人喊道:“西伯候大人車駕到了,還不趕快讓開。”卻看見姬昌率那九十九子往這邊到來。
申屠正看得出神,卻突然感到身邊的天子之玉,隱約有些震動。申屠心思:大王叫我來此尋找,謀逆之人,今番見了姬昌怎得就這般震動,莫非正應在此人身上。今晚再去看上一番。申屠尋思明白,也不多想,竟自去了。
且說到了夜晚,申屠自來西伯府前。自翻身過了圍牆,緩緩走將過去。自在西伯府內轉了一圈,然後將各處府邸,熟悉一遍,然後徑自離開,以備來日行刺。
姬昌次日,依舊和往常以前一樣,隻往各處體察民情。申屠看得明白,心思:若要殺他,現在豈不正是機會?
不料,他望姬昌傍邊卻有一將,申屠恐這將在磅誤事。隻得退了下去。
當晚,申屠再度來行刺。姬昌正欲休息,忽報有大將軍南宮適求見。姬昌道:“有請。”南宮適道:“大王,近日有人來報,我等駐守西方,終究難以得勢,天子如此對我,不如,自立一方,也好圖個發展。”姬昌默然無語道:“好了,南宮將軍且退。”南宮適隻得退下。
姬昌出了臥室,見姬發秉燭看書,道:“吾兒尚且未安寢耶?”姬發笑道:“近日聽聞西歧多有人死於非命,我恐有妖魔危害父王,豈能自顧睡覺?”姬昌道:“時辰不早,便請安歇。”姬發應了一聲,站起來,悄聲謂姬昌道:“父王,方才士卒來報,府邸附近,有人鬼鬼祟祟打探。父王今夜多加警醒。”姬昌一怔,微微點頭。
姬發這頭,總歸放心不下,到了二更時分,也迴房中,全副帶甲,蜷坐於床前打盹。卻安排了兩名士卒輪番看守。沉沉睡到三更,忽然警醒。耳聽四周,並無異動。總是不安,於是起身仗劍,到姬昌門口看探。忽見窗外人影一閃。姬發大喝一聲:“何人在此!”疾步衝出門去,到了院中,一派月色,並無人影。姬發正自詫異,忽然大叫:“中計了!”話音剛落,花叢中弦聲不絕。姬發一個鯉魚打挺,破窗而入,聽得身後噗哧噗哧,弩箭都釘在窗戶之上。進得房中,隻見有位蒙麵人闖入房內,守夜衛士也為格殺。姬昌已起身,手握短劍退到牆角。姬發一言不發,揮劍上前,好個姬發,猱身殺入戰團,天子劍如白龍鬧海,劍到處血光四射,不料那刺客仍舍身奮戰,姬發與他交手,一時之間竟也殺他不得,便欲生擒。戰了數個迴合,姬發大喝一聲,一劍將那刺客手中刀削為兩截。忽然窗戶口人影閃現,姬發驚唿:“父王小心!”舍了刺客,將姬昌推到一旁。但聽弩箭破空之聲,轉眼之間,那刺客已不見蹤影。
且言申屠行刺不成,心中怨恨。又思:大王叫我來尋這謀逆之人。今日既然已經發現,我又何必在此,且去叫大王多叫些人來。申屠尋思定了,自迴朝歌去了。
先不說申屠迴朝歌,隻說自申屠走後。姬昌乃召集眾人商議,姬昌道:“想孤自即位以來,雖不感說堪比堯舜,然自己思之,亦不曾有過大過,為何有人要行刺姬昌?”散宜生道:“大王賢明,縱然三皇重生,五帝降世,也難以和大王比肩。”姬昌道:“想來也是我姬昌氣數到了?”南宮適道:“大王,來日末將帶領兵士,挨家搜查,何愁不能將刺客拿下。”姬昌不語。
姬發道:“父王,以孩兒之見,此刺客莫不是,中原的帝辛所派?”此言一出,眾臣都略有所思。
姬昌道:“大膽,我們終究是臣子,怎可這樣對君王不敬?”姬發道:“帝辛無道,天下人盡知,前番強納妲己為妃,害的冀州百姓有多少人無家可歸。”姬昌無語,乃令群臣且退,乃道:“吾兒切記,我等為臣子者,處事定要小心,不可亂言。”姬發領命而退。
再說朝歌這邊,紂王那裏還顧國政,每日隻和妲己歡娛。
且先說昆侖山上,元始天尊道:“去找你申師叔來。”白鶴童子領命去了,不一時,隻見白鶴童子將申公豹帶來。元始天尊道:“徒兒,你來此修行終究不是個辦法,今日,為師欲派你往朝歌幹一件大事。”申公豹道:“老爺有何聖諭?”元始天尊道:“眼下,正直成湯中興之時,亦有可能是大周將興之機。眼下,吾師弟通天教主守護大商,我等自當相助。”申公豹大喜道:“弟子謹記。”不知這申公豹能否受用,且看下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