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莆田處處都有林龍江真人善祠,便是為紀念真人恩德而建。可見興化人對林真人的高恩厚德,千年不忘。林真人學問淵博,係“三教歸一”宗師,有《三教正宗統論》及“九序心法”(治病方法)傳世,學說影響至深,桃李相傳天下,“三教祠”遍布各地。莆田西北的東岩山,因山如麒麟,亦名麟山,山中報恩寺前的“宗孔祠”,便是“三教祠”之“麟山祖祠”。
逃亡山中的興化百姓,聞得倭賊退去,此時也返迴家園,不及慶賀佳節,先悼念亡故的親人,含悲治喪。拖到正月初四,方準備春聯,開始過年。吉慶佳節,按慣例應貼大紅春聯。但興化百姓的春聯,在上端留出一截白色,與全國各地不同,暗喻心有餘哀,此後代代相傳,便是令人望之心酸的“白額門聯”典故出處。
莆田人過春節,又興過“五日歲”,即正月初一至初五五天。初一吃完長壽麵,可遊春登山,探親訪友,不受限製;但初二卻不能到別人家中,因為這一天是古興化百姓祭拜為倭賊殺害親人的祭日,稱為“探亡日”。五日歲期間,鄰裏友好,家庭和睦,有怨仇氣話,在“白額門聯”下,都握手言和,相泯一笑,其古樸大度之風,讓人歎服。
伊願等人被藍初陽請到常泰鎮中,和佘族百姓一起過年。佘族,一個古老而勤勞的民族,他們自稱“山哈”,意為山中之客。源於漢晉時長沙的“武陵蠻”,因避戰禍,從湖南遷於閩、粵、贛、浙四省的山中。傳說中的佘族始祖叫盤瓠王,因為平番有功,受到高辛帝的褒獎。“龍麒平番立大功,招為駙馬第三宮;封其忠勇大王位,王府造落在廣東。”
佘族後人便以“盤瓠圖”,為主要信仰標誌之一。並把盤瓠的傳說繪在布上,製成長卷畫幅,世代相傳,稱為“祖圖”。佘族民間還有“高皇歌”,歌頌盤瓠王英勇殺敵、繁衍子孫的豐功偉績。古佘族人不與漢人通婚,但男子可以娶漢族女子為妻。在特殊的儀式下,允許漢族男子入贅。入贅的漢人,必須改為佘族姓氏,學會佘語後,族裏才與其平等相待。據說,姓鍾的佘人,就是佘家的漢族女婿。
佘人主姓為盤、藍、雷、鍾四大姓,但盤姓不知何時消失。佘族人“結廬深山,聚族而處”,族人極是好客,和漢族一樣,也過春節。伊願等打敗倭賊,藍初陽心下景仰,請到俠義盟諸首領,來到佘家過不一樣的春節。又有美食可吃,祝詩竹和謝春苗喜得歡唿雀躍,一路纏住藍定華,好奇的打聽其風俗習慣。
藍定華笑道:“兩位姑娘,你們不要焦急,藍初陽要娶族中一位姑娘,屆時要請你們同往,這娶新娘啊,有個‘考赤郎’的儀式,非常有趣,保管你們從未見過。”祝詩竹喜道:“藍大哥,都有什麽啊,你先講講,免得到時出醜。”藍定華笑道:“這個啊,不能說,到了就自然知道。”
謝春苗不知“赤郎”是什麽意思,就問藍定華,原來這“赤郎”就是伴郎的意思。藍定華故意騙她道:“和你們漢人的保媒有些相像。”謝春苗道:“藍大哥,屆時我就做‘赤郎’好不好?”藍定華聞言,差點連眼淚都笑了出來,說道:“你是姑娘,不行,這‘赤郎’須得男人,我看伊兄弟可以。”伊願聞言,喜道:“好,為藍大哥保媒,我願意。”藍定華似笑非笑道:“伊兄弟如此仗義,果然不愧是俠義盟主。”原來佘族的“考赤郎”,大有講究,頗不易應對,後麵便要將伊願考得狼狽不堪。
到了藍初陽家門口,藍初陽胞妹藍初晶和族人用茶盤捧了十數碗“寶塔狀”的香茶待客,伊願行了一程,正好口渴,當下端起一碗飲下,道一聲謝。藍初晶笑笑,又遞過來一碗,伊願不解其意,說道:“姑娘,多謝你的香茶,我已喝飽了。”藍定華道:“伊兄弟,我們佘家人待貴客的‘寶塔茶’,你喝了第一碗,便要再喝兩碗。”伊願苦道:“藍姑娘,高抬貴手,這三碗茶下肚,我便要呆在茅廁裏出不來了。”藍初晶並不放過,笑道:“客人,我還端著呢,請喝茶。”伊願無奈,隻得再喝兩碗,喝得肚子裏咕嚕作響,不及進屋,先到茅房小解。
祝詩竹等女客進到屋中,藍初晶捧出香南瓜子、炒黃豆和鹽煮花生招待。藍初陽父親藍崇武捧給汪雨等各人一塊烤好的“糯糍粑”,汪雨見糍粑上沾滿灶灰,頗難下咽,苦於不懂佘族規矩,擔心得罪主人,隻得使勁咬了一口,藍崇武忙把汪雨手中的“糯糍粑”搶奪迴去,汪雨不明何意,以為咬多了得罪了主人,正自慌張。藍崇武吹拍幹淨糍粑,蘸上白糖,再遞給汪雨,汪雨方明白這是佘人待客的禮儀。
到了屋中,靳衛風、沈文豹、蓋聶和陳衝鬥捧出禮物,計有:黃金二百兩、白銀五百兩、絹一百匹、絲五十匹、珍珠寶石若幹、海參一百斤、幹蝦一百斤、風幹雞、鴨、鵝各一百隻、臘肉若幹。作為酬謝佘人幫忙退倭及新年的賀禮。藍初陽見俠義盟如此慷慨,待要拒絕,陳衝鬥早將禮物送到屋中。藍初陽無奈,隻得和藍初晶親自用“飲蛋茶”禮待。
這“飲蛋茶”,乃是佘人招待貴賓之禮儀,藍初陽先以艾葉做底,上擱一生雞蛋,用煮開的山泉水緩緩澆熟,衝出來的茶清香撲鼻,能祛毒避邪,輕身健體,蛋又大補,兼具美味與藥效。祝詩竹喝了一杯,讚不絕口,又飲了一杯。眾俠義盟首領,也是一飲再飲,盛讚不絕。伊願初時喝了三碗茶水,腹內鼓脹,再見香茶,已不能飲下,唯有望茶興歎。這“飲蛋茶”,便是後來佘族茶藝“鳳凰蛋”的前身。
眾人飲完蛋茶,族人早準備好了美食,有蕨菜炒臘肉、熱芝麻糍粑、野山筍燉老母雞、佘家豆腐釀、菅葉粽、豬油炒薄殼田螺等,主菜是“龍鳳呈祥”,由童子雞和蛇蒸製而成。又端出了糟辣椒和糟薑等下酒醃菜。祝詩竹見了滿桌美味,食欲大開,笑道:“藍大哥,想不到你們佘家人,有這麽多美食啊。”藍初陽笑道:“你等等,還有好吃的沒有上呢。”言畢手一揮,藍初晶端上了香氣四溢的烏米飯。
這烏米飯,是佘族特有的美食,用大山裏烏稔樹的葉子,洗淨,放到石臼舂碎,裝到布袋裏,連袋放到鐵鍋裏加適量的水熬湯,待釋出紫黑色的湯汁,再去掉袋裏葉渣,將精選的糯米泡進湯汁裏,兩個時辰後撈起放到木甑裏蒸熟即成。這烏米飯色澤烏黑發藍,又加了花生,吃起來香軟可口,美味無比。祝詩竹和謝春苗等女孩兒,竟各各吃了兩碗。藍初陽又特地用家中釀製的山哈竹筒酒招待眾人。這竹筒酒,乃選用高山糯米和烏衣紅粬為主要原料,加山泉水雙釀,再用佘山毛竹裝好封口,存於地窖,而後用來招待貴賓。此酒色澤金黃,有解乏、養顏、益壽之功效,加之用竹筒盛來,多了毛竹香味,更加香醇可口,伊願素來不勝酒力,禁不住也飲了三杯,略有四五分醉意,憨態可掬。
眾人用過飯後,便在廳裏飲茶,不過一個時辰,藍初晶和幾名佘族姑娘,向各人奉上一碗雞肉湯,那湯裏加了人參和茴香,肉香誘人。眾人雖然肚飽,難抵美味誘惑,又喝了兩碗雞湯。當晚就在藍初陽家中歇休,應藍初陽邀請,次日眾人作為“赤郎”,同藍初陽到女方家送彩禮。祝詩竹等興奮不已,整晚不眠,一大早就叫起伊願等,要做個出色的“赤郎”。
藍初陽和媳婦鍾艾雨是通過唱山歌訂親的,祝詩竹等因是女孩兒,不能做“赤郎”,藍初陽便不帶她們同去,祝詩竹央求了良久,藍定華思得一計,讓幾人女扮男裝過關。祝詩竹等扮好,藍初陽又請了族中一名廚師,伊願等眾“赤郎”挑了豬肉、米糕、家酒和絹絲珠寶等彩禮,披紅水牛開道,名曰“踏路牛”,向女方家走去。鍾艾雨住在另一座山上,眾人一大早出發,走了兩個多時辰,才走到村口。
剛到村口,十多名佘族“赤娘”早早得信,知道俠義盟群雄做了“赤郎”,便想借老規矩“攔路對歌”捉弄一番。兩名赤娘拿出杉樹枝擋住去路,提出要一對一對山歌。本來這攔道對歌,一人應唱就可以,但赤娘代表女方,有權要求,藍初陽和兩位族人自然不懼,但伊願等卻不知所措,麵麵相覷,隻得看藍初陽如何應對,再依樣畫葫蘆,蒙混過關。
赤娘唱:
昨日聽說您要來,姐姐妹妹心歡喜。
早早擠在大路旁,遙望村門盼您來。
藍初陽唱:
姑娘嘴巴好厲害,說得人心暖洋洋。
大路卻用杉樹擋,問您這是為哪樁?
赤娘唱:
攔路原是古人禮,攔路也是老規矩。
古禮老規不好改,罰酒三碗路自開。”
藍初陽奉上紅包,喝了美酒,自然通行。蓋聶是苗人,性格豪爽,酒量甚好,雖然不會對歌,卻不怕喝酒,當下搶先連幹三碗,過了這一關。汪雨和靳衛風等也喝酒通過,可苦了伊願和祝詩竹等,他們酒量不行,若連幹三碗,隻恐見不到新娘模樣,便要爛醉如泥。但人家是依規則待客,無存心刁難之意,也隻得遵從。伊願靈機一動,暗道我是客人,胡亂唱來,你也不好多說什麽。輪到伊願,赤娘唱詞不變,伊願迴道:
姑娘嘴巴很漂亮,唱得我心好歡暢。
隻是美酒太多了,灌得肚內太飽脹。
眾赤娘聽得嬌笑不止,樂不可支,一赤娘道:“對錯了,罰酒。”捧出三碗酒來,監視伊願,一一喝掉。伊願暗道喝就喝,隻是第三碗裏須給你多留些。那赤娘見伊願耍滑,叫起眾赤娘責備道:“我們佘家規矩,這碗裏剩一滴酒,便要再罰你一碗。念你初來不懂,再罰一碗了事。”又遞上一碗。伊願後悔不迭,在眾赤娘目視之下,不敢作弊,隻得勉強喝光,隻覺眼前天旋地轉,已有三分醉意。祝詩竹、林春眠、謝春苗、閔歡、謝玉貞、周芒六人對不上歌,隻得飲了三碗,個個喝得兩頰泛紅,俊俏可愛。
第二項“捉田螺”,就是作揖時手掌碰地行禮,姿勢像在田裏捉田螺一樣,這一關容易,當下通過。但麻煩的是又要赤郎喝“落腳酒”。但用酒杯盛來,比海碗盛少出許多,伊願等無奈,又喝三杯,醉得不輕,幸喜靳衛風扶著,走到女方房前,喝了三碗“寶塔茶”,略解酒意。接下來是“借鍋”。原來女方早將廚房裏的炊具藏了起來,要“赤郎”念一句“謎語歌謠”,才拿出一件。這可苦了伊願等,暗忖扮什麽不好,非得扮個“赤郎”,沒有炊具,看來要餓著肚子返迴。幸喜藍初陽帶來的廚師會對,那廚師唱道:
借你小姨四四方方一堵牆(鍋灶)。
借你中央開個大龍潭(鐵鍋)。
借你小姨銅鏡對月光(鍋蓋)。
借你小姨鯉魚來翻白(菜刀)。
……
廚師唱完,這一關便過了,自去廚房準備菜肴。跟著“搶雞籠”。十名“赤娘”將雞籠子拋來拋去,讓“赤郎”去搶,搶不到又罰酒。伊願等武功高強,個個搶到雞籠,終於不被罰。接下來是“殺雞”,又名“請祖公”。眾赤娘見伊願是眾人之首,讓其第一個宰殺大公雞。伊願心說這殺雞容易,當下手起一刀,將那公雞脖子割斷,鮮血流於碗中。不妨身後一名赤娘用力一推,將伊願推開幾步,雞血濺到地上,眾赤娘笑道:“赤郎,雞血濺到地上了。”
逃亡山中的興化百姓,聞得倭賊退去,此時也返迴家園,不及慶賀佳節,先悼念亡故的親人,含悲治喪。拖到正月初四,方準備春聯,開始過年。吉慶佳節,按慣例應貼大紅春聯。但興化百姓的春聯,在上端留出一截白色,與全國各地不同,暗喻心有餘哀,此後代代相傳,便是令人望之心酸的“白額門聯”典故出處。
莆田人過春節,又興過“五日歲”,即正月初一至初五五天。初一吃完長壽麵,可遊春登山,探親訪友,不受限製;但初二卻不能到別人家中,因為這一天是古興化百姓祭拜為倭賊殺害親人的祭日,稱為“探亡日”。五日歲期間,鄰裏友好,家庭和睦,有怨仇氣話,在“白額門聯”下,都握手言和,相泯一笑,其古樸大度之風,讓人歎服。
伊願等人被藍初陽請到常泰鎮中,和佘族百姓一起過年。佘族,一個古老而勤勞的民族,他們自稱“山哈”,意為山中之客。源於漢晉時長沙的“武陵蠻”,因避戰禍,從湖南遷於閩、粵、贛、浙四省的山中。傳說中的佘族始祖叫盤瓠王,因為平番有功,受到高辛帝的褒獎。“龍麒平番立大功,招為駙馬第三宮;封其忠勇大王位,王府造落在廣東。”
佘族後人便以“盤瓠圖”,為主要信仰標誌之一。並把盤瓠的傳說繪在布上,製成長卷畫幅,世代相傳,稱為“祖圖”。佘族民間還有“高皇歌”,歌頌盤瓠王英勇殺敵、繁衍子孫的豐功偉績。古佘族人不與漢人通婚,但男子可以娶漢族女子為妻。在特殊的儀式下,允許漢族男子入贅。入贅的漢人,必須改為佘族姓氏,學會佘語後,族裏才與其平等相待。據說,姓鍾的佘人,就是佘家的漢族女婿。
佘人主姓為盤、藍、雷、鍾四大姓,但盤姓不知何時消失。佘族人“結廬深山,聚族而處”,族人極是好客,和漢族一樣,也過春節。伊願等打敗倭賊,藍初陽心下景仰,請到俠義盟諸首領,來到佘家過不一樣的春節。又有美食可吃,祝詩竹和謝春苗喜得歡唿雀躍,一路纏住藍定華,好奇的打聽其風俗習慣。
藍定華笑道:“兩位姑娘,你們不要焦急,藍初陽要娶族中一位姑娘,屆時要請你們同往,這娶新娘啊,有個‘考赤郎’的儀式,非常有趣,保管你們從未見過。”祝詩竹喜道:“藍大哥,都有什麽啊,你先講講,免得到時出醜。”藍定華笑道:“這個啊,不能說,到了就自然知道。”
謝春苗不知“赤郎”是什麽意思,就問藍定華,原來這“赤郎”就是伴郎的意思。藍定華故意騙她道:“和你們漢人的保媒有些相像。”謝春苗道:“藍大哥,屆時我就做‘赤郎’好不好?”藍定華聞言,差點連眼淚都笑了出來,說道:“你是姑娘,不行,這‘赤郎’須得男人,我看伊兄弟可以。”伊願聞言,喜道:“好,為藍大哥保媒,我願意。”藍定華似笑非笑道:“伊兄弟如此仗義,果然不愧是俠義盟主。”原來佘族的“考赤郎”,大有講究,頗不易應對,後麵便要將伊願考得狼狽不堪。
到了藍初陽家門口,藍初陽胞妹藍初晶和族人用茶盤捧了十數碗“寶塔狀”的香茶待客,伊願行了一程,正好口渴,當下端起一碗飲下,道一聲謝。藍初晶笑笑,又遞過來一碗,伊願不解其意,說道:“姑娘,多謝你的香茶,我已喝飽了。”藍定華道:“伊兄弟,我們佘家人待貴客的‘寶塔茶’,你喝了第一碗,便要再喝兩碗。”伊願苦道:“藍姑娘,高抬貴手,這三碗茶下肚,我便要呆在茅廁裏出不來了。”藍初晶並不放過,笑道:“客人,我還端著呢,請喝茶。”伊願無奈,隻得再喝兩碗,喝得肚子裏咕嚕作響,不及進屋,先到茅房小解。
祝詩竹等女客進到屋中,藍初晶捧出香南瓜子、炒黃豆和鹽煮花生招待。藍初陽父親藍崇武捧給汪雨等各人一塊烤好的“糯糍粑”,汪雨見糍粑上沾滿灶灰,頗難下咽,苦於不懂佘族規矩,擔心得罪主人,隻得使勁咬了一口,藍崇武忙把汪雨手中的“糯糍粑”搶奪迴去,汪雨不明何意,以為咬多了得罪了主人,正自慌張。藍崇武吹拍幹淨糍粑,蘸上白糖,再遞給汪雨,汪雨方明白這是佘人待客的禮儀。
到了屋中,靳衛風、沈文豹、蓋聶和陳衝鬥捧出禮物,計有:黃金二百兩、白銀五百兩、絹一百匹、絲五十匹、珍珠寶石若幹、海參一百斤、幹蝦一百斤、風幹雞、鴨、鵝各一百隻、臘肉若幹。作為酬謝佘人幫忙退倭及新年的賀禮。藍初陽見俠義盟如此慷慨,待要拒絕,陳衝鬥早將禮物送到屋中。藍初陽無奈,隻得和藍初晶親自用“飲蛋茶”禮待。
這“飲蛋茶”,乃是佘人招待貴賓之禮儀,藍初陽先以艾葉做底,上擱一生雞蛋,用煮開的山泉水緩緩澆熟,衝出來的茶清香撲鼻,能祛毒避邪,輕身健體,蛋又大補,兼具美味與藥效。祝詩竹喝了一杯,讚不絕口,又飲了一杯。眾俠義盟首領,也是一飲再飲,盛讚不絕。伊願初時喝了三碗茶水,腹內鼓脹,再見香茶,已不能飲下,唯有望茶興歎。這“飲蛋茶”,便是後來佘族茶藝“鳳凰蛋”的前身。
眾人飲完蛋茶,族人早準備好了美食,有蕨菜炒臘肉、熱芝麻糍粑、野山筍燉老母雞、佘家豆腐釀、菅葉粽、豬油炒薄殼田螺等,主菜是“龍鳳呈祥”,由童子雞和蛇蒸製而成。又端出了糟辣椒和糟薑等下酒醃菜。祝詩竹見了滿桌美味,食欲大開,笑道:“藍大哥,想不到你們佘家人,有這麽多美食啊。”藍初陽笑道:“你等等,還有好吃的沒有上呢。”言畢手一揮,藍初晶端上了香氣四溢的烏米飯。
這烏米飯,是佘族特有的美食,用大山裏烏稔樹的葉子,洗淨,放到石臼舂碎,裝到布袋裏,連袋放到鐵鍋裏加適量的水熬湯,待釋出紫黑色的湯汁,再去掉袋裏葉渣,將精選的糯米泡進湯汁裏,兩個時辰後撈起放到木甑裏蒸熟即成。這烏米飯色澤烏黑發藍,又加了花生,吃起來香軟可口,美味無比。祝詩竹和謝春苗等女孩兒,竟各各吃了兩碗。藍初陽又特地用家中釀製的山哈竹筒酒招待眾人。這竹筒酒,乃選用高山糯米和烏衣紅粬為主要原料,加山泉水雙釀,再用佘山毛竹裝好封口,存於地窖,而後用來招待貴賓。此酒色澤金黃,有解乏、養顏、益壽之功效,加之用竹筒盛來,多了毛竹香味,更加香醇可口,伊願素來不勝酒力,禁不住也飲了三杯,略有四五分醉意,憨態可掬。
眾人用過飯後,便在廳裏飲茶,不過一個時辰,藍初晶和幾名佘族姑娘,向各人奉上一碗雞肉湯,那湯裏加了人參和茴香,肉香誘人。眾人雖然肚飽,難抵美味誘惑,又喝了兩碗雞湯。當晚就在藍初陽家中歇休,應藍初陽邀請,次日眾人作為“赤郎”,同藍初陽到女方家送彩禮。祝詩竹等興奮不已,整晚不眠,一大早就叫起伊願等,要做個出色的“赤郎”。
藍初陽和媳婦鍾艾雨是通過唱山歌訂親的,祝詩竹等因是女孩兒,不能做“赤郎”,藍初陽便不帶她們同去,祝詩竹央求了良久,藍定華思得一計,讓幾人女扮男裝過關。祝詩竹等扮好,藍初陽又請了族中一名廚師,伊願等眾“赤郎”挑了豬肉、米糕、家酒和絹絲珠寶等彩禮,披紅水牛開道,名曰“踏路牛”,向女方家走去。鍾艾雨住在另一座山上,眾人一大早出發,走了兩個多時辰,才走到村口。
剛到村口,十多名佘族“赤娘”早早得信,知道俠義盟群雄做了“赤郎”,便想借老規矩“攔路對歌”捉弄一番。兩名赤娘拿出杉樹枝擋住去路,提出要一對一對山歌。本來這攔道對歌,一人應唱就可以,但赤娘代表女方,有權要求,藍初陽和兩位族人自然不懼,但伊願等卻不知所措,麵麵相覷,隻得看藍初陽如何應對,再依樣畫葫蘆,蒙混過關。
赤娘唱:
昨日聽說您要來,姐姐妹妹心歡喜。
早早擠在大路旁,遙望村門盼您來。
藍初陽唱:
姑娘嘴巴好厲害,說得人心暖洋洋。
大路卻用杉樹擋,問您這是為哪樁?
赤娘唱:
攔路原是古人禮,攔路也是老規矩。
古禮老規不好改,罰酒三碗路自開。”
藍初陽奉上紅包,喝了美酒,自然通行。蓋聶是苗人,性格豪爽,酒量甚好,雖然不會對歌,卻不怕喝酒,當下搶先連幹三碗,過了這一關。汪雨和靳衛風等也喝酒通過,可苦了伊願和祝詩竹等,他們酒量不行,若連幹三碗,隻恐見不到新娘模樣,便要爛醉如泥。但人家是依規則待客,無存心刁難之意,也隻得遵從。伊願靈機一動,暗道我是客人,胡亂唱來,你也不好多說什麽。輪到伊願,赤娘唱詞不變,伊願迴道:
姑娘嘴巴很漂亮,唱得我心好歡暢。
隻是美酒太多了,灌得肚內太飽脹。
眾赤娘聽得嬌笑不止,樂不可支,一赤娘道:“對錯了,罰酒。”捧出三碗酒來,監視伊願,一一喝掉。伊願暗道喝就喝,隻是第三碗裏須給你多留些。那赤娘見伊願耍滑,叫起眾赤娘責備道:“我們佘家規矩,這碗裏剩一滴酒,便要再罰你一碗。念你初來不懂,再罰一碗了事。”又遞上一碗。伊願後悔不迭,在眾赤娘目視之下,不敢作弊,隻得勉強喝光,隻覺眼前天旋地轉,已有三分醉意。祝詩竹、林春眠、謝春苗、閔歡、謝玉貞、周芒六人對不上歌,隻得飲了三碗,個個喝得兩頰泛紅,俊俏可愛。
第二項“捉田螺”,就是作揖時手掌碰地行禮,姿勢像在田裏捉田螺一樣,這一關容易,當下通過。但麻煩的是又要赤郎喝“落腳酒”。但用酒杯盛來,比海碗盛少出許多,伊願等無奈,又喝三杯,醉得不輕,幸喜靳衛風扶著,走到女方房前,喝了三碗“寶塔茶”,略解酒意。接下來是“借鍋”。原來女方早將廚房裏的炊具藏了起來,要“赤郎”念一句“謎語歌謠”,才拿出一件。這可苦了伊願等,暗忖扮什麽不好,非得扮個“赤郎”,沒有炊具,看來要餓著肚子返迴。幸喜藍初陽帶來的廚師會對,那廚師唱道:
借你小姨四四方方一堵牆(鍋灶)。
借你中央開個大龍潭(鐵鍋)。
借你小姨銅鏡對月光(鍋蓋)。
借你小姨鯉魚來翻白(菜刀)。
……
廚師唱完,這一關便過了,自去廚房準備菜肴。跟著“搶雞籠”。十名“赤娘”將雞籠子拋來拋去,讓“赤郎”去搶,搶不到又罰酒。伊願等武功高強,個個搶到雞籠,終於不被罰。接下來是“殺雞”,又名“請祖公”。眾赤娘見伊願是眾人之首,讓其第一個宰殺大公雞。伊願心說這殺雞容易,當下手起一刀,將那公雞脖子割斷,鮮血流於碗中。不妨身後一名赤娘用力一推,將伊願推開幾步,雞血濺到地上,眾赤娘笑道:“赤郎,雞血濺到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