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第二更送上,我正在努力,爭取吐血第三更,請各位老大多多支持,多多點擊,在下這裏先謝過了!)


    話音剛落,隻聽暴雷也似一聲“嗻”,樓上酒客中已立起十數條漢子撲向這夥人,那中年人見勢不好,大聲道:“你們是什麽人?”


    話未說完,臉上便已重重著了兩個耳光,後麵的話便吞到了肚中


    與此同時,二十餘名衣甲鮮明的禦前侍衛奔上樓來。那夥家奴哪裏見過這等陣仗?個個嚇得筋酥骨軟,乖乖就縛。


    康熙見這夥人盡數綁上了,這才怒氣稍息坐迴椅中。明珠極為見機,早已立在一邊,不敢與康熙平起平坐。


    那中年人心知此事不能善罷,把心一橫,大聲道:“我是朝廷六品校尉,有功名在身,你是什麽人,敢隨便綁我?”


    康熙冷冷地道:“別人綁不得,偏偏我便綁得!”依樣葫蘆,正是那中年人方才說過的話。


    那中年人額上冷汗殷殷,兀自強硬道:“你是幾品官員?”


    康熙笑著對崔安使了個眼色,崔安亦想作弄一下這個仗勢欺人的狗官,當下悠然笑道:“他不是官兒,他什麽官職都沒有。”


    那中年人一怔,吃吃地道:“那……那……”,他原以為對方年紀尚輕,十有皇室親貴,但在北京城中,就算是親王貝勒亦有官職,他已被崔安說糊塗了。


    崔安道:“他的確不是官員,他隻不過是當今的皇上,你說皇上要綁你,是綁得還是綁不得?”


    眾侍衛見康熙終於表露了身份,齊刷刷跪倒行禮,大聲道:“皇上萬福金安!”


    酒樓中人萬未料到這位年輕公子竟然便是傳說中的康熙皇帝,都是急忙跪倒,大聲道:“拜見皇上”!“皇上萬歲!”毫無章法亂成一片。


    那中年人見了這等陣勢,哪裏還敢再懷疑?雙膝一軟,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顫聲道:“奴才叩見皇上。”


    康熙冷冷地道:“你既是等著陛見,朕不妨就在此處辦了公事!”


    侍衛們此時已將酒樓上肅清,明珠跪在康熙身側,身體竟然止不住地微微顫抖,想起方才自己竟然在當今皇上麵前妄談國政,心中七上八下,他已不敢想象自己的命運是兇是吉?


    康熙並不知明珠此時的心思,盯著那中年人冷冷地道:“你叫什麽名字?”


    那中年人早已嚇得臉色慘白,連連叩頭顫聲道:“奴才吳在豐……不知是萬歲爺駕臨,隻求皇上開恩!”


    康熙輕蔑地盯著吳在豐,冷笑道:“在朕的眼中,你還不如一隻狗!傳朕口諭,吳在豐橫行不法,著即革去六品校尉之職,鞭一百枷號三日,流徙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餘人鞭五十枷號一日,發迴原籍!”


    吳在豐自忖必死無疑,本已如爛泥般癱倒在地,沒想到皇上竟然饒了自己的性命,喜出望外,連連叩頭道:“多謝皇上聖恩!”已是語不成句。


    康熙瞟了明珠一眼,繼續道:“傳旨吏部,賜納蘭明珠進士出身,入翰林院以待敘用!”


    紫禁城,乾清宮中。


    康熙一邊喝著茶,一邊仍自大笑道:“今天好痛快!對這種惡吏無賴,就是不能輕饒!”


    崔安卻仍是在想著明珠方才說過話,歎道:“皇上,難道吳三桂真的要造反?”


    康熙揮手命屋內伺候的幾個太監退出,這才道:“吳三桂乃反複無常的小人,他既然能背叛前明,自然也能叛我大清。天下之勢擺在眼前,他造反隻是遲早之事。”


    “哼!前些日子還有個叫查如龍的竄到雲南,向吳三桂上血書說,當年吳三桂降清是迫於無奈,如今他隻要出兵中原,天下人必然振臂響應,就可反清複明成就千古偉業。此事吳三桂隱匿不報,後來被雲貴總督甘文焜察覺,不得已這才將查如龍交出,若非如此,隻怕查如龍現在還是他的座上貴賓呢!”


    崔安道:“吳三桂既有此心,為何遲遲不反?”


    康熙冷笑道:“他現下還不敢!吳三桂老謀深算,一來生怕自己實力不足,二來還想試探朕對撤藩之事的態度,隻待幾下裏事態一明,吳三桂必反無疑!以我大清現在的國力,僅以八旗之兵以抗吳三桂精銳之師實是毫無勝算。況且這些年災荒不斷,兵餉糧草亦有不足。吳三桂若現在造反,正是良機。隻不過以他的為人,若非勝券在握,絕不會輕舉妄動,他耗得一日,朕的勝算便增加一分,到朕有五成勝算之時,可就由不得吳三桂了!”


    到此處,他放下茶碗立起身來,在屋中走了幾步,笑道:“可笑索額圖幾個人還一再反對撤藩,說什麽‘吳三桂鎮守雲南以來,地方平定從無亂萌,應仍令吳三桂鎮守雲南。’說來說去,還是怕他造反!”


    “吳三桂蓄謀已久,不早除之勢必養虎遺患,朕撤藩,他必反無疑,朕不撤藩,他還是必反無疑!是以這三藩朕是撤定了!”


    崔安隻覺得眼前的康熙似乎已換了一個人,這些日子她與康熙在宮中相處甚為相得,有時她竟然會忘記康熙便是君臨天下的皇帝。


    可今日……


    她仿佛瞧見了康熙坐在禦座上的威嚴氣象。


    康熙在屋中走來走去,神采飛揚,大聲道:“這是大清的天下!這是朕之天下!不論是誰妄想動搖我大清的萬世基業,都是癡人說夢!”


    他話鋒一轉,道:“三藩、漕運、海務,是朕的三件大事,三藩一除,天下可定,餘事亦不足為慮。古人雲‘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此言朕時時銘記心中,無時或忘。隻要尚儉愛民、澄清吏治,何愁天下不定,何愁大清基業不穩?”


    崔安隻覺得自己深深地被康熙所震撼,他身上所具有的魄力和遠見,是她在任何人身上都從未見過的。她也相信今後不會再在第二個人身上見到。


    “這是朕之天下!”


    九五之尊的皇位帶給了他如許的魄力,還是他的魄力使他贏得了君臨天下的寶座?


    望著這位八歲登基,十五歲剪除權臣鼇拜的青年皇帝,崔安突然間覺得一陣寒意掠過心頭。


    為什麽?她也說不清。


    康熙笑道:“朕還有許許多多的事要做,你留下來幫朕好不好?”說著上前握住了崔安的雙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笛落雨瀟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紅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紅裳並收藏笛落雨瀟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