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皇帝德武帝駕崩消息傳到西北三軍將士無一不痛苦、悲傷。大漢國殤之期全國人心不穩再加上對新君即位有不同的謠言產生使其西北軍中不斷的傳出迴京勤王的消息地方官員不斷的觀望然而在這種敏感的事情偽寧國的楊純突然起兵了。


    大將軍行轅。


    早已經厲兵秣馬的“天”字軍團的各級將領聚集在這裏就兩省的三品以上的官員也跑了過來其中有不少是八爺黨的人。


    關在書房裏的冷無為及其嶽真、尤三甲、田大、白雲飛、古師爺等人聚在一起商議著目前撲朔迷離的朝廷局勢。


    “侯爺如今的朝廷局勢實在是太複雜了現在對新君的傳言越來越多假詔之說頗為斟酌。呂賢冒天下之大不韙居然派兵圍困太和殿以血逼眾臣承認新君這實在是……”嶽真歎一口氣頗為無奈道。其實他也想過這個問題如果不是呂賢無奈之極也不會出如此下策。


    尤三甲接道:“現在北方軍團皇甫遠和郭奇這兩位東西二路將軍統帥近三十五萬大軍蠢蠢欲動有南下勤王的意思。東方軍團統帥趙奕統帥十五萬兵馬也有西進勤王的意思南方軍團地處較遠且兵馬不多因此不會有太大的動向。現在京城裏的防務可以說是十分的緊張虎威營和驃騎營總共二十萬雖然十三爺已經有一部分換上自己人但兵部尚書以及戶部都在刁難換上的人也大部分與皇甫軍、郭家軍、趙家軍有關係真的打起來根本就不能指望我擔心很有可能我們要趟上這混水。畢竟隻要咱們西北往京城一駐紮誰也不敢動。”


    古師爺接道:“最近總督府不斷有官員轉交八爺和九爺的信大抵是叫我們觀望。不讓我們趕這趟混水瞎子都知道西北軍的戰鬥力連寧國也要退讓三分我們要是打進去恐怕不好收場啊。”


    說到這裏冷無為笑了起來道:“皇上老爺子怎麽也沒有想到他一咽氣家裏就打起來了。京城危機百官對新君不信任地方上的官員都在觀望劉本和呂賢恐怕現在是焦頭爛額了。皇上雖然有十三爺在保駕護航可惜的是十三爺曆練時間太短軍中也沒有多大的威望兩營不會這麽聽話京城加起來的守衛雖然增加但大抵不過四五萬而已不少還是從別的軍隊調來的那些駐兵什麽時候反水很難說啊。”


    田大是個喜歡熱鬧的人笑道:“冷少要不咱們也去湊湊熱鬧?”


    其他人跟著笑了起來白雲飛笑道:“齊、常、廖、樊、姚五位將軍這幾天老鬧著要到京城去看看齊海說了以咱們的實力隻要出兵二十五萬就可以穩住局勢到時候侯爺無論站哪一邊恐怕都能封王。”


    冷無為卻搖了搖頭道:“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但先皇對我還算不錯他的遺詔我還是要遵守的最近楊純那裏鬧的厲害衛靈關已經是兵多如山北魏南邊的軍隊也大多數調了上去在他們看來大漢朝局不穩有可能內亂不大可能攻打他們但他們錯了他忘了我們我決定即日出兵西北奪取峽穀關完成先皇的遺願。”


    話一出五人都驚住了好一會兒嶽真突然笑了起來的確如果現在的冷無為是林天遠的話他絕對不可能錯過保駕的機會以後肯定是封王拜相但現在卻是冷無為一個與林天遠有極大差別想法的人或許他算不的一個扶國家於危難的重臣但卻是一個可以信任的臣子這或許就是江湖所說的義氣隻要憑良心答應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而且主意不會改變。當下也沒有勸便道:“那咱們商量一下如何出兵用多少兵馬執行這道命令必須是值得信任之人。”


    這五人都是以冷無為馬是瞻隻要冷無為出個主意他們要做的就是完善的實施白雲飛道:“我看常武將軍為中鋒我和姚勝將軍為先鋒我隻要用兵一萬就可以攻下來。峽穀關雖然很險但駐兵不多隻要夠快打下不難。而且我們已經收買了當中的一個官員峽穀關可以說是咱們手裏的肉跑不掉。”


    田大接道:“一萬雖然可以稱為出奇但萬一北魏出兵過來一萬人好象太少了些。畢竟怎麽是深入敵後不比與寧國交戰有後方做支援。中鋒與先鋒萬一脫節後果那就不堪設想。按我的意思不如兵分兩路一路攻打關口一路橫少後方。”


    “不行如果兵分兩路消息肯定會泄露那出奇就變成挨打。”白雲飛斷然拒絕道。


    此時嶽真搖著扇子道:“在本來計劃裏應該是三路大軍出動。正想白雲飛所說的先鋒一路中鋒作為支援一路北方軍團作為清理門戶從南而上。皇上的整個藍圖非常的完美三路大軍互相聯係北魏就算能攻其一路也很難集合那麽多的軍隊就算硬打也能打下來。這也是為什麽讓侯爺擔當大將軍的原因可現在看來重要的棋子北方軍團是靠不住了就算我們用大將軍的密詔來命令他們也很難保他們能從命。正所謂將在外君命不受況且還沒有得到公認的大將軍侯爺您呢。(..tw好看的小說)”


    古師爺歎了一口氣道:“後備糧草都已經準備好了可惜的是那條路不方便運輸從路行上看從這裏到那裏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還不能保證不出事。”


    冷無為站起來看著北魏的地圖長長的歎了一口氣道:“看來隻有這樣幹了三軍全動隻留一萬兵馬駐守狼牙關上。不過我必須派一人去寧國那裏聽說張銳也來到巴東了說是巡視其實是在看動向能不能分一杯羹好提高自己的名望。真他娘的有些鬱悶。”


    嶽真忽然站起來道:“看樣子我們必須給他點好處否則很難說服他不南下。要想把整個峽穀關以南的地方全部拿下來不動用三十多萬的兵馬是不可能的。我建議把巴東的東線一帶全部讓給寧國雖然說隻要打下峽穀關那麽大的地方等於是咱們的口中肉但也隻能舍棄。”


    冷無為一拳砸在桌子上罵道:“***我們辛苦與北魏重兵交戰沒有想到卻為人家做嫁衣老子從來沒有做過這麽賠本的買賣。算了嶽先生你就這樣說吧至於怎麽寫文書你看著辦好了。”說完推開門走了出去。


    新皇登位以後改年號為永元史稱明宗皇帝。(後稱文真即為明宗。)


    永元一年三月。


    大漢從來沒有遇到的危機在此刻卻爆了北方軍團東西二路將軍口稱要祭奠先皇率領大軍突然南下直逼京城;東方軍團也以同樣的借口西逼京城。


    在內外交困當中明宗皇帝雖然身處帝位卻越的力不從心麵對咄咄逼人的八爺黨他無可奈何一人都殺不得整個京城就像一個炸藥桶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爆炸那該死的王英依然當他的大總管雖然不再服侍皇帝可依然在宮裏權力更大以前還在意皇上的舉動現在就是明宗皇帝也奈他不何。


    雖然有忠心的劉本、呂賢苦撐著局麵文祥也積極部署但能調動和指揮的權力實在是太小整個朝政都由八爺黨把持住皇帝那是要兵沒有兵要錢沒有錢。就連本來搖擺的陳嘉成也迫於形勢迴家養病不理朝政。


    有個把忠心朝廷的官員也紛紛迴家討清淨大漢有皇帝等於沒有皇帝再一次出現德武帝初登大寶的局麵而且威脅更甚這是德武帝怎麽也想不到的。


    “劉大人你以為朕該如何處理現在的局麵?朕雖有雄心可無奈今日之局啊。”明宗皇帝嘴唇顫抖無力地說道。


    劉本剛要說話外麵傳道:“皇上義親王和呂大人請求麵聖!”


    明宗皇帝急道:“快宣。”


    文祥與呂賢眉頭緊鎖進來一句話不說隻是歎氣。


    明宗皇帝急著問道:“各路大軍有什麽動靜是不是還在進一步逼進京城?”


    呂賢點點頭道:“迴皇上北放軍團已經通令三軍前來京城奔國喪看樣子是阻止不了了東方軍團現在態度曖昧雖要祭奠先皇但軍隊分為三路向京城靠近但行軍度並不快有的時候一天才走十裏路看樣子還在觀望朝中局勢。現在最麻煩的是……”


    文祥也皺起眉頭。


    明宗皇帝立即就知道他們要說的是什麽恍然失措道:“你要說的是西北軍吧。”


    劉本當場一愣。


    文祥歎道:“從國喪消息和皇上登基大寶消息傳出去後從路程上和時間上講西北方麵早就知道了要是來書函也早來了可現在卻遲遲沒有動靜。如果西北軍能站在朝廷這裏其他兩路軍隊根本就不在二話他們動都不敢動。我和呂大人討論過東方軍團所觀望的應該是西北軍的動向如果西北那邊站在老八那裏趙將軍會第一個逼到京城因為他們離京城最近。”


    明宗皇帝皺起眉頭對劉本問道:“聽說父皇有道密詔是針對冷無為的劉大人可否現在拿出來逼冷無為率軍而來。”


    此言一出劉本驚呆了尋思:密詔不是皇上拿去了現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隱藏的必要難道真的是八爺拿去了?立即跪下道:“皇上臣有罪那道密詔被賊人偷去了臣該死!”


    “什麽?被偷了?”明宗皇帝叫起來。


    文祥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忙問道:“劉大人你以為誰有可能偷走密詔?”


    劉本道:“臣以前懷疑過八爺但詔書丟了之後十爺派人偷詔書的事情還在生於是臣就斷定那詔書應該不是八爺拿去了臣想前太子曾與皇上交好會不會是皇上拿去現在看來應該還有第三人偷去了詔書。”


    明宗皇帝和文祥不明白愣了一下呂賢便把玉佩的事情說明了一下四人沉寂在沉思當中。


    “看樣子的確是有第三人動手會是誰呢?”文祥托著下巴琢磨道。


    明宗皇帝站了起來道:“這是個不安定的因素咱們手上能動用的兵馬不多雖然虎威營和驃騎營以及驍騎營加起來才二十五萬人能真正賣命和控製的軍隊也隻有一半加上京城裏的五萬總共也隻有不到十八萬的兵馬而且戰鬥力也參差不齊即要麵對東路軍又要對付北路軍雙拳難敵四手啊何況還有冷無為這個不安定的因素咱們沒有勝算。”


    文祥和呂賢也悲觀了起來雖然呂賢不怎麽相信冷無為會進攻進程但觀望態勢是免不了的現在謠言四起誰也不知道真假而且冷無為是個圓滑之人當麵一套背後也許又是一套他說的話不能全信也就說不能指望他帶兵救援。


    “皇上大可不必擔心冷無為那邊。”劉本突然說道。


    明宗皇帝急問道:“怎麽講?”


    劉本依然跪在地上看著明宗皇帝的手勢才起身說道:“先皇有過遺詔讓他為大將軍統領大漢兵馬包括北方軍團和東方軍團。其目的是攻取北魏的峽穀關。這事情隻有先皇、臣還有冷無為知道。之前相信先皇與呂將軍討論過吧。”


    呂賢點頭承認道:“不錯先皇曾經是和臣討論還說要給冷無為一道密旨但具體是怎麽實施的臣就不太清楚了。照先皇的藍圖是讓冷無為率領西北軍的一支突襲峽穀關再指揮北方軍團進行北上鏟除北魏峽穀關以南的殘餘兵馬行成南北夾攻之勢從而保障在偽寧侵犯我大漢之時有道堅實的防禦地帶將禦守過門之戰放到他國之上。”


    “什麽父皇將大將軍之職給了冷無為?”文祥有點不可思議道。


    劉本接道:“不錯這道密詔是臣去宣的。先皇對冷無為相當的信任而且非常的器重但未防萬一給了那道詔書之後又寫了一道詔書就是為了防止冷無為變心。可氣的是現在那道密詔不見了不能挾持冷無為否則今日的局麵恐怕也不會這樣。但臣相信冷無為肯定完成先皇之前定的藍圖。雖然說不上什麽原因但就是有這樣的感覺這好象就是君臣之間的信任冷無為不但不會派兵逼向京城反而很有可能在現在這樣的情況出兵北魏。”


    “這怎麽可能?”文祥不敢相信。


    呂賢接道:“不劉大人說的很有可能冷無為用兵不按常理而且也不顧信義隻要達到目的任何情況都有可能出兵。在敵人方麵越是不會認為大漢不會出兵他就越可能出兵在他身上沒有戰爭原則隻有勝利要求所以很難說……”


    “報……”


    正當他們討論冷無為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急報。


    明宗皇帝立即接過太監手上的急報拿起看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茫然道:“冷無為把峽穀關打下來了……”


    在場的人都十分的吃驚一臉的不可思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臭小子鬧官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lengko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lengkong並收藏臭小子鬧官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