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吳無玥連夜上路前往寧遠,隨行的有一個馬錢子,還有一個錦衣衛花嵐,這位順便還要去河南的孫承宗家送密旨,請他一同急速前往遼東。
以前就說過大半夜被錦衣衛敲門的經曆在明朝絕對算不上是喜氣東來的好事,孫承宗在天蒙蒙亮的時候,被下人的傳信給弄醒過來。對於一個已經有六十多歲的人來說,在一清早接到了這樣一個噩耗絕對很受打擊。他對袁崇煥算得上有份不淺的師徒之情,如今徒弟剛剛取得了大捷,不管這個大捷中摻雜了一點什麽,但是他卻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吳無玥麻利地給了孫承宗幾針,穩定了一下他的脈搏。“孫大人,眼下不是傷心的時候,遼東那裏的局勢會因為袁督師的死而變得撲朔迷離起來。還請孫大人節哀,以大局為重,盡快與我一起趕路。早一刻達到遼東,就能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孫承宗忍住哽咽的情緒,他深吸了幾口氣才將眼淚憋了迴去,“吳先生言之有理,請等某片刻,待我稍稍整理一下,馬上就同先生一起趕路。”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la">小書亭</a>
有些時候,人連傷心的權力也沒有。孫承宗趁著趕路的空隙向吳無玥了解遼東的情況,畢竟他已經賦閑在家有幾年了,“吳先生,皇上可有什麽特別交代的地方?”
“如果孫大人問的是對於皇太極的態度,皇上還沒有來得及做出決定。”吳無玥迴答。他估計孫承宗雖然離開了戰場,但仍舊關心著那裏的一舉一動,所以基本的情況不會陌生,也知道這次勝利的正負雙方麵影響,“雖然這一仗是繼去年的寧遠之捷後的又一次勝利,但是我們贏了名聲,實際的損失也不小。孫大人曾經修建的寧遠防線,還有袁督師來後動工的錦州防線,這一大條防線其實也都被毀的差不多了。孫大人應該明白如果重建會要用到多少錢,於此皇上的意思是要仔細斟酌。若是在勝利的時候驟然撤防,後金也許會有異動,但也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可以在虛虛實實間布下迷陣。”
孫承宗聽懂了吳無玥的話,他何嚐不知道打仗其實打的是銀子,所以當初對於袁崇煥主張再修建錦州一路防線也是拿捏不定的。哎,如今贏是贏了,但是後遺症卻是一大堆。
“對了孫大人,皇上說您要有個準備,先前袁督師與王之臣大人不和,一個主關外,一個主事關內,這樣的做法其實對於薊遼的軍事布局是不利的,所以王大人將被召迴京城,而您將任職遼東經略。”
吳無玥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雖然遼東整個一個地方歸孫承宗管了,但是在京城的兵部尚書也要換人做了,這一位與孫承宗的關係不算融洽,畢竟他們曾經激辯七天七夜,還是孫承宗贏了,定下了遼東建立寧遠防線,而不是王在晉的以山海關為屏障的防禦政策。
“王在晉大人將升任兵部尚書,皇上的意思是希望你們能夠齊心協力的合作,莫要讓過去的事情影響以後的政事。”
孫承宗連忙對京城方向抱了抱拳說,“臣定當不負聖恩。”
可孫承宗聽到吳無玥的這句叮囑,心情卻複雜起來。他與王在晉兩人之間不算有什麽私人的齷.齪。說起來他們都不是會因為政見不和就相互攻.殲的小人,反而他們都為了大明著想,希望自己的主張是於國家有利的,更明白如果兩人坦誠合作對於國家的好處。
而孫承宗感覺到心情複雜的地方在於朱由檢的用人手段。王在晉確實不會在大是大非上為難自己,可是對於一些問題比如說是軍餉的發放一定不會那麽爽快,他一定要看到每一錢銀子的使用必要性,才會鬆口。也許正是明白了王在晉與自己的為人,皇上才會這麽做吧。有了這樣一個限製,想要延續袁崇煥的防線計劃幾乎是不可能的,還要從長計議才行。
孫承宗又想到了京城之中的內閣首輔之爭,他歎了一口氣,恐怕這次錢謙益是絕對沒有希望了。自己作為東林一員坐鎮遼東,皇上不會允許內閣再有一個位高權重的東林黨人。哪怕東林黨之中也不是連成一氣,自己與錢謙益也沒有什麽交集。
事實上也不出孫承宗的意料,京城的風平浪靜永遠都是假象,這個集聚了天下權柄的地方從來不可能真正的平靜。
朱由檢一頓邪火把大臣們罵愣在朝會上,可是事情不會到此結束。周延儒沒有放棄首輔位置的競選,他再接再厲地上書,“皇上,袁大人雖然在此戰役中有功,但是並沒有達到可以以功抵過的地步。這次雖然袁大人有功,但是最多隻占了兩分。”
“趙率教大人以弱旅守孤城,在皇太極的威逼利誘下堅持不動搖,才能堅守了錦州城。後來也他不顧生死安危,從後方攻打皇太極,才使得袁大人能守住寧遠城。
滿桂大人從山海關及時地發兵救援,若是沒有他率領部隊在寧遠城外與皇太極激烈的決戰,袁大人也根本保不住寧遠城。
還有監軍紀用大人同樣也是功勞卓絕,他麵對皇太極的多次勸降一直歸然不動,這樣的意誌與決心才讓遼東局勢逆轉。
相比而言,袁大人在此戰之中的功勞並不出眾。”
朱由檢在龍椅上麵無表情地聽著。還別說,周延儒說的事情居然都全對了,這場戰役不是袁崇煥一個人的勝利,而是多方的共同努力。就連被詬病的太監監軍問題,在這次的戰役中起到的也是正麵作用,沒有紀用這個堅定的太監監軍力拒皇太極的勸降,後果還不得而知。
可惜,一切都晚了,人已經死了,人死如燈滅,功過兩消。袁崇煥死在了這個時候,他的過錯也需要既往不咎了。難道要在一個人打了勝仗又因為戰爭去世時,不表彰的他的英勇,反而大肆地批駁他的過錯?朱由檢不可能這樣做,這麽做也許在理性上是對的,但是會讓無數浴血奮戰的將士心寒。
“周卿家說的情況也需要考慮一下,這樣吧,你擬一個具體的奏折上來,讓大家辯一辯吧。”朱由檢沒有任何喜怒地說,“畢竟袁卿家也在前方奮勇殺敵,你說的事情雖然在理,但是不能武斷地做結論,三日後廷議一下吧。”
“是!”周延儒有些興奮地接下了朱由檢的旨意,在他看來皇上應該是讚同了自己的意見,但是皇上也不能就卸磨殺驢,需要一個好的借口才行,自己務必要鋪好這個台階才行。
周延儒有意無意地看了錢謙益一眼,這次他的證據確鑿,又是當下發生的事情,不會再像上次那樣讓這群東林黨躲過去了,無論如何遼東的功勞也不能讓袁崇煥拿大頭,不能讓東林黨出風頭。
不說錢謙益心中抓狂,在想著對策一定要把這一關渡過去,這已經不是內閣首輔的問題,而是整個東林黨的聲譽問題,不然就要把袁崇煥從東林中撇除的幹淨。
溫體仁卻是一言不發地眼神盯著地麵看,他總覺得心中有些不安,皇上會因為周延儒的話改變決定?他不相信,明知道麵前是個坑,有時候還是清醒一點不要跳下去的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就要讓鷸蚌都死的徹底。這是皇上教他的,現在他也應該學乖一些。
三日的時間轉瞬即逝,廷議如期舉行了。
周延儒硬是從袁崇煥開始執掌遼東關外說起,說他與皇太極之間的議和,造成了朝鮮的兵敗。還有袁崇煥在皇太極攻打皮島時不曾救援毛文龍,隻是關心自己的寧錦防線的修成,簡直就是在用友.軍的生命為了自己爭取時間。正是因為他的不作為才會引發了這次的戰役,讓皇太極除去了跗骨之釘後,能專心地對抗大明了。所以,這次的戰.役從根本是因為袁崇煥的遼東戰略使用不當導致的。
錢謙益他們作為反方卻堅持認為袁崇煥在魏忠賢坐大的時候,還能在遼東勇敢抗敵,他在寧遠與寧錦之戰中都功不可沒。也是因為他修築了寧錦防線,才能有力地抵抗住了皇太極的大軍來襲,雖然幾位將領有功勞,監軍的功績也不能忽視,但是有了袁崇煥的修建防線在前,才能讓他們有這個死守的功勞在後。不應該封賞一方,而詆毀另一方,應該要全部封賞才對。
“溫卿家,你有什麽想說的嗎?”朱由檢聽他們兩方說完了之後,並沒有表態,直接點名溫體仁問到。
溫體仁雖然不願意參與到這個朱由檢挖的坑裏麵,但是誰讓他希望走上人生巔峰成為內閣首輔呢,所以類似今天的場麵不是他想保持沉默就可以裝壁花的。他在這兩天也仔細琢磨了一下朱由檢的意思,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皇上雖然不一定用袁崇煥,但是絕不會在這個時候大肆降罪。
“皇上,臣以為錢大人與周大人說的都有道理,可是他們都忽視一點,如今袁督師的事情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賞罰那麽簡單。寧錦大捷是我大明至關重要的一次勝利,凝聚了許多人的心血,對於遼東將士的士氣振奮有很大的作用,這個時候懲罰主帥未免會使得軍心不穩,更有可能給後金一個可趁之機。所以,對於這次浴血奮戰的將士都理應以封賞為主。”
“至於袁大人的失誤,朝廷可以派人去轄製一下,因為之前王之臣大人與袁大人在戰略上有分析,沒有能夠很好的合作,這次朝廷應該派去一個能讓袁大人心悅誠服的人,以保證關內關外的有力聯合,穩定遼東局勢。”
溫體仁拋出了這樣一個論點,讓周延儒在心裏頭暗罵就你滑頭,還能有誰去轄製不就是孫承宗嗎!但是如此一來遼東方麵反而更加給袁崇煥增加了籌碼。
錢謙益也有些為難,孫承宗說起來與他們是一個陣營裏麵的,但是實際上則不然,他太忠心於皇上,又身負帝師之名。都說一黨裏麵也沒有二虎,雖然孫承宗偏向是軍.事方向,但也足以影響朝局了。他若是上位了,自己內閣首輔的夢就懸了。
朱由檢此時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溫卿家所言甚是,著實為了大局著想。對了,有個壞消息朕還沒有說,今天早上遼東送來塘報急件,袁卿家奮力抗敵,染上七日風惡疾,在四天前的深夜亡故了!”
周延儒腦子一空,完了,這下都泡湯了!
袁崇煥居然在這個時候死了,那麽他前麵所有的話都白說了,關鍵是話已經說出口了,現在就算改口皇上肯放過他,錢謙益也不會放過他。他竭力想要抹去袁崇煥的功績,要是人活著什麽髒水都可以慢慢來。但是人死了,對於一個因戰而死的督師,皇上絕對不會抹去他的功績。周延儒的臉色一下就不好了,隻能深深地低下了頭,他挖給袁崇煥的坑,反到把自己給埋了。
錢謙益也是木在了當場,怎麽會死呢?這太突然了,現在應該怎麽辦,孫承宗上位是一定的了。
果然朱由檢馬上就說,“諸位的心情朕也感同身受。袁卿家鎮守一邊,浴血抗敵,竭力而亡。有督師如此,是我大明的幸運,而失去了一位英勇的督師更是我大明的不幸。朕決定追封其位太子太保,以表彰他這些年來在遼東的勞苦功高。”
嗬嗬,事到如今,人都死了,加封再多又有什麽意思,而接替他的人,因為時局所限除了孫承宗還能有誰合適。
“逝者不可追,遼東需要一位抗敵經驗豐富的人坐鎮,朕決定調派孫承宗,督師薊遼。王在晉升任兵部尚書,希望你們可以好好合作。”
“還有袁大人死後遼東的變故恐怕不小,內閣的事情也不要拖著了,你們會推的名單朕也看了,已經改了幾次,為了不讓政令的實行受阻,首輔的事情不能在耽擱了。”
朱由檢拋出了今天的第三個炸彈,“溫卿家在藩王捐款一事中勞心勞心,為民請命,不惜擔以罵名,其心可鑒。在袁大人的賞罰上,也從大局出發,思量周全。今日擢升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
等等皇上你說話能不能慢點,我們還沒有從坑裏麵出來呢!一箭三雕,不要這樣。
朱由檢不管大臣們是不是從坑裏麵爬出來了,袁崇煥的死對於朝政當然有影響,就看往什麽地方引導。周延儒想要自己挖坑,他做皇上的還省心除去一個挑弄是非的人。錢謙益想升官,偏偏時運不濟,與這個機會失之交臂了。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個滋味朱由檢體會過了,這群人也要好好品味一下。
“今天就散了吧。”朱由檢也不想多與這群人扯皮了,機會他已經給溫體仁了,能不能好好做首輔,就看他的本事了。大明朝也許再也不會有一個張居正,他倒是希望吳無玥可以入仕,也許就不是出現一個張居正,而是張良或者範仲淹了,但是偏偏這人根本對於科舉連看也懶得看。
那麽隻好退而求其次,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是能人,希望溫體仁可以把揣摩上意的用心也用到幹活上麵,不要求他力王狂瀾,但是要求他作為皇上手中的刀,足夠鋒利也足夠聽話。
***
“雨大人,皇上讓我們去京城三大營轉轉?”問話的是李定國,吳無玥去遼東之後,他與朱彝經正式被雨化田接管了。
時日到了七月,京城的天氣早就熱了,這個時候可沒有承德避暑山莊也沒有什麽圓明園。朱由檢已經動身去了瀛台避暑,按照他的意思,雨化田作為錦衣衛最高指揮官,應該一起跟著他去享受一下特.權的待遇,不用迴到自己的宅子裏頭去,那裏有沒有多少的冰例,當然會熱啊。
雨化田對於自己會熱這件事情,持著保留態度。距離朱由檢遠點反而不會心熱,有內功自然降溫,十分有效。可惜,他抵不過朱由檢的堅持,同意一起住到了瀛台。但是家中還有三個小孩,半歲不到的雨佑仁可以帶著,李定國與朱彝經就不方便了。
這時候,朱由檢突然下旨,你們兩個小夥子也是要鍛煉身體了,去京營轉轉吧,就當是體會一下所謂的保護京師的軍隊是什麽樣子。
“明天你們就去吧。”雨化田給了一個肯定的迴答,“會有人在那裏接應你們的。”
可那是軍隊啊,這麽容易放人進去?李定國與朱彝經不解地出發了。
吳無玥連夜上路前往寧遠,隨行的有一個馬錢子,還有一個錦衣衛花嵐,這位順便還要去河南的孫承宗家送密旨,請他一同急速前往遼東。
以前就說過大半夜被錦衣衛敲門的經曆在明朝絕對算不上是喜氣東來的好事,孫承宗在天蒙蒙亮的時候,被下人的傳信給弄醒過來。對於一個已經有六十多歲的人來說,在一清早接到了這樣一個噩耗絕對很受打擊。他對袁崇煥算得上有份不淺的師徒之情,如今徒弟剛剛取得了大捷,不管這個大捷中摻雜了一點什麽,但是他卻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吳無玥麻利地給了孫承宗幾針,穩定了一下他的脈搏。“孫大人,眼下不是傷心的時候,遼東那裏的局勢會因為袁督師的死而變得撲朔迷離起來。還請孫大人節哀,以大局為重,盡快與我一起趕路。早一刻達到遼東,就能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孫承宗忍住哽咽的情緒,他深吸了幾口氣才將眼淚憋了迴去,“吳先生言之有理,請等某片刻,待我稍稍整理一下,馬上就同先生一起趕路。”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la">小書亭</a>
有些時候,人連傷心的權力也沒有。孫承宗趁著趕路的空隙向吳無玥了解遼東的情況,畢竟他已經賦閑在家有幾年了,“吳先生,皇上可有什麽特別交代的地方?”
“如果孫大人問的是對於皇太極的態度,皇上還沒有來得及做出決定。”吳無玥迴答。他估計孫承宗雖然離開了戰場,但仍舊關心著那裏的一舉一動,所以基本的情況不會陌生,也知道這次勝利的正負雙方麵影響,“雖然這一仗是繼去年的寧遠之捷後的又一次勝利,但是我們贏了名聲,實際的損失也不小。孫大人曾經修建的寧遠防線,還有袁督師來後動工的錦州防線,這一大條防線其實也都被毀的差不多了。孫大人應該明白如果重建會要用到多少錢,於此皇上的意思是要仔細斟酌。若是在勝利的時候驟然撤防,後金也許會有異動,但也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可以在虛虛實實間布下迷陣。”
孫承宗聽懂了吳無玥的話,他何嚐不知道打仗其實打的是銀子,所以當初對於袁崇煥主張再修建錦州一路防線也是拿捏不定的。哎,如今贏是贏了,但是後遺症卻是一大堆。
“對了孫大人,皇上說您要有個準備,先前袁督師與王之臣大人不和,一個主關外,一個主事關內,這樣的做法其實對於薊遼的軍事布局是不利的,所以王大人將被召迴京城,而您將任職遼東經略。”
吳無玥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雖然遼東整個一個地方歸孫承宗管了,但是在京城的兵部尚書也要換人做了,這一位與孫承宗的關係不算融洽,畢竟他們曾經激辯七天七夜,還是孫承宗贏了,定下了遼東建立寧遠防線,而不是王在晉的以山海關為屏障的防禦政策。
“王在晉大人將升任兵部尚書,皇上的意思是希望你們能夠齊心協力的合作,莫要讓過去的事情影響以後的政事。”
孫承宗連忙對京城方向抱了抱拳說,“臣定當不負聖恩。”
可孫承宗聽到吳無玥的這句叮囑,心情卻複雜起來。他與王在晉兩人之間不算有什麽私人的齷.齪。說起來他們都不是會因為政見不和就相互攻.殲的小人,反而他們都為了大明著想,希望自己的主張是於國家有利的,更明白如果兩人坦誠合作對於國家的好處。
而孫承宗感覺到心情複雜的地方在於朱由檢的用人手段。王在晉確實不會在大是大非上為難自己,可是對於一些問題比如說是軍餉的發放一定不會那麽爽快,他一定要看到每一錢銀子的使用必要性,才會鬆口。也許正是明白了王在晉與自己的為人,皇上才會這麽做吧。有了這樣一個限製,想要延續袁崇煥的防線計劃幾乎是不可能的,還要從長計議才行。
孫承宗又想到了京城之中的內閣首輔之爭,他歎了一口氣,恐怕這次錢謙益是絕對沒有希望了。自己作為東林一員坐鎮遼東,皇上不會允許內閣再有一個位高權重的東林黨人。哪怕東林黨之中也不是連成一氣,自己與錢謙益也沒有什麽交集。
事實上也不出孫承宗的意料,京城的風平浪靜永遠都是假象,這個集聚了天下權柄的地方從來不可能真正的平靜。
朱由檢一頓邪火把大臣們罵愣在朝會上,可是事情不會到此結束。周延儒沒有放棄首輔位置的競選,他再接再厲地上書,“皇上,袁大人雖然在此戰役中有功,但是並沒有達到可以以功抵過的地步。這次雖然袁大人有功,但是最多隻占了兩分。”
“趙率教大人以弱旅守孤城,在皇太極的威逼利誘下堅持不動搖,才能堅守了錦州城。後來也他不顧生死安危,從後方攻打皇太極,才使得袁大人能守住寧遠城。
滿桂大人從山海關及時地發兵救援,若是沒有他率領部隊在寧遠城外與皇太極激烈的決戰,袁大人也根本保不住寧遠城。
還有監軍紀用大人同樣也是功勞卓絕,他麵對皇太極的多次勸降一直歸然不動,這樣的意誌與決心才讓遼東局勢逆轉。
相比而言,袁大人在此戰之中的功勞並不出眾。”
朱由檢在龍椅上麵無表情地聽著。還別說,周延儒說的事情居然都全對了,這場戰役不是袁崇煥一個人的勝利,而是多方的共同努力。就連被詬病的太監監軍問題,在這次的戰役中起到的也是正麵作用,沒有紀用這個堅定的太監監軍力拒皇太極的勸降,後果還不得而知。
可惜,一切都晚了,人已經死了,人死如燈滅,功過兩消。袁崇煥死在了這個時候,他的過錯也需要既往不咎了。難道要在一個人打了勝仗又因為戰爭去世時,不表彰的他的英勇,反而大肆地批駁他的過錯?朱由檢不可能這樣做,這麽做也許在理性上是對的,但是會讓無數浴血奮戰的將士心寒。
“周卿家說的情況也需要考慮一下,這樣吧,你擬一個具體的奏折上來,讓大家辯一辯吧。”朱由檢沒有任何喜怒地說,“畢竟袁卿家也在前方奮勇殺敵,你說的事情雖然在理,但是不能武斷地做結論,三日後廷議一下吧。”
“是!”周延儒有些興奮地接下了朱由檢的旨意,在他看來皇上應該是讚同了自己的意見,但是皇上也不能就卸磨殺驢,需要一個好的借口才行,自己務必要鋪好這個台階才行。
周延儒有意無意地看了錢謙益一眼,這次他的證據確鑿,又是當下發生的事情,不會再像上次那樣讓這群東林黨躲過去了,無論如何遼東的功勞也不能讓袁崇煥拿大頭,不能讓東林黨出風頭。
不說錢謙益心中抓狂,在想著對策一定要把這一關渡過去,這已經不是內閣首輔的問題,而是整個東林黨的聲譽問題,不然就要把袁崇煥從東林中撇除的幹淨。
溫體仁卻是一言不發地眼神盯著地麵看,他總覺得心中有些不安,皇上會因為周延儒的話改變決定?他不相信,明知道麵前是個坑,有時候還是清醒一點不要跳下去的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就要讓鷸蚌都死的徹底。這是皇上教他的,現在他也應該學乖一些。
三日的時間轉瞬即逝,廷議如期舉行了。
周延儒硬是從袁崇煥開始執掌遼東關外說起,說他與皇太極之間的議和,造成了朝鮮的兵敗。還有袁崇煥在皇太極攻打皮島時不曾救援毛文龍,隻是關心自己的寧錦防線的修成,簡直就是在用友.軍的生命為了自己爭取時間。正是因為他的不作為才會引發了這次的戰役,讓皇太極除去了跗骨之釘後,能專心地對抗大明了。所以,這次的戰.役從根本是因為袁崇煥的遼東戰略使用不當導致的。
錢謙益他們作為反方卻堅持認為袁崇煥在魏忠賢坐大的時候,還能在遼東勇敢抗敵,他在寧遠與寧錦之戰中都功不可沒。也是因為他修築了寧錦防線,才能有力地抵抗住了皇太極的大軍來襲,雖然幾位將領有功勞,監軍的功績也不能忽視,但是有了袁崇煥的修建防線在前,才能讓他們有這個死守的功勞在後。不應該封賞一方,而詆毀另一方,應該要全部封賞才對。
“溫卿家,你有什麽想說的嗎?”朱由檢聽他們兩方說完了之後,並沒有表態,直接點名溫體仁問到。
溫體仁雖然不願意參與到這個朱由檢挖的坑裏麵,但是誰讓他希望走上人生巔峰成為內閣首輔呢,所以類似今天的場麵不是他想保持沉默就可以裝壁花的。他在這兩天也仔細琢磨了一下朱由檢的意思,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皇上雖然不一定用袁崇煥,但是絕不會在這個時候大肆降罪。
“皇上,臣以為錢大人與周大人說的都有道理,可是他們都忽視一點,如今袁督師的事情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賞罰那麽簡單。寧錦大捷是我大明至關重要的一次勝利,凝聚了許多人的心血,對於遼東將士的士氣振奮有很大的作用,這個時候懲罰主帥未免會使得軍心不穩,更有可能給後金一個可趁之機。所以,對於這次浴血奮戰的將士都理應以封賞為主。”
“至於袁大人的失誤,朝廷可以派人去轄製一下,因為之前王之臣大人與袁大人在戰略上有分析,沒有能夠很好的合作,這次朝廷應該派去一個能讓袁大人心悅誠服的人,以保證關內關外的有力聯合,穩定遼東局勢。”
溫體仁拋出了這樣一個論點,讓周延儒在心裏頭暗罵就你滑頭,還能有誰去轄製不就是孫承宗嗎!但是如此一來遼東方麵反而更加給袁崇煥增加了籌碼。
錢謙益也有些為難,孫承宗說起來與他們是一個陣營裏麵的,但是實際上則不然,他太忠心於皇上,又身負帝師之名。都說一黨裏麵也沒有二虎,雖然孫承宗偏向是軍.事方向,但也足以影響朝局了。他若是上位了,自己內閣首輔的夢就懸了。
朱由檢此時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溫卿家所言甚是,著實為了大局著想。對了,有個壞消息朕還沒有說,今天早上遼東送來塘報急件,袁卿家奮力抗敵,染上七日風惡疾,在四天前的深夜亡故了!”
周延儒腦子一空,完了,這下都泡湯了!
袁崇煥居然在這個時候死了,那麽他前麵所有的話都白說了,關鍵是話已經說出口了,現在就算改口皇上肯放過他,錢謙益也不會放過他。他竭力想要抹去袁崇煥的功績,要是人活著什麽髒水都可以慢慢來。但是人死了,對於一個因戰而死的督師,皇上絕對不會抹去他的功績。周延儒的臉色一下就不好了,隻能深深地低下了頭,他挖給袁崇煥的坑,反到把自己給埋了。
錢謙益也是木在了當場,怎麽會死呢?這太突然了,現在應該怎麽辦,孫承宗上位是一定的了。
果然朱由檢馬上就說,“諸位的心情朕也感同身受。袁卿家鎮守一邊,浴血抗敵,竭力而亡。有督師如此,是我大明的幸運,而失去了一位英勇的督師更是我大明的不幸。朕決定追封其位太子太保,以表彰他這些年來在遼東的勞苦功高。”
嗬嗬,事到如今,人都死了,加封再多又有什麽意思,而接替他的人,因為時局所限除了孫承宗還能有誰合適。
“逝者不可追,遼東需要一位抗敵經驗豐富的人坐鎮,朕決定調派孫承宗,督師薊遼。王在晉升任兵部尚書,希望你們可以好好合作。”
“還有袁大人死後遼東的變故恐怕不小,內閣的事情也不要拖著了,你們會推的名單朕也看了,已經改了幾次,為了不讓政令的實行受阻,首輔的事情不能在耽擱了。”
朱由檢拋出了今天的第三個炸彈,“溫卿家在藩王捐款一事中勞心勞心,為民請命,不惜擔以罵名,其心可鑒。在袁大人的賞罰上,也從大局出發,思量周全。今日擢升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
等等皇上你說話能不能慢點,我們還沒有從坑裏麵出來呢!一箭三雕,不要這樣。
朱由檢不管大臣們是不是從坑裏麵爬出來了,袁崇煥的死對於朝政當然有影響,就看往什麽地方引導。周延儒想要自己挖坑,他做皇上的還省心除去一個挑弄是非的人。錢謙益想升官,偏偏時運不濟,與這個機會失之交臂了。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個滋味朱由檢體會過了,這群人也要好好品味一下。
“今天就散了吧。”朱由檢也不想多與這群人扯皮了,機會他已經給溫體仁了,能不能好好做首輔,就看他的本事了。大明朝也許再也不會有一個張居正,他倒是希望吳無玥可以入仕,也許就不是出現一個張居正,而是張良或者範仲淹了,但是偏偏這人根本對於科舉連看也懶得看。
那麽隻好退而求其次,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是能人,希望溫體仁可以把揣摩上意的用心也用到幹活上麵,不要求他力王狂瀾,但是要求他作為皇上手中的刀,足夠鋒利也足夠聽話。
***
“雨大人,皇上讓我們去京城三大營轉轉?”問話的是李定國,吳無玥去遼東之後,他與朱彝經正式被雨化田接管了。
時日到了七月,京城的天氣早就熱了,這個時候可沒有承德避暑山莊也沒有什麽圓明園。朱由檢已經動身去了瀛台避暑,按照他的意思,雨化田作為錦衣衛最高指揮官,應該一起跟著他去享受一下特.權的待遇,不用迴到自己的宅子裏頭去,那裏有沒有多少的冰例,當然會熱啊。
雨化田對於自己會熱這件事情,持著保留態度。距離朱由檢遠點反而不會心熱,有內功自然降溫,十分有效。可惜,他抵不過朱由檢的堅持,同意一起住到了瀛台。但是家中還有三個小孩,半歲不到的雨佑仁可以帶著,李定國與朱彝經就不方便了。
這時候,朱由檢突然下旨,你們兩個小夥子也是要鍛煉身體了,去京營轉轉吧,就當是體會一下所謂的保護京師的軍隊是什麽樣子。
“明天你們就去吧。”雨化田給了一個肯定的迴答,“會有人在那裏接應你們的。”
可那是軍隊啊,這麽容易放人進去?李定國與朱彝經不解地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