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發生了什麽事?”張皇後一進屋看到朱由校的神情不對,他剛剛成功地做了一隻木鳥,怎麽臉色差成了這樣,“可是早上吃的膩了,要不要叫太醫?”
朱由校搖搖頭,讓卓湯關門先退出去,“我沒事。寶珠不用擔心,就是一時間心情有些複雜。你還記得福王皇叔吧?”
張嫣對於那位大名鼎鼎的福王並沒有親眼見過,福王就藩的時候,朱由校也才十歲不到,她還沒有嫁入皇宮。“難道洛陽那裏又出事了?”說罷,張嫣心中就是一頓,她之所以說了‘又’,因為上次朱由檢在那裏遇刺的事情,讓她差點失去了方向,這次又出什麽古怪,難道是那裏民變了,把福王府給搶了?
朱由檢如能聽到張皇後心中的吐槽,一定會稱讚她有先見之明。這樣一個在河南拉仇恨值的人,當百姓們餓的都要易子而食,他還坐擁著大片的田莊,不要說是施粥了,不做出什麽抬高糧價的事情就是謝天謝地了,當然是被一些人恨得牙癢癢。
不過,曆史上李自成給朱常洵的大鍋燉肉酷刑,這次他是沒有命去享用了。
<a href="http://m.2kxs.la" id="wzsy">2kxs.la</a>
“他自縊了。”朱由校說著苦笑了兩聲。當初因為福王母妃鄭貴妃恃寵,他也受盡祖父的萬千寵愛,還差點把自己的老爹逼得就做不了太子,也引起了爭國本的風風雨雨。但是這人現在就輕描淡寫的消無聲息的死了。
“自縊?!”張嫣聽到這個迴答十分震驚,她馬上就把此事與當初的洛陽刺殺案聯係到了一起,“錦衣衛已經去洛陽查證了?福王還會藏著那種心思?”
張嫣沒有說出口的話是,這個皇叔雖然她從來沒有見過,但從零碎的風言風語中,聽起來就是一位貪圖享受,胖的不像樣子的人。真說起來,他與自己的身邊這位,都是隻關心自我享樂的人,不過自家的這位愛好比較獨特而已。
朱由校對於福王自縊的驚訝已經散了不少。在他看來,如果曾經他以為不會背叛的魏忠賢也想要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麽福王有一些心思也是不奇怪的,特別是這人曾經離著龍椅隻有一步之遙。
朱家又不是沒有出過反了的藩王,當初永樂帝不就成功了。“按理來說,要是我死了,由檢也不在了,福王就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所以他有作案的動機。由檢已經把福王臨死前寫的遺書給我看過了,是他的親筆。說起來上次看到福王的字跡,還是他上請要土地的時候。”
張嫣一聽這話也認可了推斷,“這具體的情況是怎麽一迴事?”
**
能迴答具體問題怎麽樣的,隻有案發過後的第一目擊者,那就是由福王的兒子來說了。福王有三個孩子,朱由崧、朱由渠、朱由樺。朱由崧是福王府的世子,他的年紀比朱由校小兩歲,是個二十歲的胖青年。他一早起來,當聽到下人迴稟福王上吊的時候,簡直還以為是自己昨天晚上喝的酒沒有醒呢。
但是事實讓他不隻是醒了過來,而且還感到了無比的驚恐。當你看到一大隊配著繡春刀的錦衣衛們敲響房門的時候,在大明朝這絕對是能排上十大恐怖場景的現象。
“福王世子,臣接到密報,福王府與暴民勾結,在三月中旬於洛陽城外設下陷阱,欲行刺當今聖上。餘黨已經招認,行刺所用弩.箭正是由福王提供,王府管事太監親自將兇器交予了反賊。還請福王跟我們走一趟,申辯一下真相為何。”
這人說的話明明都是人話,為什麽組合到了一起就聽不懂呢?朱由崧的腦子剛從宿醉中醒過來,就被老爹的自縊給唬住了,緊接著就是這麽一個天方夜譚的消息,他的老爹會謀反,開玩笑嘛。等等,好像剛才真的有人說,老爹是畏罪自縊了?“來人啊,管家呢,去哪裏了?!”
“世子,管家早上一同隨著王爺去了。”下麵的人臉色煞白,王府這下是要倒大黴了,犯了什麽事情不好,居然去謀反!他們這一大群人的腦袋還保得住嗎。
為什麽不懷疑是被冤枉的?要是冤枉的話,福王那麽一個愛好享受的人,何必先自殺啊,不就是怕被弄到牢獄裏麵受罪嘛。
朱由崧這下是徹底地醒了過來,但同時又徹底地蒙住了,他根本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麽辦。
他不知道,但錦衣衛可不傻。木栗帶著人進了福王的房間,吊著的人已經被放下來了。木栗仔細觀察了一下,根據頸部的勒痕可以基本確定是自己吊上去的,不是被人勒死了之後掛上去的,而管事太監的情況也是一樣。若是沒有中毒反應與被人事先弄暈的證據,基本就能斷定這是自殺不是他殺了。
“世子,此事非同小可,福王是謀反案的重大嫌疑人。現在他死了,極大可能是畏罪自殺。他的遺書,臣必須帶迴京城,請皇上定奪。另外,從今日起,還要委屈世子了,王府中人一律不得外出。”
朱由崧目睹這一夜過後就天翻地覆的場景,差點沒有當場暈過去,但也是雙腿發軟,跌坐到了椅子上。他的腦子裏麵一直在循環播放,謀反,他爹謀反了,然後被抓住了證據,這下子上吊自殺了。然後呢?皇上要怎麽對付自己,會怎麽對待王府。他突然就想起了還在京城的時候,那時皇宮中的人把自己老爹看成了太子,自己也是借著東風在宮中混得比當下的太上皇還要好,現在就要一起玩完了嗎。
他的爹沒事做了,去謀反幹什麽!
可這個時候,朱由崧就連很有底氣地說一句,他老爹絕對沒有幹這事的反駁之話,也沒有勇氣說出口。因為朱由崧是個大事不管的人,每天隻管享受就好了,現在想起來好像年初的幾個月裏,管事是總是往外麵跑,但是到底發生了什麽,王府的賬本他也沒有仔細看過兩眼,根本不知道是不是有銀錢用在了製造購買兵器上。
福王府的事情一出,滿朝震動。居然有一個藩王想要謀反!雖然他失敗自盡了,但當今聖上在洛陽差點死掉的事情,早就人盡皆知。
好吧,今天的朝會又有熱鬧看了,錦衣衛應該一直都查著皇上遇刺的真相,本來以為這筆賬已經算在了魏忠賢的身上,誰想到又冒出了一個福王來。
“皇上,福王一事理當慎重,若是引起了藩王之亂,大明更消耗不起。”文震孟的腦子還是很清楚,他覺得事情太突然了,雖然福王有動機,但是人已經死了,雖然有句話叫做畏罪自殺,但是還有一句話叫做死無對證。現在新皇登基,還是要以穩為主。
“皇上,當初魏忠賢一黨在太上皇病重時,興風作浪。崔呈秀還為了銷毀證據將醉紅樓中的人滅口。現在應該要徹查此案,福王與魏忠賢一眾有何更深的關聯。”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錢謙益。魏忠賢的主力軍該撤的撤了,他倒是迴來了,現在正在競爭著內閣的位子,可是名副其實的東林黨代言人物。
“皇上,此事還是文大人說的對。”溫體仁皮笑肉不笑地瞄了一眼錢謙益,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再把朝中不是東林黨的人都給除了,門也沒有!
當年萬曆年的後期直到天啟朝的早期,他們浙黨﹑齊黨﹑楚黨都被東林黨給擠兌地過不了日子,在朝中重要的位子上麵沒有一點發言權。後來要不是有了一個魏忠賢,那日子估計還不知道怎麽難過呢。
東林黨倒是好,民間流言,‘若非同道,即為仇敵’不就是他們說出來的。溫體仁承認東林黨裏麵是有正人君子的,但放到今天,除了那個孫承宗是個能人之外,也許文震孟的品性不錯,其他還真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貨色。
溫體仁心中的腹誹不斷,嘴上卻沒有停下來,“此事事關藩王,不能不慎重,而臣以為,福王已經自縊,現在更加重要的是後事的處理。皇上也要借此事示警於天下藩王,切莫壞了祖製。”
朱由檢眼神掃過了溫體仁,這位真是如同史書上說的一般,對於上意的把握很敏銳。雖然人不一定是個正直的人,可是政治這個東西,不需要太多的正義。
“朕有說過要大興牢獄嗎?”朱由檢像是好奇地看著大家,然後柔和地說,“好了,各位卿家雖然意見上有分歧,但朕明白大家的意思,謀反之事不能姑息,可查起來也要慎重。福王在洛陽也有很長的日子了,目前而言,他臨死之前把事情交代在了遺書裏。說是驚聞京中聖上有病災之事,心起惡念,妄圖北上稱王,需要鏟除一切幹擾的因素。朕一不小心就被當做了擋路石,這也是無妄之災啊。”
下頭的大臣看著皇上的表情溫和,一點也不像是遇見了殺人仇敵那樣,心中也一瞬間琢磨不定皇上要做什麽。
難為畢自嚴這個大叔,低著腦袋繃住一張臉,做官到了他的位置上,才終於明白那句話,什麽叫做‘人知道的太多,就希望自己還是不知道的好’。他可不希望有人把注意打到自己的身上來,打聽裏麵的內.幕,別人不知道的事你知道了,惹人眼紅。這時,畢自嚴瞄了一眼對過的雨化田,那位應該也是知道的吧。錦衣衛辦的案子,他們的老大怎麽可能不知道。但是人家端是一臉的雲淡風輕,像是什麽事情也沒有發生過。
“不過,朕也很好奇,祖製規定了,裏麵也說了藩王不能與官府結交,也不能從事士農工商的活動。就是出城遊玩,也有人記錄在冊。那麽誰手眼通天,幫著福王聯係上了鑄造兵器的人,又是誰謀劃了流民的暴動?”
錢謙益聽了這話,在心中想,難道皇上也懷疑魏忠賢,但是苦於沒有證據,希望他們可以幫著找到證據。要是把這事給辦成了,還能不得皇上的信賴嗎。
朱由檢說了這話,卻沒有把這個話題繼續下去,“好了,這事就先查著,大家也不要人心惶惶。相信宗藩都是支持朕的,像是福王那樣有著貪婪之心的人還是在少數,你們說是不是啊?”
“皇上聖明!”大臣們能說什麽呢,您說自家的遠親們是好的,我們能否認嗎。
畢自嚴跟著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在心中不住歎息,你們都太天真!皇上今兒的問話,你們都認了,說那些宗室是好的,而等到明日問他們要錢的時候,哪個不肯給,不就是罪同福王論嗎。
***
下了朝會,朱由檢不是迴去睡迴籠覺,而是要去上課。明代的皇帝從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要每天去上課,雖說是學習讀書、寫字,但要求可不一般,不求倒背如流,但求能夠結合實際,言之有物,通曉天下朝政。可惜到了明朝後期,受過太子教育,並且好好念書的人就沒有幾個,朱由校沒有,朱由檢原來更加沒有。
說來,明代的皇帝也是逃不了學習任務的,還要去聽經筵與日講。
所謂經筵,一般來說選在春暖花開或秋高氣爽的時候,正是學習討論的好時節裏,我們就不用辜負了好天氣,去上課吧。這段時間裏,每個月逢二開經筵,在文華殿進行,一群大臣參加。大家都開始談古論今,說說那些以前的皇帝都栽在了哪些坑裏頭,要引以為鑒。當然啦,這些人的政見很可能不一樣,這樣一來,就會拐彎抹角地諷刺對方,或者辯論開去。如此就形成了定製,每月講三次。當然,上有祖製,下有對策,皇帝也能用各種借口逃學,比如朱由校他的逃課經驗就豐富。
再說日講,自然就是每天都要去上課。在規矩禮儀上沒有經筵考究,一般是六七個人輪流著講學。大多情況下,老師的人選是從與皇上玩在一起的近臣中選出的,有的人講傳統書目例如四書五經,也有人談談現在發生的事情可以采用什麽辦法解決,但都是帝王之學。
朱由檢雖然明知學習辛苦,可他很清楚自己缺少的是什麽。對於古代人的東西,一個後世之人就算是沉下心學習過,在理解上也總有著偏差,做不到深刻的認知。在看奏折的時候,就遇到了一樣的困難,所以讓朱由檢才下旨,以後凡是呈上來的奏折要言之有物,不要在裏麵摻雜那些誇誇其談。即便如此,奏折上的行文也體現出了每個不同官員的心理活動,字裏行間中的學問一點也不少。都說文如其人,正是此意。
雖然在認識了吳無玥之後,朱由檢就請他幫忙惡補了不少這方麵的知識,但是吳無玥的秉性古怪,奉行的不是儒家之學,反而近乎道學,還帶著法家的影子,所以從他身上學來的東西,還不夠全麵。是以朱由檢在登基後不久,就重啟了日講與經筵,文震孟、徐光啟、畢自嚴都在講學的老師之中。
要說文震孟的學問是真好,沒有太多的清談之語,他說帝王與學士的學習目標是不一樣的,一個學的是經世之道,一個求的是學富五車,所以他將典籍典故與當下相結合說給皇上聽,教授的是治國的理念。
但是在文震孟如此明快的講學之中,朱由檢也再次確認了,文大叔在嚴於律己的同時也嚴以待人。比如說對他的坐姿也有嚴格的要求,文大叔說既然是求學,怎麽可以不誠心、不莊重。朱由檢好像是又迴到了很早以前,在小學的時候,老師要求學生一定要抬頭挺胸、雙手放在身後聽課的苦日子。
今天,朱由檢特地請文震孟說說曆代以來關於藩王的事情,還有典籍中對於藩王一事,所涉及的文獻。文震孟對於朱由檢這個皇帝徒弟其實十分的滿意,比起他那三天兩頭就逃學的哥哥,一直都麵帶微笑、禮賢下士、尊師重道的朱由檢不知道可愛了多少倍。
但他絕對沒有想到,這個坐在椅子上,一邊恍然大悟地似有心得,一邊奮筆疾書把自己說到精彩之處的內容都記下來的朱由檢,其實在心中不住地感歎。這些東西真不錯,都說罵人是要有底氣的。如此一來,等過幾日,錦衣衛把一切證據查清,將福王的罪名公布之後,朕要求藩王為了天下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時,也有了充實的理論依據與經典事例了。
這一對師生,雖然沒有對牛彈琴,但也是貌合神離了。
所以,當晚雨化田來乾清宮匯報福王一事基本已經搞定的時候,就看到了朱由檢一臉滿意地看著桌上剛剛寫好的文書。他瞄到了一眼,應該是關於如何問藩王要錢的發言稿。
“皇上,洛陽的事情已經全部查清楚了,私造弩.箭的工坊,還有他們與流民交易的人證,都已經全部到齊了。隻是有一點,福王背後是不是還有人,線索完全斷了。他的遺書上麵隻是說,有人欲入朝政,共舉大事,不過沒有更多的指向。”
朱由檢讓雨化田坐下來說話,“這兩天你兩地奔波,辛苦了。對了,無玥為你開了一貼藥膏,專門治療手臂肌肉拉傷用的,不知希聲需要嗎?”
“承蒙皇上體恤,臣沒有大礙。”雨化田也是一本正經地迴答,“這藥膏還是吳大夫自己用吧,抱小孩也不是輕鬆的活。”
兩人正兒八經地說著話,王承恩麵不改色地站在一旁,心中已經開始自動翻譯了。他沒有見過雨化田的功夫,但與方正化聊天的時候,聽他提起過,稱雨大人‘此非人也’。所以說,這個世上就算福王與管家被仔細地驗屍,也沒有一個仵作能看出有他殺的痕跡。不要說把一個人像是上吊一樣的弄死,也許下一刻誰就無聲無息地死了,卻在見到閻王的時候,還不知道要找誰報仇呢。皇上敢用這樣的人,膽子不是一般的大。
再說迴來,皇上說為雨大人準備了藥膏,是指雨大人把兩個人,還是巨胖的人給吊死時,會不會弄傷了手臂。而雨大人則是挖苦吳神醫,在家中帶著雨佑仁這個小孩,要抱著哄孩子,也一樣是力氣活,他才需要藥膏。
哎,為什麽皇上與雨大人能如此鄭重其事地說著心知肚明的話題。這種默契不曾在皇上與別人的身上見過。
王承恩一邊的心中演著小劇場,卻在目不斜視的餘光裏,看到了讓他眼瞎的一幕。
朱由檢聽了雨化田的話,也忍不住笑了一下,“好了,你隻要平安地迴來就好。趁著這幾天休息一下,後麵的事情還不少呢。誰知道還有幾個福王。
說來馬上就要端午了,朕為你求了一條五彩絲,你一直在外奔波,就怕小病小痛。都說五彩絲,長命縷,一絲五色,紅、黃、綠、紫、青花,佩戴著就會保佑人遠避病瘟之苦。朕希望你能一直身體康健。”
朱由檢一邊說一邊握住雨化田的左手,低頭親自為他把五彩絲係好,戴到手腕上。雨化田低下頭,先是看到朱由檢專注的神情,再看到了手腕上的這條五色絲,他眼中滲出了一份少見的溫情。從來沒有人為他帶過五彩絲,這東西本是在端午的時候雙親給小孩佩戴,為的就是保佑孩子平安、健康長大。雖然宋朝的時候,皇帝也有賜給臣下的風俗,但是絕不會像是朱由檢親手給他係上一般。
雨化田的右手摸了摸懷中,也取出了一個香囊,“多謝皇上掛懷。這是臣在廟裏麵求的,聽吳大夫說,那家廟很靈。都說端午帶香囊,這個裏頭放的是銅錢,銅錢驅邪,也願來年五穀豐登,皇上不用再為錢財之事憂心。”
雨化田把香囊放到了朱由檢的手裏,這個廟中求來的香囊雖然內裏沒有香草,但帶著一股淡淡的佛香味。“謝謝希聲,朕很喜歡。”
兩人的相視一笑,讓王承恩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這輩子真的完了,本以為知道地不該知道的東西已經夠多了,今天才明白,為什麽吳大夫從來不在宮裏麵多待。以後,要是有一句閑言碎語流了出去,他的腦袋能好好呆在脖子上嗎。雨大人什麽時候想把他滅口了,他連準備都來不及。
皇上,您就隻求了兩條五彩線的事情,小的絕對不會說。送給太子一條,是父母送孩子的習俗。而太上皇那頭,您也隻說了要陪他去吃粽子而已。還有雨大人,您的香囊,這玩意是隨便送的嗎。
都說伴君如伴虎,到了他這裏,還受到了兩方麵的威脅。
王承恩的腦補正進行到了有人要把他滅口的時候,雨化田已經向朱由檢告辭,先迴家去了。
朱由檢看著雨化田的背影,握緊了手中的香囊,他閉上了眼睛,把香囊藏到了懷中,再睜眼地時候,已經恢複了正常。他低頭開始看起錦衣衛報上來的關於福王的財產統計資料。他的王叔,真有後來和珅的風範。怕是倒了福王,肥了自己啊。
“發生了什麽事?”張皇後一進屋看到朱由校的神情不對,他剛剛成功地做了一隻木鳥,怎麽臉色差成了這樣,“可是早上吃的膩了,要不要叫太醫?”
朱由校搖搖頭,讓卓湯關門先退出去,“我沒事。寶珠不用擔心,就是一時間心情有些複雜。你還記得福王皇叔吧?”
張嫣對於那位大名鼎鼎的福王並沒有親眼見過,福王就藩的時候,朱由校也才十歲不到,她還沒有嫁入皇宮。“難道洛陽那裏又出事了?”說罷,張嫣心中就是一頓,她之所以說了‘又’,因為上次朱由檢在那裏遇刺的事情,讓她差點失去了方向,這次又出什麽古怪,難道是那裏民變了,把福王府給搶了?
朱由檢如能聽到張皇後心中的吐槽,一定會稱讚她有先見之明。這樣一個在河南拉仇恨值的人,當百姓們餓的都要易子而食,他還坐擁著大片的田莊,不要說是施粥了,不做出什麽抬高糧價的事情就是謝天謝地了,當然是被一些人恨得牙癢癢。
不過,曆史上李自成給朱常洵的大鍋燉肉酷刑,這次他是沒有命去享用了。
<a href="http://m.2kxs.la" id="wzsy">2kxs.la</a>
“他自縊了。”朱由校說著苦笑了兩聲。當初因為福王母妃鄭貴妃恃寵,他也受盡祖父的萬千寵愛,還差點把自己的老爹逼得就做不了太子,也引起了爭國本的風風雨雨。但是這人現在就輕描淡寫的消無聲息的死了。
“自縊?!”張嫣聽到這個迴答十分震驚,她馬上就把此事與當初的洛陽刺殺案聯係到了一起,“錦衣衛已經去洛陽查證了?福王還會藏著那種心思?”
張嫣沒有說出口的話是,這個皇叔雖然她從來沒有見過,但從零碎的風言風語中,聽起來就是一位貪圖享受,胖的不像樣子的人。真說起來,他與自己的身邊這位,都是隻關心自我享樂的人,不過自家的這位愛好比較獨特而已。
朱由校對於福王自縊的驚訝已經散了不少。在他看來,如果曾經他以為不會背叛的魏忠賢也想要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麽福王有一些心思也是不奇怪的,特別是這人曾經離著龍椅隻有一步之遙。
朱家又不是沒有出過反了的藩王,當初永樂帝不就成功了。“按理來說,要是我死了,由檢也不在了,福王就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所以他有作案的動機。由檢已經把福王臨死前寫的遺書給我看過了,是他的親筆。說起來上次看到福王的字跡,還是他上請要土地的時候。”
張嫣一聽這話也認可了推斷,“這具體的情況是怎麽一迴事?”
**
能迴答具體問題怎麽樣的,隻有案發過後的第一目擊者,那就是由福王的兒子來說了。福王有三個孩子,朱由崧、朱由渠、朱由樺。朱由崧是福王府的世子,他的年紀比朱由校小兩歲,是個二十歲的胖青年。他一早起來,當聽到下人迴稟福王上吊的時候,簡直還以為是自己昨天晚上喝的酒沒有醒呢。
但是事實讓他不隻是醒了過來,而且還感到了無比的驚恐。當你看到一大隊配著繡春刀的錦衣衛們敲響房門的時候,在大明朝這絕對是能排上十大恐怖場景的現象。
“福王世子,臣接到密報,福王府與暴民勾結,在三月中旬於洛陽城外設下陷阱,欲行刺當今聖上。餘黨已經招認,行刺所用弩.箭正是由福王提供,王府管事太監親自將兇器交予了反賊。還請福王跟我們走一趟,申辯一下真相為何。”
這人說的話明明都是人話,為什麽組合到了一起就聽不懂呢?朱由崧的腦子剛從宿醉中醒過來,就被老爹的自縊給唬住了,緊接著就是這麽一個天方夜譚的消息,他的老爹會謀反,開玩笑嘛。等等,好像剛才真的有人說,老爹是畏罪自縊了?“來人啊,管家呢,去哪裏了?!”
“世子,管家早上一同隨著王爺去了。”下麵的人臉色煞白,王府這下是要倒大黴了,犯了什麽事情不好,居然去謀反!他們這一大群人的腦袋還保得住嗎。
為什麽不懷疑是被冤枉的?要是冤枉的話,福王那麽一個愛好享受的人,何必先自殺啊,不就是怕被弄到牢獄裏麵受罪嘛。
朱由崧這下是徹底地醒了過來,但同時又徹底地蒙住了,他根本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麽辦。
他不知道,但錦衣衛可不傻。木栗帶著人進了福王的房間,吊著的人已經被放下來了。木栗仔細觀察了一下,根據頸部的勒痕可以基本確定是自己吊上去的,不是被人勒死了之後掛上去的,而管事太監的情況也是一樣。若是沒有中毒反應與被人事先弄暈的證據,基本就能斷定這是自殺不是他殺了。
“世子,此事非同小可,福王是謀反案的重大嫌疑人。現在他死了,極大可能是畏罪自殺。他的遺書,臣必須帶迴京城,請皇上定奪。另外,從今日起,還要委屈世子了,王府中人一律不得外出。”
朱由崧目睹這一夜過後就天翻地覆的場景,差點沒有當場暈過去,但也是雙腿發軟,跌坐到了椅子上。他的腦子裏麵一直在循環播放,謀反,他爹謀反了,然後被抓住了證據,這下子上吊自殺了。然後呢?皇上要怎麽對付自己,會怎麽對待王府。他突然就想起了還在京城的時候,那時皇宮中的人把自己老爹看成了太子,自己也是借著東風在宮中混得比當下的太上皇還要好,現在就要一起玩完了嗎。
他的爹沒事做了,去謀反幹什麽!
可這個時候,朱由崧就連很有底氣地說一句,他老爹絕對沒有幹這事的反駁之話,也沒有勇氣說出口。因為朱由崧是個大事不管的人,每天隻管享受就好了,現在想起來好像年初的幾個月裏,管事是總是往外麵跑,但是到底發生了什麽,王府的賬本他也沒有仔細看過兩眼,根本不知道是不是有銀錢用在了製造購買兵器上。
福王府的事情一出,滿朝震動。居然有一個藩王想要謀反!雖然他失敗自盡了,但當今聖上在洛陽差點死掉的事情,早就人盡皆知。
好吧,今天的朝會又有熱鬧看了,錦衣衛應該一直都查著皇上遇刺的真相,本來以為這筆賬已經算在了魏忠賢的身上,誰想到又冒出了一個福王來。
“皇上,福王一事理當慎重,若是引起了藩王之亂,大明更消耗不起。”文震孟的腦子還是很清楚,他覺得事情太突然了,雖然福王有動機,但是人已經死了,雖然有句話叫做畏罪自殺,但是還有一句話叫做死無對證。現在新皇登基,還是要以穩為主。
“皇上,當初魏忠賢一黨在太上皇病重時,興風作浪。崔呈秀還為了銷毀證據將醉紅樓中的人滅口。現在應該要徹查此案,福王與魏忠賢一眾有何更深的關聯。”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錢謙益。魏忠賢的主力軍該撤的撤了,他倒是迴來了,現在正在競爭著內閣的位子,可是名副其實的東林黨代言人物。
“皇上,此事還是文大人說的對。”溫體仁皮笑肉不笑地瞄了一眼錢謙益,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再把朝中不是東林黨的人都給除了,門也沒有!
當年萬曆年的後期直到天啟朝的早期,他們浙黨﹑齊黨﹑楚黨都被東林黨給擠兌地過不了日子,在朝中重要的位子上麵沒有一點發言權。後來要不是有了一個魏忠賢,那日子估計還不知道怎麽難過呢。
東林黨倒是好,民間流言,‘若非同道,即為仇敵’不就是他們說出來的。溫體仁承認東林黨裏麵是有正人君子的,但放到今天,除了那個孫承宗是個能人之外,也許文震孟的品性不錯,其他還真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貨色。
溫體仁心中的腹誹不斷,嘴上卻沒有停下來,“此事事關藩王,不能不慎重,而臣以為,福王已經自縊,現在更加重要的是後事的處理。皇上也要借此事示警於天下藩王,切莫壞了祖製。”
朱由檢眼神掃過了溫體仁,這位真是如同史書上說的一般,對於上意的把握很敏銳。雖然人不一定是個正直的人,可是政治這個東西,不需要太多的正義。
“朕有說過要大興牢獄嗎?”朱由檢像是好奇地看著大家,然後柔和地說,“好了,各位卿家雖然意見上有分歧,但朕明白大家的意思,謀反之事不能姑息,可查起來也要慎重。福王在洛陽也有很長的日子了,目前而言,他臨死之前把事情交代在了遺書裏。說是驚聞京中聖上有病災之事,心起惡念,妄圖北上稱王,需要鏟除一切幹擾的因素。朕一不小心就被當做了擋路石,這也是無妄之災啊。”
下頭的大臣看著皇上的表情溫和,一點也不像是遇見了殺人仇敵那樣,心中也一瞬間琢磨不定皇上要做什麽。
難為畢自嚴這個大叔,低著腦袋繃住一張臉,做官到了他的位置上,才終於明白那句話,什麽叫做‘人知道的太多,就希望自己還是不知道的好’。他可不希望有人把注意打到自己的身上來,打聽裏麵的內.幕,別人不知道的事你知道了,惹人眼紅。這時,畢自嚴瞄了一眼對過的雨化田,那位應該也是知道的吧。錦衣衛辦的案子,他們的老大怎麽可能不知道。但是人家端是一臉的雲淡風輕,像是什麽事情也沒有發生過。
“不過,朕也很好奇,祖製規定了,裏麵也說了藩王不能與官府結交,也不能從事士農工商的活動。就是出城遊玩,也有人記錄在冊。那麽誰手眼通天,幫著福王聯係上了鑄造兵器的人,又是誰謀劃了流民的暴動?”
錢謙益聽了這話,在心中想,難道皇上也懷疑魏忠賢,但是苦於沒有證據,希望他們可以幫著找到證據。要是把這事給辦成了,還能不得皇上的信賴嗎。
朱由檢說了這話,卻沒有把這個話題繼續下去,“好了,這事就先查著,大家也不要人心惶惶。相信宗藩都是支持朕的,像是福王那樣有著貪婪之心的人還是在少數,你們說是不是啊?”
“皇上聖明!”大臣們能說什麽呢,您說自家的遠親們是好的,我們能否認嗎。
畢自嚴跟著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在心中不住歎息,你們都太天真!皇上今兒的問話,你們都認了,說那些宗室是好的,而等到明日問他們要錢的時候,哪個不肯給,不就是罪同福王論嗎。
***
下了朝會,朱由檢不是迴去睡迴籠覺,而是要去上課。明代的皇帝從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要每天去上課,雖說是學習讀書、寫字,但要求可不一般,不求倒背如流,但求能夠結合實際,言之有物,通曉天下朝政。可惜到了明朝後期,受過太子教育,並且好好念書的人就沒有幾個,朱由校沒有,朱由檢原來更加沒有。
說來,明代的皇帝也是逃不了學習任務的,還要去聽經筵與日講。
所謂經筵,一般來說選在春暖花開或秋高氣爽的時候,正是學習討論的好時節裏,我們就不用辜負了好天氣,去上課吧。這段時間裏,每個月逢二開經筵,在文華殿進行,一群大臣參加。大家都開始談古論今,說說那些以前的皇帝都栽在了哪些坑裏頭,要引以為鑒。當然啦,這些人的政見很可能不一樣,這樣一來,就會拐彎抹角地諷刺對方,或者辯論開去。如此就形成了定製,每月講三次。當然,上有祖製,下有對策,皇帝也能用各種借口逃學,比如朱由校他的逃課經驗就豐富。
再說日講,自然就是每天都要去上課。在規矩禮儀上沒有經筵考究,一般是六七個人輪流著講學。大多情況下,老師的人選是從與皇上玩在一起的近臣中選出的,有的人講傳統書目例如四書五經,也有人談談現在發生的事情可以采用什麽辦法解決,但都是帝王之學。
朱由檢雖然明知學習辛苦,可他很清楚自己缺少的是什麽。對於古代人的東西,一個後世之人就算是沉下心學習過,在理解上也總有著偏差,做不到深刻的認知。在看奏折的時候,就遇到了一樣的困難,所以讓朱由檢才下旨,以後凡是呈上來的奏折要言之有物,不要在裏麵摻雜那些誇誇其談。即便如此,奏折上的行文也體現出了每個不同官員的心理活動,字裏行間中的學問一點也不少。都說文如其人,正是此意。
雖然在認識了吳無玥之後,朱由檢就請他幫忙惡補了不少這方麵的知識,但是吳無玥的秉性古怪,奉行的不是儒家之學,反而近乎道學,還帶著法家的影子,所以從他身上學來的東西,還不夠全麵。是以朱由檢在登基後不久,就重啟了日講與經筵,文震孟、徐光啟、畢自嚴都在講學的老師之中。
要說文震孟的學問是真好,沒有太多的清談之語,他說帝王與學士的學習目標是不一樣的,一個學的是經世之道,一個求的是學富五車,所以他將典籍典故與當下相結合說給皇上聽,教授的是治國的理念。
但是在文震孟如此明快的講學之中,朱由檢也再次確認了,文大叔在嚴於律己的同時也嚴以待人。比如說對他的坐姿也有嚴格的要求,文大叔說既然是求學,怎麽可以不誠心、不莊重。朱由檢好像是又迴到了很早以前,在小學的時候,老師要求學生一定要抬頭挺胸、雙手放在身後聽課的苦日子。
今天,朱由檢特地請文震孟說說曆代以來關於藩王的事情,還有典籍中對於藩王一事,所涉及的文獻。文震孟對於朱由檢這個皇帝徒弟其實十分的滿意,比起他那三天兩頭就逃學的哥哥,一直都麵帶微笑、禮賢下士、尊師重道的朱由檢不知道可愛了多少倍。
但他絕對沒有想到,這個坐在椅子上,一邊恍然大悟地似有心得,一邊奮筆疾書把自己說到精彩之處的內容都記下來的朱由檢,其實在心中不住地感歎。這些東西真不錯,都說罵人是要有底氣的。如此一來,等過幾日,錦衣衛把一切證據查清,將福王的罪名公布之後,朕要求藩王為了天下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時,也有了充實的理論依據與經典事例了。
這一對師生,雖然沒有對牛彈琴,但也是貌合神離了。
所以,當晚雨化田來乾清宮匯報福王一事基本已經搞定的時候,就看到了朱由檢一臉滿意地看著桌上剛剛寫好的文書。他瞄到了一眼,應該是關於如何問藩王要錢的發言稿。
“皇上,洛陽的事情已經全部查清楚了,私造弩.箭的工坊,還有他們與流民交易的人證,都已經全部到齊了。隻是有一點,福王背後是不是還有人,線索完全斷了。他的遺書上麵隻是說,有人欲入朝政,共舉大事,不過沒有更多的指向。”
朱由檢讓雨化田坐下來說話,“這兩天你兩地奔波,辛苦了。對了,無玥為你開了一貼藥膏,專門治療手臂肌肉拉傷用的,不知希聲需要嗎?”
“承蒙皇上體恤,臣沒有大礙。”雨化田也是一本正經地迴答,“這藥膏還是吳大夫自己用吧,抱小孩也不是輕鬆的活。”
兩人正兒八經地說著話,王承恩麵不改色地站在一旁,心中已經開始自動翻譯了。他沒有見過雨化田的功夫,但與方正化聊天的時候,聽他提起過,稱雨大人‘此非人也’。所以說,這個世上就算福王與管家被仔細地驗屍,也沒有一個仵作能看出有他殺的痕跡。不要說把一個人像是上吊一樣的弄死,也許下一刻誰就無聲無息地死了,卻在見到閻王的時候,還不知道要找誰報仇呢。皇上敢用這樣的人,膽子不是一般的大。
再說迴來,皇上說為雨大人準備了藥膏,是指雨大人把兩個人,還是巨胖的人給吊死時,會不會弄傷了手臂。而雨大人則是挖苦吳神醫,在家中帶著雨佑仁這個小孩,要抱著哄孩子,也一樣是力氣活,他才需要藥膏。
哎,為什麽皇上與雨大人能如此鄭重其事地說著心知肚明的話題。這種默契不曾在皇上與別人的身上見過。
王承恩一邊的心中演著小劇場,卻在目不斜視的餘光裏,看到了讓他眼瞎的一幕。
朱由檢聽了雨化田的話,也忍不住笑了一下,“好了,你隻要平安地迴來就好。趁著這幾天休息一下,後麵的事情還不少呢。誰知道還有幾個福王。
說來馬上就要端午了,朕為你求了一條五彩絲,你一直在外奔波,就怕小病小痛。都說五彩絲,長命縷,一絲五色,紅、黃、綠、紫、青花,佩戴著就會保佑人遠避病瘟之苦。朕希望你能一直身體康健。”
朱由檢一邊說一邊握住雨化田的左手,低頭親自為他把五彩絲係好,戴到手腕上。雨化田低下頭,先是看到朱由檢專注的神情,再看到了手腕上的這條五色絲,他眼中滲出了一份少見的溫情。從來沒有人為他帶過五彩絲,這東西本是在端午的時候雙親給小孩佩戴,為的就是保佑孩子平安、健康長大。雖然宋朝的時候,皇帝也有賜給臣下的風俗,但是絕不會像是朱由檢親手給他係上一般。
雨化田的右手摸了摸懷中,也取出了一個香囊,“多謝皇上掛懷。這是臣在廟裏麵求的,聽吳大夫說,那家廟很靈。都說端午帶香囊,這個裏頭放的是銅錢,銅錢驅邪,也願來年五穀豐登,皇上不用再為錢財之事憂心。”
雨化田把香囊放到了朱由檢的手裏,這個廟中求來的香囊雖然內裏沒有香草,但帶著一股淡淡的佛香味。“謝謝希聲,朕很喜歡。”
兩人的相視一笑,讓王承恩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這輩子真的完了,本以為知道地不該知道的東西已經夠多了,今天才明白,為什麽吳大夫從來不在宮裏麵多待。以後,要是有一句閑言碎語流了出去,他的腦袋能好好呆在脖子上嗎。雨大人什麽時候想把他滅口了,他連準備都來不及。
皇上,您就隻求了兩條五彩線的事情,小的絕對不會說。送給太子一條,是父母送孩子的習俗。而太上皇那頭,您也隻說了要陪他去吃粽子而已。還有雨大人,您的香囊,這玩意是隨便送的嗎。
都說伴君如伴虎,到了他這裏,還受到了兩方麵的威脅。
王承恩的腦補正進行到了有人要把他滅口的時候,雨化田已經向朱由檢告辭,先迴家去了。
朱由檢看著雨化田的背影,握緊了手中的香囊,他閉上了眼睛,把香囊藏到了懷中,再睜眼地時候,已經恢複了正常。他低頭開始看起錦衣衛報上來的關於福王的財產統計資料。他的王叔,真有後來和珅的風範。怕是倒了福王,肥了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