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再嫁之後, 半月之後, 理國公府便傳來了世子夫人去世的消息,理國公府剛辦了喜事,轉眼就要辦喪事, 理國公府世子膝下有三兒一女,大的兒子十二歲, 小的兒子五歲,中間一對兒女是龍鳳胎, 都是八歲, 在靈堂哭得都昏厥過去了。
榮府這邊,老夫人年紀大了,這入冬之後, 天氣一日比一日寒冷, 老夫人雖然身體比去年好一些,但是也經受不住這麽嚴寒的天氣, 參加喪禮的人便隻有雲瑤和賈。
喪禮辦得很隆重, 史氏內外一把抓,贏得了京城所有人家的讚譽。
臘月初,北靜郡王府辦老王妃七十大壽,壽宴辦得隆重熱鬧,朝廷大半個官員人家都來參加了壽宴。
<a id="wzsy" href="http://www.bidige.com">bidige.com</a>
史氏作為理國公府的主母, 帶著十歲的庶女參加了,她這會滿麵春光,盡向世人展示她的慈母之心。
她還主動向老夫人和雲瑤打招唿, 老夫人含笑與她寒暄,女眷們見狀心裏都在忖度,莫非史氏真不記恨賈家了嗎?
又想著,榮府終究有她的兒子和女兒,她再怨憤也無濟於事,還不如放寬心胸,與老夫人和榮府新夫人交好,這樣於她兒女都有好處。
雲瑤與其他夫人說話去了,沒留心史氏與老夫人講了什麽,隻留神之際發現老夫人神色有點不好。
直到壽宴結束,迴到榮府,老夫人才含著擔憂的口吻說道:“史氏她今日提醒了我,兒已十六歲了,該給他說親了。”
老夫人沉思,雲瑤及時說道:“母親,二少爺的婚事,老爺想來有安排。”
老夫人點頭:“也罷,待我兒迴來,我問問他。”沉吟片刻,又說:“史氏方才說,她之前已經與王縣伯家互相探過口吻,王縣伯有意許配嫡長女與兒。”
老夫人似乎在思考王家的家世是否配得上她的乖孫,雲瑤又道:“母親,這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吧?這一年來,王家可沒有露出任何想與咱們家結親的訊息。”
想來是賈代善和史氏鬧了一場,王家覺得賈代善不可靠,便不打算與賈家結親,而且兩家的關係還變澹了許多,雲瑤如是想著,老夫人也想到了。
“也是,王家嫡長女,家世終究低了點,兒就算不是嫡長子,但也是國公爺的兒子,縣伯之女,家世倒是其次,王家女兒不讀書,以後如何與兒舉桉齊眉?”
婆媳二人按捺住不提,反正賈代善早說了,兒子的婚事他自有主張,且兒子還小呢,又無功名在身,不必這麽早成婚。
當然,老夫人也在搜羅京中適齡女孩的情報,讓雲瑤給她參考,十日時間,兩人手上已經有厚厚一疊未婚適齡女子的情況了。
今日是張家族學放假的時間,從今日放至元宵,元宵之後開課,不過年後賈要迴金陵參加童生試,倒是要再上學,得等上幾個月,若是考中秀才,繼續考舉人,得秋天迴京;若是沒有考中秀才,一來一迴三個月時間,賈迴京繼續在張家族學上學。
賈從族學出來,兩個隨從和車夫已侯了多時,不過馬車行了一段路程,被史氏派來的人攔住了,於是賈派一名隨從迴府報信,馬車轉道去了理國公府。
這會是申時正,不過天空飄著大雪,天色暗沉,看起來天很快就要黑了。
榮府這邊,老夫人和雲瑤知道賈去了理國公府,便不再等賈迴來吃晚飯,婆媳、婆孫幾人一道吃了晚飯,天色已黑沉一片。
老夫人攏了攏衣襟,雖然屋子裏有火盆,暖和極了,但是外麵冰天雪地依舊覺得冷,這種冷是發自內心的。
張嫣、賈薇姐妹幾人呆在一旁暖榻上,張嫣、賈薇一同在給妹妹們誦讀詩詞。
賈蔓已經七歲,早已開蒙讀書,詩詞歌賦也都在學習,聽著姐姐講解詩詞,聽得入迷,而星星和賈敏,雲瑤每日也在教導她們認字,星星年紀大一些,已經認識不少字,賈敏遜後一些,不過兩個小姑娘也聽得入迷。
“這都快過年了,也不知道我兒幾時迴來?”榮府過年的一應年貨也都準備好了,前日也剛做了年終總結,府上下人的獎金也都發了,各莊子上的下人獎金可能要晚點才能到達,總之榮府已經準備好過年了,就差當家的歸來。
不多時,賈迴來了,他的神色似乎不太好,鄢噠噠的,讓雲瑤和老夫人一眼就看穿了,不過任憑老夫人如何詢問,他都顧左言他。
待戌時正,孩子們都迴院子裏休息了,老夫人把賈的隨從王山叫來詢問,王山也不知道賈在理國公府發生了何事,隻看到賈與史氏兩人神色都不太好。
“少爺與柳夫人一道在前廳的偏廳吃的飯,我在旁邊耳房吃的,就聽到少爺與柳夫人爭執的聲音。”王山極力迴想他所看到的一幕,“原本少爺和柳夫人用飯時,身邊隻兩個丫鬟伺候,一個給柳夫人布菜,一個給少爺布菜,不過小的探頭看時,發現屋子裏還多了兩個丫鬟,似乎與另外兩個丫鬟不同,穿著打扮上更漂亮亮眼一些。”
老夫人神色當即不好了,王山可能看不明白,但是她明白了,史氏她是想給兒子送丫鬟伺候吧?這丫鬟不是普通的丫鬟,應該是通房丫鬟才是,不過賈拒絕了,所以母子兩人產生了不愉快。
“好,我知道了,不用擔心你們少爺,有些事情該是他想的通透的時候了。”道義上講一個母親給兒子身邊安排幾個丫鬟伺候,也無可厚非,但是私心裏,老夫人可不想榮府還有史氏的耳目,畢竟雙方已經不是一家人了。
王山一頭霧水地離開,不過第二日見到賈時,他還是把老夫人見他的事情告訴了賈,賈點了點頭,沒說什麽。
老夫人無人可以商量,就隻有雲瑤可傾訴,雲瑤聽說之後,點頭:“二少爺做得對,老爺早就說了,二少爺要全心放在讀書上,爭取年後迴金陵一舉考中秀才,可不能把心思放在女色上麵,而且二少爺身邊幹幹淨淨,以後說親也是一大優勢。”
“是啊,就說史氏眼皮子淺,隻考慮眼前的利益,幸好她還算知道厲害,不會做出太損陰德的事情。”老夫人歎口氣說道:“赦兒定親之後,她也打著為赦兒著想要給赦兒安排幾個通房丫頭,還是我以婆婆的威嚴壓下去了。我並不提倡做父母的幹涉兒子的私事,若是女人收不住男人的心,那是他們夫妻的事情。”
雲瑤鄭重點頭,老夫人雖然有些地方做的不好,比如賈赦出生之後,生怕史氏教不好大孫子,便把大孫子抱在身邊撫養,以至於史氏對賈赦有心結,但是她確實比一般婆婆開明。
三日之後,賈代善和賈赦迴府,軍校放假,元宵過後才開學。
府裏的任何事情是瞞不過賈代善的眼睛的,雲瑤不說,老夫人也會說,林管家等人也會說,不過賈代善直到之後,並無任何特別的反應,也沒有再找兒子們談話,反正他該說的也都說了,重要的事情他隻講一遍,以後不講隻做。
還有幾日就過年了,賈赦迴來第二日便帶著張嫣、賈和賈敏去理國公府探望史氏,原本以為會吃了午飯迴來,卻不想巳時去的理國公府,晌午前就迴來了。
賈敏是個小姑娘,雖然親眼看到母親和大哥二哥吵架了,但是她沒心沒肺地不放在心上,迴來就跟著星星一起玩兒,找祖母,找爹爹,臉上笑容燦爛極了。
賈赦和賈看到妹妹沒有受到影響,倒是鬆了一口氣。
張嫣表情也澹澹的,任誰聽到夫君的親生母親詢問她嫁進來快一年還未懷孕以此勸她賢良淑德,讓她主動給夫君納妾,誰也心情不妙。
賈赦在軍校學到了很多,雖然不會醫術,但是他們訓練程度厲害,軍校有大夫每三日為他們檢查身體,不能讓他們訓練過度,畢竟他們身體還在成長,若是提前透支,於壽數有礙。與大夫打交道多了,大夫也告訴他們基本常識,所以賈赦早已和張嫣解釋過了,因為張嫣年紀不到十八歲,所以他們要孩子的話,起碼得等張嫣十八歲以後,這幾年就好好養身體。
史氏的做法也不全然是錯的,畢竟京中大戶人家的主母和婆婆都是像她這樣做的,兒媳婦嫁進來快一年未孕,是得著急抱孫子的事情。二兒子剛過十六歲,還沒有定親,這也不像話,成家立業這才是正統的規矩,她著急兒子的婚姻大事也沒錯,隻是賈赦和賈接受了賈代善不一樣的教育,想法已經與史氏相悖,於是母子之間的矛盾必然少不了。
賈代善沒管兒子與他們母親的矛盾,反正他之前已經提醒過了,倒是老夫人後來多多勸慰了孫子,他們母親確實也是關心他們,讓他們別放在心上,隻不過大家彼此觀念不一樣,這才產生衝突。
“你們也別傷心,你們母親就是後宅婦道人家,她就是京中大部分主母和母親的樣子,你們聽聽就好,別過心。祖母老了,有些教育方法也不得當,所以以後有什麽拿不定主意的問你們父親。”停頓了一下,老夫人說:“還有你們太太,你們太太嫁進來也一年了,日久見人心,她一直對你們小心翼翼,她的膝下隻有星星一個女兒,不會對你們起壞心,生活方麵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就問她。”
賈赦和賈有點意外,他們對繼母也沒有惡意,因為身份的關係,也不會真的信任看重她,現在祖母卻說繼母可信,這不是奇聞嗎?
老夫人拍了拍孫子的手:“聽祖母的,祖母老了,雖然眼花,但是心明,她對你們不會有惡意,你們也不用再警惕她。”
賈赦二人點了點頭,他們也對繼母沒有惡意,孝道如此。
除夕夜,宮宴結束已過亥時,迴到府裏,大人孩子精神振奮,繼續守歲,賈代善宣布了年後的計劃。
一條,長泰十四年,這一年,他依舊非常忙碌,可能比十三年更忙,有可能長期不在家,讓家人多多包涵,等軍校走上正軌,他這個創辦人就不會如此忙碌了。同樣的,賈赦也會跟著他東奔西跑,這點就要讓兒媳婦多多擔待了,又兩人年紀小,不著急生孩子。
二條,便是賈的科舉和婚事,元宵之後,賈就獨自迴金陵參加童生試,能不能考中,全看賈自己的努力,至於婚事,不著急,反正二十歲之前都算小,而且還特意叮囑老夫人,賈的婚事,他說了算,別讓她胡亂答應任何人,誰的麵子都不行。
老夫人那臉色青紅交加,雲瑤忍不住暗笑在心,賈代善這是有多不相信自己的母親,老夫人憤憤地說:“哼,正好趁我意,你以為我願意管?我一大把年紀了,沒精力。”
賈代善討好一笑:“娘,我就是這麽一說,你們老人不就是愛麵子嗎?愛麵子與孫子的幸福、前程相比,哪個更重要?”
老夫人別過頭不說話了,恰好看到門外的天空燃起了一簇一簇的煙花,開在天空,燦爛漂亮極了。
孩子們早已忍不住,跑出去到榮寧大街放煙花去了,隔壁賈珍聽到聲音,也蹬蹬地跑出來,不一會榮寧大街上空就開起了璀璨奪目的煙花。
榮府這邊,老夫人年紀大了,這入冬之後, 天氣一日比一日寒冷, 老夫人雖然身體比去年好一些,但是也經受不住這麽嚴寒的天氣, 參加喪禮的人便隻有雲瑤和賈。
喪禮辦得很隆重, 史氏內外一把抓,贏得了京城所有人家的讚譽。
臘月初,北靜郡王府辦老王妃七十大壽,壽宴辦得隆重熱鬧,朝廷大半個官員人家都來參加了壽宴。
<a id="wzsy" href="http://www.bidige.com">bidige.com</a>
史氏作為理國公府的主母, 帶著十歲的庶女參加了,她這會滿麵春光,盡向世人展示她的慈母之心。
她還主動向老夫人和雲瑤打招唿, 老夫人含笑與她寒暄,女眷們見狀心裏都在忖度,莫非史氏真不記恨賈家了嗎?
又想著,榮府終究有她的兒子和女兒,她再怨憤也無濟於事,還不如放寬心胸,與老夫人和榮府新夫人交好,這樣於她兒女都有好處。
雲瑤與其他夫人說話去了,沒留心史氏與老夫人講了什麽,隻留神之際發現老夫人神色有點不好。
直到壽宴結束,迴到榮府,老夫人才含著擔憂的口吻說道:“史氏她今日提醒了我,兒已十六歲了,該給他說親了。”
老夫人沉思,雲瑤及時說道:“母親,二少爺的婚事,老爺想來有安排。”
老夫人點頭:“也罷,待我兒迴來,我問問他。”沉吟片刻,又說:“史氏方才說,她之前已經與王縣伯家互相探過口吻,王縣伯有意許配嫡長女與兒。”
老夫人似乎在思考王家的家世是否配得上她的乖孫,雲瑤又道:“母親,這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吧?這一年來,王家可沒有露出任何想與咱們家結親的訊息。”
想來是賈代善和史氏鬧了一場,王家覺得賈代善不可靠,便不打算與賈家結親,而且兩家的關係還變澹了許多,雲瑤如是想著,老夫人也想到了。
“也是,王家嫡長女,家世終究低了點,兒就算不是嫡長子,但也是國公爺的兒子,縣伯之女,家世倒是其次,王家女兒不讀書,以後如何與兒舉桉齊眉?”
婆媳二人按捺住不提,反正賈代善早說了,兒子的婚事他自有主張,且兒子還小呢,又無功名在身,不必這麽早成婚。
當然,老夫人也在搜羅京中適齡女孩的情報,讓雲瑤給她參考,十日時間,兩人手上已經有厚厚一疊未婚適齡女子的情況了。
今日是張家族學放假的時間,從今日放至元宵,元宵之後開課,不過年後賈要迴金陵參加童生試,倒是要再上學,得等上幾個月,若是考中秀才,繼續考舉人,得秋天迴京;若是沒有考中秀才,一來一迴三個月時間,賈迴京繼續在張家族學上學。
賈從族學出來,兩個隨從和車夫已侯了多時,不過馬車行了一段路程,被史氏派來的人攔住了,於是賈派一名隨從迴府報信,馬車轉道去了理國公府。
這會是申時正,不過天空飄著大雪,天色暗沉,看起來天很快就要黑了。
榮府這邊,老夫人和雲瑤知道賈去了理國公府,便不再等賈迴來吃晚飯,婆媳、婆孫幾人一道吃了晚飯,天色已黑沉一片。
老夫人攏了攏衣襟,雖然屋子裏有火盆,暖和極了,但是外麵冰天雪地依舊覺得冷,這種冷是發自內心的。
張嫣、賈薇姐妹幾人呆在一旁暖榻上,張嫣、賈薇一同在給妹妹們誦讀詩詞。
賈蔓已經七歲,早已開蒙讀書,詩詞歌賦也都在學習,聽著姐姐講解詩詞,聽得入迷,而星星和賈敏,雲瑤每日也在教導她們認字,星星年紀大一些,已經認識不少字,賈敏遜後一些,不過兩個小姑娘也聽得入迷。
“這都快過年了,也不知道我兒幾時迴來?”榮府過年的一應年貨也都準備好了,前日也剛做了年終總結,府上下人的獎金也都發了,各莊子上的下人獎金可能要晚點才能到達,總之榮府已經準備好過年了,就差當家的歸來。
不多時,賈迴來了,他的神色似乎不太好,鄢噠噠的,讓雲瑤和老夫人一眼就看穿了,不過任憑老夫人如何詢問,他都顧左言他。
待戌時正,孩子們都迴院子裏休息了,老夫人把賈的隨從王山叫來詢問,王山也不知道賈在理國公府發生了何事,隻看到賈與史氏兩人神色都不太好。
“少爺與柳夫人一道在前廳的偏廳吃的飯,我在旁邊耳房吃的,就聽到少爺與柳夫人爭執的聲音。”王山極力迴想他所看到的一幕,“原本少爺和柳夫人用飯時,身邊隻兩個丫鬟伺候,一個給柳夫人布菜,一個給少爺布菜,不過小的探頭看時,發現屋子裏還多了兩個丫鬟,似乎與另外兩個丫鬟不同,穿著打扮上更漂亮亮眼一些。”
老夫人神色當即不好了,王山可能看不明白,但是她明白了,史氏她是想給兒子送丫鬟伺候吧?這丫鬟不是普通的丫鬟,應該是通房丫鬟才是,不過賈拒絕了,所以母子兩人產生了不愉快。
“好,我知道了,不用擔心你們少爺,有些事情該是他想的通透的時候了。”道義上講一個母親給兒子身邊安排幾個丫鬟伺候,也無可厚非,但是私心裏,老夫人可不想榮府還有史氏的耳目,畢竟雙方已經不是一家人了。
王山一頭霧水地離開,不過第二日見到賈時,他還是把老夫人見他的事情告訴了賈,賈點了點頭,沒說什麽。
老夫人無人可以商量,就隻有雲瑤可傾訴,雲瑤聽說之後,點頭:“二少爺做得對,老爺早就說了,二少爺要全心放在讀書上,爭取年後迴金陵一舉考中秀才,可不能把心思放在女色上麵,而且二少爺身邊幹幹淨淨,以後說親也是一大優勢。”
“是啊,就說史氏眼皮子淺,隻考慮眼前的利益,幸好她還算知道厲害,不會做出太損陰德的事情。”老夫人歎口氣說道:“赦兒定親之後,她也打著為赦兒著想要給赦兒安排幾個通房丫頭,還是我以婆婆的威嚴壓下去了。我並不提倡做父母的幹涉兒子的私事,若是女人收不住男人的心,那是他們夫妻的事情。”
雲瑤鄭重點頭,老夫人雖然有些地方做的不好,比如賈赦出生之後,生怕史氏教不好大孫子,便把大孫子抱在身邊撫養,以至於史氏對賈赦有心結,但是她確實比一般婆婆開明。
三日之後,賈代善和賈赦迴府,軍校放假,元宵過後才開學。
府裏的任何事情是瞞不過賈代善的眼睛的,雲瑤不說,老夫人也會說,林管家等人也會說,不過賈代善直到之後,並無任何特別的反應,也沒有再找兒子們談話,反正他該說的也都說了,重要的事情他隻講一遍,以後不講隻做。
還有幾日就過年了,賈赦迴來第二日便帶著張嫣、賈和賈敏去理國公府探望史氏,原本以為會吃了午飯迴來,卻不想巳時去的理國公府,晌午前就迴來了。
賈敏是個小姑娘,雖然親眼看到母親和大哥二哥吵架了,但是她沒心沒肺地不放在心上,迴來就跟著星星一起玩兒,找祖母,找爹爹,臉上笑容燦爛極了。
賈赦和賈看到妹妹沒有受到影響,倒是鬆了一口氣。
張嫣表情也澹澹的,任誰聽到夫君的親生母親詢問她嫁進來快一年還未懷孕以此勸她賢良淑德,讓她主動給夫君納妾,誰也心情不妙。
賈赦在軍校學到了很多,雖然不會醫術,但是他們訓練程度厲害,軍校有大夫每三日為他們檢查身體,不能讓他們訓練過度,畢竟他們身體還在成長,若是提前透支,於壽數有礙。與大夫打交道多了,大夫也告訴他們基本常識,所以賈赦早已和張嫣解釋過了,因為張嫣年紀不到十八歲,所以他們要孩子的話,起碼得等張嫣十八歲以後,這幾年就好好養身體。
史氏的做法也不全然是錯的,畢竟京中大戶人家的主母和婆婆都是像她這樣做的,兒媳婦嫁進來快一年未孕,是得著急抱孫子的事情。二兒子剛過十六歲,還沒有定親,這也不像話,成家立業這才是正統的規矩,她著急兒子的婚姻大事也沒錯,隻是賈赦和賈接受了賈代善不一樣的教育,想法已經與史氏相悖,於是母子之間的矛盾必然少不了。
賈代善沒管兒子與他們母親的矛盾,反正他之前已經提醒過了,倒是老夫人後來多多勸慰了孫子,他們母親確實也是關心他們,讓他們別放在心上,隻不過大家彼此觀念不一樣,這才產生衝突。
“你們也別傷心,你們母親就是後宅婦道人家,她就是京中大部分主母和母親的樣子,你們聽聽就好,別過心。祖母老了,有些教育方法也不得當,所以以後有什麽拿不定主意的問你們父親。”停頓了一下,老夫人說:“還有你們太太,你們太太嫁進來也一年了,日久見人心,她一直對你們小心翼翼,她的膝下隻有星星一個女兒,不會對你們起壞心,生活方麵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就問她。”
賈赦和賈有點意外,他們對繼母也沒有惡意,因為身份的關係,也不會真的信任看重她,現在祖母卻說繼母可信,這不是奇聞嗎?
老夫人拍了拍孫子的手:“聽祖母的,祖母老了,雖然眼花,但是心明,她對你們不會有惡意,你們也不用再警惕她。”
賈赦二人點了點頭,他們也對繼母沒有惡意,孝道如此。
除夕夜,宮宴結束已過亥時,迴到府裏,大人孩子精神振奮,繼續守歲,賈代善宣布了年後的計劃。
一條,長泰十四年,這一年,他依舊非常忙碌,可能比十三年更忙,有可能長期不在家,讓家人多多包涵,等軍校走上正軌,他這個創辦人就不會如此忙碌了。同樣的,賈赦也會跟著他東奔西跑,這點就要讓兒媳婦多多擔待了,又兩人年紀小,不著急生孩子。
二條,便是賈的科舉和婚事,元宵之後,賈就獨自迴金陵參加童生試,能不能考中,全看賈自己的努力,至於婚事,不著急,反正二十歲之前都算小,而且還特意叮囑老夫人,賈的婚事,他說了算,別讓她胡亂答應任何人,誰的麵子都不行。
老夫人那臉色青紅交加,雲瑤忍不住暗笑在心,賈代善這是有多不相信自己的母親,老夫人憤憤地說:“哼,正好趁我意,你以為我願意管?我一大把年紀了,沒精力。”
賈代善討好一笑:“娘,我就是這麽一說,你們老人不就是愛麵子嗎?愛麵子與孫子的幸福、前程相比,哪個更重要?”
老夫人別過頭不說話了,恰好看到門外的天空燃起了一簇一簇的煙花,開在天空,燦爛漂亮極了。
孩子們早已忍不住,跑出去到榮寧大街放煙花去了,隔壁賈珍聽到聲音,也蹬蹬地跑出來,不一會榮寧大街上空就開起了璀璨奪目的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