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孫策自入主建業以來,不出一月間,連鬥王朗,劉繇,嚴白虎三大吳地諸侯,而且是連鬥連勝,一月間,三大吳地諸侯,死的死,散的散,再也凝不成聚力,擋不得孫策的腳步。此時,整個東吳之地,就有如正脫光了衣服**著身子的美女般,卻正等待著孫策去臨幸。


    也不去管王朗,嚴白虎他們是怎麽個去接出家眷法的,孫策自是知道此時的王朗他們已是成不了什麽氣候,遂也懶得再去理會他們,便自領了大軍去了會稽郡處。


    等得那虞翻和全家家主全柔把個孫策迎進了會稽後,這會稽郡的主人,便算是正式改姓為孫了。(全柔大家可能不知道是誰,可是說到東吳大將全琮大夥一定知道,全柔就是全琮他老子,嘿嘿。。。。:)


    此時的孫策,已經盡占丹陽,吳郡,會稽三郡,待得孫策命過諸大將分兵把守住各地要隘關卡後,一麵寫表申奏於朝庭中去,雖然說此時的大漢朝已經名存實亡,可是那畢竟仍然是朝庭不是,是大義所在,孫策現在卻還不敢有何其它心思,就算有,也要藏在心裏,所以,這表奏卻還是要寫的。


    且說自得了會稽全郡後,得了那會稽大姓全家的投效後,這一日,卻又有一方英雄來投,乃是會稽餘姚人,姓董,名襲,字元代。


    身長八尺,麵方口闊,隻一眼,孫策便看出,此又是一員驍將也,當下大喜過望,命為別部司馬一職。讓他自領了軍馬,隨著諸老將自去平海賊去了。


    自得了吳郡,丹陽,會稽三郡後,又新得數員驍將以為爪牙,身邊謀臣,武將,亦是有數十員,擁數十數萬間,要攻下東吳其它郡縣,相信,亦隻是個時間問題。


    此時的孫策,自覺自己羽翼也算是差不多豐滿了,便就想著到袁術處要迴他當初抵押的傳國玉璽來。


    隻是那傳國玉璽,袁術又如何能還給孫策呢?此時的袁術,卻還正在抱著個傳國玉璽在做著他的春秋大夢呢。


    其實,說將起來,這袁術起了稱帝之心,個中原由,當也非偶然所想的,雖然說這病根是落在了那傳國玉璽上,可是,其真正的根本,也是分很多個方麵的。


    先,當然是名望的問題,袁家四世三公,他們老袁家,袁槐,袁逢,到得靈帝時期,還是當朝的司空,司徒呢,門生故吏可謂是遍天下,就人脈這一條來說,這天底下,估計還真的沒幾個人能比得上他們老袁家的。


    其次,當然是因為朝庭上的問題。朝庭上的那位九五至尊,說實在話,他真的已經沒有什麽威信可言了,其時間,完全都可以追塑上個上百年時間,我們這裏就估且說是從恆,靈二帝起吧,從這二位手上,大漢朝的威信,就已經開始走向了下坡路,到得獻帝頭上,那就更是苦不堪言了,這皇帝做的,還不如條狗來得自在。


    而到得如今,隻要是明言人都能看來出來,漢獻帝,已經被兗州的曹操給變相的軟禁了,皇家沒有了威信可言,這天下自然就會亂起來。


    再次是還是那個老調重彈的話題,這天下大勢的問題,這天下大勢,在前麵已經說得非常的清晰透明。袁紹,馬上就要可以盡得冀,並,幽三州之地,而現在的袁術卻是占盡著整個淮南糧倉,更何況,現在還算是他手下的孫策,已經開始去占江東六郡之地。如此算來,隻要等著孫策占盡了整個江東,豈不是也等於袁術坐擁整個江東,然而再南下交州,北上荊,豫二州,再與北方的袁紹二兄弟,一南一北的夾擊,試問,夾在中間的曹操,方寧二大諸侯,又如何能頂得住他們兄弟二人這般的聯手?


    這天下,終歸還是要歸入他老袁家的。雖然袁術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那孫策,已經背叛了他。可是,這些卻並不妨礙著袁術的夢想,袁公路此刻卻還正在做著美夢,夢想著那孫策以最快的度平定了整個江東,然後,他好派人去接收這地盤兒。


    前麵說過這許多點點滴滴的理由,其實,終歸來說還是一點,實力。有實力就能稱雄於世。


    何為實力,在這個亂世裏,當然是要兵有兵,有糧有糧,要將有將,有地盤兒有地盤兒。這就是實力。


    可是,很湊巧的,袁術這些條件都滿足。


    袁術是位征兵狂,這無可否認,他喜歡那種兵多將廣的感覺。


    將不用說了,原孫堅一脈以下,孫策,程普,黃蓋,韓當,這些個個都是一等一的打戰好手。袁術當年與孫堅共事之時,自然是非常了解這一幫狠人的。


    而袁術自己這邊,自大將紀靈以下,都督張勳,橋蕤,上將雷薄、陳芬、陳紀、陳蘭、樂就、劉勳、李豐、梁綱、樂就等等等等,光上將就不下三十餘員。其它謀士上有楊弘、閻象、呂範、袁渙、袁胤、楊大將等,個個也都算是一方人傑。


    如此多英傑匯聚一帳下,再加上他手頭上光兵馬就有七八十萬之多。兵精糧足,窩在這淮南之地又如此多年,雖然談不上什麽深得民心,但至少一個深入民心他袁術是能評上的。


    再加上孫策如今勢頭如此之猛,頗有一年半載之內就能盡占江東數郡的樣子。很湊巧的手頭上又有一方傳國玉璽在手,試問,袁術的心,能不火熱嗎?


    所以,很自然的,袁術反複思考之後,便就大會帳下諸臣道:“昔日漢高祖劉邦不過泗上一亭長,斬白蛇而有天下;今大漢曆時四百年餘,氣數已盡。吾家四世三公,正應民心之所歸;而吾袁姓出於陳。陳乃大舜之後。以土承火,正應其氣運。又有讖雲:代漢者,當塗高也。吾字公路,正應其讖。今又有傳國玉璽。此等湊巧,乃天之昭示也,吾若不為君,便是背天道而行。吾效應天順人,正位九五。”


    遂於興平二年,在壽春城南,正式稱帝建號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龍鳳輦,祀南北郊,立馮方女為後,立子袁胤為東宮太子。自號仲家皇帝。


    嗬嗬,這一更先傳上,隔兩小時還有兩更,嘿嘿!這麽努力,大夥給點獎勵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戰在漢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關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關山並收藏征戰在漢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