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東雲客棧,方寧、令虎二人拖著滿身風塵,終於在日落前趕進了彭城,跳下馬來,隨手把韁繩扔給了一邊的夥計,方寧、令虎二人大步流星的往內堂走去。


    “二位爺,是要打尖還是要住店呢?”帶著標準的微笑,店小二熱情地把方寧、令虎二人給安排了個位子。此時天色已晚,看這二位爺滿身風塵,想是趕了段不短的路。迎進去,定是一樁大買賣。


    “給我來兩間上房,整桌酒菜,撿拿手的上。”終於是趕到彭城了,也是需要好好休息休息了。


    “唉,二位爺稍待。”小二唱了個肥諾“上房兩間。清蒸五花魚一份、香絲五花肉一份、爆肥腸一份。。。”


    五花肉、爆肥腸都是一些下酒的好菜,方寧、令虎二人一路行來,也不知遇了多少麻煩,吃了多少苦頭,這會抵達彭城,卻是放開了肚子,大吃特吃了一通。


    酒足飯飽,又美美地洗了個熱水澡,困意就如爬樹梢的月亮,那是噌噌直往上冒,本還打算先出去了解下彭城的,方寧這會也懶得動彈了,幹脆直接躺下,不一會已是唿唿大睡起來。


    州牧府,東廂房,陶謙正凝神細細品味著一幅山水畫。這是蔡魚蔡公的一幅山水畫,陶謙是位不可多得的好政治家,也是漢朝不可多得的一位大儒,對於這也是頗有造詣,如今正細細地思量著這畫著的神韻。


    “大人,方太守已經進城了。”老管家的聲音永遠都是那麽的輕描淡寫。


    “何時進的城,可有何異動?”


    “申時後進的城,現住在東雲客棧,據店小二講,方太守吃過飯後就睡下了,並未外出。”


    “睡下了?”陶謙暗自沉思了一會,才揮了揮手,讓老管家下去。竟然就睡下了,黃口小兒,十二歲的青州撫難校尉,倒是有意思了。


    第二日,經過昨天一夜的休息,方寧、令虎二人又生龍活虎,不見半分疲態。


    州牧府,方寧交上拜貼,確被守門一小廝給打了,“州牧大人不在”。隻是簡間的一句話就把方寧給打了,方寧怏怏離去。隻得先迴客棧,讓令虎先去打探下消息。


    每隔一個時辰,方寧就和令虎往牧府上走一趟,從卯時到未時三刻,來來迴迴,這已經是方寧第七次來州牧府了。


    朱紅色的鎏金銅門仍是緊緊地閉著。


    “咚咚咚”輕輕叩響了那對獸麵吞獅銅環,好一會,門才被輕輕地拉開了條小縫,探出個腦袋來,一見又是那張笑臉,那家丁不由得有些惱了:“你這人咋這樣,都跟你說了,今兒個大人不在,你是聽不懂人話,還是咋地?”


    “放屁,剛老子打聽過,陶史君今天根本就沒有出過門。”令虎有些煩躁地低吼道。


    “虎子不得無禮。”仍是那張不變的笑臉,方寧近乎諂媚地笑道:“還請小哥幫我傳達一聲,我真有十萬火急之事需麵見陶史君。”


    “今日不見客”哐一聲,不由分說,那小廝狠狠地關上了小門。


    “這鳥廝,欺人太甚。”一旁的令虎已是氣的兩眼如燈籠,就差拔出背上的雙斧幹他一場了。


    看著附近圍觀的人群,方寧有些無奈地摸了摸鼻子,又一次碰壁,但方寧卻沒有半點不開心,反而還有點期待,抬頭望了望天空,時辰還早,方寧暗自估摸著現在也就下午三點左右。眼光四處瞟去,卻見街麵上人來人往,很是繁華,。這不光是因為這州牧府地處彭城市中心位置的原因,更因為陶謙確實是一位內政上不可多得的高手,更因為彭城內有糜竺這號大商家,街麵上人不多不熱鬧那才是怪事。


    街上很多人,很好,要的就是這種場麵。今天這已經是第七次登門拜訪了吧,嘿嘿,暗自陰笑了兩場,方寧徑直地往後退了幾步,從行囊裏拿出拜貼,高舉過頂,對著牧府大喊道:“青州齊郡太守方寧求見陶史君。”這一叫不得了,周圍原就看熱鬧的人更是圍了個裏三圈外三圈的。(..tw好看的小說)城內其它地方,更是有許多人正聞訊往這邊趕來。


    “青州齊郡太守方寧求見陶史君。”方寧可不管這些,見圍上來的人指指點點的,方寧倒也不在意,人越多,方寧是叫的越大聲。這卻是惹了一旁的令虎,怒目直視四周,卻又不好趕走邊上這些人。


    對於這些方寧完全不在乎,其實說句老實話,陶謙越是如此,方寧越是喜歡,這正愁沒什麽好時機作場秀,確不想這運氣好起來是嗑睡就有人送枕頭啊,想作秀別人就給舞台,還整一免費的拖兒,更絕的是這拖兒還是大漢州牧版的,這種種巧合,實在是一場最奢侈的作秀表演。


    無視於周圍人的指指點點,方寧秉著堅持要把這場秀秀的完美無暇的原則,繼續用他那尚顯稚嫩的聲音,繼續完美的展示著自己的仁慈。


    “青州連年大旱,上有天災不斷,下有黃巾餘蘖作亂,青州萬千百姓苦不堪言,天幸,我皇聖明,降下旨意,允我出兵掃平禍亂,還我大漢清寧,青州萬千百姓猶如暗夜裏看見了一絲光明,滿懷期待我朝天兵。”


    “而今,寧幸不辱命,聖上鴻福齊天,得眾將士效死力,隻三日間即掃平樂安,三軍歡慶一堂,寧心卻是一片苦澀,看著那張張嗷嗷待哺的雙眼,看著衣食無著的百姓,寧苦無他法,隻得散盡三軍糧秣,以救濟同胞。”


    “如今,兵困樂安,三軍無糧,萬千百姓苦無粒米下鍋。寧惶恐之至,寧雖為一郡太守,此次亦厚顏來求陶史君,望陶史君念在同我大漢袍澤份上,借我糧草十萬石,此恩此德,寧願代青州百姓舍身以報君恩。”


    周圍人一陣哄動


    路人甲:“齊郡太守哦,雖然是小了點,可是是個好官啊。”


    路人乙:“看來青州真的比我們這窮多了。”


    路人丙:“快看快看,這太守竟然跪下來了”


    路人丁:“。。。。”


    “趴”地一聲,方寧仍保持那個姿勢,把拜貼高舉過頂,單膝跪地,高聲喊道:“青州齊郡太守方寧跪求陶史君。”


    這可不得了,怎麽說方寧也是一方太守之身,且是青州的太守,並非這徐州治下,這拜陶謙這個牧伯,這禮卻是重了,周遭裏見方寧如此更是噓聲一片。


    “主公”一旁的令虎這迴終於是再也忍不住怒吼道:“陶謙老兒,安敢辱我家主公太甚!”


    “主公,且迴州裏,未將願為先鋒,提精兵以劫略徐州,搶他娘的,何必在此受這廝鳥氣。”


    方寧大怒:“豎子不得妄言,還不與我跪下。”小樣,你要搶他,你也得迴家偷偷跟我說不是,這憨貨,唉!!!可把我給整的,就一強盜頭子一樣,人家不借你就搶啊。


    怒哼了一聲,見方寧如此說了,令虎也是無法,隻得隨著方寧跪了下來。


    “青州齊郡太守方寧跪求陶史君。”


    朱紅色的大門吱呀一聲,被扯開了一條小縫,一小廝慌慌張張出來,接過了方寧高舉過頂的拜貼,把方寧、令虎二人引了進去。


    牧府書房,陶謙安然上座,下處陳矽、糜竺、曹豹及昨日一幹大小將佐皆在坐。


    “不想這方太守倒是一為民著想的好官,嗬嗬!。”


    “是啊!真沒想到!此真乃仁慈之主也!”


    “諸位,且聽陶某一言。”看了看桌上那七份拜貼,陶謙確是懶得管堂下這些家主們的議論,起身淡然道:“事到如今,其它事且不去管他,如今方太守已是上得門來,這糧是非借不可了。諸位可還有何其它想法”


    “謹聽主公吩咐。”在坐的眾人雖然官職有大有小,人有賢有愚,但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所有的人都是一位合格的政客。打太極這手絕活,全都是國手級的人物,因為國民級的那一幫都已經被排擠掉了。


    “嗯,即如此,眾位家主迴去且每人備糧草千石,以湊齊二十萬石糧草與那青州,也免得顯我等小氣。”原本商議好的十萬石糧草,確是轉眼間被陶謙改說成二十萬石,原本商議好的陳矽,糜竺,曹豹三家主在底下隱晦的交換了個眼神,確是誰也沒有上前去多說一聲,就多加幾萬石糧草而已,誰也不會為這點小事而去做了那出頭的傻鳥。當然,多加幾萬石糧草在這三位大家主來說,確實也隻是小事,不值一提的小事。


    徐州府的辦事效率絕對跟徐州的富庶一樣,是崗崗的。二十萬石糧草,隻用了二天時間,就籌備完畢,可是,這另外一道大大的難題確是擺在了方寧的麵前,怎麽把這糧給運迴去,要知道這沿路上雖不敢說盜賊多如牛毛,可你總得要有人護送吧,這護送護送除了護還得有送的人啊。這民夫肩挑手推的,你得招上多少?


    這是一個難題,很大的難題。一大堆糧食擺在了方寧麵前,方寧確不知道應該怎麽個把他給弄迴去。確是讓方寧大傷腦筋。


    “看來還得去麻煩麻煩那糜家兄弟了。”方寧暗自歎了口氣,卻是頗有幾無奈的味道。


    人情債這種東西是最難以還上的,方寧不想欠別人太多的人情,可是有的時候,確是迫不得以的,就比如現在,二十萬石糧草擺在你麵前,人家白給了你這麽多糧草已經是夠義氣了,不管是道理人情上,還是朝庭上。可是送了糧,人家確不提供送貨上門這項服務啊。方寧單槍匹馬的來徐州,你能讓他怎麽辦?現在迴去讓方悅把大軍給派來,顯然不行。而去求糜家確是唯一的一條可行之路。


    迴答“愛丫,瑪麗亞”同學。。。陳群暫時是沒希望了,不過於禁可以,後麵幾章俺盡量把他給弄過來,嘿嘿,俺也是比較喜歡於禁這家夥地!!


    慶祝一下,過十萬字了!大夥有金磚的請扔幾塊下來哦!沒收藏的朋友也請幫忙收藏個!小山在這裏說謝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戰在漢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關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關山並收藏征戰在漢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