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召集群臣,商議逐客之事,當然絕口不提《諫逐客書》的事情。


    秦王:此番驅逐客卿,沸沸揚揚,民間頗有微詞。很多不同意見,也陸續反映了上來。諸位臣子,不妨議論議論。


    群臣中大多數人提議:此項措施不當,應當立即停止!


    秦王問身邊近臣內史慶書:廷尉李斯有什麽意見?


    慶書奏道:廷尉還在驪山,主持祭祀。他隻是給臣下捎來口信---詢問滯留客卿,何時可以返迴鹹陽?


    秦王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廷尉的意見是--留客吧?


    大臣們聽聞李斯支持挽留客卿,頓時興奮起來。


    一員大臣挺身而出:臣要彈劾上卿茅焦、蒙毅!


    秦王:講來!


    “正是此二人,建議王上逐客!致使我大秦尚賢重義之名,受到玷汙!有的大臣,被迫棄官而去,有的憂憤自殺!其禍甚烈,其情何堪?萬餘客卿,為驅東行。哀號於途,民不忍視。眾人紛紜,秦不好客。此為我大秦,自古未有之恥也!臣請依律責罰二人,惟望吾王收迴成命,體恤客卿,並宣告天下!”


    又有一批大臣站出來,彈劾茅焦等人,勸說秦王停止逐客。


    秦王:好吧,就依眾卿之言!責罰蒙毅,令其閉門思過三個月,免去上卿之職,以觀後效!對於茅焦,去上卿之職,停俸半年,以示懲戒!


    還有大臣站出來,繼續抨擊茅焦等人。


    秦王眼看群臣不滿,隻得宣布:蒙毅撤職,發配北地領軍戍邊。驅逐茅焦出秦國,並布告秦境,召迴客卿。


    茅焦沒有當場被殺,已是萬幸!


    倏忽間,富貴來了、樓起了!轉眼看,貧窮又至,樓塌了!


    且說李斯率領部眾,在驪山隆重祭奠犧牲的稷宮戰士,萬般悲慟不表。


    事畢,下得驪山,來到館驛。


    但見眾客卿喜氣洋洋,原來,秦王停止逐客、處罰上卿蒙毅、茅焦的文告,已經高掛在大門口!


    “禍事終於過去了!”


    “李斯大人說到做到,真是能臣啊。”


    李斯如同春風拂麵,也終於露出了幾天來久違的笑容。


    李斯派往鹹陽宮傳書的信使,也終於迴來了!


    信使:大人,我迴來了。


    李斯:怎麽耽擱這麽久?


    信使:書信早已送到,但是,大人讓詢問的事情,王上遲遲沒給迴話,故此延遲。。


    李斯:那現在怎樣?


    信使:內史慶書讓小人等候了三兩日,說是王上在閉門研習書法,誰也不見。


    李斯笑了:難得王上有此雅興,你接著說。


    信使:等了三日,內史慶書傳大王口信,給小人迴複說,告訴李斯,王庭出了一個茅焦,還會有第二個。--就隻有這麽個口信了。


    李斯皺眉,忽然跪倒:臣李斯接旨!


    信使大驚:王上並無諭旨,讓小人帶迴來啊?


    李斯:這是王上的口諭!


    李斯起身返迴館驛,召集部屬議事。


    李斯:諸位,王上諭令誅殺茅焦!汝等怎麽看?殺是要殺!茅焦身為上卿,秦宮機密,不得外泄。關鍵是明殺、還是暗殺?殺後,又當如何?


    梠守之:那茅焦結怨甚多,王上是擔心不除此人,難以服眾啊!那就是明殺了?


    白冥嘉:那茅焦雖有罪,也隻是個替死鬼。隻殺茅焦,不除蒙毅。--情理難容!所以,大王的意思應當是暗殺!


    菟裘孤:暗殺了,誰能知道?沒有轟動效果,如何會讓大臣、客卿解恨?


    蜚廉蒲:在大秦境內,茅焦被殺,你就說成他是被盜匪所殺,人們也會意指秦王。(..tw好看的小說)這個事情難辦啊!王上公開的命令是驅逐茅焦,又怎能朝令夕改呢?


    李斯沉吟:嗯,都有道理。此事還要思慮,也不能壞了稷宮的名聲。


    李斯終於拍板:自殺!


    李斯傳令:白冥嘉!你引一隊人馬,速去追趕攔截茅焦,尋僻靜無人處,迫其自殺!


    茅焦正在三名軍士看護下,乘馬東行。身後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白冥嘉引一隊人馬追趕了上來!


    茅焦茫然迴顧。


    白冥嘉趕到近前,護送的軍士喝問:汝等何人?


    白冥嘉手持令牌:廷尉大人有令,押送之事由稷宮接手,交接人犯之後,汝等可即刻返迴鹹陽!


    那三名軍士正不願遠行,立即調轉馬頭:人犯在此,你們負責吧!我等迴去了。


    茅焦仰天長歎:我命休矣!


    一處密林中,茅焦被帶到一株古樹下,樹上懸吊著丈餘白綾。


    白冥嘉:上卿,請上路吧!廷尉大人有令:賜您個全屍,免得眾人動手,血汙塗地!


    茅焦坦然又無奈地說:替我謝謝你們廷尉!告訴他:九泉之下若有靈,我定當生嗜其肉,啜飲其血!


    說罷,茅焦登上一根原木,閉上眼睛,自將頭顱伸進了圈套之中。


    白冥嘉一腳踢開了原木,茅焦掙紮抽搐幾下,逐漸挺直了四肢。


    在被驅逐的路途中,趁“看護不嚴”,茅焦“負罪自殺”了,秦王聽到死訊,下令厚葬茅焦。嬴政一箭三雕:1、以茅焦之死,推卸驅逐客卿的責任、邀買人心。2、測試李斯的辦事能力。3、為李斯上位,掃清道路!


    曆史上還有一種說法,演繹的成分頗大:


    說是秦王因嫪毐事發,囚禁母親、囊殺二弟。又不聽勸諫,連續殺死了27名勸諫的大臣。來到秦國謀生的書生茅焦不怕死,又來勸諫,聲稱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地上有二十八位賢臣。現在已經有了27位,自己就是那第28位!


    秦王大怒,命人架起一口大鼎,燃燒薪柴,要烹殺茅焦。


    茅焦故意緩慢地進殿以減弱秦王的怒氣。使者催促他快點,茅焦說:“我到了那裏就要被處死了,您就不能讓我慢點嗎?”連使者都感到非常悲哀。


    茅焦來到秦始皇麵前,不慌不忙地行過禮,對秦王說:“我聽說,長壽的人不忌諱談論死亡,國君不忌諱研究國家滅亡。人的壽命不會因為忌諱死亡而長久,國家不會因為忌諱亡國而保存。人的生死,國家的存亡,都是開明的君主最希望研究的,不知道大王是否願意聽?”聽到這裏,秦王的怒氣稍稍緩解,問:“此話怎講?”


    茅焦說:“忠臣不講阿諛奉承的話,明君不做違背世俗的事。現在,大王有極其荒唐的作為,我如果不對大王講明白,就是辜負了大王。”


    秦王停頓了一會,說:“你要講什麽?說來聽聽。”


    茅焦說:“天下之所以尊敬秦國,也不僅僅因為秦國的力量強大,還因為大王是英明的君主,深得人心。現在,大王車裂你的假父,是為不仁;殺死你的兩個弟弟,是為不友;將母親軟禁在外,是為不孝;殺害進獻忠言的大臣,是夏桀、商紂的作為。如此的品德,如何讓天下人信服呢?天下人聽說之後,就不會再心向秦國了。我實在是為秦國擔憂,為大王擔心啊。”


    說完之後,茅焦解開衣服,走出大殿,伏在殿下等待受刑。


    秦王政聽了茅焦這番話之後,深為震動,知道自己的行為對收買人心、統一天下大業不利,於是,他親自走下大殿,扶起茅焦,說:“赦你無罪!先生請起,穿上衣服。我願意聽從先生的教誨。”


    茅焦進一步勸諫說:“以前來勸諫大王的,都是些忠臣,希望大王厚葬他們,別寒了天下忠臣的心。秦國正圖一統天下,大王更不能有遷徙母後的惡名。”秦王說:“以前的人,都是來指責我的。沒有一個講明事關天下統一的道理。先生的話使我茅塞頓開,哪裏有不聽的道理?”於是,秦王采納了茅焦的建議,厚葬被殺死的人,又親自率領車隊,前往雍地把太後接迴鹹陽,母子關係得以恢複。


    返迴都城鹹陽的太後極為高興,設酒宴款待茅焦,席間對茅焦讚賞有加,她一迭聲地稱讚說:“先生是天下最正直的大臣。在危急時刻,先生轉敗為勝,安定秦國的江山社稷,使我們母子重新相會,這都是茅君的功勞啊!”


    後來,茅焦受到秦始皇的尊敬,被封為上卿。


    筆者認為:茅焦勸諫秦王,應當確有其事,隻是沒有那麽壯烈!秦王也不可能殺害那麽多大臣!那是明代小說家馮夢龍、蔡元放在曆史小說《東周列國誌》中杜撰的!


    茅焦勸諫秦王,結束對其母的囚禁,行孝義仁信之舉,應當正和了秦王的心思,為嬴政邀取了美名,這在先秦時代無疑是巨大的功勳,否則他也不會一舉位列上卿。


    但不幸的是茅焦所為,實際上是羞辱了君王。況且,李斯來了!


    可憐的茅焦,隻享受了片刻的榮耀,就糊裏糊塗成了犧牲品,悲慘地倒在他苦苦追求的仕途之上!


    我們也可以去想象:如果李斯不是以密信的方式,上書秦王勸諫,而是當庭指責秦王做得不對,其結果會如何?這就是李斯的聰明或者說是狡黠。


    嗚唿!茅焦,真的是該罰不該死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標並收藏大秦帝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