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李斯率領部眾,曉行夜宿,意氣風發奔返秦國。
入得函穀關,眼前的道路霍然寬敞、平整起來。
眾人策馬揚鞭,徑往驪山而去。稷宮在鹹陽的留守人員,已經在驪山駐紮,精心準備體麵、隆重的祭祀事宜。
各地商旅東西南北往來,不絕於途,這本是尋常的事情。但細心的李斯發現:陸陸續續,有不少讀書人模樣的行人,或身背肩扛,或推著獨輪小車,神情黯然、疲憊不堪地東行,去往函穀關方向。
李斯心中詫異,但沒有多言,一行繼續向前趕路。
越走下去,目之所及,李斯越覺得不對勁,怎麽有如此多來自關東的人士,離開鹹陽、去往東方?不經意間,已經有數百儒生、背負長劍的流浪武士,汗流浹背地在李斯的馬前,錯身而過。
迎麵又有一群來人,結伴而行,在他們身後揚起浮塵。
李斯停駐戰馬,“籲!-----”
李斯命令手下上前去查問。
一名隨從驅馬攔在眾人麵前:汝等何人?因何事東去?
那些人受到阻攔,大多數停下來,吵吵嚷嚷著什麽。
一名亂發長髯、衣衫破舊,身背鐵劍的大漢,手裏推著獨輪車,上麵淩亂堆積著幾個包裹、十幾卷竹簡,卻是不理不睬,徑直向前走。
隨從用馬鞭指著那大漢,“壯士,問你話呢?”
那大漢並不答言,嘴裏依舊在哼唱著沙啞的曲調:
嗟爾長劍兮,無為我食。
嗟爾汗青兮,無為我衣。
歸去不複來兮,尋彼樂土!
舞我長劍兮,嘯於悲風。
揚我衣袂兮,淚灑秋原。
士不必傷懷兮,且歌且行!
李斯翻身下馬,站立在路邊,抱拳說道:壯士留步!壯士留步!
那大漢停住獨輪小車,問道:你是說我嗎?
李斯施禮:正是!
那大漢上下打量著李斯:汝是何人?
李斯:在下,大秦國廷尉李斯便是!
眾人聞聽,一齊聚攏了上來。(..tw)
“原來是李斯大人!”
“給大人請安!”
李斯環視眾人:汝等如何竟要東去啊?難道在這鹹陽過得不如意?
眾人心下不免悲慟起來,說出來千萬般苦楚。
原來,李斯等人去往衛國後,秦王也西行去了雍城。隆重拜祭完先祖,秦王就在祈年宮小住了幾日,然後動身去櫟陽,召集隴西、漢中、上郡、北地、河東、鹹陽、河南等郡守、大司寇贏仇及軍事將領楊端和、李信、桓齕、蒙恬,上卿蒙毅、茅焦等人,商議軍情國事。
秦王:北地、上郡臨近匈奴,隴西郡抵禦著戎羌、月氏等蠻夷,河東郡防範魏國。近來,這些邊境地區形勢如何?
諸位郡守紛紛匯報:自大秦與諸國通婚以來,盡管摩擦時有,形勢總體還算平安。
秦王:蠻夷不可不防!汝等宜沿國境,依山互為犄角,次第修築堅城駐守,就地軍屯,常備不懈。
秦王:蒙毅,韓、魏兩國近來有何動作?
蒙毅:韓國在日夜修築城池、魏國正在開挖連接開封和睢陽的運河,(魏國原屬地在山西南部和陝西東部(即秦朝的上郡和河東地區),隨著勢力擴張,它在黃河南岸擊敗楚國的勢力,獲得了開封、睢陽一片。但兩片地是分離的,中間被趙韓隔開。魏要躲避來自秦國的威脅,意圖遷都,就舉國開鑿運河,把黃河水和濟河、淮河連在一起。)
秦王嬴政:汝等且看,敵人正在備戰啊。
秦王問河南郡守:管懷,呂公告老去洛陽後,近況如何?
管懷:迴稟王上,呂公與門客終日飲酒、賦詩、聽樂,兩耳不聞窗外事。自得其樂,安養天年。
秦王嬴政:嗯,如此最好,秦國終於可以徐徐圖謀趙國了。
蒙毅:趙國樂乘病亡,但其軍事上有所調動,似要以龐煖、李牧等為將出兵攻燕。
秦王:先靜觀其變,燕國方麵有何動靜?
蒙毅:那燕國還沒有派遣使臣,來秦國求援。(..tw無彈窗廣告)
茅焦奏道:呂公遷往洛陽,隨行門客300餘人,沒有同去的門客,在鹹陽還有2700餘眾。現在,沒有了依靠,紛紛各找府衙安身。王上,是否可恩準彼等,參與王國科試招錄?可選取其中有能為者,妥善安置。
蒙毅:此前,稷宮在這些六國來秦人員當中,挖出了不少奸匪。呂公門客有2700多人滯留鹹陽,其他公卿府上門客,也不在少數。
秦王思慮:這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
大司寇贏仇:啟稟王上,現在鹹陽獄中,關押的六國間諜人滿為患。都城周邊的監獄,也關押了不少人員。這些人當如何處置?
秦王:查有血債者,斬!其他人員,各告其國,具結領迴,一律罰銀千兩。如諸國不從,立斬之!
蒙毅:觀夫六國來秦門客,其中窮酸腐儒不少,多巧言令色之徒,彼等並無多少真才實學,無足輕重!任其在秦國逡巡日久,又不見功名利祿,難免不會心生怨恨,這是對秦國不利的事情啊。
秦王:茅焦,你意下如何?
那上卿茅焦論出身,也是六國來秦國的寒士,但他敏感地猜透了秦王的心思,果斷上書建議秦王赦免了被監禁的趙太後(趙姬),獲得了秦王的青睞。秦王和茅焦曾同車去樅陽接迴了秦王的母親趙太後,重新安置在鹹陽甘泉宮居住。茅焦也因此被秦王拜為上卿,引為近臣。
可這茅焦並沒有多少韜略和底蘊,他的地位已經受到了,來自李斯的強烈衝擊!
所以,茅焦選擇了:驅逐客卿!(當然不包括他自己)
除了衛國、韓國、燕國三國,派人來秦國領迴了被俘虜的間諜,並繳納了罰銀。其他諸國,保持沉默。
秦王大開殺戒,屠殺了近千名六國間諜,其中一些甚至沒有審問完結。
這些被屠殺的間諜們,曾經忠誠地為六國效勞。但是,齊楚、趙魏等國,竟將他們棄之如履!
與此同時,六國來秦的門客,也被勒令限期離開鹹陽,他們被驅逐了!
李斯獲知事情原委,痛惜萬分。
他情緒激動地對眾人講:秦王必是聽信了他人的妄語,致有今日之事。大家請聽我說,暫且不要離開秦國啊,李斯定當設法轉圜!
李斯叫過鍾離宗:前麵不遠,就是翼城。汝帶10幾個人,速去那裏!包下當地所有館驛,沿途勸導、挽留六國離秦人員先住下來,所有資費由稷宮承擔!
李斯又命令秦重:你和李由,拿上我的金牌,帶上20人,速去函穀關,立即封鎖關隘!
先行勸導、安置六國人士,聽候指令!
“是!”秦重、李由得令,調轉馬頭,引一隊軍士飛馳而去!
人群躁動起來,“李斯大人真是仁德啊!”、“大家有救了!”
李斯安排妥當,迴過頭對眾人歉疚地說:諸位!此事且容李斯妥善處理。眾人且隨李斯,先去驪山館驛安歇。
一個身著灰布長襦、因饑饉而顯得麵色蒼白的年輕人走上來:蒙大人高義,我等感激不盡。但秦王君命已下,如何可輕易更改?大人放我等迴鄉去吧。
李斯注視著那年輕人:汝是哪裏人氏?家中還有何人?執意返鄉,卻是為何?
那年輕人迴到:小人姚賈,魏國人氏。家境貧寒,小人的父親是大梁看守城門的小卒,家中還有位老母親,下麵還有兩個小妹。
因為家貧,隻是斷斷續續讀過一陣兒私塾,後來在戲班子裏打工,有的時候就學著說唱兩句,這點淺薄的學識,也都是小人在市井、鄉裏,自己揣摩著學來的,跟大人比自是天上、地下,遙不可及!
小人自幼善辯、通於說唱、音律,眼看年紀不小了,就想出來闖一闖,碰碰運氣!來秦國兩年多了,也沒個著落、心也冷了,就是秦王不逐客,小人也正要離去。唉,出門時間長久了,小人現在隻想去迴家孝敬父母、照顧小妹。
那年輕人向李斯深鞠一躬:大人,請放小人東去吧。
李斯一陣兒揪心,動情地說:姚賈,似汝家貧而孝悌、位卑而不甘沉淪,年輕人就應當有這股闖勁!諸位君子,又哪個不是如此呢?汝怎知天地之間,竟為君子不開啟一門?汝定要留下來!別處不要,我李斯要了!!
年輕人聞言驚喜:若能蒙大人垂愛,小人實乃祖上有靈!
李斯笑道:什麽祖上顯靈?是你的這番巧妙自薦的智慧,在顯靈啊!
年輕人不好意思地拜服於地:小人拙劣,請大人恕罪。
李斯爽朗地笑了,拉起那年輕人:好樣的,汝必有可為!
這時,那名長髯大漢又推起獨輪小車,自顧自地奔東方起行。
李斯會心一笑,喝令手下追上去攔住他,誰成想那大漢竟阻攔不住,一路高歌而去。
李斯對身邊的衛士使個眼色:去,搶了他的鐵劍和簡牘來!
兩名衛士聞聽,嬉笑著策馬追了上去。
一人上前去,一把就將大漢那鐵劍掣下,奔了迴來。那大漢驚覺,正摸不著頭腦。另一名軍士縱馬奔到那獨輪車旁,又提起那捆紮在一起的簡牘,搶了迴返過來。
那大漢沒有辦法,又十分惱怒,把獨輪小車撇下,氣唿唿走迴來。
“朗朗乾坤,幹什麽要明搶人家東西?”
李斯施禮:壯士,你因何非要走啊?對李斯款待諸位,采取的權宜措施,難道您還有什麽怨言嗎?不妨說來則個?李斯也還不知道壯士名姓。可否報來?
那大漢吼道:我叫季繚(即後來的國尉尉繚,“尉”是官名),河東人!秦軍軍製、陣法、武器都不合於時宜,僥幸打勝已是天佑,一統天下豈非妄想?!秦國軍方傲慢無禮,我季繚在秦國連飯都吃不飽?我還呆在這裏幹啥!
李斯問:那壯士要往哪裏去?
長髯大漢手指東方:魏國、韓國、楚國、燕國!我就不信找不到用武之地!
李斯聞言大怒,喝令:手下聽令,將此人拿下,綁了他!
一群官兵撲將上去,將那大漢按倒在地,將其用繩索五花大綁,捆了個結結實實。那大漢猶自跳著腳叫罵不止!
李斯下令:把他的嘴堵上,先押迴稷宮,聽候處置!
入得函穀關,眼前的道路霍然寬敞、平整起來。
眾人策馬揚鞭,徑往驪山而去。稷宮在鹹陽的留守人員,已經在驪山駐紮,精心準備體麵、隆重的祭祀事宜。
各地商旅東西南北往來,不絕於途,這本是尋常的事情。但細心的李斯發現:陸陸續續,有不少讀書人模樣的行人,或身背肩扛,或推著獨輪小車,神情黯然、疲憊不堪地東行,去往函穀關方向。
李斯心中詫異,但沒有多言,一行繼續向前趕路。
越走下去,目之所及,李斯越覺得不對勁,怎麽有如此多來自關東的人士,離開鹹陽、去往東方?不經意間,已經有數百儒生、背負長劍的流浪武士,汗流浹背地在李斯的馬前,錯身而過。
迎麵又有一群來人,結伴而行,在他們身後揚起浮塵。
李斯停駐戰馬,“籲!-----”
李斯命令手下上前去查問。
一名隨從驅馬攔在眾人麵前:汝等何人?因何事東去?
那些人受到阻攔,大多數停下來,吵吵嚷嚷著什麽。
一名亂發長髯、衣衫破舊,身背鐵劍的大漢,手裏推著獨輪車,上麵淩亂堆積著幾個包裹、十幾卷竹簡,卻是不理不睬,徑直向前走。
隨從用馬鞭指著那大漢,“壯士,問你話呢?”
那大漢並不答言,嘴裏依舊在哼唱著沙啞的曲調:
嗟爾長劍兮,無為我食。
嗟爾汗青兮,無為我衣。
歸去不複來兮,尋彼樂土!
舞我長劍兮,嘯於悲風。
揚我衣袂兮,淚灑秋原。
士不必傷懷兮,且歌且行!
李斯翻身下馬,站立在路邊,抱拳說道:壯士留步!壯士留步!
那大漢停住獨輪小車,問道:你是說我嗎?
李斯施禮:正是!
那大漢上下打量著李斯:汝是何人?
李斯:在下,大秦國廷尉李斯便是!
眾人聞聽,一齊聚攏了上來。(..tw)
“原來是李斯大人!”
“給大人請安!”
李斯環視眾人:汝等如何竟要東去啊?難道在這鹹陽過得不如意?
眾人心下不免悲慟起來,說出來千萬般苦楚。
原來,李斯等人去往衛國後,秦王也西行去了雍城。隆重拜祭完先祖,秦王就在祈年宮小住了幾日,然後動身去櫟陽,召集隴西、漢中、上郡、北地、河東、鹹陽、河南等郡守、大司寇贏仇及軍事將領楊端和、李信、桓齕、蒙恬,上卿蒙毅、茅焦等人,商議軍情國事。
秦王:北地、上郡臨近匈奴,隴西郡抵禦著戎羌、月氏等蠻夷,河東郡防範魏國。近來,這些邊境地區形勢如何?
諸位郡守紛紛匯報:自大秦與諸國通婚以來,盡管摩擦時有,形勢總體還算平安。
秦王:蠻夷不可不防!汝等宜沿國境,依山互為犄角,次第修築堅城駐守,就地軍屯,常備不懈。
秦王:蒙毅,韓、魏兩國近來有何動作?
蒙毅:韓國在日夜修築城池、魏國正在開挖連接開封和睢陽的運河,(魏國原屬地在山西南部和陝西東部(即秦朝的上郡和河東地區),隨著勢力擴張,它在黃河南岸擊敗楚國的勢力,獲得了開封、睢陽一片。但兩片地是分離的,中間被趙韓隔開。魏要躲避來自秦國的威脅,意圖遷都,就舉國開鑿運河,把黃河水和濟河、淮河連在一起。)
秦王嬴政:汝等且看,敵人正在備戰啊。
秦王問河南郡守:管懷,呂公告老去洛陽後,近況如何?
管懷:迴稟王上,呂公與門客終日飲酒、賦詩、聽樂,兩耳不聞窗外事。自得其樂,安養天年。
秦王嬴政:嗯,如此最好,秦國終於可以徐徐圖謀趙國了。
蒙毅:趙國樂乘病亡,但其軍事上有所調動,似要以龐煖、李牧等為將出兵攻燕。
秦王:先靜觀其變,燕國方麵有何動靜?
蒙毅:那燕國還沒有派遣使臣,來秦國求援。(..tw無彈窗廣告)
茅焦奏道:呂公遷往洛陽,隨行門客300餘人,沒有同去的門客,在鹹陽還有2700餘眾。現在,沒有了依靠,紛紛各找府衙安身。王上,是否可恩準彼等,參與王國科試招錄?可選取其中有能為者,妥善安置。
蒙毅:此前,稷宮在這些六國來秦人員當中,挖出了不少奸匪。呂公門客有2700多人滯留鹹陽,其他公卿府上門客,也不在少數。
秦王思慮:這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
大司寇贏仇:啟稟王上,現在鹹陽獄中,關押的六國間諜人滿為患。都城周邊的監獄,也關押了不少人員。這些人當如何處置?
秦王:查有血債者,斬!其他人員,各告其國,具結領迴,一律罰銀千兩。如諸國不從,立斬之!
蒙毅:觀夫六國來秦門客,其中窮酸腐儒不少,多巧言令色之徒,彼等並無多少真才實學,無足輕重!任其在秦國逡巡日久,又不見功名利祿,難免不會心生怨恨,這是對秦國不利的事情啊。
秦王:茅焦,你意下如何?
那上卿茅焦論出身,也是六國來秦國的寒士,但他敏感地猜透了秦王的心思,果斷上書建議秦王赦免了被監禁的趙太後(趙姬),獲得了秦王的青睞。秦王和茅焦曾同車去樅陽接迴了秦王的母親趙太後,重新安置在鹹陽甘泉宮居住。茅焦也因此被秦王拜為上卿,引為近臣。
可這茅焦並沒有多少韜略和底蘊,他的地位已經受到了,來自李斯的強烈衝擊!
所以,茅焦選擇了:驅逐客卿!(當然不包括他自己)
除了衛國、韓國、燕國三國,派人來秦國領迴了被俘虜的間諜,並繳納了罰銀。其他諸國,保持沉默。
秦王大開殺戒,屠殺了近千名六國間諜,其中一些甚至沒有審問完結。
這些被屠殺的間諜們,曾經忠誠地為六國效勞。但是,齊楚、趙魏等國,竟將他們棄之如履!
與此同時,六國來秦的門客,也被勒令限期離開鹹陽,他們被驅逐了!
李斯獲知事情原委,痛惜萬分。
他情緒激動地對眾人講:秦王必是聽信了他人的妄語,致有今日之事。大家請聽我說,暫且不要離開秦國啊,李斯定當設法轉圜!
李斯叫過鍾離宗:前麵不遠,就是翼城。汝帶10幾個人,速去那裏!包下當地所有館驛,沿途勸導、挽留六國離秦人員先住下來,所有資費由稷宮承擔!
李斯又命令秦重:你和李由,拿上我的金牌,帶上20人,速去函穀關,立即封鎖關隘!
先行勸導、安置六國人士,聽候指令!
“是!”秦重、李由得令,調轉馬頭,引一隊軍士飛馳而去!
人群躁動起來,“李斯大人真是仁德啊!”、“大家有救了!”
李斯安排妥當,迴過頭對眾人歉疚地說:諸位!此事且容李斯妥善處理。眾人且隨李斯,先去驪山館驛安歇。
一個身著灰布長襦、因饑饉而顯得麵色蒼白的年輕人走上來:蒙大人高義,我等感激不盡。但秦王君命已下,如何可輕易更改?大人放我等迴鄉去吧。
李斯注視著那年輕人:汝是哪裏人氏?家中還有何人?執意返鄉,卻是為何?
那年輕人迴到:小人姚賈,魏國人氏。家境貧寒,小人的父親是大梁看守城門的小卒,家中還有位老母親,下麵還有兩個小妹。
因為家貧,隻是斷斷續續讀過一陣兒私塾,後來在戲班子裏打工,有的時候就學著說唱兩句,這點淺薄的學識,也都是小人在市井、鄉裏,自己揣摩著學來的,跟大人比自是天上、地下,遙不可及!
小人自幼善辯、通於說唱、音律,眼看年紀不小了,就想出來闖一闖,碰碰運氣!來秦國兩年多了,也沒個著落、心也冷了,就是秦王不逐客,小人也正要離去。唉,出門時間長久了,小人現在隻想去迴家孝敬父母、照顧小妹。
那年輕人向李斯深鞠一躬:大人,請放小人東去吧。
李斯一陣兒揪心,動情地說:姚賈,似汝家貧而孝悌、位卑而不甘沉淪,年輕人就應當有這股闖勁!諸位君子,又哪個不是如此呢?汝怎知天地之間,竟為君子不開啟一門?汝定要留下來!別處不要,我李斯要了!!
年輕人聞言驚喜:若能蒙大人垂愛,小人實乃祖上有靈!
李斯笑道:什麽祖上顯靈?是你的這番巧妙自薦的智慧,在顯靈啊!
年輕人不好意思地拜服於地:小人拙劣,請大人恕罪。
李斯爽朗地笑了,拉起那年輕人:好樣的,汝必有可為!
這時,那名長髯大漢又推起獨輪小車,自顧自地奔東方起行。
李斯會心一笑,喝令手下追上去攔住他,誰成想那大漢竟阻攔不住,一路高歌而去。
李斯對身邊的衛士使個眼色:去,搶了他的鐵劍和簡牘來!
兩名衛士聞聽,嬉笑著策馬追了上去。
一人上前去,一把就將大漢那鐵劍掣下,奔了迴來。那大漢驚覺,正摸不著頭腦。另一名軍士縱馬奔到那獨輪車旁,又提起那捆紮在一起的簡牘,搶了迴返過來。
那大漢沒有辦法,又十分惱怒,把獨輪小車撇下,氣唿唿走迴來。
“朗朗乾坤,幹什麽要明搶人家東西?”
李斯施禮:壯士,你因何非要走啊?對李斯款待諸位,采取的權宜措施,難道您還有什麽怨言嗎?不妨說來則個?李斯也還不知道壯士名姓。可否報來?
那大漢吼道:我叫季繚(即後來的國尉尉繚,“尉”是官名),河東人!秦軍軍製、陣法、武器都不合於時宜,僥幸打勝已是天佑,一統天下豈非妄想?!秦國軍方傲慢無禮,我季繚在秦國連飯都吃不飽?我還呆在這裏幹啥!
李斯問:那壯士要往哪裏去?
長髯大漢手指東方:魏國、韓國、楚國、燕國!我就不信找不到用武之地!
李斯聞言大怒,喝令:手下聽令,將此人拿下,綁了他!
一群官兵撲將上去,將那大漢按倒在地,將其用繩索五花大綁,捆了個結結實實。那大漢猶自跳著腳叫罵不止!
李斯下令:把他的嘴堵上,先押迴稷宮,聽候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