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上台,血洗春申君黃歇一派權臣。.tw[]就連身在蘭陵的老夫子荀況也受到牽連,
被免除了縣令一職,隻是顧及荀子老邁、德高望重,才沒有加害於他。
這個時候,作為荀子高徒的李斯、韓非等人,打死都不會再去相信“性善”之說了!!!
李園另派縣令接管蘭陵。新官上任後,感覺老夫子在蘭陵耕耘深厚,諸事難離,就對他說:老夫子,您這把年紀,就哪也不要去了!就在蘭陵安心養老、教授學徒,所需資費,官家自會厚賚,也方便下官有事諮詢您老如何?
荀子終究老死於蘭陵,享年一百多歲!
公元前228年,幽王卒,熊猶(李嫣次子)代立,是為哀王。
哀王立兩個月後,因李太後(李嫣)與春申君同居的隱秘泄露,負芻(考烈王弟)以此為口實發動政變,罷黜了哀王及李太後,誅滅了李園全家,清除了李園扶植的勢力。
這次內亂使楚國的內政陷入一片混亂,在外交上,也使楚國失去了在諸侯中的威信,楚國由此走向衰亡。
荀子獲知春申君噩耗,心神不寧地召喚諸弟子們(高級班)前來。
荀子淒然:徒兒們,老夫雖然心中十分舍不得,但今天,不得不放你們走了。
眾弟子大驚:師傅何出此言?徒兒學業尚不精熟,怎能半途而止?
荀子老淚縱橫:十多載苦學,為師心知,爾等翅膀已經硬了,自當去搏擊風雨、建功立業。若再強留,豈不是為師的不是?(哽咽)
諸弟子撲倒在地、嚎啕大哭,李斯、韓非相擁而泣!
荀子接過小童遞上的汗巾,揩去眼角的淚痕。
荀子:所謂名師,必有高徒。若無高徒,何來名師?爾等能不負平生所學,為師之心足慰矣!
月光淒涼,夜霧朦朧。
韓非、李斯噙著淚水,癡癡地徘徊在熟悉的蘭陵學館,走過每一個房間、觸摸每一棵樹木,仿佛要把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深深地融入腦海的記憶裏。
他們在一棵鬆樹下停下腳步,這顆鬆樹還是當年,兩個人共同栽下的。
李斯:學弟,你就要迴韓國嗎?
韓非:嗯,師兄往那裏去?
李斯歎氣:我也不知道去何處可以安身。
韓非:師兄,你萬不可去楚宮啊!那裏勾心鬥角、貪戾陰狠。於兄絕非樂土可以伸誌!
李斯仰望星空、伸張雙臂、痛苦地唿喚:觀天地之大,卻何處容身也哉?
小學弟張蒼抹著哭紅的眼睛,悲聲慢慢走到兩位朝夕相處的學長中間。
韓非拉過張蒼:別難過了,小心別驚動師傅,老夫子心中最是酸楚。
李斯一把抱起張蒼:師弟莫哭,師兄還有事相求呢。
張蒼:我使勁憋著不掉眼淚,卻是不成。(哇哇又哭起來)
李斯、韓非連忙好生勸慰,張蒼方抽抽啼啼止住悲聲。
李斯:學弟素好天象,今可否觀之?給師兄看個好去處。
張蒼知道是師兄哄他,也就順水推舟說:說錯了,可不能笑話我啊?
李斯、韓非相視而笑:沒問題。
李斯:你就觀北鬥七星,哪顆星明亮,沒準就似是這天下七國,哪一國昌盛如何?
張蒼煞有介事地仰望星空、瞭望觀察。
北鬥有7顆星,在天空像一隻大勺子,古人把它想像成為一隻盛酒用的“鬥”,因為它在北天,故名北鬥。《石氏星經》稱:“第一星為天樞,二為璿,三為璣,四為權,五為玉衡,六為開陽,七為搖光。”
即天樞是七星的樞,天璿掌旋轉,又叫天睿,是美玉的意思。天機是變動的機構,又叫天璣,是耀珠是意思。天權掌權衡,玉衡是衡平輕重,開陽是開陽氣,搖光是照耀光芒的意思。這七顆亮星: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前四顆星叫“鬥魁”,又名“璿璣”;後三顆星叫“鬥杓”“鬥柄”。
北鬥星
北鬥星由七顆亮星形似鬥勺,易於辨認。它的勺頭兩顆星叫“指極星”,指向北極星,可以幫助我們在夜間辨認方向。
因為北鬥繞“天帝星”所在的北極日夜不息地旋轉,所以從很早開始,北鬥就被認為是天帝所乘的天車。(..tw無彈窗廣告)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裏說:“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製四方。”意思是:北鬥星是天帝坐著的馬車,天帝以中央為樞紐,坐在馬車上一刻不停地巡行四方。
鬥柄東指,天下皆春。
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
這北鬥所在的星宿為紫微垣(仙王座與仙後座)。紫微垣,三垣之一,按《步天歌》,紫微垣為三垣的中垣,位於北天中央位置,故稱中宮,以北極為中樞。有十五星,分為左垣與右垣兩列,宋史天文誌:
‘紫微垣在北鬥北,左右環列,翊衛之象也。左垣八星包括左樞,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衛,少衛,少丞。右垣七星包括右樞,少尉,上輔,少輔,上衛,少衛,上丞。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在黃河流域見北天上空,以北極星為標準,集合周圍其他各星,合為一區,叫紫微垣。古人認為紫微垣是天帝之座。紫微垣紫微垣居於北天中央的位置。即五宮當中的中宮,又稱紫微宮或紫宮。“紫”是“此”意,“宮”是“中”意。因為天神運動,陰陽開合,都在此宮之內,所以叫“紫宮”。
紫宮象一座皇宮,其中由至高無上的天帝太一神及太子、王後等構成的皇室家族。由各種臣僚組成的藩衛機構,如同一個天國王朝,相應於人間王室朝廷。
正在張蒼舉頭觀望的時刻,李斯和韓非都注意到:一顆明亮的大星出現在紫宮,徑奔北鬥方向而去,隱沒於天樞。
此時,正是“鬥柄東指,天下皆春”的時節,天樞在西方!
張蒼驚唿:莫非天意,是要兄長去往西邊,秦國!
李斯、韓非詫異、呆若木雞。
原來,韓非立誌要報效國家,發誓要振興韓國,而秦國是韓國的夙敵!
如果真如張蒼所言:李斯去侍奉秦國,則兩個好友將成死敵!
韓非心頭驀然籠罩上一片陰雲,白淨的臉上,神色也尷尬難看了。
李斯沉默不語,握著韓非的手,輕輕地鬆開了
兩人抬頭卻看見老師荀子,正披衣肅立於屋簷之下。
“李斯、韓非!你們且來為師這裏,師傅有話要對你們講。”
荀子挑撥燈草,室內頓時明亮了許多。
荀子:韓非,你要如何保護韓國?
韓非:內興農桑、促商賈以蓄國力;修法度、明大義以導民心;勾連諸國、結誓盟以交天下。
荀子:觀夫韓國,國弱而兵強,國小而屢戰大國,此安能久乎?蓋韓所以存者,列強之屏障也!秦伐諸侯,則韓國必隨,不從則災至。天下伐秦,則韓國必應,不從則禍生。
秦與諸國結怨而鬥,若至分曉,則韓國必滅!韓非,你又如何能保全韓國呢?
韓非:徒兒非不明此理,然韓非生為王室、仕宦之家,怎不殫精竭慮以全韓哉!
荀子:善!彼需有天下心,切記:欲求全韓必先結盟趙、魏;不能,則謹慎事秦!
為師贈言:心正性直口才拙,剛強須防小人舌。待到不可全韓日,西門有鵲南山羅。
韓非:弟子謹記!
荀子:李斯,你欲往何處?
李斯正襟危坐:夫子欲遣弟子於何處?
荀子頷首:汝去陳穎(楚國都城)何為?
李斯:聖人教誨,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荀子:汝去往趙國何如?
李斯:趙國,乃六國唯一可製衡強秦者,戰將如雲、勢均力敵。
師傅嚐言:牝雞司晨,國家將亡。今趙國國後擅權,君王暗弱。此乃趙國之內,助秦之強援也!既然如此,趙國焉能抗秦?
荀子:汝去魏國何如?
李斯:魏國所為,不知其可!魏國與諸國,四麵交戰而皆不與盟,似求中立而顧求己安。然自身安全未得,諸國交惡日蹙。故去往而無用也!
荀子:汝去齊國何為?
李斯:齊國重賢好禮,夫子不見昔日魯之亡國乎?
荀子:徒兒決心已定?
李斯拜曰:遙想昔年,徒兒篳路藍縷,求學於吾師,幸賴夫子收納,至有今日之學。
大凡想幹一番事業,都有一個時機問題,現在各國都在爭雄,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機會。秦國雄心勃勃,想奮力一統天下,到那裏可以大幹一場。
人生在世,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莫大的悲哀。一個人總處於卑賤窮困的地位,那是會令人譏笑的。不愛名利,無所作為,並不是讀書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國去。
荀子:為師尊重你的決定,李斯聽戒!
李斯:靜聽師傅教誨!
荀子:天下之學,萬法歸宗,乃老子道學。“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柔弱者,生之途也!堅強者,死之途也!”
汝須知功名富貴無常,宜適時急流勇退,切莫久貪權貴、涉險處危,切記!
秦勢強大,欲求並吞天下。以無道伐有道,則兵連禍結、荼毒百姓。若汝事秦,曉之以理,教之以禮,加之以道,救助蒼生,則不負為師之教也!
李斯:弟子牢記師傅教誨。
荀子老淚長流:“徒兒們,請到為師跟前,讓為師再拉拉你們的手。”
荀子顫抖著緊緊抓住李斯和韓非的手,將兩位愛徒之手交迭在一起,失聲痛哭。李斯、韓非跪在師傅腳邊,各抱著荀子的腿吞聲哭泣。
兩日後,東方微明,啟明星高掛天際的時候,荀子師徒們陸續惺惺惜別。
李斯在童子的攙扶下,手拄竹杖,目送著一個個弟子的身影漸行漸遠、去往四方!
清冷的晨風,吹動著荀子的白發。老邁的荀子肅立遠望,仿佛一尊高大、莊嚴的雕像。
荀子轉頭看到一名弟子放下行囊,沉靜、孤獨地恭立於荀子身後。
“浮丘伯,你為何還不去?”
浮丘伯深施一禮:師傅,弟子自知愚鈍,才德淺薄,不能像那些師兄弟們那樣大展宏圖。弟子願意終生服侍師傅,協助您老搞好教學。有師傅在身旁開導,弟子定不致誤人子弟。
荀子歎息:這樣也好,人生如白駒過隙,窮富貴賤、榮辱悲喜。醉夢中,卻能有幾人能夠醒來?用心靈選擇去過平淡、自由的生活,也是一種灑脫和快樂。
那你就留下來,延續咱們這段師生之緣吧!
浮丘伯留在荀子身邊,繼承了荀子的衣缽,也終成一代宗師。
被免除了縣令一職,隻是顧及荀子老邁、德高望重,才沒有加害於他。
這個時候,作為荀子高徒的李斯、韓非等人,打死都不會再去相信“性善”之說了!!!
李園另派縣令接管蘭陵。新官上任後,感覺老夫子在蘭陵耕耘深厚,諸事難離,就對他說:老夫子,您這把年紀,就哪也不要去了!就在蘭陵安心養老、教授學徒,所需資費,官家自會厚賚,也方便下官有事諮詢您老如何?
荀子終究老死於蘭陵,享年一百多歲!
公元前228年,幽王卒,熊猶(李嫣次子)代立,是為哀王。
哀王立兩個月後,因李太後(李嫣)與春申君同居的隱秘泄露,負芻(考烈王弟)以此為口實發動政變,罷黜了哀王及李太後,誅滅了李園全家,清除了李園扶植的勢力。
這次內亂使楚國的內政陷入一片混亂,在外交上,也使楚國失去了在諸侯中的威信,楚國由此走向衰亡。
荀子獲知春申君噩耗,心神不寧地召喚諸弟子們(高級班)前來。
荀子淒然:徒兒們,老夫雖然心中十分舍不得,但今天,不得不放你們走了。
眾弟子大驚:師傅何出此言?徒兒學業尚不精熟,怎能半途而止?
荀子老淚縱橫:十多載苦學,為師心知,爾等翅膀已經硬了,自當去搏擊風雨、建功立業。若再強留,豈不是為師的不是?(哽咽)
諸弟子撲倒在地、嚎啕大哭,李斯、韓非相擁而泣!
荀子接過小童遞上的汗巾,揩去眼角的淚痕。
荀子:所謂名師,必有高徒。若無高徒,何來名師?爾等能不負平生所學,為師之心足慰矣!
月光淒涼,夜霧朦朧。
韓非、李斯噙著淚水,癡癡地徘徊在熟悉的蘭陵學館,走過每一個房間、觸摸每一棵樹木,仿佛要把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深深地融入腦海的記憶裏。
他們在一棵鬆樹下停下腳步,這顆鬆樹還是當年,兩個人共同栽下的。
李斯:學弟,你就要迴韓國嗎?
韓非:嗯,師兄往那裏去?
李斯歎氣:我也不知道去何處可以安身。
韓非:師兄,你萬不可去楚宮啊!那裏勾心鬥角、貪戾陰狠。於兄絕非樂土可以伸誌!
李斯仰望星空、伸張雙臂、痛苦地唿喚:觀天地之大,卻何處容身也哉?
小學弟張蒼抹著哭紅的眼睛,悲聲慢慢走到兩位朝夕相處的學長中間。
韓非拉過張蒼:別難過了,小心別驚動師傅,老夫子心中最是酸楚。
李斯一把抱起張蒼:師弟莫哭,師兄還有事相求呢。
張蒼:我使勁憋著不掉眼淚,卻是不成。(哇哇又哭起來)
李斯、韓非連忙好生勸慰,張蒼方抽抽啼啼止住悲聲。
李斯:學弟素好天象,今可否觀之?給師兄看個好去處。
張蒼知道是師兄哄他,也就順水推舟說:說錯了,可不能笑話我啊?
李斯、韓非相視而笑:沒問題。
李斯:你就觀北鬥七星,哪顆星明亮,沒準就似是這天下七國,哪一國昌盛如何?
張蒼煞有介事地仰望星空、瞭望觀察。
北鬥有7顆星,在天空像一隻大勺子,古人把它想像成為一隻盛酒用的“鬥”,因為它在北天,故名北鬥。《石氏星經》稱:“第一星為天樞,二為璿,三為璣,四為權,五為玉衡,六為開陽,七為搖光。”
即天樞是七星的樞,天璿掌旋轉,又叫天睿,是美玉的意思。天機是變動的機構,又叫天璣,是耀珠是意思。天權掌權衡,玉衡是衡平輕重,開陽是開陽氣,搖光是照耀光芒的意思。這七顆亮星: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前四顆星叫“鬥魁”,又名“璿璣”;後三顆星叫“鬥杓”“鬥柄”。
北鬥星
北鬥星由七顆亮星形似鬥勺,易於辨認。它的勺頭兩顆星叫“指極星”,指向北極星,可以幫助我們在夜間辨認方向。
因為北鬥繞“天帝星”所在的北極日夜不息地旋轉,所以從很早開始,北鬥就被認為是天帝所乘的天車。(..tw無彈窗廣告)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裏說:“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製四方。”意思是:北鬥星是天帝坐著的馬車,天帝以中央為樞紐,坐在馬車上一刻不停地巡行四方。
鬥柄東指,天下皆春。
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
這北鬥所在的星宿為紫微垣(仙王座與仙後座)。紫微垣,三垣之一,按《步天歌》,紫微垣為三垣的中垣,位於北天中央位置,故稱中宮,以北極為中樞。有十五星,分為左垣與右垣兩列,宋史天文誌:
‘紫微垣在北鬥北,左右環列,翊衛之象也。左垣八星包括左樞,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衛,少衛,少丞。右垣七星包括右樞,少尉,上輔,少輔,上衛,少衛,上丞。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在黃河流域見北天上空,以北極星為標準,集合周圍其他各星,合為一區,叫紫微垣。古人認為紫微垣是天帝之座。紫微垣紫微垣居於北天中央的位置。即五宮當中的中宮,又稱紫微宮或紫宮。“紫”是“此”意,“宮”是“中”意。因為天神運動,陰陽開合,都在此宮之內,所以叫“紫宮”。
紫宮象一座皇宮,其中由至高無上的天帝太一神及太子、王後等構成的皇室家族。由各種臣僚組成的藩衛機構,如同一個天國王朝,相應於人間王室朝廷。
正在張蒼舉頭觀望的時刻,李斯和韓非都注意到:一顆明亮的大星出現在紫宮,徑奔北鬥方向而去,隱沒於天樞。
此時,正是“鬥柄東指,天下皆春”的時節,天樞在西方!
張蒼驚唿:莫非天意,是要兄長去往西邊,秦國!
李斯、韓非詫異、呆若木雞。
原來,韓非立誌要報效國家,發誓要振興韓國,而秦國是韓國的夙敵!
如果真如張蒼所言:李斯去侍奉秦國,則兩個好友將成死敵!
韓非心頭驀然籠罩上一片陰雲,白淨的臉上,神色也尷尬難看了。
李斯沉默不語,握著韓非的手,輕輕地鬆開了
兩人抬頭卻看見老師荀子,正披衣肅立於屋簷之下。
“李斯、韓非!你們且來為師這裏,師傅有話要對你們講。”
荀子挑撥燈草,室內頓時明亮了許多。
荀子:韓非,你要如何保護韓國?
韓非:內興農桑、促商賈以蓄國力;修法度、明大義以導民心;勾連諸國、結誓盟以交天下。
荀子:觀夫韓國,國弱而兵強,國小而屢戰大國,此安能久乎?蓋韓所以存者,列強之屏障也!秦伐諸侯,則韓國必隨,不從則災至。天下伐秦,則韓國必應,不從則禍生。
秦與諸國結怨而鬥,若至分曉,則韓國必滅!韓非,你又如何能保全韓國呢?
韓非:徒兒非不明此理,然韓非生為王室、仕宦之家,怎不殫精竭慮以全韓哉!
荀子:善!彼需有天下心,切記:欲求全韓必先結盟趙、魏;不能,則謹慎事秦!
為師贈言:心正性直口才拙,剛強須防小人舌。待到不可全韓日,西門有鵲南山羅。
韓非:弟子謹記!
荀子:李斯,你欲往何處?
李斯正襟危坐:夫子欲遣弟子於何處?
荀子頷首:汝去陳穎(楚國都城)何為?
李斯:聖人教誨,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荀子:汝去往趙國何如?
李斯:趙國,乃六國唯一可製衡強秦者,戰將如雲、勢均力敵。
師傅嚐言:牝雞司晨,國家將亡。今趙國國後擅權,君王暗弱。此乃趙國之內,助秦之強援也!既然如此,趙國焉能抗秦?
荀子:汝去魏國何如?
李斯:魏國所為,不知其可!魏國與諸國,四麵交戰而皆不與盟,似求中立而顧求己安。然自身安全未得,諸國交惡日蹙。故去往而無用也!
荀子:汝去齊國何為?
李斯:齊國重賢好禮,夫子不見昔日魯之亡國乎?
荀子:徒兒決心已定?
李斯拜曰:遙想昔年,徒兒篳路藍縷,求學於吾師,幸賴夫子收納,至有今日之學。
大凡想幹一番事業,都有一個時機問題,現在各國都在爭雄,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機會。秦國雄心勃勃,想奮力一統天下,到那裏可以大幹一場。
人生在世,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莫大的悲哀。一個人總處於卑賤窮困的地位,那是會令人譏笑的。不愛名利,無所作為,並不是讀書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國去。
荀子:為師尊重你的決定,李斯聽戒!
李斯:靜聽師傅教誨!
荀子:天下之學,萬法歸宗,乃老子道學。“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柔弱者,生之途也!堅強者,死之途也!”
汝須知功名富貴無常,宜適時急流勇退,切莫久貪權貴、涉險處危,切記!
秦勢強大,欲求並吞天下。以無道伐有道,則兵連禍結、荼毒百姓。若汝事秦,曉之以理,教之以禮,加之以道,救助蒼生,則不負為師之教也!
李斯:弟子牢記師傅教誨。
荀子老淚長流:“徒兒們,請到為師跟前,讓為師再拉拉你們的手。”
荀子顫抖著緊緊抓住李斯和韓非的手,將兩位愛徒之手交迭在一起,失聲痛哭。李斯、韓非跪在師傅腳邊,各抱著荀子的腿吞聲哭泣。
兩日後,東方微明,啟明星高掛天際的時候,荀子師徒們陸續惺惺惜別。
李斯在童子的攙扶下,手拄竹杖,目送著一個個弟子的身影漸行漸遠、去往四方!
清冷的晨風,吹動著荀子的白發。老邁的荀子肅立遠望,仿佛一尊高大、莊嚴的雕像。
荀子轉頭看到一名弟子放下行囊,沉靜、孤獨地恭立於荀子身後。
“浮丘伯,你為何還不去?”
浮丘伯深施一禮:師傅,弟子自知愚鈍,才德淺薄,不能像那些師兄弟們那樣大展宏圖。弟子願意終生服侍師傅,協助您老搞好教學。有師傅在身旁開導,弟子定不致誤人子弟。
荀子歎息:這樣也好,人生如白駒過隙,窮富貴賤、榮辱悲喜。醉夢中,卻能有幾人能夠醒來?用心靈選擇去過平淡、自由的生活,也是一種灑脫和快樂。
那你就留下來,延續咱們這段師生之緣吧!
浮丘伯留在荀子身邊,繼承了荀子的衣缽,也終成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