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w:573|h:637|a:l|u:/chapters24709146349888313864]]]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剻兮忟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九歌.國殤》


    自秦並西周圖取九鼎始,天下諸侯皆王。無不對內修明政治、網羅賢能、整軍尚武,對外互事征伐、開疆擴土。兄弟爭位用狠、臣子篡位弑君、相國使詐用奸者不勝枚舉,早把那禮義仁信拋去九霄。諾大中國,革車縱橫、戰鼓不絕、鈹戈如林、箭矢如雨,每戰必伏屍遍野、城郭毀棄。民生無得養息,屢屢為驅效命沙場、遷徙流離,生死一瞬,輾轉哀痛,苦不堪言。


    秦滅周、梁、蜀、義渠,楚吞鄭、陳、魯、越、隨國、百苗等數十餘國,趙取中山,趙魏韓三家分晉,齊滅宋,燕齊溺鬥,遠交近攻、縱橫捭闔,終餘七國為雄。大體秦虎踞西域,燕趙據北、齊在東、韓魏居中、楚霸江南、江東。秦攻中原一國,則六國合力抗秦,秦依仗雄關險隘之利雖無?輕丼?但秦師敗績累累,也不敢輕舉妄動,恰似北鬥七星各安其所,犬牙參差,大體製衡。


    ---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詩經.(鹿鳴)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蘋。我有高貴的賓客,相邀彈瑟又吹笙。吹笙鼓簧悅賓客,禮品成筐送上來。眾位賓客關愛我,為我指路多廣闊。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蒿。我有高貴的賓客,品德高尚聲名好。教人忠厚不輕夥,君子循規要仿效。我備美酒和佳肴,賓客宴飲樂陶陶。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芩草。我有高貴的賓客,彈瑟奏琴勤相邀。彈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歡欣樂盡興。我備美酒和佳肴,宴樂賓客心愉悅。)


    陽春三月,楚國蘭陵(今山東蒼縣)。


    春風送暖、陽光和煦、桃花滿枝,鶯歌燕舞,好是一派融融春色。桃林裏,五十餘學子正席地而坐,如醉如癡專注靜聽一位老者侃侃而談。那老者雖然清瘦矍鑠,但聲若宏鍾,說到動情處手舞足蹈、鶴發飄飄、衣袂飛揚,直叫那飛鳥斂翼、百獸駐足,一旁三三兩兩路過的鄉民也禁不起喝彩。這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那譽滿天下的儒學大師荀況(後人又稱孫卿)。


    這荀況,本是趙國人氏,是孔孟一脈相傳的弟子,傳承儒家顯學,融會老莊、墨家、陰陽五行百家精要,自成體係,遂成早期儒家“孔、孟”之後最後一位泰鬥。


    荀子早年曾為燕國客卿,前318年,燕王噲作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大事,將燕王的君位“禪讓”給相邦子之,並把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璽印全部收迴,交由子之任命。荀子反對禪讓,自然不招人待見,荀子從此專心修學、招徒教書,倒也清閑自在。子之全麵執掌了燕國軍政大權後,引起了太子平等舊貴族的不服,在前314年時起兵攻擊子之,太子平失敗,死於亂軍之中。這場內亂,造成了人心的渙散和國力的嚴重削弱。齊國趁機伐燕,將軍匡章率軍在出兵50天內占領了燕都,燕國大敗幾乎被滅,燕王噲和子之被殺。中山國也趁火打劫出兵攻占了燕國部分領土。在燕國軍民的奮力抵抗和趙、韓、秦、楚等國的壓力下,齊國不得不退兵,趙國擁立在韓為人質的公子職,並以兵護送至燕國,立為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後勵精圖治,決心興複燕國,報仇雪恥。他采納郭隗的建議,招賢納士。拜郭隗為師,給以優厚待遇,“卑身厚幣以招賢者”,築黃金台,“千金買骨”,結果各國士人“爭趨燕”。燕國很快的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麵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個:蘇秦、樂毅、鄒衍。那燕王廣招武將、謀臣,謀劃向齊國軍事複仇,荀子仁德的說教沒有市場,前285年,荀子隻得去了齊國稷下學宮講學。


    此時,齊國四處用兵,搞得四鄰結怨。荀卿就向齊相進言說:“處勝人之勢,會勝人之道。當今楚國在南邊威脅著,燕國在北邊威逼著,趙國、魏國在旁邊牽製著,齊國沒有盟友很孤立啊,不能再興兵打仗了,要結交盟好,否則一國策謀,三國必然乘機進犯,寡不敵眾,齊國必然導致四分五裂,國家將有滅亡的危險。“意見未被采納,荀子去了楚國遊學。


    前284年,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率傾國之兵聯合趙、楚、韓、魏五國伐齊,連下齊國70餘城,殺死齊閔王,齊地隻剩餘莒(今山東日照市莒縣)和即墨二城。燕國酣暢淋漓熱血複仇的同時,昌盛一時的齊國稷下學宮也成為犧牲品毀於戰火。


    冤冤相報,前278年,昭王死,燕惠王即位。齊國即墨守將田單施反間計,燕惠王中計以騎劫代替樂毅。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齊國趁勢複國。齊王乃召集天下名士,重修禮樂。


    這荀子也是點背,來到楚國都城郢都消停日子沒過多久,趕上秦軍白起大舉伐楚,楚國郢都被攻克。“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荀子第二次來到齊國,齊襄王授命其主持重建稷下學宮,“荀卿最為老師。”他三次被推為祭酒(年高望重者)。齊人有人讒言荀子,於是荀子離開了齊,入秦,稱秦國“治之至也”。


    秦昭王問荀子曰:“儒無益於人之國?”孫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則勢在本朝而宜;不用,則退編百姓而愨,必為順下矣。雖窮困凍餧,必不以邪道為貪;無置錐之地而明於持社稷之大義。嗚唿而莫之能應,然而通乎財萬物、養百姓之經紀。勢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則社稷之臣,國君之寶也。雖隱於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道誠存也。仲尼將為司冠,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潰氏逾境而徙,魯之粥牛馬者不豫賈,必蚤正以待之也。居於闕黨,闕黨之子弟罔不分,有親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儒之為人下如是矣。”


    王曰:“然則其為人上何如?”孫卿曰:“其為人上也廣大矣:誌意定乎內,禮節修乎朝,法則度量正乎官,忠信愛利形乎下,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不為也。此君義信乎人矣,通於四海,則天下應之如?,是何也?則貴名白而天下治也。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夫其為人下也如彼,其為人上也如此,何謂其無益於人之國也?”秦昭王曰:“善!”


    大意是說儒是法先王、隆禮義的人,他們做王公則能使政治分明,信義達於四海;居窮巷,則可使民俗淳美,人人向化,所以儒者對於國家是有用的。


    秦昭王雖然口稱善,但禮待而不用。荀子隻好離開了秦國。


    他又到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麵前,均不為所用。


    荀子又迴到了齊國,這時齊國皇帝很小,太後垂簾聽政,外戚專權。荀子的精神頭立刻就上來了,他對大臣們亂講:母雞司晨,亡國亂象啊,怎麽能這樣呢?


    沒幾天,這話就傳太後耳朵裏去了。人家倒沒跟他認真計較,就是用車拉來一大堆賞賜給他,還跟著幾輛空車讓荀子帶上家眷、家財,然後對荀子說:您老辛苦!我們太後嘛,她想請您去旅遊,可又不方便陪著您去。要不這樣吧,除了齊國,您想去哪都行,我們保證安全送到,路費我們給出!


    荀子被禮送出境了!他無奈隻好來到楚國。也是車到山前必有路啊,物極必反,這次好運終於來了。


    原來這時候,秦國在與趙國的長平之戰中獲勝,殘暴地坑殺了20萬趙國投降將士,趙國危在旦夕,求救於各國。楚國宰相春申君黃歇親率10萬援軍星夜兼程北上去救援趙國,擊敗秦軍後,摟草大兔子,趁勢向東兼並了魯國,新設了個蘭陵縣。這魯國乃是禮義之邦,家家戶戶尊孔重禮,楚國宰相春申君感覺需要順服魯地民心,派一個武將出任地方長官不合適,儒家大師荀子的到來簡直就是上天賜福。於是,荀子在楚國王城被隆重任命為蘭陵縣令,楚王烈親綬印信官鈕,在80乘革車、兩千甲士護衛下即刻上任,春申君親往國都東門外為荀子送行,百般囑托、千般眷顧,目送東行的隊伍絕塵而去。荀子到任不足一年,有人汙蔑荀子交遊各國,對楚國來講是個危險。荀子又被迫辭楚來到趙國,趙國拜其為上卿。這時楚國又有人向楚相春申君說:荀子被迫離開楚國,不利於國家籠絡賢能。就算他真有三心二意,在楚國也正好受到監視,再說一個70歲的讀書老夫子還能有啥威脅!春申君於是又派人苦請荀子迴楚,這迴老夫子生氣了一口迴絕,耐不住三番五次的禮聘,楚國這才請迴了荀子複任蘭陵令。


    且說荀子蒞臨蘭陵地方,正好把畢生經世之學付諸實踐,創製法例,立威公堂。用賢任能,整飭吏治。獎勵耕織,清查田畝,厘定賦稅。鋪路修橋,交通四周。設立官市,招攬商賈。專營鹽鐵,規劃女閭(風月之所),把縣域治理的民風淳樸、路不拾遺,盜匪絕跡、夜不閉戶。


    老夫子端坐縣衙,招唿一班衙役,每日生堂,卻整日也沒有幾個訟案可斷,終於有了告狀的也總是些市井鬥毆的雞毛小事,要麽就是不清不楚叔嫂通奸的家務事,老夫子日久生厭,除了督造、運輸蘭陵美酒和魯縞的差事不敢怠慢,索性縣衙也不怎麽去了,日常公事托付幾個盡職小吏去作,大事再通報自己來處理,就在縣城東城門附近桃林中一片空地,出錢叫人起了十幾間草堂,四周疏籬圍護,廣植花草竹木,種上幾畦菜蔬,養上一群蘆花雞,兩條黃狗,整日疏理花草,汲水灌園,過起了神仙生活。半年不到,又寂寞無味了。手下就有人建議:“老先生名滿天下,學富五車,鄉裏慕名而來求學的弟子也不在少數。雖然您老已然高壽,身子板還是蠻硬朗的,不如就收納些成年弟子,開辦個高級學堂。豈不是件造福鄉裏、國家的好事?”,老夫子聽了覺的有道理,便差人去向春申君稟報能否辦學,春申君那裏自然沒有反對---這楚國原本也是個好禮重才的國家,(惟楚有才)還派人送來了一些錢物資助。老夫子於是命人把草堂整修一新,掛上“蘭陵學館”的香樟木鎏金匾額,四鄉裏告示一帖,頓時各地門徒或步行或車馬份至踏來,十幾間草堂競不夠用了,不得不一再營造新所,蘭陵學館竟然發展到五六十所名堂大屋的規模。


    這“蘭陵學館”專講治國安民之道、仁義理智精要,還聘請眾多名師兼講五行八卦之數、天文地理曆算、音律樂器、祭祀典禮、兵書戰策之法,諸弟子們因材施教、分類教學,日出誦讀、日落而息、課餘勞作,書聲朗朗,編鍾悠揚,十幾年間儼然恢複了昔日稷下學宮的盛景。


    他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綜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經過孟荀發展後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古人說:孔夫子弟子三千,賢者72人,孟子也是收徒三千,到這荀子時弟子逾萬,賢者數不勝數,遍及七國、縱跨戰國後期、秦、前漢,遂成中國古代教育界一名巔峰泰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標並收藏大秦帝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