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北想起前些天在競技場裏與茅以生離別時,茅以生曾說要迴師門,並邀莫北有空來九霄門做做客。所以此次他辭別一行人後,獨自南下前往蘇杭,這第一站便是北茅山九霄門。
華夏蘇杭素有人間天堂美譽,而茅山則是這天堂裏的一座寶殿,傳承華夏道統的一處仙境。茅山有南北派係之分,事實上這是一些修真人士為區分茅山派中的凡界與修真界,才特意劃分的,而非地理上的南句容北興化。南茅山大多是指俗世間旅遊、燃香、信仰的地方,北茅山則是三聖殿與九霄門的統稱,或稱為茅山派。
茅山派為漢景年代茅盈、茅固、茅衷三位真君共同創始,他們三人也因此成為茅山派祖師爺,為後世子孫所敬仰。起初,茅山派並無三聖和九霄之分。直到茅山派第三代弟子中出了一位曠世奇才茅景,他從茅山派太極玄真心經中悟出新的心法――上清心經,由此他的修煉速度與修為內涵均蓋過同門,於百年之際便修入渡劫期。
茅景渡劫前選擇天山雪巔為渡劫之地,在其渡劫期又因雪巔異象和飄雪之景創建兩套劍訣,分別為九霄劍訣、飄雪劍法(九霄門入門劍法)。渡劫成功後,茅景迴茅山與同門交流心得,為後輩授課輔業,幫助不少茅山門人度過難關,提升實力。直到茅景飛升的這兩年多的時間內,茅山派實力大增,一舉成為華夏七大門派,並列於前三甲。
後世感於茅景,由茅景眾弟子一同開創茅山派九霄門,窮盡一身研習上清心經和九霄劍決,並以此與修習太極玄真心經的同門互補互助。久而久之,九霄門便穩立茅山派,而原茅山派弟子則以三聖殿自居。三聖與九霄,雖為兩支卻也幾千年來相互友愛互助互利。
莫北不行名勝古跡隻尋峰巒疊嶂的地方,按照茅以生之前同他描述的位置,終於在次日上午找到北茅山入口處。這入口處極是隱蔽,任誰也想不到是在小溪旁的兩棵柳樹間。
莫北在柳樹間徘徊一陣,忽然,在莫北身前憑空出現兩位灰袍小道童。左手邊的小道童冠上繡有“三”字,右手邊的則是“九”字。兩人看起來白白嫩嫩,約摸**歲。
兩位道童朝莫北行了個禮,其中冠上“三”字道童略高些,嫩聲說道:“閣下尊姓大名?在我山門徘徊已久,所為何事?”
莫北瞧這小孩學作大人口氣,心裏有些好笑,但想到茅山派為華夏七大門派之一,也不敢輕易小瞧,更何況此次還有事相求,所以還禮說道:“還請小道兄為我引薦茅以生道長!就說劉雲求見。”
“你……你……你就是……是劉……劉……劉雲道長!”冠上“九”字道童指著莫北結結巴巴地說道。
莫北不知這道童天生結巴,誤以為自己哪裏說錯,惹得道童緊張,於是拱手謙虛迴道:“在下便是劉雲!”
“太……太……”那位結巴道童還沒說完,便給略高的那位接過話去,說道:“太好了!你就是劉道長,茅師兄常提起你的蓋世功夫!走!我帶你去九霄門,茅師兄還在大殿那給其他師弟講課呢!”
莫北見能順利進山,心下也寬鬆一了些,於是笑道:“嗬嗬,謝謝你們,對了,你們怎麽叫什麽呢?”
“我……我叫……我叫”結巴的道童正要迴話,那略高的道童趕緊說道:“他是九霄門的茅知順,我是三聖殿的茅知安,我們是第七十一代弟子,‘知’字輩,我們還是同村的叻!”
茅知順結結巴巴擠眉弄眼地說道:“是……是的!”
三人很快就來到北茅山九霄門的山腳,這時候茅知安對莫北說道:“劉道長,我還得值守山門,隻能送你到這,接下去知順師弟會帶你上去。”
茅知順對茅知安結巴道:“好……好的,我……”
“好了,我知道,你快去快迴!山門見!”茅知安說完便快步離開,迴自己崗位去。
莫北笑道:“嗬嗬,你師兄挺了解你的,走吧!”
“嗯,我……我們……一起長……長大的。”茅知順艱難地吐出幾個字。茅知順說完便帶著莫北上山。
九霄門坐落在雲雨峰半山腰。這雲雨峰,山高峰險雲霧繚繞,山道崎嶇九拐十八彎。於雲雨峰遙望相對的便是華陽峰,三聖殿便在這華陽峰上。
盡管山路延綿,對於莫北他們兩這不算難題。不到一刻鍾,兩人便到了九霄門前庭大殿――九霄宮。這一路來,莫北算是領略到茅山派的磅礴氣勢。蘇杭原本是丘陵地帶為主,而這茅山派卻是身處雲山霧裏,沒有大神通的人又怎能開創這麽一片天地!
當然,莫北不知道,這茅山身處之地乃一上品仙器所化,不僅可以容納人畜,還能作為防禦法陣!而當世仙人罕見,即使有仙人經過也未必能看出這是一具仙器。縱然看出也未必驅使的了。所以茅山派兩千餘年安然處之。那五十餘年前被黑棋所滅的也隻是南茅山,而非北茅山,這是後話暫不提。
莫北在門口就已聽到那熟悉的聲音,在念叨著:“……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這時候他見茅知順要進去匯報,趕緊抓住茅知順低聲說道:“噓,不要打擾他授業解惑!”
茅知順點點頭,和莫北站在外麵繼續聽茅以生說道“…….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些講的就是,哈哈~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台下十餘位小道士見茅以生突然冒出一句,其中一位站起笑道:“茅師兄,哈哈,你說錯了!”
“非也非也!”茅以生說完便出了宮門,雙手迎向莫北,“呀!稀客,稀客!”
一群小道士見茅以生走了出去,一窩蜂地擁擠到門口,探出投來觀望。這些小道士大多是五六歲模樣,稚嫩未消,穿起道袍煞是可愛!
“打擾茅道長功課,真是抱歉!”莫北拱手說道。
茅以生擺手道:“哪裏的話,這些小朋友都是我師叔的弟子,無聊時便給他們講講道德經,談不上功課!”
茅以生說完,朝小道士們招了招手。這些小道士立馬歡笑地堆了上來,圍住茅以生嘻嘻哈哈的!
其中一位小道士奶聲奶氣地說道:“師兄,你說的有盆子來自遠方,那盆子就是這位大哥哥嗎?”
茅以生摸了摸這小道士的頭笑道:“嗬嗬嗬,你個小鬼頭!”接著朝其他小道士說道:“跟你們介紹下,這位就是劉雲劉少俠,你們不是很喜歡聽海底英雄救美的故事嗎,他就是咯!”
一群小道士頓時哄鬧起來,“哇!劉大哥!帥氣!”“好酷的發型!”“給簽個名吧!”......
茅以生和莫北陪小道士們折騰了一會兒,才來到茅以生修行的房間。說是房間,其實是個山洞。這茅山派“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名頭可不是蓋的!其中就有大小二十八洞天,專供派裏兩支門人的有道之士修煉。茅以生雖修為低下,但身份特殊也分得一小洞府。
莫北自打進了山洞,東瞧瞧西望望。隻見山洞裏裝潢古色古典,檀香嫋嫋。對茅以生羨慕地說道:“這裏的靈氣豐裕,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茅道長可真有福氣!”
茅以生微微一笑道:“我若有福氣,也就不再這洞裏修行了!”
“這?聽不明白!”莫北問道。
茅以生故作神秘的說道:“嗬嗬,該明白的時候你自然就明白!”頓了一下又道,“說說看,此次來我茅山九霄所為何事?該不是真來探望哥哥我!”
莫北搖搖頭,歎了口氣說道:“我倒是樂意單純來看道長你!唉~隻可惜我恐怕賞不了貴派花花草草又得趕路去了。”
“哦?什麽事那麽急?”茅以生好奇地問道。
莫北把前幾天在海神殿的經曆以及有關末日石碑、預言、占卜等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來出來。
茅以生認真聽完後捋了捋下巴的小胡子,然後走到一張木櫃旁,取下一個漆黑的龜甲和六枚銅錢。
莫北不明所以,也跟著過去。但見茅以生口中念叨有詞,手上搖著龜甲,銅錢在裏嘩啦嘩啦作響。不一會兒,,茅以生將銅錢倒出,一邊移動銅錢一邊掐指計算。
莫北知曉這是華夏的易經六十四卦,但卻看不懂那些銅錢擺放的意思。隻好等待茅以生解說。
直到一刻鍾過後,茅以生才算完,幽幽歎了口氣,說道:“瑪雅星辰占卜,果真名不虛傳,與我華夏卦術竟不分仲伯!世俗間確實有一大劫,而這一劫將有百萬眾生蒙難。但這事說來奇怪,那麽大的動靜,師叔師父們應該有所耳聞,怎麽未見他們提起過。看來其中還有一些蹊蹺難解!”
莫北聽後熱切地望著茅以生,說道:“茅道長,那我們該怎麽做?”
茅以生緊緊握住莫北的手說道:“事不宜遲,我這就與師父通報聲,請他老人家定奪。你與我同來!”
就在莫北和茅以生出了洞府後沒多久,九霄門悠揚的鍾聲響徹天際。就連對麵數十裏之遠的華陽峰都能聽見。
一位中年白袍道士站在華陽峰上望著雲雨峰方向,對旁邊一女道士說道:“聽!一共響了五聲!難道九霄同門出了什麽大事?”
女道麵容微微皺起,說道:“自從那武當張小峰挑事之後,就再也沒聽過雲鍾響聲超過三聲!咱們趕緊迴報師門吧!”
白袍道士點點頭,隨後喚出一柄丈長飛劍,拉上女道,朝三聖殿方向飛去。
&nnsp;
0
華夏蘇杭素有人間天堂美譽,而茅山則是這天堂裏的一座寶殿,傳承華夏道統的一處仙境。茅山有南北派係之分,事實上這是一些修真人士為區分茅山派中的凡界與修真界,才特意劃分的,而非地理上的南句容北興化。南茅山大多是指俗世間旅遊、燃香、信仰的地方,北茅山則是三聖殿與九霄門的統稱,或稱為茅山派。
茅山派為漢景年代茅盈、茅固、茅衷三位真君共同創始,他們三人也因此成為茅山派祖師爺,為後世子孫所敬仰。起初,茅山派並無三聖和九霄之分。直到茅山派第三代弟子中出了一位曠世奇才茅景,他從茅山派太極玄真心經中悟出新的心法――上清心經,由此他的修煉速度與修為內涵均蓋過同門,於百年之際便修入渡劫期。
茅景渡劫前選擇天山雪巔為渡劫之地,在其渡劫期又因雪巔異象和飄雪之景創建兩套劍訣,分別為九霄劍訣、飄雪劍法(九霄門入門劍法)。渡劫成功後,茅景迴茅山與同門交流心得,為後輩授課輔業,幫助不少茅山門人度過難關,提升實力。直到茅景飛升的這兩年多的時間內,茅山派實力大增,一舉成為華夏七大門派,並列於前三甲。
後世感於茅景,由茅景眾弟子一同開創茅山派九霄門,窮盡一身研習上清心經和九霄劍決,並以此與修習太極玄真心經的同門互補互助。久而久之,九霄門便穩立茅山派,而原茅山派弟子則以三聖殿自居。三聖與九霄,雖為兩支卻也幾千年來相互友愛互助互利。
莫北不行名勝古跡隻尋峰巒疊嶂的地方,按照茅以生之前同他描述的位置,終於在次日上午找到北茅山入口處。這入口處極是隱蔽,任誰也想不到是在小溪旁的兩棵柳樹間。
莫北在柳樹間徘徊一陣,忽然,在莫北身前憑空出現兩位灰袍小道童。左手邊的小道童冠上繡有“三”字,右手邊的則是“九”字。兩人看起來白白嫩嫩,約摸**歲。
兩位道童朝莫北行了個禮,其中冠上“三”字道童略高些,嫩聲說道:“閣下尊姓大名?在我山門徘徊已久,所為何事?”
莫北瞧這小孩學作大人口氣,心裏有些好笑,但想到茅山派為華夏七大門派之一,也不敢輕易小瞧,更何況此次還有事相求,所以還禮說道:“還請小道兄為我引薦茅以生道長!就說劉雲求見。”
“你……你……你就是……是劉……劉……劉雲道長!”冠上“九”字道童指著莫北結結巴巴地說道。
莫北不知這道童天生結巴,誤以為自己哪裏說錯,惹得道童緊張,於是拱手謙虛迴道:“在下便是劉雲!”
“太……太……”那位結巴道童還沒說完,便給略高的那位接過話去,說道:“太好了!你就是劉道長,茅師兄常提起你的蓋世功夫!走!我帶你去九霄門,茅師兄還在大殿那給其他師弟講課呢!”
莫北見能順利進山,心下也寬鬆一了些,於是笑道:“嗬嗬,謝謝你們,對了,你們怎麽叫什麽呢?”
“我……我叫……我叫”結巴的道童正要迴話,那略高的道童趕緊說道:“他是九霄門的茅知順,我是三聖殿的茅知安,我們是第七十一代弟子,‘知’字輩,我們還是同村的叻!”
茅知順結結巴巴擠眉弄眼地說道:“是……是的!”
三人很快就來到北茅山九霄門的山腳,這時候茅知安對莫北說道:“劉道長,我還得值守山門,隻能送你到這,接下去知順師弟會帶你上去。”
茅知順對茅知安結巴道:“好……好的,我……”
“好了,我知道,你快去快迴!山門見!”茅知安說完便快步離開,迴自己崗位去。
莫北笑道:“嗬嗬,你師兄挺了解你的,走吧!”
“嗯,我……我們……一起長……長大的。”茅知順艱難地吐出幾個字。茅知順說完便帶著莫北上山。
九霄門坐落在雲雨峰半山腰。這雲雨峰,山高峰險雲霧繚繞,山道崎嶇九拐十八彎。於雲雨峰遙望相對的便是華陽峰,三聖殿便在這華陽峰上。
盡管山路延綿,對於莫北他們兩這不算難題。不到一刻鍾,兩人便到了九霄門前庭大殿――九霄宮。這一路來,莫北算是領略到茅山派的磅礴氣勢。蘇杭原本是丘陵地帶為主,而這茅山派卻是身處雲山霧裏,沒有大神通的人又怎能開創這麽一片天地!
當然,莫北不知道,這茅山身處之地乃一上品仙器所化,不僅可以容納人畜,還能作為防禦法陣!而當世仙人罕見,即使有仙人經過也未必能看出這是一具仙器。縱然看出也未必驅使的了。所以茅山派兩千餘年安然處之。那五十餘年前被黑棋所滅的也隻是南茅山,而非北茅山,這是後話暫不提。
莫北在門口就已聽到那熟悉的聲音,在念叨著:“……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這時候他見茅知順要進去匯報,趕緊抓住茅知順低聲說道:“噓,不要打擾他授業解惑!”
茅知順點點頭,和莫北站在外麵繼續聽茅以生說道“…….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些講的就是,哈哈~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台下十餘位小道士見茅以生突然冒出一句,其中一位站起笑道:“茅師兄,哈哈,你說錯了!”
“非也非也!”茅以生說完便出了宮門,雙手迎向莫北,“呀!稀客,稀客!”
一群小道士見茅以生走了出去,一窩蜂地擁擠到門口,探出投來觀望。這些小道士大多是五六歲模樣,稚嫩未消,穿起道袍煞是可愛!
“打擾茅道長功課,真是抱歉!”莫北拱手說道。
茅以生擺手道:“哪裏的話,這些小朋友都是我師叔的弟子,無聊時便給他們講講道德經,談不上功課!”
茅以生說完,朝小道士們招了招手。這些小道士立馬歡笑地堆了上來,圍住茅以生嘻嘻哈哈的!
其中一位小道士奶聲奶氣地說道:“師兄,你說的有盆子來自遠方,那盆子就是這位大哥哥嗎?”
茅以生摸了摸這小道士的頭笑道:“嗬嗬嗬,你個小鬼頭!”接著朝其他小道士說道:“跟你們介紹下,這位就是劉雲劉少俠,你們不是很喜歡聽海底英雄救美的故事嗎,他就是咯!”
一群小道士頓時哄鬧起來,“哇!劉大哥!帥氣!”“好酷的發型!”“給簽個名吧!”......
茅以生和莫北陪小道士們折騰了一會兒,才來到茅以生修行的房間。說是房間,其實是個山洞。這茅山派“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名頭可不是蓋的!其中就有大小二十八洞天,專供派裏兩支門人的有道之士修煉。茅以生雖修為低下,但身份特殊也分得一小洞府。
莫北自打進了山洞,東瞧瞧西望望。隻見山洞裏裝潢古色古典,檀香嫋嫋。對茅以生羨慕地說道:“這裏的靈氣豐裕,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茅道長可真有福氣!”
茅以生微微一笑道:“我若有福氣,也就不再這洞裏修行了!”
“這?聽不明白!”莫北問道。
茅以生故作神秘的說道:“嗬嗬,該明白的時候你自然就明白!”頓了一下又道,“說說看,此次來我茅山九霄所為何事?該不是真來探望哥哥我!”
莫北搖搖頭,歎了口氣說道:“我倒是樂意單純來看道長你!唉~隻可惜我恐怕賞不了貴派花花草草又得趕路去了。”
“哦?什麽事那麽急?”茅以生好奇地問道。
莫北把前幾天在海神殿的經曆以及有關末日石碑、預言、占卜等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來出來。
茅以生認真聽完後捋了捋下巴的小胡子,然後走到一張木櫃旁,取下一個漆黑的龜甲和六枚銅錢。
莫北不明所以,也跟著過去。但見茅以生口中念叨有詞,手上搖著龜甲,銅錢在裏嘩啦嘩啦作響。不一會兒,,茅以生將銅錢倒出,一邊移動銅錢一邊掐指計算。
莫北知曉這是華夏的易經六十四卦,但卻看不懂那些銅錢擺放的意思。隻好等待茅以生解說。
直到一刻鍾過後,茅以生才算完,幽幽歎了口氣,說道:“瑪雅星辰占卜,果真名不虛傳,與我華夏卦術竟不分仲伯!世俗間確實有一大劫,而這一劫將有百萬眾生蒙難。但這事說來奇怪,那麽大的動靜,師叔師父們應該有所耳聞,怎麽未見他們提起過。看來其中還有一些蹊蹺難解!”
莫北聽後熱切地望著茅以生,說道:“茅道長,那我們該怎麽做?”
茅以生緊緊握住莫北的手說道:“事不宜遲,我這就與師父通報聲,請他老人家定奪。你與我同來!”
就在莫北和茅以生出了洞府後沒多久,九霄門悠揚的鍾聲響徹天際。就連對麵數十裏之遠的華陽峰都能聽見。
一位中年白袍道士站在華陽峰上望著雲雨峰方向,對旁邊一女道士說道:“聽!一共響了五聲!難道九霄同門出了什麽大事?”
女道麵容微微皺起,說道:“自從那武當張小峰挑事之後,就再也沒聽過雲鍾響聲超過三聲!咱們趕緊迴報師門吧!”
白袍道士點點頭,隨後喚出一柄丈長飛劍,拉上女道,朝三聖殿方向飛去。
&nns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