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編劇出身嘛,我覺得一個故事差不多了,那就可以了,再添加,沒什麽意義…”


    沈夢溪也上台,跟著聊起了感受…


    在場的都是老鳥,郭凡也經曆過《我的少女時代》,首映能聊什麽,他很清楚。


    無非就是談談拍戲過程,聊聊體會,再隨手拉一下票。


    接下來的記者問答時間,挺有意思。


    “郭凡之前是拍青春片的,為何對他如此有信心?”


    “代表作隻不過代表在某一個領域成功而已。那我拍《海邊的曼徹斯特》之前,也沒拍過電影啊…一個人的內在氣質和能力有時與外在表現並不一致,隻要能看到他的真誠就可以了!郭凡對科幻電影類型有野心,也很真誠,所以,就交給他了!”


    “你覺得中國觀眾對國產科幻片的要求怎麽樣?”


    “現如今的時代不一樣了,科幻影迷肯定都是看過大量科幻片的,我覺得重要的是真誠,觀眾能感受到的真誠!”


    “為什麽一定要拍科幻片?”


    “…科幻電影代表電影工業的水準,我們要向電影強國轉變,國產科幻片這塊一定要做的。”


    “你想通過《傷心者》表達什麽?”


    “希望能給中國孩子種下科幻種子,還有向曆史上那些寂寂無名的傷心者致敬!”


    頓了頓,他補充一句:“不是每個科學家都得到了公正的評判…有很多偉大的發明家在世時做出的發明,在他們身後很久才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


    《傷心者》首場放映結束,立刻引發了大量的討論。


    其實,《傷心者》一點也不科幻——從到電影,和科幻相關的內容,僅僅是時空轉換迴到過去——這是一個被使用了無數次的設定,早已爛大街了,毫無創意可言。


    除此之外,它還是一部不能更軟的科幻。除了時空轉換、大統一方程以外,幾乎沒有出現任何和科學相關的詞匯,就連主人公的著作《微連續理論》恐怕也是作者一拍腦袋想出來的!


    但這個,包括電影呈現出來的東西帶給人們一種思考——超越時代的偉大,真的隻能是悲劇嗎?


    在這個自私的世界裏,依然有些東西,它們是那樣地潔白無瑕;


    《傷心者》,告訴了我們其中三樣:一是父母的愛;二是對真理的追求;三是埋在心底的夢想!


    ——對於有些東西是不應該過多講求迴報的,你不應該要求它們長出漂亮的葉子和花來,因為它們是根。


    很多《傷心者》的老讀者科普了《科幻世界》三大短篇:《傷心者》、《鄉村教師》、《帶上她的眼睛》,每一篇都是以情動人…


    當然,更多人給了好評——豆瓣開畫8.3分;


    “終於拍了《傷心者》,國產科幻開始起飛了!”


    “非常憂傷的一個故事。與其說是科幻故事,不如說是與科幻有關的故事,也是用現代技術能夠做好的電影藍本。讓人想起了《美麗心靈》。”


    “軟科幻的詩意,滿滿的都是感動!”


    “突然想到一句‘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大概就是這麽個意思吧!”


    也有很多質疑:“這哪是科幻,分明是故事會,幼稚,俗套!”


    “這電影分明是講了一個高智商低情商的貧苦男人被創業一哥搶走了美貌女友的故事,而這個所謂天才寫出了一部巨作,在世無人問,死後被發現是重大突破…請問,哪裏科幻了?”


    “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是歌頌母愛,為什麽要強行按上科幻的名號?作為科幻,究竟哪裏看得出有一點點的想象力了?”


    有爭議很正常…


    《霸王別姬》也有爭議啊——當初拍《霸王別姬》,整個劇組的演員從幼童到張果榮全被折磨了一遍,老陳當年要求小演員“挨打要真打。”於是一個五代梨園世家出身的小演員自打耳光十九個,打到嘴角出血,張奉毅都沒逃過被打屁股打到送進醫務室,為了拍出陳蝶衣被蹂躪了的效果,導演上去一頓“狂吻”張果榮…


    從這個角度講,這電影真變態!


    網絡時代,誰要敢這麽幹,等著被噴死吧。


    《傷心者》最大的問題當然是不夠科幻!


    但是…


    誰踏馬規定科幻電影必須砸大錢、用視覺特效轟炸觀眾眼珠?


    《死亡幻覺》、《k星異客》、《異次元駭客》、《超時空接觸》包括《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有啥特效嗎?


    《傷心者》質量已經很高了,至少達到了上述作品的水準…


    都不用沈夢溪出馬,立刻出現很多《傷心者》的粉絲反駁:“也沒有誰規定科幻電影必須要有外星人,必須有大特效!”


    “就是,《傷心者》首先是一部好電影,然後才是好的科幻電影!”


    ……


    郭凡帶著胡戈、蔣雯力開啟了路演宣傳,而且是走進校園…


    力求擴大影響力。


    畢竟,好萊塢大片《諸神之怒》、《異星戰場》還在上映中,而且這兩部片子霸占了38%的排片,彭昊翔的《春嬌與誌明》加了徐爭、萬芊,也有10%的排片…


    《傷心者》排片是30%,完全依托夢溪的發行能力+胡戈的號召力。


    但如果票房不給力,還是會被砍掉排片的。


    《傷心者》作為國產科幻電影,宣傳上最大的優勢就是政策的配合——可以進校園宣傳。


    主打學生這一觀影主力群體,通過學生群體擴散口碑,借此實現更好的宣傳效果。


    當然,為了線下形成規模效應,采取“雙站齊跑”模式,安排主創分頭行動,一天在兩個城市同時進行路演。


    除了北京站、上海站、深圳站三大主創齊亮相,其它城市,基本上一個城市一個主創帶領幾個配角…


    沒辦法,好萊塢大片太多,工業水準比不上,那就隻能拚曝光度了…


    最主要,《泰坦尼克號3d》四天後上映!


    所以,留給《傷心者》聚力的時間不多——等著口碑發酵,也許,《泰坦尼克號》已經上映了呢。


    沈夢溪也接了幾家采訪,聊了下科幻電影還有為什麽要做《傷心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夢幻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炸大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炸大金並收藏我的夢幻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