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夢溪的獲獎感言,既有萊昂納多的加持,又有趣,反正之後陳昆說了啥沒人在意了…


    昆哥估計自己也清楚,不鹹不淡的發表了一下獲獎感言,然後就去後台療傷…不是,是接受采訪去了。


    此時,微博上一堆看直播的網友實時互動:


    “原來百花獎是周總理提議成立的!”


    “你才知道,百花獎,寓意百花爭豔…”


    “我感覺沈夢溪是故意的:推出來擋刀…哈哈!”


    “我覺得他實至名歸,百花獎本身就是觀眾獎,他能拿獎,說明觀眾緣好,我身邊還沒有人討厭他!”


    “我很討厭他,奪妻之恨,不共戴天!”


    “嘖嘖,感謝演員柳亦非,這狗糧喂得…”


    過了一會,網上討論的焦點就變了…


    頒獎繼續,之後的最佳影片頒給了《建國大業》,最佳導演則是馮曉剛…


    優秀故事片《花木蘭》、《驚天動地》…


    沒有《那些年》、《畫皮》、《風聲》…


    對了,大部分網友都在罵章紫怡…


    這個時間段的國際章,在網上的口碑,真的是有夠慘的!


    天涯網上,這次百花電影節直播帖,30頁,2900多樓,有一大半都是在罵她,讓她把善款拿出來,順便退出演藝圈…


    ……


    晚上八點,頒獎結束,柳亦非接受記者采訪:


    “拿獎當然很開心…”


    “能跟薇姐一起拿獎,更開心!”


    記者問她:“《碟中諜4》拍完了?”


    “還沒,我的角色暫時沒有戲,所以,迴國待一段時間…”


    “是女一號嗎?”


    “不算,算反派,我演的是殺手,專門能跟主角作對的。”


    “戲份不多,主要想多跟一些大劇組合作一下,增長一些見識…”


    “那你剛才說的每年抽出半年時間支持國產電影,是真的嗎?”


    柳亦非點頭:“當然是真的,事實上,我們已經收到了不少好劇本,有一些不合適主演,但我會客串出演,比方說韓傑導演的《hello!樹先生》,還有一部《建築學概論》…”


    “都是新導演嗎?”


    “對,《建築學概論》的導演是曾贈,87年的,跟我同齡!”


    “那你對沈夢溪拿了最佳男主角有什麽看法?”


    柳亦非憋笑:“實至名歸!”


    “聽說《卡羅爾》上映後,北美反響很不錯,能稍微透露幾句嗎?”


    “…我知道的也不多,不過12月之後,我會前往美國,做一些公關的事情,有什麽進展,會第一時間通過微博告訴大家!”


    ……


    隨著《社交網絡》、《黑天鵝》、《藍色情人節》的上映,針對《卡羅爾》的攻擊少了很多。


    為什麽呢?


    因為《國王的演講》即將上映,哈維經過分析對比,《社交網絡》、《黑天鵝》的威脅更大。


    《卡羅爾》差了點意思!


    問世的時間有點早,lgbt浪潮剛剛有一點興起,如果是明年,都不用怎麽公關,《卡羅爾》必拿奧斯卡!


    不過呢,南茜的能力也厲害的很…


    既然福克斯探照燈不給力,那就自己上!


    直接申請了8000萬美元的公關經費,找來世界最大的同性戀權力組織“人權運動”主席查德·格裏芬,加上互聯網巨flix、穀歌和youtube來為《卡羅爾》助威…


    極為張揚地在各色戶外廣告網頁紙媒廣告上砸錢,打出“尊重這部電影,尊重這個人,尊重同性戀!”的口號,大張旗鼓發動同性戀者的力量。


    有沒有效果不好說,畢竟前哨站剛剛開始,但是《卡羅爾》的票房、影響力確實在增長!


    開畫影院增加到了1500家,單日票房達到700萬美元…


    上映兩周,累計票房2400萬美元…


    藝術片都是長期上映,從10月到明年4月,半年上映周期呢!


    最終票房不好說…


    還得看長期效應。


    你看,頒獎季才剛剛開始,就已經有硝煙彌漫的意思了!


    ……


    實至名歸影帝——沈夢溪,還在拍攝中。


    《狩獵》拍攝,跟《海邊的曼徹斯特》差不多,攝影師扛著攝影機拍就行了。


    沒有特效,除了美術、燈光需要人工設計,其他的全看演員自己發揮。


    對了,這次的攝影師又找了艾曼努爾·盧貝茲基,這家夥太牛逼了!


    就是他的攝影技術,讓很多台詞可以消失,完全實現了用光影講故事!


    他在《狩獵》裏大量使用自然光!


    你要知道自然光是最難用的,因為你不可能去指揮太陽。


    他對光影的理解到了一種出神入化的程度!


    這幾年吧,蘇子和hbo開始下大力氣砸錢做美劇,電視劇和電影的攝影水準差距越來越小了,拍得好的電視劇完全不遜於很多電影,拍得一般的電影可能還不如好些電視。


    攝影這種東西,真的要講天賦的!


    尤其是現如今的時代!


    曆史上的一些時期,影像風格有其主流,比如30年代初的柔光,40年代的廣角深焦,60年代的長焦,70年代的變焦鏡頭,總能讓人捕捉到每個時期有其較強的共性,而今天的共性是什麽呢?


    處於膠片轉向數字的初期時期,資曆攝影師大部分受膠片時代影響,純數字創作攝影師尚未登上曆史舞台,現如今的時代就是大雜燴,所有的技術都已經出來了,你能用在最合適的鏡頭裏,你就牛逼!


    沈夢溪表麵坐在監視器前麵,腦子裏卻各種胡思亂想…


    鏡頭結束,照例起身喊了一句‘perfect!’


    “轉場嗎?”


    助理導演拿出場計本:“對,轉場!”


    “ok,轉場!”


    沈夢溪喊了句,然後看著工作人員整理現場…


    今天才來的趙勁鬆有點懵逼:“夢…導演,你不用講戲嗎?”


    沈夢溪擺了擺手:“這種電影要我講戲,那演員們可以滾蛋了!”


    趙勁鬆有點不太理解,沈夢溪解釋:“《海邊的曼徹斯特》、《狩獵》都是演員為主導的電影,演員發揮的好,電影才能好看!所有演員都知道這道理,他們來了,就是衝著電影本身來的!”


    “…哪還有多長是能拍完?”


    “多長時間?”


    沈夢溪從口袋掏出場記卡:“還有六場戲…最多三天,怎麽了?”


    “等著你決定敲鍾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夢幻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炸大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炸大金並收藏我的夢幻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