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公司立刻發了關於片酬的聲明。


    沒辦法,“通貨膨脹”蔓延影視圈,得穩定一下軍心!


    不是,就你說張百芝有什麽資格拿1500萬?


    憑《極速天使》、《無價之寶》、《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河東獅吼2》和《影子愛人》五連撲嗎?


    就連偶爾客串的周立波,片酬也從80萬元人民幣升至80萬美元。


    咱們圈子就這麽好圈錢?


    夢溪公司直接把利歐潤分成拿了出來!


    而且公開了《我的少女時代》的張含芸、林更欣的片酬收入。


    他倆的演員基礎片酬都是60萬,後續各自獎勵了1300萬…


    同時曝光了《我的少女時代》盈利情況:內地分賬票房1.3億,扣除成本,盈利1.1億;


    網絡版權、音像版權、電視版權加一塊入賬1600萬;


    海外收入:2200萬美元;


    政府獎勵:200萬美元…


    總盈利2.9億人民幣!


    ——劇組分紅是4350萬,張含芸和林更欣作為主演,各自入賬1300萬!


    條條款款,羅列得很清楚,具體到了每個國家的分銷版權…


    最後還有一句:夢溪公司製作影視項目,永遠不會因為片酬犧牲製作水準,我們承諾,一部電影,演員的片酬隻占製作費用的30%不到,如果你對自己的號召力有信心,那請你簽署利潤分成合約!


    這種行為叫什麽?


    亮肌肉!


    而且是在公司即將上市前亮肌肉!


    夢溪公司有底氣,他們對自己製作的項目有信心。


    而且,年底,他們會開啟了新一波的簽人舉動…


    ……


    “所以,我現在如果簽100萬的底薪,可以拿8%的利潤分成?”


    “…對,最高12%,但你要清楚,《鯊灘》的成本+宣傳至少5000萬,而且中美兩版同時上映,也意味著中國版很難再賣出版權,迴本的話,隻能指望內地票房分賬…”


    楊小蜜認真看了看合約,提問:“所以,這個戲迴本至少要1.5億的票房?”


    負責《鯊灘》的製片人是李依萍,她很老實道:“那倒不是,票房過億,我們基本就能迴收成本,但是這類驚悚片的市場空間,我們也不太清楚…”


    “意思就是搏一把唄?”


    “迴本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想了想,李依萍補充了一句:“而且如果賣座,《鯊灘》的翻拍權應該能賣到不少國家,這部分收入算在《鯊灘》整體項目,也算項目分紅!”


    “那行,我簽了…”


    楊小蜜在演員合約上簽上自己的大名,然後看了眼李依萍:“萍姐,《33天》海外版權怎麽樣?”


    “有點難,畢竟《33天》過於中國特色,很那賣出去,目前為止,也隻賣出了韓國、越南、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的版權,日苯那邊還在考慮要不要引進…不過,這部片子入選了拉美之行國禮名單,包括《畫皮》、《我的少女時代》,會被贈送給拉美國家,此外,還入選了海推影展…”


    “那分成?”


    “這個要等分賬小法,我們統計結束之後才會補發…”


    “那好吧…”


    其實,楊小蜜在意的不是《失戀33天》她能賺多少,而是…不能比張含芸賺的少!


    比較起張含芸,楊小蜜在《失戀33天》裏的表現更驚豔,很多人都是衝她買的票,當然,凱凱王的表現也不錯…


    但小妞電影最重要的還是小妞嘛!


    所以,補充條款,楊小蜜的個人分紅比例是8-12%…


    階梯式分紅,收迴成本,她就能拿8%,票房超過兩億,就是12%,現在已經超過兩億,眼瞅著就要奔三億了…


    合約簽完,李依萍轉身欲走,突然想起了什麽:“對了,你的金鷹女神已經拿下了,還有《失戀33天》報名了金馬獎,沒準你能提名最佳女主角!”


    “真的嗎?”


    “…當然。”


    一連串的驚喜,楊小蜜忍不住咧開嘴…


    沒完:“後天你出發去美國,《源代碼》要辦個試鏡…夢溪陪你一起!”


    “…陪我一起?”


    “嗯,他也要去美國拍攝萊昂納多的新片…”


    “就我們倆個嗎?”


    “那倒不是,柳施施、唐妍、佟亞麗也安排試鏡《生化危機》、《不明身份》還有《超級8》…”


    “《生化危機》?”


    “好萊塢都想打開中國市場,邀請中國演員參與…”


    楊小蜜糾結的不是這個:“為什麽我不能去試鏡?”


    “…中美合拍這條路如果打通了,你是咱們公司的絕對功臣,夢溪說了‘出演好萊塢電影沒什麽了不起,隨著中國市場越來越大,好萊塢以後會經常加塞中國演員’…”


    什麽叫沒什麽了不起?


    那可是好萊塢誒!


    李依萍見她似乎不怎麽相信,語氣變得嚴肅起來:“好萊塢並不重視亞裔演員,他們之所以找我們,隻是為了討好中國觀眾。”


    “夢溪之所以同意安排試鏡,也隻是讓大家出去見識一下,了解好萊塢的製作流程!”


    “中國電影走出去,需要學習好萊塢,而不是全盤接納…”


    ……


    這是真的,隨著中國市場的崛起,好萊塢製片方們迫切想找到打開中國市場的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什麽?


    加塞演員!


    他們選擇的加塞就是單純的加塞,譬如楊天寶在《獨立日2》就是個道具…


    後世,一堆演員想要進軍好萊塢,拿個配角也大肆宣傳…


    這個事很奇怪,因為伴隨著市場成熟,中國市場越來越具有自己的個性,越來越獨立——美國人不愛的《魔獸》電影在內地賣了滿堂紅,美國人狂愛的《海底總動員2》在內地收益平平。


    市場的成長帶來了許多好處,中國觀眾也越來越支持國產電影。


    但那幫演員似乎依然孜孜不倦地想要拍攝美國電影,這種執著有時候也很讓人莫名其妙。


    以前嘛,成為好萊塢演員大概算演員更進一步的舞台。


    好萊塢被置於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以至於在其中打個醬油也能成為某種登堂入室、走向國際的標誌。


    真沒必要!


    中國的頂級演員已經不需要非到好萊塢證明自己。


    有句話總結的很好:傻子看爆米花,吃瓜群眾看特效,迷妹少女看胸肌人魚線,二逼青年看長腿大**,中二青年看戲劇化的粗陋政治玩笑,黑人給個鏡頭,黃種人拉個海外票房,加起來等於主流好萊塢大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夢幻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炸大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炸大金並收藏我的夢幻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