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一樣,都有地方保護的…”


    所謂自由經濟,又稱奧地利學派,尊重絕對的市場經濟,絕對的自由,放任不管,任由市場把自己安排的妥妥當當。


    全球化嘛!


    字節跳動就是相信了這個鬼話…


    阿爾斯通也是信了這個鬼話…


    這兩家公司都很像誒,最短時間內下跪…


    “影視也是產業,而且還是意識形態領域的產業!”


    “前段時間,我們跟新西蘭、澳大利亞,還有哈薩克斯坦、阿聯酋、巴基斯坦、泰國等國的國家電視台都達成了意向,專門給我們開辟一個影視劇頻道,專門放映中國影視劇,但是他們不願付版權費…”


    “我們現在考慮到底是免費給他們還是怎麽辦!”


    “當你的產品不足以變成商品的時候,還想讓你的產品走出去,隻能白送。”


    “中美電影差距…


    “中國落後了這麽多年了,不隻是電影一個成麵,所以突然一進步,張嘴就美國怎麽著,它有什麽,我們也得有?這個不現實,下一步先把中國市場做起來,初步打造電影工業基礎…硬實力超過它,然後才能聊軟實力,中國價值體係,東方價值觀…”


    “現在啥也沒有,聊這些沒什麽意思!”


    張寒:“那韓國電影為什麽這幾年發展的這麽好?”


    “所有的文化崇拜,本質都是強權崇拜,不信你去翻翻塞繆爾·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它就說了五個字‘美國有航母’!電影消費有部分原因是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來源於軍事實力和整體國力…在此基礎上,電影價值觀和規則以它的為準,韓國的電影,本質上是在同樣的價值體係之下的產物,他們善於學習…”


    “這事其實挺好理解的,如果當今世界是歐洲中心,或許我們對好萊塢大片的評價就會是:特效雖好,但過於直白,終究不入流;如果當今世界是印度中心,或許我們對好萊塢大片的評價就會是:特效雖好,但竟然一段歌舞都沒有,這也算電影?”


    ……


    這段采訪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圍繞的都是沈夢溪的個人價值觀。


    沒聊什麽愛情之類的。


    估摸張寒想聊也沒啥機會,因為時間不夠,沈夢溪得趕去參加《風聲》慶功宴。


    其實,剛聊到中美電影差距,沈夢溪很想說一下曆史原因的…


    那十年,電影直接被打斷了…


    忍住了!


    第五代橫空出世,整個八十年代中國人瘋狂的進步,試圖彌補自己和世界落後的三十年。


    然後呢,立刻就市場化了…


    就是,太快了!


    連當年亞洲第一的香港電影都直接被衝垮了…


    中國電影還能屹立不倒,已經很不容易了…


    《人物》對沈夢溪的定位是個作家,跟公民韓少、郭晶明對比…


    80後三大暢銷家!


    但沒想到他基本不聊創作計劃…


    《鬼吹燈》之後,他發售的都是《移動迷宮》、《分歧者》、《饑餓遊戲》之類的青少年科幻讀物,而且直接美國出版…


    後三本沒啥意思,正反派臉譜化和非黑即白的價值觀,就是走影視改編路線的…


    他現在的電影人身份遠超過作家。


    跟他們倆不是一類人…


    聊過之後,發現他也不是那種特深刻的人,就是簡簡單單,邏輯體係非常左。


    直接報道吧…


    ……


    酒店,整個大廳都被華宜承包了!


    《風聲》大賣,這對他們上市很有好處…


    邀請的人很多,沈夢溪挽著柳亦非進場的時候,注意到了一群人圍著的鄧文迪…


    果然,鄧女士也來了!


    鄧女士真的是,不管上位手段怎麽樣。


    目標都隻是默多克一人,強行分類的話,也算是打土豪的俠婊,劫富濟婊,婊中之俠!


    按照《水滸傳》的基準,屬於偷生辰綱和皇帝九龍杯的那種。


    這個估計是普通網民佩服她的原因——她從來不從普通人身上套現!


    尤其是後來出現一個田樸珺,自稱自己是貴族,還‘哈利波特式建築’,搞個貴族學校,一年的學費99萬…


    想要割韭菜,沒想到自己維度太low被韭菜嘲笑,定價太高韭菜又嫌貴…


    反而襯的鄧女士光明磊落!


    當然,鄧女士不是不想割韭菜——做電影本身就是割韭菜。


    《雪花秘扇》,找了休·傑克曼、全智賢、章紫怡、吳君梅,當然後來換成了蓮花…


    然後,《雪花秘扇》票房沒怎麽賺錢…


    她可能覺著自己不適合做電影,也就不折騰電影了。


    對了,休·傑克曼是客串出演,隻演了四場戲…


    鄧女士跟田樸珺的區別大概就是長江商學院和耶魯大學的區別…


    鄧女士是正經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好,閑話到此結束,沈夢溪拉著柳亦非見了鄧文迪,後者…很熱情,也很直接,看到柳亦非第一句話:“我有個電影,你拍嗎?”


    “啊?”


    小姐姐懵了一下,劇本都不知道…


    題材、投資全都不清楚。


    沈夢溪接過話:“是《雪花秘扇》?”


    “…你知道這個項目?”


    “探照燈的項目,馬修曾經問過我,我也看過這個…”


    馬修是福克斯探照燈的發行部主管,《海邊的曼徹斯特》就是他們負責發行…


    事實上,馬修邀請過沈夢溪擔任這片子的導演。


    當然,他拒絕了…


    這就是典型的西方對東方女性文化的臆想…


    沒什麽意思。


    跟《花木蘭》一個吊樣,隻不過一個投資大,另一個投資小,偏文藝罷了!


    鄧女士趕緊問:“那你覺得怎麽樣?”


    “…我沒看完,我對這個類型天然不感興趣,你還是跟她聊吧!”


    然後鄧女士就拉著小姐姐談起了《雪花秘扇》,旁邊的蓮花一臉嫉妒…


    跟鄧女士交好,打入好萊塢,是她一直以來想走的路線!


    放心吧,鄧女士是你的心頭好,誰都搶不走…


    沈夢溪正準備走過去說幾句,黃忠磊走了過來,沈夢溪端起酒杯:“黃總!”


    “…沈總!”


    “時間確定了嗎?”


    “確定了,30號!”


    他們聊的是華宜上市的日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夢幻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炸大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炸大金並收藏我的夢幻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