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業》這種票房刷新速度,給了發行方中影很大的信心,發布會上說什麽‘票房五億!’


    你這種玩法就叫中國特色!


    100%排片…


    怎麽好意思?


    於是,在功利前提下,這部電影創造了一個扭曲而短命但短期內起到實用效果的類型片——抓壯丁式主旋律!


    利用獻禮性質,在發行、放映編排上獲取霸權,並且可以借此得到大量機關團體購票資源。


    更富有創造性的是,它充分利用娛樂明星想跟官方靠近的心理,造出超大卡司,幾乎零片酬,以超低成本在另一層麵為影片市場收益作保。


    這個發明某種意義上而言是個創舉,但同時必須承認,這種做法帶來的負麵影響極大,最壞的影響就是:天然不符合市場本身…


    你霸占了排片,從根本上斷掉了其他電影的生存空間!


    至於什麽國籍、票價之類的…


    那都是小事…


    於是呢,這些導致了此類型的短命。


    所以,之後的《建黨偉業》明明在質量上遠超《建國大業》,但還是受了很大負麵影響,票房成績也不甚理想。


    到了《建軍大業》,可能是想著稍微遵守市場規律…


    然後被《戰狼2》一腳掀翻,票房吊打…


    沒有了建字頭,為國獻禮的行為不會停止,更能成為一門生意!


    從那之後,主旋律換了玩法,《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應運而生…


    這兩部電影從本質上來說跟‘建’字頭不一樣,因為它拋棄了英雄史觀,沒有描寫什麽大人物!


    但畢竟《建國大業》,反映的是史實的影視作品,刀尖行走,需慎之又慎。


    很容易能被人挑出毛病!


    比方說沈夢溪…


    ……


    《風聲》首映禮現場,蓮花又哭了…


    大概是迴憶了拍攝時候的情景,不自覺代入。


    有點突兀,讓她介紹自己的角色,說了兩句就哭了出來…


    沈夢溪一邊鼓掌,一邊拍了拍胡戈的大腿,示意他跟著鼓掌…


    “你怎麽她了?”


    “…我就正常拍戲…”


    老胡語焉不詳,但他很了解這種情況…


    他這幾天宣傳的時候,都不敢正視蓮花,因為有一段被剪輯的戲份:武田給李寧玉刮宮…


    是真的刮了!


    然後蓮花受不了,直接崩潰了…


    所以,她能拿金馬獎確實實至名歸!


    老胡接受采訪:“我演的武田,是個變態,有點參考了《辛特勒名單》裏的阿莫·戈斯,我覺得他應該對李寧玉有點那種意思…”


    “但他心理有問題,所以,用器械羞辱對方,羞辱她能讓自己獲得心理快感…”


    “很變態…我自己都不敢迴看那一段…”


    蓮花接過話:“導演是變態!”


    “本來說好的,拍到一半就該喊停了,但兩個導演都沒說話,那我們隻能往下演…”


    “演員有時候真的挺無助的…”


    到了沈夢溪:“我知道這個戲很慘烈,所以,我沒去現場…”


    “劇本就是我寫的,我太知道怎麽把一個人物弄到崩潰邊緣了,李寧玉很慘,顧小夢更慘,包括白小年、吳誌國…就金生火好點,他自我了斷了…”


    “但我首先要說,劇本裏的刑訊我們已經減弱了很多,實際勘查的時候,刑訊逼供比這個慘多了!”


    聊到票房…


    “今年國慶檔的大盤大概在4億左右,《風聲》肯定是頭部作品,頭部一般至少拿七成,那就2.8億吧!”


    然後有記者提到了《建國大業》,沈夢溪想了想,然後道:“《建國大業》…拍的不好,我非常不喜歡裏麵刻畫的人物,倒不是政治性什麽的,我就覺得故事講得不好!我們能成是靠群眾路線,是工農聯合的力量,是人民的力量!不是靠拉攏中間派路線!”


    “我看了一篇評論:電影挺好的,就是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這就是問題了!過於美化果當,我就想說,咱能不能稍微看看曆史,蔣中正怎麽就憂國憂民了?還愛國者?他就是美帝國主義的買辦代言人,還美玲女士,她鼓動美國對大陸居民用原子彈,怎麽不拍?”


    “所以才叫解放戰爭!”


    “這場鬥爭絕非所謂的兄弟之爭,而是明確無誤的革命與反革命之爭。”


    “我們的勝利是摧枯拉朽的,敵人的潰敗是一瀉千裏,困獸猶鬥。這不僅是光與暗、暖與冷、正與邪的對照,更是理所當然、不容置喙的定性。在曆史麵前,不能有曖昧空間!好可以形式豐富,筆意深厚,壞也要壞得義無反顧、徹徹底底!”


    “你問我《建國大業》怎麽樣,這就是我的看法!”


    ……


    好,又惹事了!


    這次不僅吐槽公知,還把蔣公、民國粉給得罪了!


    民國誒,歲月靜好、大師輩出,黃金年代!


    順便還有中影…


    一黑黑了三,你可真是小機靈鬼!


    當然,媒體沒怎麽敢報道…


    皇城腳下,向左還是向右,判斷不出來嗎?


    或者就算報道了,也被壓下去了,事實上,《建國大業》裏麵的很多情節都值得商榷…


    君子之風?


    最接近現代化的時代?


    要真牛咋還被趕出大陸了?


    為何我當能一唿百應眾望所歸,那是因為中正和果當已經爛透了不可救藥!


    應該是2012年,《環球時報》一篇社評:美化當年果當政權是公然撒謊!


    然後才定了性!


    才有媒體敢報道很多事…


    但說實在的,這玩意不是《建國大業》的賣點…


    《建國大業》最大的賣點就是一部明星賀歲片,最好玩的就是讓上百個明星去扮曆史人物,光這一點就值得3個億以上的票房!


    所以,《風聲》上映首日給了30%的拍片,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建國大業》…


    插一句,範小胖在《麥田》的首映禮表示票房能過億…更說了‘國慶檔的整體票房大概有五六個億,《建國大業》不可能全部都拿走,剩下的票房還得給別人留著是不是?’


    嗯,人家也沒把《風聲》放在眼裏!


    為毛轉身接了《東風雨》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夢幻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炸大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炸大金並收藏我的夢幻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