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三軍兩天前已經通過了之前文聘鎮守的山穀,行到此處,江東軍距江夏城不過二三百裏的路程,但是此時,江夏城已經失去了最後一道防線,再也無險可守,江東軍將會一馬平川,在幾日內攻到城下,與在夏口登岸的甘寧所部形成合圍之勢。
周瑜騎在馬上,手裏拿著山形地理圖,向孫策道:“兄長,按照我們現在的行軍速度,不出四日,必然可以趕到江夏。”[bsp;孫策的身體隨著馬身晃動,正默默的看著天地盡頭舒展的雲層,聽到周瑜的聲音,孫策微微皺了皺眉頭:“還要四日?不是隻有二三百裏的路程了麽?”
周瑜笑道:“兄長這麽說未免就不夠體恤兵士了。這次遠征荊州,每個步兵隨身裝備和用品至少四十多斤,每天跑個四十裏到六十裏就累得夠嗆了。子龍雖然帶著騎兵,但是我們的馬少,特別需要珍惜馬力,平時行軍都是牽著馬走,戰時才上馬衝鋒,這樣行軍速度自然也就是和步兵一樣了。所幸麵前再也沒有山地河流,否則四天都趕不到江夏。”
“早知道就逆江而上,和興霸一起從夏口登岸了。”孫策嘟囔道,“雖然文聘最後投降了,但是卻把我們堵了將近半個月,若不是子布和子綱兩位是內政專家,這糧草還真成問題。”
周瑜一邊把地圖卷起來一邊道:“水路行軍也快不了幾日,前幾日春雨連綿,江水暴漲,逆水行舟多有不便,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就被衝迴廬江了。”周瑜似笑非笑的看著孫策道:“再者說了,兄長手下也沒有這麽多船啊。”
“到底還是家底薄啊。”孫策歎了一聲,接著略有些憂心的道:“不知怎麽了,這幾日總是平靜不下來,雖然說不上來是哪裏不對,但是總覺得按照這種速度行軍有所不妥。”
周瑜沉思了片刻,道:“兵貴神速,兄長所憂不無道理。”
“傳我將令,前軍放棄多餘的輜重,全速前進,後軍收拾好輜重後,整隊再行。”孫策喝令道,“今日起前軍日夜兼程,務必在後日抵達江夏城並紮下營寨,落隊的軍法處置!”
周瑜調轉馬頭就要下去傳令,卻看見程普騎著馬向前軍趕來,程普這幾日來一直代替孫策居中軍主陣,彈壓三軍,若是沒有緊急的軍情,斷然不敢擅自離開。
“主公!”程普臉色微變,“有人在附近行軍,不出意外應該是大批騎兵。”
“騎兵?”孫策眉頭緊鎖,“程將軍怎麽知道的?”
程普將手中的鐵脊蛇矛插在土地裏,將槍杆遞給孫策道:“主公,你貼上去聽。”
孫策將耳朵貼近了聽,說實話什麽也沒聽到,隻好茫然的看著程普。程普著急的道:“這聲音絕對不是子龍帳下區區幾千匹戰馬能發出的聲音,來的是騎兵戰陣,是騎兵戰陣!”
“騎兵戰陣!”孫策聞言大驚,喝道:“鳴鋒鏑,鳴鋒鏑,三軍戒備,準備迎戰!”孫策看到周瑜也不再那麽鎮定了,荊州的騎兵戰陣,隻可能是襄陽的張繡和他帳下的西涼鐵騎。
一支接著一支鋒鏑拉著尖銳的嘯聲飛上天空,連續三支鋒鏑已經顯示了軍情的緊急,雄渾的號角隨即響起,山林鐵甲在前方架起了盾牆,弩手們將第一支箭扣上了弓弦,所有的歩卒們將槍尖斜指,結成了最強的防禦陣型。經過之前在廬江的一戰,孫策已經看出來自己的步軍陣勢太過死板,缺乏變數,這次結成的陣型是周瑜等人殫精竭慮研究出來的,不可預測的變化是其製勝的關鍵。孫策緊緊的攥緊了拳頭,手中滿是冷汗,因為此時,腳下的震動越來越明顯,隱隱的煙塵也在地平線上升起。
風雷般的鐵蹄聲中托出了墨色的狼旗,天下罕有匹敵的西涼騎兵終於再一次登上了漢末的戰場。孫策緊緊的抿住了嘴唇,這杆狼旗已經是第二次看見了。廬江一戰,自己在這杆狼旗下埋葬了近萬名兄弟,這一次呢?
淩統和徐盛騎在馬上站在孫策的背後,其餘的將軍們則各守本陣,做好了迎敵的準備。迎麵撲來的騎兵並沒有直接衝鋒,而是齊齊勒住了戰馬。煙塵散去,聞名天下的西涼騎兵終於露出了自己的本相,一匹匹雄峻高大的純色戰馬比自己風火騎兵的戰馬足足高出了一個馬頭,胸膛寬闊如牆,四蹄矯健結實,可以輕易的將麵前的阻礙踩成爛泥。與其說它們是戰馬,倒不如說它們是一頭頭戰熊,在它們的麵前,風火騎兵的戰馬不過是些驢子。
狼旗下立著兩匹黑色的戰馬,武士模樣的人身披墨色的輕鎧,整個人像和胯下的戰馬鑄在了一起一樣,一頭黑色的長發在風裏揚起,麵頰如刀削斧劈一樣,棱角分明。他身後的馬上則是一個淺笑著的中年文士,雖然麵帶笑容,但是毒蛇般的眼睛裏閃著詭詐的光芒。
“來者可是吳侯殿下?”黑馬上的武士問道,“在下西涼張繡,攜軍師賈詡,特來拜見!”
“張將軍客氣了,北地槍王,天下毒士,都是足以驚動天下的名字。聽說張將軍已經投於劉景升的帳下,駐守襄陽,為其北藩。看來將軍此行是要與我對陣,較量一番了?”
“不錯,劉表命我阻截君侯,故帶兵千裏奔襲,人不卸甲,馬不解鞍。前幾日聽說文聘已經投降了君侯,所以在下不自量力,願在此處拖住君侯前進的腳步!”
“張將軍果然坦蕩!”孫策讚道,“通過了文聘把守的山穀,本以為江夏已是我囊中之物,不意卻和將軍在此相逢。小看了將軍手下騎兵的速度和一戰的決心,的確是我失算了。”
“君侯謬讚了,在下實在愧不敢當。”張繡在馬上拱了拱手,“在下有一問,還望君侯賜教。不知君侯以我對敵,戰意有幾分?”
孫策愣了一愣,問道:“張將軍何意啊?”
“若是君侯帶兵撤迴廬江,便可以化幹戈為玉帛,不用傷了兩家的和氣。”
“哈哈哈哈。”孫策仰天大笑道,“我是有意避開將軍鋒芒,但是要我退兵,卻是不可能。我和劉表之間的和氣,在我父親於襄陽城下硯山之中遇害身死時,就已經蕩然無存了!”
張繡麵色嚴肅的道:“文台將軍身死,實是不幸。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男子漢大丈夫縱橫天地之間,有仇豈可不報?君侯既然不願退兵,那在下隻有舍命陪君子,得罪了。”
孫策笑道:“若能製敵,何苦多造殺戮?久聞將軍師承蓬萊槍神散人童淵,一杆虎頭金槍出神入化,在下仰慕已久,今日既然有幸相逢,豈能不討教幾招?”
張繡心中暗自一驚,自己的師傅童淵雖然是槍術名家,但是聲名卻少有人知。張繡提起掛在馬鞍上的戰槍,將槍橫在身前,左掌豎起,右手抱拳:“君侯,請!”
周瑜伸手扯住孫策的臂甲,低身道:“兄長,三思!”
孫策麵無表情,推開了周瑜的手,也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道:“請!”
孫策一夾坐騎,提起盤龍虎頭槍緩步出陣,隨著兩人的出陣,無法言喻的威壓緩緩的在陣前彌漫開來。
三軍兩天前已經通過了之前文聘鎮守的山穀,行到此處,江東軍距江夏城不過二三百裏的路程,但是此時,江夏城已經失去了最後一道防線,再也無險可守,江東軍將會一馬平川,在幾日內攻到城下,與在夏口登岸的甘寧所部形成合圍之勢。
周瑜騎在馬上,手裏拿著山形地理圖,向孫策道:“兄長,按照我們現在的行軍速度,不出四日,必然可以趕到江夏。”[bsp;孫策的身體隨著馬身晃動,正默默的看著天地盡頭舒展的雲層,聽到周瑜的聲音,孫策微微皺了皺眉頭:“還要四日?不是隻有二三百裏的路程了麽?”
周瑜笑道:“兄長這麽說未免就不夠體恤兵士了。這次遠征荊州,每個步兵隨身裝備和用品至少四十多斤,每天跑個四十裏到六十裏就累得夠嗆了。子龍雖然帶著騎兵,但是我們的馬少,特別需要珍惜馬力,平時行軍都是牽著馬走,戰時才上馬衝鋒,這樣行軍速度自然也就是和步兵一樣了。所幸麵前再也沒有山地河流,否則四天都趕不到江夏。”
“早知道就逆江而上,和興霸一起從夏口登岸了。”孫策嘟囔道,“雖然文聘最後投降了,但是卻把我們堵了將近半個月,若不是子布和子綱兩位是內政專家,這糧草還真成問題。”
周瑜一邊把地圖卷起來一邊道:“水路行軍也快不了幾日,前幾日春雨連綿,江水暴漲,逆水行舟多有不便,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就被衝迴廬江了。”周瑜似笑非笑的看著孫策道:“再者說了,兄長手下也沒有這麽多船啊。”
“到底還是家底薄啊。”孫策歎了一聲,接著略有些憂心的道:“不知怎麽了,這幾日總是平靜不下來,雖然說不上來是哪裏不對,但是總覺得按照這種速度行軍有所不妥。”
周瑜沉思了片刻,道:“兵貴神速,兄長所憂不無道理。”
“傳我將令,前軍放棄多餘的輜重,全速前進,後軍收拾好輜重後,整隊再行。”孫策喝令道,“今日起前軍日夜兼程,務必在後日抵達江夏城並紮下營寨,落隊的軍法處置!”
周瑜調轉馬頭就要下去傳令,卻看見程普騎著馬向前軍趕來,程普這幾日來一直代替孫策居中軍主陣,彈壓三軍,若是沒有緊急的軍情,斷然不敢擅自離開。
“主公!”程普臉色微變,“有人在附近行軍,不出意外應該是大批騎兵。”
“騎兵?”孫策眉頭緊鎖,“程將軍怎麽知道的?”
程普將手中的鐵脊蛇矛插在土地裏,將槍杆遞給孫策道:“主公,你貼上去聽。”
孫策將耳朵貼近了聽,說實話什麽也沒聽到,隻好茫然的看著程普。程普著急的道:“這聲音絕對不是子龍帳下區區幾千匹戰馬能發出的聲音,來的是騎兵戰陣,是騎兵戰陣!”
“騎兵戰陣!”孫策聞言大驚,喝道:“鳴鋒鏑,鳴鋒鏑,三軍戒備,準備迎戰!”孫策看到周瑜也不再那麽鎮定了,荊州的騎兵戰陣,隻可能是襄陽的張繡和他帳下的西涼鐵騎。
一支接著一支鋒鏑拉著尖銳的嘯聲飛上天空,連續三支鋒鏑已經顯示了軍情的緊急,雄渾的號角隨即響起,山林鐵甲在前方架起了盾牆,弩手們將第一支箭扣上了弓弦,所有的歩卒們將槍尖斜指,結成了最強的防禦陣型。經過之前在廬江的一戰,孫策已經看出來自己的步軍陣勢太過死板,缺乏變數,這次結成的陣型是周瑜等人殫精竭慮研究出來的,不可預測的變化是其製勝的關鍵。孫策緊緊的攥緊了拳頭,手中滿是冷汗,因為此時,腳下的震動越來越明顯,隱隱的煙塵也在地平線上升起。
風雷般的鐵蹄聲中托出了墨色的狼旗,天下罕有匹敵的西涼騎兵終於再一次登上了漢末的戰場。孫策緊緊的抿住了嘴唇,這杆狼旗已經是第二次看見了。廬江一戰,自己在這杆狼旗下埋葬了近萬名兄弟,這一次呢?
淩統和徐盛騎在馬上站在孫策的背後,其餘的將軍們則各守本陣,做好了迎敵的準備。迎麵撲來的騎兵並沒有直接衝鋒,而是齊齊勒住了戰馬。煙塵散去,聞名天下的西涼騎兵終於露出了自己的本相,一匹匹雄峻高大的純色戰馬比自己風火騎兵的戰馬足足高出了一個馬頭,胸膛寬闊如牆,四蹄矯健結實,可以輕易的將麵前的阻礙踩成爛泥。與其說它們是戰馬,倒不如說它們是一頭頭戰熊,在它們的麵前,風火騎兵的戰馬不過是些驢子。
狼旗下立著兩匹黑色的戰馬,武士模樣的人身披墨色的輕鎧,整個人像和胯下的戰馬鑄在了一起一樣,一頭黑色的長發在風裏揚起,麵頰如刀削斧劈一樣,棱角分明。他身後的馬上則是一個淺笑著的中年文士,雖然麵帶笑容,但是毒蛇般的眼睛裏閃著詭詐的光芒。
“來者可是吳侯殿下?”黑馬上的武士問道,“在下西涼張繡,攜軍師賈詡,特來拜見!”
“張將軍客氣了,北地槍王,天下毒士,都是足以驚動天下的名字。聽說張將軍已經投於劉景升的帳下,駐守襄陽,為其北藩。看來將軍此行是要與我對陣,較量一番了?”
“不錯,劉表命我阻截君侯,故帶兵千裏奔襲,人不卸甲,馬不解鞍。前幾日聽說文聘已經投降了君侯,所以在下不自量力,願在此處拖住君侯前進的腳步!”
“張將軍果然坦蕩!”孫策讚道,“通過了文聘把守的山穀,本以為江夏已是我囊中之物,不意卻和將軍在此相逢。小看了將軍手下騎兵的速度和一戰的決心,的確是我失算了。”
“君侯謬讚了,在下實在愧不敢當。”張繡在馬上拱了拱手,“在下有一問,還望君侯賜教。不知君侯以我對敵,戰意有幾分?”
孫策愣了一愣,問道:“張將軍何意啊?”
“若是君侯帶兵撤迴廬江,便可以化幹戈為玉帛,不用傷了兩家的和氣。”
“哈哈哈哈。”孫策仰天大笑道,“我是有意避開將軍鋒芒,但是要我退兵,卻是不可能。我和劉表之間的和氣,在我父親於襄陽城下硯山之中遇害身死時,就已經蕩然無存了!”
張繡麵色嚴肅的道:“文台將軍身死,實是不幸。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男子漢大丈夫縱橫天地之間,有仇豈可不報?君侯既然不願退兵,那在下隻有舍命陪君子,得罪了。”
孫策笑道:“若能製敵,何苦多造殺戮?久聞將軍師承蓬萊槍神散人童淵,一杆虎頭金槍出神入化,在下仰慕已久,今日既然有幸相逢,豈能不討教幾招?”
張繡心中暗自一驚,自己的師傅童淵雖然是槍術名家,但是聲名卻少有人知。張繡提起掛在馬鞍上的戰槍,將槍橫在身前,左掌豎起,右手抱拳:“君侯,請!”
周瑜伸手扯住孫策的臂甲,低身道:“兄長,三思!”
孫策麵無表情,推開了周瑜的手,也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道:“請!”
孫策一夾坐騎,提起盤龍虎頭槍緩步出陣,隨著兩人的出陣,無法言喻的威壓緩緩的在陣前彌漫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