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秤杆上的秤星乃是天象。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再加上福祿壽三星,共十六星。舊的稱量進位製是十六,一斤是十六兩,一兩是十六錢,一錢是十六毫。因此,秤杆上的秤星是以十六為段分開。所以,小小秤杆承載了天象。雙鉤子,也有說法。那就是,成雙成對,好事成雙。所以古代結婚是新郎會用雙鉤秤杆挑起新娘的蓋頭。


    (以下是正文)


    傍晚,廬江城,孫策住所。[bsp;因為授命陸康仍為廬江太守,所以孫策並沒有搬進廬江的太守府裏去住,而是讓陸康在城內隨便尋了一間府邸供自己暫住。不過陸康是何等精明狡猾之人,所以孫策在廬江的住所雖然簡單,但是氣度卻十分恢弘,而且和周瑜的府邸隻有一牆之隔。


    中廳裏的桌子上擺了幾個菜肴,吳氏坐在桌子的一邊,孫策和周瑜坐在對麵,兩人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伯符,公瑾,你們倆真是長大了啊。”吳氏麵色不悅,“娶妻這麽大的事情,你們說定就定了,三書六禮現在就差迎親書和迎親了,我這做母親的還一直被蒙在鼓裏,你們倆眼中到底還有沒有我啊。”


    “母親息怒。”孫策誠惶誠恐的道,“您身體不好,千萬別氣壞了身子。”


    孫策偷偷的抬起頭看了一眼母親,見吳氏雖然還是滿臉陰雲,但神情比起之前已經好了許多。孫策恬著笑臉,湊到吳氏身邊,一邊給母親捶肩捏背一邊道:“娘親,這不是丹陽離廬江有段距離麽,我不想麻煩您大老遠的來迴折騰,就想著先辦完喜事後帶著媳婦迴丹陽見您,誰知道您居然趕來廬江了。”


    吳氏橫了孫策一眼:“為娘年紀這麽大了,你指望我還能趕上幾次你們娶親?”


    孫策陪著笑臉道:“娘親教訓的是,是做兒子的欠考慮了。”


    吳氏的臉色漸漸緩和下來,歎了一口氣道:“不知道是誰家的女兒這麽好的福氣,竟令策兒和瑜兒為之傾倒?”


    孫策撓了撓頭,道:“是廬江喬公的兩個女兒。”


    “廬江喬公?”吳氏狐疑道,“喬家,我記憶裏好像揚州沒有姓喬的士族大家啊?”


    孫策點點頭:“娘親,不是士族家的女兒。”


    “寒門?!”吳氏又開始不高興了,“胡鬧,簡直是胡鬧!伯符,我本來以為你長大了,結果還是個小孩子啊。你現在身為一鎮諸侯,背負的是整個孫氏的命運,怎麽能把情愛卷進其中呢?雖然情愛可以令人快樂,但這隻是庸碌的快樂,你身上既然留著老虎的血,難道要庸碌的過這一生?拔劍生死,與天下爭衡,在這個時候,女人對你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既然是微不足道的,那我娶誰不是娶,怎麽會是胡鬧呢?”孫策奇道。


    “為娘說的微不足道,指的是情愛,而不是你要娶的人的身份。”吳氏歎道,“你坐在這個位置,婚姻更多的像是一種交易,而交易的砝碼就是雙方的身份。”


    “身份地位真的比兒子的幸福還要重要麽?”孫策低聲問道。


    吳氏聽到這話怔了一怔,她想起了那個已經長眠的男人,總是騎著一匹白馬,裹著赤色的巾幘,被千軍萬馬包圍著,是那麽的堅毅勇敢,陪在他的身邊,會讓自己感到出奇的溫暖。吳氏陷入了對往事的迴憶,臉上也漸漸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良久,她抹去了快要流出的淚水,含笑道:“策兒,你跟你父親,真的很像啊。”


    吳氏摸著孫策的頭,接著道:“為娘真是越老越糊塗了。策兒,瑜兒,這份真情,為娘盼你倆珍惜。”


    孫策和周瑜聽到後都拜倒在地:“多謝娘親應允。”


    不過半月之後,孫策和周瑜的迎親轟動了整個廬江城。


    孫策和周瑜身著玄紅色的禮服,騎在黑色的駿馬上,身後是兩輛緩緩行駛著的四望通幰七香車和一望無際的迎親隊伍,乍看起來不像上門娶親倒像是出兵打仗。孫策和周瑜在馬上不時的迴頭望向車裏,車中的女子雖然都蓋著蓋頭,但是孫策和周瑜都能感覺到蓋頭裏那如秋水般的眸子所表露出來的愛慕和深情。


    迎親的隊伍終於到了距孫策和周瑜住所不遠的一處空地上,空地之上設有三十二個錦帳,因漢代的習俗是在青廬中成婚,所以錦帳均以青布幔搭成,每個錦帳內鋪有氈席,設有筵席,而其中最大的一個錦帳做為行拜禮和觀禮所用。


    鼓樂喧天聲中,孫策和周瑜跳下馬來,分別走到各自的四望車前,伸出了手,大喬和小喬也伸出手搭在各自夫君的手上,盈盈下車。孫策和周瑜牽著妻子,鸞帶相結,在侍者的唱禮聲中步入大帳之內,拜見吳氏和喬公。吳氏看著孫策和周瑜終於成家立業,歡喜的眼中含淚。喬公得了兩位當世英傑為乘龍快婿,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


    侍者大聲報唱著來賀的賓客和禮單,除了孫策的部下和揚州的名士之外,連遠在許都的曹操也送來了兩份賀禮——給孫策的是曹操親筆寫的“佳兒佳婦”四個字,給周瑜的則是揚州刺史的官銜。孫策聽到後笑了笑,連自己結個婚曹操都不消停,時想讓自己擔心周瑜尾大不掉麽?真不愧是奸雄啊。


    因取婚者“昏”也之意,故古時多在黃昏舉行交拜之禮。黃昏時分,賓客們都已入席,兩對新人牽著鸞帶,站在堂前。拜完天地父母之後,侍者以托盤各奉上一隻葫蘆,盤中還盛著一柄刀把上紮著紅花的短刀。孫策和周瑜將妻子白皙柔軟的手牽起,一起握在刀柄上,合力抓起短刀,將葫蘆從中劈成兩半。


    侍者又呈上了一個酒樽,將酒倒入剛剛劈成的瓠杯(就是那半片葫蘆)之中,新人們舉起瓠杯飲盡了,賓客們紛紛鼓起掌來。


    大喬和小喬行完禮後,便被送迴了孫策和周瑜的府邸中去。作為吳侯和新任的揚州刺史,孫策和周瑜不得不先陪著賓客飲宴,撐撐場麵:三十二個錦帳中坐的都是當世的有名人物,雖是自己的治下,但是一個都怠慢不得。甘寧和趙雲恭恭敬敬大的跟在孫周二人的身後,一人手裏提著一個大酒樽,孫周二人向賓客敬酒之時都由他二人負責斟酒。作為伴郎的角色,甘寧和趙雲今天打扮的也甚是齊整,甘寧更是難得的把茅草一般的頭發梳好,束在腦後,還刮了胡子,看起來帥氣了很多。


    孫策和周瑜在錦帳中酒到杯幹,眾賓客也都感到很有麵子,心中不禁有了親近之意,殊不知甘寧、趙雲提著的酒樽裏盛著的都是兌過清水的酒,否則孫策和周瑜若是喝的酩酊大醉,豈不辜負了府中等待的嬌妻。


    孫策和周瑜將三十二錦帳一一應酬後,在一眾賓客的祝福聲中匆匆趕迴各自的府邸。走進府中,隱隱還能聽到不遠處賓客們的嘈雜聲。孫策拍了拍臉,清醒了一下,推開房門走入新房之中,大喬聽見了響動,微微掀起蓋頭,看見是孫策,趕緊起身迎上前去,盈盈拜倒:“拜見夫君。”


    孫策也跪拜還禮,然後起身將大喬扶著坐到椅子上。孫策拿起了桌上的雙鉤秤杆,將大喬的蓋頭緩緩挑起,露出她清麗嬌美的臉來。大喬今日略施粉黛,比之前所見時更顯得美麗,孫策不禁看得呆了。


    兩人相對無言,孫策覺得自己的思想好像停頓了,訥訥的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這時,幾名婢女走進房間裏來,呈上了一壺酒和兩個白玉酒杯,原來新婚夫婦在房中還要再行一次合巹之禮。


    飲完了交杯酒,婢女們撤去了酒杯,一名婢女將大喬的鳳冠脫去,發髻解散,邊為她梳理長發邊祝道:“一梳至頸,白發齊眉;二梳至腰,子孫滿堂;三梳至尾,永不分離。”行完了上頭之禮,婢女跪下道:“請新人早些安息。”說罷,躬身退出新房,帶上了房門,整個房間又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


    大喬低著頭,紅著臉絞弄著自己的喜服,孫策望著長發披肩的嬌妻,好像都能聽到自己心髒跳動的聲音,渾身不禁燥熱了起來,唿吸也開始變得急促。孫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定了定神,道:“自我起兵以來,一直謹小慎微,凡事無不再三思量,方敢實行,生怕出了一絲紕漏。今日新房之中,且容我放縱一迴!”說罷,抱起大喬,邊向床邊走去邊在她頸邊吹氣道:“瑩兒,切勿矜持,今夜但聽為夫擺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霸王孫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蓋黃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蓋黃旗並收藏小霸王孫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