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襄陽城外,江東軍營寨,中軍帳中。
江東猛虎孫堅手下的文臣武將們正在大聲爭吵,他們身後的的軍榻上躺著一個還在昏睡的少年。而此時的孫堅,已經因為孤軍冒進在硯山被黃祖部將呂公所射殺,屍體也被抬進了襄陽城中。[bsp;“德謀,主公在硯山中了劉表老賊的埋伏,不幸喪命,現下連屍首都被老賊抬進城中。此刻少主公又因過度悲傷昏迷不醒,江東諸將中以你為首,隻要你一聲令下,我立刻帶著將士攻破襄陽,斬了劉表,為主公報仇。”
“公覆的意思是要這剩下的幾千將士再捐軀於襄陽城下了?你是要我們江東的兒郎死無葬身之地麽?”
“你說的這是什麽屁話,那主公的血海深仇怎麽辦?程普小兒,你這個貪生怕死之輩,與你合稱江東四大將,真是我畢生之恥!”
“黃公覆,我告訴你,老夫追隨主公十幾年,每逢戰事,必親冒矢石,奮勇當先,這輩子就沒有臨陣退縮過。如今主公新喪,軍心不穩,士氣低落,此刻攻城隻是徒增傷亡,難道你想要搞的最後全軍覆沒,連報仇的機會都沒有嗎?”
“兩位都別再吵了,現在正是危急存亡的關口,我們當同心協力,豈能內訌。公覆,程公如此決定,也不無他的道理。”
“韓當,竟然連你也這麽說,主公的知遇厚恩難道你們都忘了麽?”
???????
“呃??????”
正在諸將爭執不下之時,榻上昏迷的少年悠悠醒轉了。
“少主公,你醒啦!”眾將也顧不得繼續爭執了,頃刻間都圍在了少年榻邊。
“這麽吵,想不醒都不行。”少年費力的睜開雙眼,感覺頭還是有點昏,可見剛才從床上摔下來真是摔重了,但是當他看到身邊圍著一群身著戎裝的老頭子們的時候,他的頭就更昏了,“你們是誰?這是哪裏?我不是在做夢吧?“
“少主公,你怎麽可能是在做夢。我是黃公覆啊。方才得到主公噩耗,你一時悲憤,暈了過去,可嚇死在下幾個了。”
少主公?黃公覆?這是什麽亂七八糟的。公覆,這名字倒是挺熟悉,江東四大將之一的黃蓋好像就是這個表字。少年一怔,猛的從床上坐起來,抓住麵前這個老頭子的雙臂:“我是誰,現在是什麽時候?”
“少主公,你一定是受到打擊太大,怎麽竟連自己是誰都記不起了,你是破虜將軍孫堅的大公子孫策啊,眼下是初平二年啊,我等為報截江之仇,隨主公與劉表交戰,主公他,他,他已經??????”說道這,黃蓋不禁哽咽起來。
我靠,果然穿越了,睡覺從床上摔下來都能穿越。少年拍拍自己的臉,生疼,看來不是做夢。這也太無厘頭了,前世因為佩服三國時期江東小霸王孫策的為人氣度,所以給自己改名成了孫策,這下可好,直接穿越迴三國穿越成本尊了。想起前世的父母親人,老師朋友,暗戀的隔壁班女同學,家中的小狗,孫策悲從中來,不禁放聲大哭起來。
“少主公,現在不是哭的時候。”黃蓋旁邊之前與他大起爭執的那個老家夥開腔道,孫策抹了把眼淚,抬起頭看著這個蒼髯皓首的老頭子,心下想這不是程普便是韓當了。老將被他看得不太自然,清了清嗓子,道:“現下主公的屍首已被劉表軍士抬入城中,現下如何是好,還請少主公定奪。”
定奪?定你個頭啊,老子怎麽迴去都不知道呢,孫策恨恨的想到。不過看著一幫老人家眼巴巴的看著自己要主意,不說點什麽也實在是不好意思。孫策凝神想了想三國的發展情節,給他們指了條明路:“不是抓住黃祖那個廢物了麽。”
“是,是,我等隻顧悲傷主公殞命,竟忘記還抓住了這家夥。”黃蓋咬牙切齒道,“少主公,隻要你一聲令下,我立刻去把這個混蛋宰了,以祭主公在天之靈。”
我暈,除了殺人你還能不能再提出一些更有新意和建設性的建議,真懷疑赤壁之戰的苦肉計是不是你想出來的。孫策此時也無心理會義憤填膺的黃蓋,頹然的坐在軍榻上,努力的想搞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這麽長的時間昏昏沉沉,仿佛一切都是一場夢,隻盼自己能立刻醒來,但是周圍的人,物,事都那麽真實,時刻在提醒他他的確迴到了那個英雄輩出,群雄爭霸的年代,而他,也附身在了那個將來會成為江東領袖的孫策身上。孫策發覺自己再穿越迴去的可能性多半已成負值,就算迴去可能也找不到自己的身體了,唯今之計隻能既來之則安之,在這個混亂的年代好好的活下去。想明白了這節,孫策但覺的一股豪傑之氣從肺腑而發,當下搖了搖頭,淡然道:“屠豬狗以祭奠猛虎之魂,老將軍不覺得玷汙了我父親的聲名麽?”
“是,是,是老夫考慮不周,那少主公的意思是??????”
孫策對此時黃蓋的智商徹底失去了信心,怒道:“我豈可棄父親屍骨不顧獨自還鄉,你教我如何同母親交代。如今既然活捉黃祖在此,可以此蠢物去換迴父親的屍首。”孫策頓了一頓,環視帳內,開口道:“隻是不知帳下誰有膽量去城中與劉表講和。”
話音未落,見帳下一白麵長須的文士上前道:“在下恆階不才,深感主公大恩,更兼與劉表有舊,情願入城為使。”
孫策點了點頭:“那就多多拜托恆先生了。”
“劉表不會對先生不利吧。”程普有些擔心,提醒到。
“劉景升被人稱作江夏八駿,又是漢室宗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道理不會不懂,此等自毀名譽的事應當也不會做。即便斬了在下,也算是報得了主公的知遇之恩。”說罷,恆階向孫策一躬,轉身出了軍帳,向襄陽行去。
江東果然多才俊啊,孫策心中歎道,一介文士都有這等的膽量氣度,何愁大事不成。
卻說恆階入城見劉表,說了孫策想用黃祖換迴孫堅屍體的請求,雖然劉表的謀士蒯良勸劉表趁喪進兵,徹底鏟除江東孫氏,但是劉表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兼與黃祖是心腹之交,當下便答應了次日以孫堅屍換黃祖。
第二天清晨,江東軍全軍盡皆掛孝,軍中揚起白旗,孫策身披白衣白甲,頭纏白布,帶著父親的舊部,押著黃祖,步行來到襄陽城下。
隨著吖的一聲,襄陽城吊橋逐漸放下,劉表騎著馬,帶著自己的部下從城中走了出來,後麵跟著的十餘個軍士,抬著一口棺材。
劉表在馬上向孫策拱了一拱手,開口道:“伯符賢侄,文台的屍首,我已經用棺木盛貯在此,煩請取迴。可速放迴黃祖,兩家各自罷兵,以後休再相侵。”
孫策怒目橫眉,指著劉表厲聲道:“呸,劉表老賊,哪個是你賢侄,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今日為換迴父親屍骨,我不得不與你言和,已是不孝。他日我必起麾下所部,殺迴襄陽,定教你血債血償!”
言罷,孫策命手下軍士抬迴棺木,放了黃祖,丟下目瞪口呆的劉表,轉身離去。
迴到軍中,孫策將孫堅的屍首重新裝殮,大哭了一場,然後起兵罷戰返迴江東。
大軍行至丹陽附近,孫策望見一婦人帶著幾個孩子站在官道邊,定睛一看,竟是母親吳氏帶著自己的弟弟妹妹們。孫策滾鞍下馬,迎向前去。走到近前,孫策見母親頭發蓬亂,隻是略略的攏在耳邊,兩眼通紅,顯然是日日痛哭所致,身形較記憶中憔悴了許多,身邊的弟弟妹妹也是個個神態淒然。孫策雙膝跪地,道:“兒子不孝,竟然累得娘親如此。”吳氏抱住孫策,泣道:“孩兒,迴來就好。隻是可憐我們母子竟然如此命苦,你父親這麽一走,可叫我們怎麽辦啊。”言罷又是痛苦不已,孫策伸手抹幹了母親的眼淚,道:“娘親,以後伯符會照顧娘親和弟弟妹妹,父親的大仇我一定會報的。”吳氏道:“好,好,如此,你父親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隨即叫身旁的子女拜見大哥,孫策忙一一扶起,見其中一碧眼小童雖神態淒苦,但是舉止儀態不失。孫策心中一動,已然知道此人是誰,對他淡淡的笑了笑:“權弟,你長大了。”
數日後,孫策在舅父吳景的幫助下,將孫堅葬於丹陽,墓碑上書“大漢烏程侯破虜將軍孫公文台之墓”。喪事畢,堂兄孫賁向孫策和吳景告辭,帶著孫堅舊部迴壽春向袁術複命。孫策望著遠去的大軍,輕撫著孫堅的墓碑,暗暗起誓:“文台將軍,我雖然不是你的兒子,但轉世而來畢竟托身於孫策之體。既然承繼了他的記憶和一身勇武,來日我必不負將軍英名,競將軍未完的事業。”
一顆將星的隕落,代表著另一顆將星的升起。此時剛剛經曆了喪父之痛的孫策,年方十七歲。
襄陽城外,江東軍營寨,中軍帳中。
江東猛虎孫堅手下的文臣武將們正在大聲爭吵,他們身後的的軍榻上躺著一個還在昏睡的少年。而此時的孫堅,已經因為孤軍冒進在硯山被黃祖部將呂公所射殺,屍體也被抬進了襄陽城中。[bsp;“德謀,主公在硯山中了劉表老賊的埋伏,不幸喪命,現下連屍首都被老賊抬進城中。此刻少主公又因過度悲傷昏迷不醒,江東諸將中以你為首,隻要你一聲令下,我立刻帶著將士攻破襄陽,斬了劉表,為主公報仇。”
“公覆的意思是要這剩下的幾千將士再捐軀於襄陽城下了?你是要我們江東的兒郎死無葬身之地麽?”
“你說的這是什麽屁話,那主公的血海深仇怎麽辦?程普小兒,你這個貪生怕死之輩,與你合稱江東四大將,真是我畢生之恥!”
“黃公覆,我告訴你,老夫追隨主公十幾年,每逢戰事,必親冒矢石,奮勇當先,這輩子就沒有臨陣退縮過。如今主公新喪,軍心不穩,士氣低落,此刻攻城隻是徒增傷亡,難道你想要搞的最後全軍覆沒,連報仇的機會都沒有嗎?”
“兩位都別再吵了,現在正是危急存亡的關口,我們當同心協力,豈能內訌。公覆,程公如此決定,也不無他的道理。”
“韓當,竟然連你也這麽說,主公的知遇厚恩難道你們都忘了麽?”
???????
“呃??????”
正在諸將爭執不下之時,榻上昏迷的少年悠悠醒轉了。
“少主公,你醒啦!”眾將也顧不得繼續爭執了,頃刻間都圍在了少年榻邊。
“這麽吵,想不醒都不行。”少年費力的睜開雙眼,感覺頭還是有點昏,可見剛才從床上摔下來真是摔重了,但是當他看到身邊圍著一群身著戎裝的老頭子們的時候,他的頭就更昏了,“你們是誰?這是哪裏?我不是在做夢吧?“
“少主公,你怎麽可能是在做夢。我是黃公覆啊。方才得到主公噩耗,你一時悲憤,暈了過去,可嚇死在下幾個了。”
少主公?黃公覆?這是什麽亂七八糟的。公覆,這名字倒是挺熟悉,江東四大將之一的黃蓋好像就是這個表字。少年一怔,猛的從床上坐起來,抓住麵前這個老頭子的雙臂:“我是誰,現在是什麽時候?”
“少主公,你一定是受到打擊太大,怎麽竟連自己是誰都記不起了,你是破虜將軍孫堅的大公子孫策啊,眼下是初平二年啊,我等為報截江之仇,隨主公與劉表交戰,主公他,他,他已經??????”說道這,黃蓋不禁哽咽起來。
我靠,果然穿越了,睡覺從床上摔下來都能穿越。少年拍拍自己的臉,生疼,看來不是做夢。這也太無厘頭了,前世因為佩服三國時期江東小霸王孫策的為人氣度,所以給自己改名成了孫策,這下可好,直接穿越迴三國穿越成本尊了。想起前世的父母親人,老師朋友,暗戀的隔壁班女同學,家中的小狗,孫策悲從中來,不禁放聲大哭起來。
“少主公,現在不是哭的時候。”黃蓋旁邊之前與他大起爭執的那個老家夥開腔道,孫策抹了把眼淚,抬起頭看著這個蒼髯皓首的老頭子,心下想這不是程普便是韓當了。老將被他看得不太自然,清了清嗓子,道:“現下主公的屍首已被劉表軍士抬入城中,現下如何是好,還請少主公定奪。”
定奪?定你個頭啊,老子怎麽迴去都不知道呢,孫策恨恨的想到。不過看著一幫老人家眼巴巴的看著自己要主意,不說點什麽也實在是不好意思。孫策凝神想了想三國的發展情節,給他們指了條明路:“不是抓住黃祖那個廢物了麽。”
“是,是,我等隻顧悲傷主公殞命,竟忘記還抓住了這家夥。”黃蓋咬牙切齒道,“少主公,隻要你一聲令下,我立刻去把這個混蛋宰了,以祭主公在天之靈。”
我暈,除了殺人你還能不能再提出一些更有新意和建設性的建議,真懷疑赤壁之戰的苦肉計是不是你想出來的。孫策此時也無心理會義憤填膺的黃蓋,頹然的坐在軍榻上,努力的想搞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這麽長的時間昏昏沉沉,仿佛一切都是一場夢,隻盼自己能立刻醒來,但是周圍的人,物,事都那麽真實,時刻在提醒他他的確迴到了那個英雄輩出,群雄爭霸的年代,而他,也附身在了那個將來會成為江東領袖的孫策身上。孫策發覺自己再穿越迴去的可能性多半已成負值,就算迴去可能也找不到自己的身體了,唯今之計隻能既來之則安之,在這個混亂的年代好好的活下去。想明白了這節,孫策但覺的一股豪傑之氣從肺腑而發,當下搖了搖頭,淡然道:“屠豬狗以祭奠猛虎之魂,老將軍不覺得玷汙了我父親的聲名麽?”
“是,是,是老夫考慮不周,那少主公的意思是??????”
孫策對此時黃蓋的智商徹底失去了信心,怒道:“我豈可棄父親屍骨不顧獨自還鄉,你教我如何同母親交代。如今既然活捉黃祖在此,可以此蠢物去換迴父親的屍首。”孫策頓了一頓,環視帳內,開口道:“隻是不知帳下誰有膽量去城中與劉表講和。”
話音未落,見帳下一白麵長須的文士上前道:“在下恆階不才,深感主公大恩,更兼與劉表有舊,情願入城為使。”
孫策點了點頭:“那就多多拜托恆先生了。”
“劉表不會對先生不利吧。”程普有些擔心,提醒到。
“劉景升被人稱作江夏八駿,又是漢室宗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道理不會不懂,此等自毀名譽的事應當也不會做。即便斬了在下,也算是報得了主公的知遇之恩。”說罷,恆階向孫策一躬,轉身出了軍帳,向襄陽行去。
江東果然多才俊啊,孫策心中歎道,一介文士都有這等的膽量氣度,何愁大事不成。
卻說恆階入城見劉表,說了孫策想用黃祖換迴孫堅屍體的請求,雖然劉表的謀士蒯良勸劉表趁喪進兵,徹底鏟除江東孫氏,但是劉表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兼與黃祖是心腹之交,當下便答應了次日以孫堅屍換黃祖。
第二天清晨,江東軍全軍盡皆掛孝,軍中揚起白旗,孫策身披白衣白甲,頭纏白布,帶著父親的舊部,押著黃祖,步行來到襄陽城下。
隨著吖的一聲,襄陽城吊橋逐漸放下,劉表騎著馬,帶著自己的部下從城中走了出來,後麵跟著的十餘個軍士,抬著一口棺材。
劉表在馬上向孫策拱了一拱手,開口道:“伯符賢侄,文台的屍首,我已經用棺木盛貯在此,煩請取迴。可速放迴黃祖,兩家各自罷兵,以後休再相侵。”
孫策怒目橫眉,指著劉表厲聲道:“呸,劉表老賊,哪個是你賢侄,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今日為換迴父親屍骨,我不得不與你言和,已是不孝。他日我必起麾下所部,殺迴襄陽,定教你血債血償!”
言罷,孫策命手下軍士抬迴棺木,放了黃祖,丟下目瞪口呆的劉表,轉身離去。
迴到軍中,孫策將孫堅的屍首重新裝殮,大哭了一場,然後起兵罷戰返迴江東。
大軍行至丹陽附近,孫策望見一婦人帶著幾個孩子站在官道邊,定睛一看,竟是母親吳氏帶著自己的弟弟妹妹們。孫策滾鞍下馬,迎向前去。走到近前,孫策見母親頭發蓬亂,隻是略略的攏在耳邊,兩眼通紅,顯然是日日痛哭所致,身形較記憶中憔悴了許多,身邊的弟弟妹妹也是個個神態淒然。孫策雙膝跪地,道:“兒子不孝,竟然累得娘親如此。”吳氏抱住孫策,泣道:“孩兒,迴來就好。隻是可憐我們母子竟然如此命苦,你父親這麽一走,可叫我們怎麽辦啊。”言罷又是痛苦不已,孫策伸手抹幹了母親的眼淚,道:“娘親,以後伯符會照顧娘親和弟弟妹妹,父親的大仇我一定會報的。”吳氏道:“好,好,如此,你父親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隨即叫身旁的子女拜見大哥,孫策忙一一扶起,見其中一碧眼小童雖神態淒苦,但是舉止儀態不失。孫策心中一動,已然知道此人是誰,對他淡淡的笑了笑:“權弟,你長大了。”
數日後,孫策在舅父吳景的幫助下,將孫堅葬於丹陽,墓碑上書“大漢烏程侯破虜將軍孫公文台之墓”。喪事畢,堂兄孫賁向孫策和吳景告辭,帶著孫堅舊部迴壽春向袁術複命。孫策望著遠去的大軍,輕撫著孫堅的墓碑,暗暗起誓:“文台將軍,我雖然不是你的兒子,但轉世而來畢竟托身於孫策之體。既然承繼了他的記憶和一身勇武,來日我必不負將軍英名,競將軍未完的事業。”
一顆將星的隕落,代表著另一顆將星的升起。此時剛剛經曆了喪父之痛的孫策,年方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