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方案已定
大唐:開局與李二斷絕父子關係 作者:賽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房玄齡提出了一點疑問。
“地方上失地流民雖多,但也有不少落到了世家豪族手裏,這些人殿下打算怎麽處理?”
李恪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下說道。
“此事我確實還沒想好,不過若真的抵抗過甚,我不介意拿刀子逼著他們遷人。”
李恪的話殺氣騰騰,讓房玄齡心中一凜,看來這位太子殿下和李世民的執政思路是一樣的,都是要打壓世家豪族。
可是按照程知節的說法,不是李恪起家有不少人嗎都是靠著這些豪族來的嗎?
這讓房玄齡有些糊塗了,沒等他想清楚,荀漢就認真說道。
“殿下此策雖好,但耗費甚大,國庫恐怕支撐不住啊!”
李恪頗為自信的說道。
“此事無礙,吐穀渾那邊修的有高爐,日產鋼鐵萬斤以上,如今那些人也在逐步迴遷,大唐境內再修上幾座大高爐,農具的鐵料就不成問題了,基本都是成本價。”
“而且我還令長孫衝擔任樓船將軍,準備編製巨網在大海中捕魚,這些都可以抵掉移民的一部分口糧。”
“若是順利的話,可能還會有盈餘,可以輸送至中原腹地。”
李世民現在也想通了,大唐還有很多百姓都沒有土地,想要得到授田不是一天兩天了。
若是現在殿中有誰敢於反對,簡直就是自絕於青史,自絕於關中百姓,換句話說,在李恪提出這條政令的時候,它的實施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這些大臣們也隻能是在李恪定下的框架中修修補補,避免出現大的紕漏。
就算大家都能預見到,國庫可能撐不住,但也會咬著牙把這件事推行下去,這裏麵的政治意義太重了。
李恪真誠的看著身邊的大臣們問道。
“眾位愛卿,可還有其他意見?”
李恪不覺得他這麽一拍腦門想出來的政策,就真的完美無缺了,總還是要讓大家夥提出意見,群策群力,把這個框架完善起來。
房玄齡猶豫再三還是有些不放心的說道。
“殿下,剛才荀學士說的很對,國庫真的不一定能撐住啊。”
李恪笑眯眯的說道。
“若真的還有這種擔心,那朝廷可以改革財稅製度,清田啊……”
房玄齡差點急得跳腳,連忙高聲喊道。
“殿下不可!”
這種製度改革怎麽可能輕易推行,一個不好就是中樞動蕩,地方混亂。
不過隨後,房玄齡就看到李恪一臉的笑意,這下他算是明白了。
李恪也沒打算現在就進行財稅改革,隻是拿這個東西來嚇唬他們,可是房玄齡真的敢試探嗎?
唉,這位殿下的手段和陛下相比,也不差分毫啊!
李靖作為軍人倒是沒考慮那麽多,他隻在乎李恪提出的政策確實對邊防有極大的好處。
在他眼裏,李恪所說的屯墾兵團製度,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眼下東北的邊患確實不輕,而且盛世丁口增加的情況李靖心裏也有數,若是不向周邊開墾土地,單單指望中原,朝廷肯定是撐不下去的。
所以對於李恪提出來的開發江南和東北,李靖是沒什麽意見的。
何況,東北人口充實了,就可以大大增加朝廷對東北的控製力,而且所有的屯墾兵團都是由十二衛的退伍士卒統領,這可以大大加強軍方的影響力。
更加重要的是,現在可以在東北實行屯墾兵團製度,那未來江南呢?西域呢?
李靖心中浮想聯翩,這麽多好處在這擺著,他自然是沒有理由反對的。
剩下的就看丞相們的執政能力了,不過對於房玄齡等人的手段,李靖還是比較信得過的,所以他率先說道。
“殿下聖明,臣覺得此事可行。”
房玄齡眼看事情要成為既定現實了,也隻能站出來說道。
“殿下,若是真的要實施此策,務必要向屯墾兵團中派遣巡軍禦史,以督不法。”
對於房玄齡的這條補充,李恪當然不會反對,這點就算房玄齡不提,李恪將來也會考慮派人監督的。
李恪滿口答應道。
“房相公所言甚是,這點您可以和禦史大夫蕭禹商議,最後也拿出一個章程來,報由朝議討論。”
“另外,你們迴去後商議下,看怎麽樣把屯墾兵團的權力分割,絕對不能讓他們做大,對抗朝廷。”
李恪提出這點也是因為擔心,好好地屯墾兵團製度到後麵變成一個個藩鎮,聽宣不聽調。
房玄齡等人齊齊點頭,這也是應有之意,總不能讓兵團一手軍權,一手行政權,最後還能掌握當地的財權。
若真的這樣,就算屯墾兵團規定隻存在十年,也有可能出現叛亂。
“既然如此,眾卿就先行迴去完善此提案,匯總後在朝議上提出來吧。”
“王卿和張卿暫且留下,等會隨我到甘露殿一趟。”
這個屯墾製度,說到底是遠期計劃,而且方案還不夠完善,也不用詳細討論什麽。
就是真的要實施也是需要在朝議之後,等到明年春夏的時候,再推動的,總不能在冬天移民到東北,那就不是移民,那叫殘民。
李靖等人也就依言行了一禮,默默退出大殿,迴去各找幕僚商議此事。
王陽明和張居正聞言腳下一頓,就暫時留在這,等著李恪接下來的吩咐。
眾人都出去後,李世民看著李恪眼神複雜,歎口氣說道。
“朕現在勉強放心讓你執政了。”
李恪也不著惱,微笑著拱手一禮說道。
“那我就先告辭了,還請陛下多保重身體。”
目送李恪帶著王陽明和張居正出了殿門,李世民的心中也頗為複雜。
他不是傻子,李恪今天提出的政策,說白了就是在幫他李世民擦屁股,包括之前的所謂移民胡人到江南也是一樣的。
他當初把胡人就地安置在東北,方便是方便了,但是隱患也不少,這次的屯墾兵團製度,就是為了加強當地的漢人力量,避免胡漢力量失衡,再鬧出來營州的事情。
現在有高句麗,焉知未來不會有其他人在東北鬧事?
等到討論快要結束的時候,李世民也想明白了,為什麽李恪要把這次的討論放到他所在的顯德殿。
這壓根不是什麽李恪要借助他的威望,這就是李恪要打他的臉,更重要的是,李恪想向他表示,你最倚重的臣子,現在也大都站在我這邊了,你已經沒有機會了。
李恪的做法,就是逼著李世民承認現實,雖說李世民卻是已經沒了再複辟的心思,但被自己兒子這麽強迫著看這麽一出,心裏也挺不是滋味的。
“地方上失地流民雖多,但也有不少落到了世家豪族手裏,這些人殿下打算怎麽處理?”
李恪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下說道。
“此事我確實還沒想好,不過若真的抵抗過甚,我不介意拿刀子逼著他們遷人。”
李恪的話殺氣騰騰,讓房玄齡心中一凜,看來這位太子殿下和李世民的執政思路是一樣的,都是要打壓世家豪族。
可是按照程知節的說法,不是李恪起家有不少人嗎都是靠著這些豪族來的嗎?
這讓房玄齡有些糊塗了,沒等他想清楚,荀漢就認真說道。
“殿下此策雖好,但耗費甚大,國庫恐怕支撐不住啊!”
李恪頗為自信的說道。
“此事無礙,吐穀渾那邊修的有高爐,日產鋼鐵萬斤以上,如今那些人也在逐步迴遷,大唐境內再修上幾座大高爐,農具的鐵料就不成問題了,基本都是成本價。”
“而且我還令長孫衝擔任樓船將軍,準備編製巨網在大海中捕魚,這些都可以抵掉移民的一部分口糧。”
“若是順利的話,可能還會有盈餘,可以輸送至中原腹地。”
李世民現在也想通了,大唐還有很多百姓都沒有土地,想要得到授田不是一天兩天了。
若是現在殿中有誰敢於反對,簡直就是自絕於青史,自絕於關中百姓,換句話說,在李恪提出這條政令的時候,它的實施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這些大臣們也隻能是在李恪定下的框架中修修補補,避免出現大的紕漏。
就算大家都能預見到,國庫可能撐不住,但也會咬著牙把這件事推行下去,這裏麵的政治意義太重了。
李恪真誠的看著身邊的大臣們問道。
“眾位愛卿,可還有其他意見?”
李恪不覺得他這麽一拍腦門想出來的政策,就真的完美無缺了,總還是要讓大家夥提出意見,群策群力,把這個框架完善起來。
房玄齡猶豫再三還是有些不放心的說道。
“殿下,剛才荀學士說的很對,國庫真的不一定能撐住啊。”
李恪笑眯眯的說道。
“若真的還有這種擔心,那朝廷可以改革財稅製度,清田啊……”
房玄齡差點急得跳腳,連忙高聲喊道。
“殿下不可!”
這種製度改革怎麽可能輕易推行,一個不好就是中樞動蕩,地方混亂。
不過隨後,房玄齡就看到李恪一臉的笑意,這下他算是明白了。
李恪也沒打算現在就進行財稅改革,隻是拿這個東西來嚇唬他們,可是房玄齡真的敢試探嗎?
唉,這位殿下的手段和陛下相比,也不差分毫啊!
李靖作為軍人倒是沒考慮那麽多,他隻在乎李恪提出的政策確實對邊防有極大的好處。
在他眼裏,李恪所說的屯墾兵團製度,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眼下東北的邊患確實不輕,而且盛世丁口增加的情況李靖心裏也有數,若是不向周邊開墾土地,單單指望中原,朝廷肯定是撐不下去的。
所以對於李恪提出來的開發江南和東北,李靖是沒什麽意見的。
何況,東北人口充實了,就可以大大增加朝廷對東北的控製力,而且所有的屯墾兵團都是由十二衛的退伍士卒統領,這可以大大加強軍方的影響力。
更加重要的是,現在可以在東北實行屯墾兵團製度,那未來江南呢?西域呢?
李靖心中浮想聯翩,這麽多好處在這擺著,他自然是沒有理由反對的。
剩下的就看丞相們的執政能力了,不過對於房玄齡等人的手段,李靖還是比較信得過的,所以他率先說道。
“殿下聖明,臣覺得此事可行。”
房玄齡眼看事情要成為既定現實了,也隻能站出來說道。
“殿下,若是真的要實施此策,務必要向屯墾兵團中派遣巡軍禦史,以督不法。”
對於房玄齡的這條補充,李恪當然不會反對,這點就算房玄齡不提,李恪將來也會考慮派人監督的。
李恪滿口答應道。
“房相公所言甚是,這點您可以和禦史大夫蕭禹商議,最後也拿出一個章程來,報由朝議討論。”
“另外,你們迴去後商議下,看怎麽樣把屯墾兵團的權力分割,絕對不能讓他們做大,對抗朝廷。”
李恪提出這點也是因為擔心,好好地屯墾兵團製度到後麵變成一個個藩鎮,聽宣不聽調。
房玄齡等人齊齊點頭,這也是應有之意,總不能讓兵團一手軍權,一手行政權,最後還能掌握當地的財權。
若真的這樣,就算屯墾兵團規定隻存在十年,也有可能出現叛亂。
“既然如此,眾卿就先行迴去完善此提案,匯總後在朝議上提出來吧。”
“王卿和張卿暫且留下,等會隨我到甘露殿一趟。”
這個屯墾製度,說到底是遠期計劃,而且方案還不夠完善,也不用詳細討論什麽。
就是真的要實施也是需要在朝議之後,等到明年春夏的時候,再推動的,總不能在冬天移民到東北,那就不是移民,那叫殘民。
李靖等人也就依言行了一禮,默默退出大殿,迴去各找幕僚商議此事。
王陽明和張居正聞言腳下一頓,就暫時留在這,等著李恪接下來的吩咐。
眾人都出去後,李世民看著李恪眼神複雜,歎口氣說道。
“朕現在勉強放心讓你執政了。”
李恪也不著惱,微笑著拱手一禮說道。
“那我就先告辭了,還請陛下多保重身體。”
目送李恪帶著王陽明和張居正出了殿門,李世民的心中也頗為複雜。
他不是傻子,李恪今天提出的政策,說白了就是在幫他李世民擦屁股,包括之前的所謂移民胡人到江南也是一樣的。
他當初把胡人就地安置在東北,方便是方便了,但是隱患也不少,這次的屯墾兵團製度,就是為了加強當地的漢人力量,避免胡漢力量失衡,再鬧出來營州的事情。
現在有高句麗,焉知未來不會有其他人在東北鬧事?
等到討論快要結束的時候,李世民也想明白了,為什麽李恪要把這次的討論放到他所在的顯德殿。
這壓根不是什麽李恪要借助他的威望,這就是李恪要打他的臉,更重要的是,李恪想向他表示,你最倚重的臣子,現在也大都站在我這邊了,你已經沒有機會了。
李恪的做法,就是逼著李世民承認現實,雖說李世民卻是已經沒了再複辟的心思,但被自己兒子這麽強迫著看這麽一出,心裏也挺不是滋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