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嘶……唿……”


    一盞翠綠清香的香茗入口後,饒是賈環不懂的品茗,可入口後淡淡的苦澀清涼,隨之的清香甘甜,還是讓他極..lā


    賈環下意識道:“這什麽茶水,還怪好喝的。走時包幾斤帶走……”


    此言一出,眾人麵色無不古怪。


    董皇後善意提醒道:“賈環,這名為大紅袍的茶,不還是你專門供奉給宮裏的?


    這我可要你,氣吧啦的,統共就送了三四兩,這不似你平日的做派啊。


    皇上平日裏都不舍得喝,你多往宮裏送些……”


    賈環一拍腦門,道:“想起來了……


    娘娘,這是九龍窠內一處絕壁上茶樹上摘的茶葉。


    隻有三棵老樹能產出品質最好的茶葉,一年統共才七八……才四五兩,臣大都送到宮裏了。”


    “嗬嗬嗬,嗯?”


    董皇後似笑非笑的看著賈環。


    賈環一臉懊惱,道:“真隻有七八兩,不信娘娘可以打發內務府的人去瞧瞧。


    給宮裏送了四兩,頂多還剩三四兩。


    臣老祖宗好喝一口茶,所以……”


    “行了。”


    隆正帝斷了話茬,冷哼一聲,道:“就這般吧,等明年早些送來。”


    賈環吸了下鼻子,想了想,商量道:“陛下,臣覺得這茶還真不錯,要不臣再留下二兩,自己也喝喝?”


    隆正帝話都沒,冷笑兩聲:“嗬嗬。”


    賈環見狀,訕笑了聲,道:“臣頑笑罷了。”


    看他這般,隆正帝反而不好意思了,猶豫著是不是真讓他一兩……


    贏祥在一旁見之,忙對賈環笑道:“賈環,你連自己的茶都喝不出來,可見你原不懂這些。


    想要好喝的茶,宮裏有的是,讓皇上撿兩個好的給你就是。”


    隆正帝不吃酒,也不怎麽吃葷,平生隻好一個佛香,再一便是好茶。


    賈環這二年每年往宮裏送年禮時,都會加一包茶葉。


    也是好奇,隆正帝就吃了一迴。


    然後就愛如珍寶。


    因為茶葉量少,一泡茶能生生衝九迴,直到茶葉原香徹底散去後,才不忍心的舍去。


    就這般,那幾兩茶也吃不了多久。


    真若再舍給賈環一些,那隆正帝才煎熬呢。


    董皇後也知道隆正帝這點喜好,忙笑道:“這好,宮裏雖然沒賈環富裕,但茶葉還有些,一會兒我讓人裝一車送你。


    賈環,你這大紅袍,可還有私藏的?


    咱們換換?”


    賈環哭笑不得,無語看著董皇後,耐不過她的眼神,隻能點點頭,笑道:“好似在哪兒還壓著一些,準備年底往宮裏送禮時添上一包,罷了,迴頭都送宮裏吧。”


    “這個混賬東西!”


    隆正帝聽這話恨的牙根疼。


    別人往宮裏貢奉的年禮,恨不得當祖宗供起來。


    偏賈環,居然不知壓到哪裏去了……


    怪道他喝茶時,發現茶葉有好些破碎,心疼壞他了。


    賈環被罵後,又垂眉順目老實坐好。


    看模樣,似乎還有些氣……


    隆正帝哼了聲,道:“賈環,聽你要帶家人再走,那麽黑遼的事,你就不管了?”


    賈環輕輕嗤笑了聲,道:“怎麽可能?哪個想去黑遼占地,隻管讓他們去試試……”


    “放肆!”


    聽這滿是威脅之意的話,隆正帝大怒,喝道:“你眼中可還有王法?”


    賈環並不退讓,直言道:“這會兒想起來王法了?當初和黑遼軍民約定的話,就不算王法?


    索性朝廷先不要臉,自個兒不認自個兒的話,誰還管他?”


    眼見隆正帝眼睛都氣的變紅了,贏祥忙喝道:“賈環,有話好好。”


    賈環還是絲毫不讓,側目道:“忠怡親王,臣一直覺得你是輔弼賢王,可現在看到,大錯特錯。


    你若真是輔弼賢王,就該當諫則諫!


    一味的順從算什麽事?


    難道你就不知道,那些地不值當什麽,可那些軍心無價,民心亦無價!


    朝廷若為了那區區百萬畝的地,亦或是為了對軍方的戒心,就自出蠢招,傷了黑遼的軍心民心。


    那才真真的昏招!!”


    隆正帝細眸微眯,目光凜冽的看著賈環。


    贏祥則歎息道:“賈環啊,你能這般赤誠的暢所欲言,皇上與我都極高興。


    既然話開了,我也不瞞你。


    皇上雖然猶豫了很久,可最終還是否定了內閣的這個提議。


    但緣由卻不是你的那些大道理,隻是因為你。


    是你當初提議黑遼屯墾開發,立下了五年之約。


    皇上要給你體麵,才頂著內閣的壓力,否了這個議案。


    隻是……


    你也要一起想個法子。


    軍方,尤其是九邊邊軍,如果能夠靠屯田就能維持,甚至壯大。


    那朝廷該怎麽辦?該如何羈縻?


    你平日裏雖然喜愛玩鬧,但皇上和我都知道,你心裏是個極明白的人。


    你一定能體諒到朝廷的這種顧忌。


    朝廷,該怎麽辦?”


    贏祥一番話罷,隆正帝與董皇後和贏晝,都靜靜的看著賈環。


    賈環深吸了口氣,忽然一笑後,道:“臣很感激陛下存留的顏麵,但是,我又有何德何能,與江山社稷的安穩相比?”


    眾人聞言一怔,不解其前後矛盾之意,還是……


    連賈環都以為,屯田會有難解的風險。


    然後就聽賈環話音一轉,聲量提高:


    “陛下,王爺,大道理,之所以能成大道理,不是因為它們好聽,而是因為它們有道理。


    好,我們且先不這個。


    隻對軍方的防範,應不應該?


    應該!


    因為軍隊本身就是暴力機構,若不防範,極有可能太阿倒持。


    臣亦讚成對軍隊的約束。


    隻是這種約束,不是內閣提出那般愚蠢的約束。


    朝廷可以製定政策,比如軍方不得幹政的鐵律。


    隻這一條,就最大限度的約束了軍方力量的擴散。


    還有之前軍機閣提出的,八大軍團輪調製度。


    因為才剛出台沒幾年,所以目前的輪調還隻限於中低級軍官。


    若朝廷實在不放心,也可以加大力度,可以從最高層軍團長的位置起,全部輪調。


    以五年為例,各大軍團輪流調換軍團長。


    如此規製,既可防備大將坐大,又可保證不會造成將不知兵,兵不識將的局麵。


    難道,有哪個將軍能夠在五年內,就收買所有人的人心,讓他們甘心冒著滿門抄斬的大罪一起造反?


    荒謬!


    陛下,王爺,連臣這等粗坯都能想到的法子,臣就不信內閣想不出來。


    偏生他們頂著大義,扣著大帽子,提出那種粗暴無禮,折辱軍方的法子。


    其心可誅,何爾泰之流,當斬!!”


    賈環的聲音是越來越大,最後兩個字,含怒而發,真如驚雷一般炸響。


    隆正帝和贏祥倒也罷了,董皇後和贏晝的麵色也有些發白。


    尤其是贏晝,忍不住往後縮了縮。


    眼神怕怕,好似他往前靠前,賈環就會發瘋打人般……


    皺眉瞪了眼慫兒子後,隆正帝麵色古怪的哼了聲,看著賈環譏諷道:“幼稚!”


    不過,眼神卻亮的嚇人。


    贏祥也哭笑不得,無語道:“賈環,我都不知該怎麽你……


    你卻比那些閣臣們更狠。


    他們若是知道你有這些心思,一準得把你供起來。”


    賈環莫名道:“什麽意思?”


    隆正帝見賈環模樣不似作偽,好笑道:“你真當你們武勳們是善茬?


    要他們幾畝地,就已經暗湧流動。


    若是有哪個敢提你方才那番話,何爾泰家的大門,都要被砸爛,祖墳都要被掘了!


    糊塗東西,還有臉子對朕冷嘲熱諷。”


    又見賈環眼神當真有些茫然,便耐下心解釋了兩句:“牛繼宗、秦梁他們之所以沒出聲,是因為不過是一些荒地,值當不了什麽。


    左右不過早兩年晚兩年的事。


    也隻有你個沒出息的混帳上躥下跳,和朕頂著幹。


    可你要讓八大軍團長都輪調,那便是在掘武勳將門的根基!


    別看那幾個這樣護著你,你敢同他們這個,他們非敲你腦袋不可!


    誰敢提出這個,誰就要承受八大軍團所有大將的怒火。


    賈環,你敢嗎?


    你若敢提,朕讓你當太尉。”


    贏祥“噗嗤”一聲樂出聲來,看著傻了眼兒的賈環,笑的前仰後合!


    一旁董皇後也用繡帕掩口笑了出來,贏晝更是幸災樂禍的嘎嘎直笑。


    賈環仔細想了想後,才發現現在這樣想,的確有些想當然。


    當初他同牛繼宗、秦梁等人商定輪調製度時,針對的全部是別人,是長城軍團,是天府軍團,是藍田大營。


    卻從沒考慮過灞上大營,黑遼大營,和武威大營,以及幾乎成了賈家囊中之物的西域大營。


    若是將矛頭指向自己……


    賈環緩緩搖搖頭,反彈力量太大。


    縱然是他,怕也難服秦梁、牛繼宗、溫嚴正等人,放棄偌大一個軍團。


    利益牽扯,實在太多。


    見賈環麵色凝重,隆正帝與贏祥對視眼後,冷笑一聲,道:“知道輕重了?


    國之大事,何其艱難,縱然是朕,也步履維艱,戰戰兢兢。


    你就敢上來罵完皇帝罵親王,好大的膽子!”


    賈環搖頭道:“陛下,一碼是一碼。


    軍中大將輪調製度,是一定要鋪設下去的。


    這是軍中良好穩定發展的保證。


    臣……臣願意盡力去服武威公他們……”


    隆正帝聞言,大為意動,可想了想,還是搖頭道:“行了,你也別逞能了。


    朕雖然極希望看到這一天,可短時期內,卻是絕無可能的。


    你再去和他們鬧出毛病來,他們卻道是朕逼你這般做的。


    賈環,朕這一代,隻能如此平穩過度了。


    但朕極欣慰,你能想到這一點。


    日後,這個輪調製度能否坐實,做好,還是要看你們這一代人了。


    朕希望,你能記住今天的話。


    等到時機成熟後,推行此法行於軍中。


    到時,你便是這大秦江山,最大的功臣。”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迷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屋外風吹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屋外風吹涼並收藏醉迷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