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猛獁象滅絕之謎
禁地探秘:扮演法儒,隊友女武神 作者:長江七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53章 猛獁象滅絕之謎
升降梯大約下降了半分鍾,最後停在一個大約在地底100多米深的地下洞穴裏。
“這裏我們叫做猛獁洞,因為發現過多具猛獁象的化石殘骸。”周葉指著附近的洞穴說,“猛獁洞是我們這裏最長的洞穴,這個“巨無霸”洞穴已探出的長度近一百公裏!”
“一百公裏?這個大島盆地的總直徑不是才一百公裏嗎?”
君封天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裏是中心位置,到任何一個方向的海邊也隻有五六十公裏遠。
“我說的總長是多個洞的總長,而且這些洞都蜿蜒曲折,實際大致分布在附近區域直徑十來公裏的範圍內。”周葉解釋說,“猛獁洞與其它洞穴的底部相連,我們可以順著猛獁洞到達其它洞穴。”
“對了,猛獁象不是在寒冷區域生長的麽?”
君封天對猛獁象是有些耳聞的。
猛獁象,又名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所以才是長毛。
它們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它是冰川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
“哦,我想起來了,摩西哥也發現過猛獁象遺跡,那裏也是熱帶,這裏似乎很多遺跡都是跟摩西哥很相似的。”
君封天想起了不隻是猛獁象,包括瑪雅文明,也都跟北美洲南部赤道附近的摩西哥有很大淵源。
“是的。”周葉點頭說道,“我爺爺是古生物學家,他告訴過我,猛獁象源於非洲,早在晚更新世時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尤其是凍原地帶,體毛長,有一層厚脂肪可隔寒,以群居為主。”
“爺爺說過,猛獁象大約存活於480萬年到四千年前的上新世時期。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獁象大約於公元前兩千年滅絕,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時代。”
周葉也肯定了現在發現的猛獁象大多是來自寒帶的說法。
但猛獁象的始祖也是發源於熱帶非洲的,數百萬年前進入鷗洲北部進化出了長毛,但在北非金字塔時期滅亡。
這跟這個瑪雅文明有地宮金字塔,同時猛獁象在這裏滅亡的事件也似乎很有類似。
猛獁象一直是洞穴壁畫的主題,但這是北半球被冰原覆蓋50%時,人類捕殺這些大型動物的第一個證據。
研究顯示,一萬年前猛獁象在全麵解凍期完全滅絕,而人類的肆意捕殺或許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類與猛獁象同期進化,開始還能與其和平相處,但當進化到新人階段時,人類學會了使用火攻和集體協同作戰去捕殺成群的動物或大型動物,猛獁象就成了主要的狩獵對象。
在琺國一處化石產地,人們挖掘出了猛獁象的化石。猛獁象以自己整個種群的滅亡標誌了第四紀冰川時代的結束。
“我明白了。”君封天恍然大悟,“熱帶地區之所以出現寒帶生長的猛獁象,應該是因為這裏在數萬年前也曾經是寒冷區域,隨著地質運動版塊漂移以及冰川融化才變成現在的熱帶環境。”
“沒錯,我爺爺也是這麽分析的。”周葉肯定說,“我爺爺還說我們這個群島的地址構造看,應該是大洋洲的一個碎片,而整個大洋洲是從南極洲漂移出來的。在冰川世紀裏,有巨大的冰層相連,氣溫升高,冰川融化後,就脫離了南極洲,逐漸向赤道方向漂移。”
“而這個過程裏,猛獁象就開始尋找夏季氣溫更低的地下洞穴,甚至說它們自己挖掘了這些地下洞穴,又得以延續了許多年。對吧?”
君封天覺得這些知識點可以串聯起來了。
“美洲也發現過猛獁洞,據說最長的達到了600公裏,天然洞穴自身相連是不可能蔓延600公裏的。”
“嗯,我爺爺也認為要麽是人類要麽是猛獁象自己擴大了這些地下深處的洞穴。”
周葉指著附近一些小的隧道說。
“可能是猛獁象自己挖了大洞,而人類為了捕殺它們又在附近挖了小洞相連,在洞裏捕捉猛獁象呢?看起來像人為挖掘的,而且這尺寸肯定是不能通過體格巨大的猛獁象的。”
“嗯,就像地道戰。這些猛獁象真可憐啊。”君封天看著附近的猛獁牙化石遺骸感歎到。
“可以注意到,這些猛獁象的巨型象牙全都不見了。”周葉提示說,“所以爺爺分析這個是在遠古時期就被人類獵殺了,取走了巨型象牙。在北歐的古建築裏,可以看到遠古的寒帶人類房屋,門拱就采用了猛獁象的巨型象牙。”
“唉,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布倫希爾德也感歎到,她自己當然是知道北歐古人都是要獵殺猛獁象的,“要不是現代有嚴格的法律打擊偷獵者,恐怕現代的熱帶大象也難逃類似厄運。”
周葉又帶大家看了猛獁洞裏神秘的水窪、地下瀑布、精致的石膏洞穴構造……
走過一次之後,這些美景永遠印刻在大家腦海裏。
******
“前邊連著一個洞,叫水藍洞。”周葉指著前邊有個繩梯的隧道說,“我們順著這裏爬上去可以進到那個洞的深處。”
水藍洞位以其閃耀著恍若仙境般的晶藍波光海水而聞名,它外部的洞口位於懸崖的下麵,洞口很小,所以隻能乘坐小船才能進入。
水藍洞是一個長70米、寬35米的海蝕洞。
由於洞口特殊結構,白天的陽光從洞口進入洞內,又從洞內水底反射上來,洞內海水一片晶藍的同時,裏麵的岩石也變成了藍色,故稱“水藍洞”。
“如果白天到這裏來,藍色的倒影,折射的太陽,會感覺到一個奇異的世界。”周葉介紹說,君封天感覺她要是出生在大陸內地,一定是個好導遊。
“我們剛才進入的地下是在盆地島的中心啊,怎麽會這麽快就到海邊了?”君封天感覺自己才離開出發地隻有四五公裏。
“哦,應該是因為這裏有地下河,連通了中央湖泊和懸崖海邊,所以這裏既能看到淡水,也能看到海水。”
當然周葉帶他們來看這條路線不是讓他們欣賞美景的。
(本章完)
升降梯大約下降了半分鍾,最後停在一個大約在地底100多米深的地下洞穴裏。
“這裏我們叫做猛獁洞,因為發現過多具猛獁象的化石殘骸。”周葉指著附近的洞穴說,“猛獁洞是我們這裏最長的洞穴,這個“巨無霸”洞穴已探出的長度近一百公裏!”
“一百公裏?這個大島盆地的總直徑不是才一百公裏嗎?”
君封天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裏是中心位置,到任何一個方向的海邊也隻有五六十公裏遠。
“我說的總長是多個洞的總長,而且這些洞都蜿蜒曲折,實際大致分布在附近區域直徑十來公裏的範圍內。”周葉解釋說,“猛獁洞與其它洞穴的底部相連,我們可以順著猛獁洞到達其它洞穴。”
“對了,猛獁象不是在寒冷區域生長的麽?”
君封天對猛獁象是有些耳聞的。
猛獁象,又名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所以才是長毛。
它們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它是冰川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
“哦,我想起來了,摩西哥也發現過猛獁象遺跡,那裏也是熱帶,這裏似乎很多遺跡都是跟摩西哥很相似的。”
君封天想起了不隻是猛獁象,包括瑪雅文明,也都跟北美洲南部赤道附近的摩西哥有很大淵源。
“是的。”周葉點頭說道,“我爺爺是古生物學家,他告訴過我,猛獁象源於非洲,早在晚更新世時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尤其是凍原地帶,體毛長,有一層厚脂肪可隔寒,以群居為主。”
“爺爺說過,猛獁象大約存活於480萬年到四千年前的上新世時期。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獁象大約於公元前兩千年滅絕,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時代。”
周葉也肯定了現在發現的猛獁象大多是來自寒帶的說法。
但猛獁象的始祖也是發源於熱帶非洲的,數百萬年前進入鷗洲北部進化出了長毛,但在北非金字塔時期滅亡。
這跟這個瑪雅文明有地宮金字塔,同時猛獁象在這裏滅亡的事件也似乎很有類似。
猛獁象一直是洞穴壁畫的主題,但這是北半球被冰原覆蓋50%時,人類捕殺這些大型動物的第一個證據。
研究顯示,一萬年前猛獁象在全麵解凍期完全滅絕,而人類的肆意捕殺或許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類與猛獁象同期進化,開始還能與其和平相處,但當進化到新人階段時,人類學會了使用火攻和集體協同作戰去捕殺成群的動物或大型動物,猛獁象就成了主要的狩獵對象。
在琺國一處化石產地,人們挖掘出了猛獁象的化石。猛獁象以自己整個種群的滅亡標誌了第四紀冰川時代的結束。
“我明白了。”君封天恍然大悟,“熱帶地區之所以出現寒帶生長的猛獁象,應該是因為這裏在數萬年前也曾經是寒冷區域,隨著地質運動版塊漂移以及冰川融化才變成現在的熱帶環境。”
“沒錯,我爺爺也是這麽分析的。”周葉肯定說,“我爺爺還說我們這個群島的地址構造看,應該是大洋洲的一個碎片,而整個大洋洲是從南極洲漂移出來的。在冰川世紀裏,有巨大的冰層相連,氣溫升高,冰川融化後,就脫離了南極洲,逐漸向赤道方向漂移。”
“而這個過程裏,猛獁象就開始尋找夏季氣溫更低的地下洞穴,甚至說它們自己挖掘了這些地下洞穴,又得以延續了許多年。對吧?”
君封天覺得這些知識點可以串聯起來了。
“美洲也發現過猛獁洞,據說最長的達到了600公裏,天然洞穴自身相連是不可能蔓延600公裏的。”
“嗯,我爺爺也認為要麽是人類要麽是猛獁象自己擴大了這些地下深處的洞穴。”
周葉指著附近一些小的隧道說。
“可能是猛獁象自己挖了大洞,而人類為了捕殺它們又在附近挖了小洞相連,在洞裏捕捉猛獁象呢?看起來像人為挖掘的,而且這尺寸肯定是不能通過體格巨大的猛獁象的。”
“嗯,就像地道戰。這些猛獁象真可憐啊。”君封天看著附近的猛獁牙化石遺骸感歎到。
“可以注意到,這些猛獁象的巨型象牙全都不見了。”周葉提示說,“所以爺爺分析這個是在遠古時期就被人類獵殺了,取走了巨型象牙。在北歐的古建築裏,可以看到遠古的寒帶人類房屋,門拱就采用了猛獁象的巨型象牙。”
“唉,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布倫希爾德也感歎到,她自己當然是知道北歐古人都是要獵殺猛獁象的,“要不是現代有嚴格的法律打擊偷獵者,恐怕現代的熱帶大象也難逃類似厄運。”
周葉又帶大家看了猛獁洞裏神秘的水窪、地下瀑布、精致的石膏洞穴構造……
走過一次之後,這些美景永遠印刻在大家腦海裏。
******
“前邊連著一個洞,叫水藍洞。”周葉指著前邊有個繩梯的隧道說,“我們順著這裏爬上去可以進到那個洞的深處。”
水藍洞位以其閃耀著恍若仙境般的晶藍波光海水而聞名,它外部的洞口位於懸崖的下麵,洞口很小,所以隻能乘坐小船才能進入。
水藍洞是一個長70米、寬35米的海蝕洞。
由於洞口特殊結構,白天的陽光從洞口進入洞內,又從洞內水底反射上來,洞內海水一片晶藍的同時,裏麵的岩石也變成了藍色,故稱“水藍洞”。
“如果白天到這裏來,藍色的倒影,折射的太陽,會感覺到一個奇異的世界。”周葉介紹說,君封天感覺她要是出生在大陸內地,一定是個好導遊。
“我們剛才進入的地下是在盆地島的中心啊,怎麽會這麽快就到海邊了?”君封天感覺自己才離開出發地隻有四五公裏。
“哦,應該是因為這裏有地下河,連通了中央湖泊和懸崖海邊,所以這裏既能看到淡水,也能看到海水。”
當然周葉帶他們來看這條路線不是讓他們欣賞美景的。
(本章完)